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壇經·機緣第七》
【第2句】:【禪心佛語】高僧緩緩地將手中茶水傾灑于地。婦人看后思悟了許久,似有所悟,隨即叩謝而去。
【第3句】:【禪心佛語】死,對我們來說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釋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第4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情愛也是如此。——證嚴法師
【第5句】:【佛心禪語】自私嚴重、我愛執重的人必須要改正,否則所有的親友將變成你的敵人。只要你修出他愛執,你以前的敵人會變成今后的好友,你也變成世人的榜樣。
【第6句】:身處順境,不必張揚;身處逆境,決不放棄;世上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第7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煩惱中流,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這個過程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完成。
【第8句】:愛,如果能像清水一樣清凈、自在,普潤一切眾生,那該有多好!——海濤法師
【第9句】:能令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恩重于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道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佛說孝子經》卷一
【第10句】:若能至心生大憐愍施于畜生,專心恭敬施于諸佛,其福正等無有差別。《優婆塞戒經》卷四,雜品
【第11句】:【禪心佛語】洞穴內的寂靜安祥是某些人為了想要寂靜而坐著不動,坐到像石頭一樣,所以他們不能看見自心,不能看見念頭生起。
【第12句】:【名人佛學經典文案】如何消解“我是對的,錯的是別人”這一魔障?佛日: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13句】:【禪心佛語】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第14句】: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
【第15句】:折除我慢心、降伏嗔恚心,并非易事,因為若不能定心靜觀地禮拜,只不過是勞動筋骨罷了。真正的修心養性,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從家庭開始做起。
【第16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滋味,百千雜陳,生命的覺醒也就在于這人情冷暖中啟迪,更在這世態炎涼中思考、平衡。或者理解為緩沖,化解煩惱的秩序、責任、余地、從容。
【第17句】:諸天大系縛,無過于女色,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大薩遮尼干子經》
【第18句】:【禪語人生】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第19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總有一個追求,有一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向往,讓自己護衛,愿意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為之獻身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
【第20句】:【禪心佛語】當人們重復別人的話時,總將別人的話做極大的改變,那是因為他根本不了解別人的話。
【第21句】:僅僅是躺在床上,想“我要利益一切眾生”,還沒有付出任何行動,單單這樣的想法,只要出自真誠,就能速消無邊業障,積聚廣大福德。
【第22句】:【圣經文案】120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象根出于干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慕他。(塞53:2)
【第23句】:是身如掣電,類干闥婆城;云何于他人,數生于喜怒?(《諸法集要經》)
【第24句】:【禪心佛語】師悲心廣大,為受災群眾和偏遠山區捐款超千萬元,并主持捐建多所希望小學。于培育后昆,傳棒退位,也給佛教界新老交替做出了良好榜樣。
【第25句】:【禪心佛語】佛教不是只有講臨命終的事而已,也是講你此刻當下要如何去解脫現在的苦惱。
【第26句】:【禪語人生】遇事只一昧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第27句】:【禪語人生】由于“壞”,他們曾倍受歧視;由于“壞”,他們總敢于和樂意去做一些背叛常規的事。如果他們能在某種程度上改邪歸正,壞孩子也可能取得巨大成功。
【第28句】:一般人的愛心,只局限于自己所愛的人;而所愛的人,不外是先生、太太、子女、父母。
【第29句】:雖復處居家,服寶嚴身具,善攝諸情根,厭離于五欲。若能如此者,是為真出家。《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
【第30句】:【禪心佛語】婆娑世界充滿了痛苦、無奈、委屈、不平,如何才能活得自在,唯一的辦法,是以自己的般若智慧找到心中的凈土。
【第31句】:盡心為,努力作,汗水換來金銀垛。勤勞致富財運久,巧取豪奪必招禍。大方不少,吝嗇不多,算什么?
【第32句】:有些事別人做起來容易,你未必能做的好,有些路別人走得很順,你未必能行的通。生活的路,不通時學會拐彎,心情的結,不開時學會忘記。
【第33句】:能善意掩蓋他人的不良習氣,弘揚其良好德性,且不評論他人是非,這樣的人一定可愛又可敬。
【第34句】:無量眾生修學佛道,多有退轉,時有一人乃能得道,如庵羅花及魚子等。《優婆塞戒經》卷一,解脫品
【第35句】:遇事只一味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第36句】:【禪語人生】有些事情請忘記,有些事情請記住,生活不是呆板的被動,而是一種寵辱不驚的活潑,與水平。
【第37句】:【禪語人生】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人生。
【第38句】:“慧”是離染污妄念的清凈平等慧,能去除迷惑,體證真理,且理事圓融、運作無礙。
【第39句】:為別人賺錢時,別人管你;別人為你賺錢時,你管別人。錢這東西,總是讓有些人雙輸,又讓有些人雙贏。
【第40句】:人生一世光陰極為有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平平常常、歡歡喜喜過一輩子,即使對方有什么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相互關愛給予諒解,這樣,人就會有和睦的人際關系。
【第41句】:【禪心佛語】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第42句】:【禪語人生】一個沒有歡笑的人,就如一輛沒有彈簧的貨車,每當經過不平的路面,里面的人就得飽受顛簸之苦。
【第43句】:【禪語人生】因果——巧合是機緣,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若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第44句】:該來的一定會來,該去的遲早要去,來來去去不是我的事。我能做而且該做的就是:來了珍惜,去了不追。
【第45句】:【禪心佛語】五音停止入禪堂,明月升起進關房。滿目青山無一樹,清水碧波湛如藍。
【第46句】:一粒種子,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悶,只想享受溫暖的陽光、新鮮的空氣,那么它永遠也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第47句】:【禪心佛語】率真過度就是魯莽。故,行走天下,能審時度勢,乃是大智慧,真本事。
【第48句】:【禪心佛語】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更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第49句】:佛門中有法器、道器的說法,器即是容器,器物。念佛人拿心盛佛,故是佛器;是佛器故,必定成佛。
【第50句】:【禪心佛語】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不謙則自狹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第51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可俗話又說: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52句】:【佛心禪語】※我們一定要學會面對現實。我們學會面對了,就不會那么煩惱,不會那么痛苦了。
【第53句】:有這份好心,太有用了!許多人的不幸在于,一心經營自己的幸福,根本連這份好心都沒有,甚至心懷妒恨,將別人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不幸。
【第54句】:【佛心禪語】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是結論:幸福是一種基于內心的感受,倘若內心沒有滿足,物質條件再優越,也不會有幸福感。
【第55句】:【禪心佛語】佛說: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第56句】:【禪心佛語】求簽算卦,說到底是對自己沒信心,只好寄希望于外在。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便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第57句】: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第58句】:每個人都是道場,每個人生都是一部經藏;為人群付出,就會增長智慧。
【第59句】:【小虧與大虧】小虧都不想吃的人,就可能會吃大虧。一百四十三、出家人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
【第60句】:【佛心禪語】不愿說理是固執,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第61句】:【禪心佛語】兒子不聽話可以適當的打打,要不就顯不出@@的威嚴,臺灣問題就是如此。
【第62句】:【禪語人生】無是因緣無,因緣無無自性就是有,它也不生,也沒有無。
【第63句】:【禪語人生】心懷感恩珍惜每一個人,離散是平凡的結果,珍惜卻是可貴的永恒。
【第64句】:【消業與成佛】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方能消業除魔,方可獲得幸福,方可修身成佛。
【第65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修行的機緣,就看我們是不是能好好運用,把握住每個機會。
【第66句】: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鉆營強求。能夠安于本分,內心的煩惱就會慢慢地淡化。
【第67句】:世事豈能兩全,我們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時也總在失去,幸與不幸的區別只在于得失之間孰重孰輕。
【第68句】:【禪語人生】一切苦的主要原因,還是自我珍愛的心,它的解藥就是珍愛別人。
【第69句】:佛家禪語: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第70句】:【佛言禪語大合集】不羨慕別人,不卑賤自己,按自己的天性度完自己的時日,就是天堂的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享受生命,避免拖著生命往前走,是人生最好的選擇。
【第71句】:【禪語人生】因緣說是佛教的特質,也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時所悟出的最大法門。
【第72句】:【佛心禪語】不是因為有了市場才去開拓,而是因為去開拓才有了市場。
【第73句】:【禪心佛語】記憶零落的恨,像被刀子劃過叻的魚鱗,囿些還畱在身體仩,囿些是掉在叻水里叻,講水一攪,囿幾片還會翻騰,閃爍,然而中間混著血絲。
【第74句】:譬如有人,于百年中積聚薪草,以火焚乏,須臾還滅。是故當知:少時修善,能滅無量惡業重罪。《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
【第75句】:【禪語人生】一個修行人,他應該是法喜充滿的、一切都能夠化解的,應該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的。
【第76句】:成為別人,不如成就自己,與其在與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第77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8】為人不可不回頭,名利英雄有日休。十種情懷十種恨,一分榮辱一分憂。紅塵大廈千年計,白骨荒郊一土丘。開口對人閑借問,為誰不了為誰愁。
【第78句】:【圣經文案】271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并且要向他顯現。(約14:21)
【第79句】:【佛心禪語】不管你經歷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會漸漸遺忘。因為,沒有什么能敵得過時光。
【第80句】:很多寺廟供有財神。多數人以為,只要求財神、拜高僧大德就能求得財富,但實際上,佛家倡導人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財富。
【第81句】:【禪心佛語】該放下時且放下,寬容別人,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第82句】: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因為世間的災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所造成的。
【第83句】:【禪語人生】我通常把男女關系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一、找到對方;二、守住對方;三、幸福地在一起;四、觸摸彼此的心靈。
【第84句】:一個人的心胸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夠贏得多少人心。心胸寬廣,才能成就事業,才會有平和愉悅的人生!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第85句】:【佛心禪語】多做正確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斷言,所謂:「多看則不偏,多聽則不邪。」
【第86句】:悟,是一種生命的大突破、大飛躍。這種境界,只有通過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夠擁有。
【第87句】:你一念心疑,被地來礙;你一念心愛,被水來溺;你一念心瞋,被火來燒。你一念心喜,被風來飄。《鎮州臨濟慧照禪師文案》
【第88句】:【禪心佛語】人生苦短,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人生路上的真情友情,只有懂得珍惜,人生才不會蒼白凄涼,生命中才會有陽光與色彩。
【第89句】:【禪心佛語】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夢幻;想到一百年后,無少長俱是古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未許田文輕策馬;愿聞老子再騎牛。
【第90句】:弱者憤怒有何用?強者何必把氣生?為了辦事而憤怒,這是無謂的自焚。(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91句】:【禪心佛語】行善: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有好的果報。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后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智慧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第92句】:恒秋: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面對是非,少說多聽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囂,人進我退才不會迷失自我。
【第93句】:【禪語人生】喜歡一個人,就是在一起很開心;愛一個人,就是即使不開心,也想在一起。
【第94句】:【佛心禪語】不要以為那泥土下的希望近在咫尺,也不要以為那碩果飄香的日子遙遙無期。要學會用勤奮的汗水、堅韌的耐力和理智的期待來創造生命的秋季。
【第95句】:【禪語人生】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第96句】:貪本性者彼則清凈,若清凈者,彼則究竟,若究竟者,云何有貪?云何有說?《大寶積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第97句】:富而不貪是一種布施,塵而不染是一種持戒,痛而不恨是一種忍辱,累而不懈是一種精進,思而不亂是一種禪定,顯而不著是一種智慧。
【第98句】:“定”是靜心攝念,寂定而不散亂。若息慮靜緣,則心念不生不滅,無煩惱之染著。
【第99句】:【禪語人生】心凈指我們每個人的心性,我們每個人的心性凈了,每個人的佛土清凈了,那么國土就能清凈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