原詩作者杜甫藉這首詩描寫飲中八仙,八位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兩句詩是作者對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顯看出詩仙李白性情的豪放與瀟灑。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出處
唐?杜甫《飲中八仙詩》
原文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貴費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或作避)賢。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注釋
天子:皇帝。
賞析
原詩作者杜甫藉這首詩描寫飲中八仙,八位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兩句詩是作者對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顯看出詩仙李白性情的豪放與瀟灑。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隱和杜牧)。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對后世影響深遠。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