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財動人心】(諺)錢財能打動人心,使人改變主意。
【第2句】:電信局的話務員——耳聽八方
【第3句】:姥爺在我家門口種了許多花,但是,這些花總是被小偷偷走。昨天晚上,姥爺說:“電視上的歌唱的是‘常回家看看’,我是常出去看看,抓住個賊?!蔽液蛬寢屝Φ枚亲佣继哿?。(新疆·哈密)
【第4句】:挑著磨盤背著碾——負擔太重
【第5句】:【一個朋友一條路,一個冤家一堵山】(諺)多交一個朋友,就等于給自己多修了一條方便的路;多結一個仇人,就等于給自己多設了一重阻礙前行的山。指朋友要多交,怨仇要少結。
【第6句】:【貞潔女子街上走,板壁縫里出妖精】(諺)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貞潔女性,尋歡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貞潔,并不在于是否在公眾場合露臉。
【第7句】:【能者多勞】(諺)指能干的人總比別人多勞苦。 也作能者多勞,智者多憂。 巧者多勞拙者閑。
【第8句】:榆木疙瘩的腦袋——死硬
【第9句】:【猴子屁股坐不住】形容不安穩,也指不能持久?;蛘f:屬 猴子的,坐不住。《短暫的春秋》:“我看他是猴子屁股坐不 住……頂多也是三五年的事?!?/p>
【第10句】:戲臺上的夫妻——會兒的事
【第11句】:【晌鼓不用重錘】見“好鼓不用重錘敲”。
【第12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俗語現代漢語中的意思是用來勸誡犯錯誤或犯罪的人,要改過自新,棄惡從善。它源自佛教,出自宋代僧人普濟著作《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是唐宋時期的口語,不是立在那里,原地不動的意思,而是立刻、當下的意思?!胺畔峦赖?,立地成佛”的原意是如能放下一切惡業,立刻修得正果。最初,在《景德傳燈錄》中有“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便改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來變成了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中有一個故事說波羅僚國有個屠夫叫廣額,每日都殺無數羊。后來他見到了舍利佛,受八戒,最終成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這個故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最初典故。
【第13句】:【 八分錢,忙半年/四分錢,查半年】改革開放以前,平信郵資 為八分錢,本市為四分錢?;ò朔皱X或四分錢郵票,寄誣告 信,讓對方受審查,被懷疑。社會學圖書:“到了關鍵時刻, 如定職、提級、調動、提拔時,他還要舞文弄墨,寫寫黑信,告 告刁狀,八分錢讓你忙半年,把別人的好事耽誤掉。”
【第14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釋義:不要求進取,只求保持現狀。例句:“岳父大人如此關懷這批苦力,中央軍知道了一定感激不盡的?!?“唉,老夫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就是了!”
【第15句】:【好天也得防陰雨】(諺)再好的天氣,也得有陰雨天的防備。比喻人即使身處順境,也必須有承受逆境的思想準備。 也作“晴天還要防陰天”。
【第16句】:長壽的秘訣在于勞動。
【第17句】:玫瑰在花園里開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長;樹木從泥土中吸取養分,英雄從人民中得到力量。
【第18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諺)指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第19句】:【羊群走路靠頭羊】做事有領頭人。李季《王貴與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頭羊,陜北起了共產黨。”
【第20句】:嚼著甘蔗上樓梯——節節甜,步步高
【第21句】:【杯杯酒吃垮家當,毛毛雨打濕衣裳】(諺)家當:家產。毛毛細雨能把衣裳淋濕,酒盅雖小能把家產吃光。指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宗浪費,積累起來就能使家業破敗。 也作“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敗家當”。
【第22句】:【拉下臉來】(慣)指很生氣或不顧及情面。 也作“拉下臉皮”。
【第23句】:【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釋義:比喻既敢碰硬,就無所畏懼。例句:李堅決心很大:“既捅馬蜂窩,就不怕挨蜂蜇。當年包公敢鍘駙馬陳世美,我們還怕這些地頭蛇!”
【第24句】:爸爸買了些玉米,要送給一位朋友些,就與媽媽商量。媽媽說:“你呀,盡往森林里送木材。你都忘了,他家去年種了好幾畝呢!”(廣東·高州)
【第25句】:【~白遮九丑】(諺)九:多的約數。只要面皮白凈,其他生理上的丑點都能遮掩過。指人臉面白凈,就顯得英俊、秀氣。
【第26句】:【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換算口訣,比喻推卸責任。它始創于民國初年。之前的老秤,每斤為十六兩,如成語“半斤八兩”即來源于此。后更換為十兩一斤的新衡器,為了換算方便快捷,有人編了《斤秤流法》普及推廣。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稱“一推六二五”,說的是舊稱的一兩,等于新秤的六錢二分五厘。此口訣一誕生,伴隨生出新的意蘊。久而久之,其原意隨著舊秤的退出,被人遺忘,而次生的新意,卻落地生根,甚至可以永久流傳。在于以此形容當事人逃避責任,唯妙唯肖?!巴恕币?,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禍他人,找替罪羊。恰好“一退六二五”諧音“一嘟嚕”,多少麻煩事,悉數向下推諉,比起“踢皮球”,意象更從容瀟灑。
【第27句】:【棒打不回頭】(慣)形容人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第28句】:近視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第29句】:小松近來總是悶悶不樂的,他媽媽說:“他呀,好像別人借他的好大麥,還了他老鼠屎似的。”(四川·達縣)
【第30句】:天下的烏鴉——般黑
【第31句】:城頭上栽花——高種(中)
【第32句】:【八面不著底兒】(慣)比喻對事情弄不明白或沒有把握,心里不踏實。
【第33句】:一個船兒一個舵。
【第34句】:【大風刮不多時,大雨下不多時】(諺)指狂風暴雨來勢猛烈,但不會持續多久。也借指特殊情況只是暫時的。
【第35句】:我寫作業時把“此”字寫成了“比”字。媽媽說:“讀書讀得多,‘料’字寫成‘科’。”(廣西·鹿寨)
【第36句】:【自家掘墳自家埋】自己坑害自己。魯迅《墳》:“所以,要 說得苛刻一點,也就是自家掘墳自家埋,怨天尤人,全是錯 誤的?!?/p>
【第37句】:【扳倒了醋缸/打翻了醋罐】醋味酸,形容嫉妒心情,稱吃 醋。成語:爭風吃醋。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他知道剛 才大廳上那場吵鬧,又是趙老頭的姨太太樊銀花打翻了醋 罐,可還不知道吵鬧的對象是誰。”
【第38句】:【放虎歸山,必有后患】釋義:比喻放走敵人,遲早要遭災禍。例句:郝村副一聽,馬上也想起巴三虎過去一連串的罪惡事實,若不弄死,放虎歸山,必有后患。
【第39句】:進了棺材還比賽——死不認輸
【第40句】:【五谷】“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是農民所盼?!拔骞取钡恼f法源自春秋戰國時代。《韓非子·難二》中說:“務于蓄養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則人多。”它說明了掌握蓄養的規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迅速繁殖,五谷才能順利生長,收入就會增多。五谷,古代有多種說法。《莊子·逍遙游》注五谷為麻、菽、麥、稷、黍;《周禮·夏官·職方氏》注五谷為黍、稷、菽、麥、稻。后泛指各種莊稼。
【第41句】:當面誦善佛,背后念死咒——陽奉陰違
【第42句】:【得飯望飽,鬧事望了】(諺)得到飯食,總想著吃飽肚子;鬧起事來,總希望事情有個了結。指鬧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來調解。
【第43句】:【狐貍精問路——沒有好道道兒】(歇)道道:本指道路,轉指主意、心計。指不安好心。
【第44句】:【山水還有相逢日,豈可人無會合時】(諺)山山水水都可能有相逢的機會,人別離后還能沒有再見面的一天?指人和人離別不必愁苦,定會有再見面的一天。
【第45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諺)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
【第46句】:畫里的燒餅——不充饑
【第47句】:【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釋義:極言人對故鄉的深厚感情。例句:“‘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吳鉤慨嘆一聲‘想當年咱倆常常頭并頭睡在院里;院里風大沒有蚊子咬,整宵半夜地掏心窩子呀!’”
【第48句】:【家賊難防】(諺)家庭成員中有人偷自己家的東西,那是最難防范的。泛指內部的壞人最難對付。
【第49句】:船上人充油灰——慢慢來
【第50句】:【啞子漫嘗黃檗味——難將苦口對人言】(歇)漫:徒然,白白地。 黃檗:即黃柏,落葉喬木,樹皮中醫入藥,味很苦??啵罕局肝犊啵D指痛苦、苦楚。指心里有苦,難以對人開口。 也作啞子漫嘗黃柏味——難將苦口向人言。 啞子漫嘗黃連味——難將苦口對人言。
【第51句】:水中看木樁一變了形
【第52句】:表弟常生病,爺爺叫他起來參加晨練,他就是不聽。這天他又感冒了。爺爺笑瞇瞇地說:“練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以后跟我一起早起鍛煉吧!”(江蘇·高郵)
【第53句】:【瞎子失了盲杖——一步一步摸】(歇)盲杖:盲人用的拐杖。指一步一步地試探著走,或有步驟地去做某事。
【第54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諺)指舊時窮人家要靠借債來娶媳婦。
【第55句】:【殺雞給猴子看】讓猴子看著害怕,以示警告。類似的:殺 個貓兒猢猻看。成語:殺一儆百。莫應豐《將軍吟》:“使他 們犯點錯誤。再抓幾個人,殺雞給猴子看,就管教好了?!?/p>
【第56句】:高山打鼓——名聲在外
【第57句】:姥姥和媽媽在說下了崗又不去找工作的小舅。姥姥嘆了一口氣說:“唉!你呀,真是爛泥糊不上墻喲!”(廣西·柳州)
【第58句】:舞臺上的二人轉——唱一和
【第59句】:婆媳二人雙守寡——沒公夫(沒工夫)
【第60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風險,就不會取得好結果。它源自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陜西扶風)人。班家一門名人輩出,尤其是班超兄妹三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堪比“三蘇”(蘇軾父子)。班超的哥哥班固,專心治史,完成了一部偉大的歷史巨著《漢書》;班超的妹妹班昭,是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與歷史學家。班超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成語“投筆從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班超投筆從戎后,決心在外交和軍事上建功立業。漢明帝十六年,班超隨郭恂出使西域,為漢匈之間的戰爭尋找盟友和支持者。當時的西域各國多數位于今天我國的新疆地區,小國林立,漢朝與匈奴的勢力犬牙交錯,各國在兩大勢力之間來回搖擺不定。作為使者,班超他們來到鄯善,鄯善國王對他們很尊敬,招待很好。然而突然間又變得很疏遠,不太搭理他們。班超斷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國王狐疑不定,才會這樣前熱后冷。于是,他探明了匈奴使者的駐地,秘密召集自己的隨從三十多人,激勵大家說:“我們從故鄉而來,想著能夠完成任務,建功立業,而如今匈奴的使者才來幾天,鄯善王就已經對我們疏遠了,再多等些時日,我們一定會被他送給匈奴人,尸骨被豺狼啃食。如今的局勢危急萬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只能冒險出擊,半夜火攻突襲匈奴使節,一舉消滅他們,到時候鄯善王一定會害怕被匈奴報復,也會懼怕我們的決心?!庇谑牵挂u成功。第二天會見鄯善國王,將匈奴使者的頭顱出示給他,鄯善王大驚失色,從此成為漢朝在西域的主要支持者。
【第61句】:【常在河邊轉,不怕水濕腳】習慣于某種環境,有所警惕。 李準《龍馬精神》:“走吧!就去看看。反正常在河邊轉,不 怕水濕腳。”
【第62句】:我和好友小敏吵了一架,從此誰也不理誰了。這件事被媽媽知道了,媽媽對我說:“珠寶不如好友,金銀不如知己;萬兩黃金好買,一個知己難得。做人要心胸寬闊,待友要熱情誠懇。去和小敏和好吧!”(寧夏·固原)
【第63句】:灶王爺上天——句句實情
【第64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釋義: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愛好。例句:常言:“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大干世界,盡管人們的喜愛各不相同,但卻很難想象哪一個人會喜歡“失敗”。
【第65句】:【保險】保險是集中分散的社會資金,補償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人身傷亡而造成的損失的方法。保險只與參保的人發生關系。那么,保險是怎么產生的呢?現代意義的保險,源于海上運輸。遠在公元前2000年,航行在地中海的商人在遭遇海難時,為了避免船只和貨物同歸于盡,便往往拋棄一部分貨物,損失由各方分攤,形成“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的海損共同分攤原則,成為海上保險的萌芽。最早的保險單,是熱那亞商人勒克維倫于1347年10月23日開立的承擔“圣克維拉”號船從熱那亞馬喬卡的航程保險單。后來,保險擴展到航運以外的領域。1676年成立的漢堡火害保險社是最早的專營保險組織。 18世紀后,保險業迅速發展,保險種類增加。到了19世紀保險進入現代時期,保險對象和范圍不僅包括傳統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而且擴展到生存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再保險等業務。最早在中國出現的保險機構,是英國商人于1805年在廣州開設的廣州保險公司。
【第66句】:鄰居李大嬸家被盜,損失不小。媽媽安慰傷心的李大嬸:“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躲,也躲不過法網。你寬寬心,壞人終會被繩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第67句】:【牽瘸驢上窟窿橋】(慣)驢本來就瘸,走上有許多窟窿的橋,越發害怕不敢走。形容做事戰戰就就。
【第68句】:奶奶要爸爸注意對我的教育,說:“小孩子萬萬嬌慣不得。小時候是個嬌子,長大了是個包子?!保ê薄づd山)
【第69句】:劉姥姥進大觀園——樣樣新鮮
【第70句】:【倆肩膀扛著個嘴】見“兩個肩膀扛張嘴”。
【第71句】:吃中午飯了,我一看還是面條,就說:“不愛吃面條,我不吃?!眿寢屨f:“想吃啥?我給你做。”爸爸在一旁生氣了,說:“不吃偏食,身體結實;挑飯揀菜,身體變壞?!保ê幽稀ほ沉辏?/p>
【第72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的事業,后人要鞏固、發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73句】:【_E軌道】(慣)比喻生活或工作開始正常有序地進行。
【第74句】:上級來檢查工作,談起成績,學校領導說自己如何如何治校有方;談到問題,卻說是教師如何如何不聽話。朱老師氣憤地說:“這就是,取了經是唐僧的,闖了禍是孫悟空的!”噎得學校領導啞口無言。(江西·都昌)
【第75句】:下雨挑稻草——擔子越來越重了
【第76句】:鍋邊上的小米——熬出來的
【第77句】:【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抬】(諺)壓斷街:形容出動的人多。太太死了,有老爺的權勢,誰敢不來送殯討好;老爺死了,權勢沒了,沒有人會出來為他抬棺材。 形容舊時人們對有權勢者的炎涼情態。
【第78句】:【仨核桃倆棗】(慣)形容很少或很小。 也作“三個核桃兩個棗”。
【第79句】:【喝西北風】“喝西北風”這一俗語現在指餓肚子?!昂任鞅憋L”有兩個來源,一是出自典籍,一是出自傳說。先說出自典籍。“喝西北風”原作“吸風”,指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也指沒有東西吃,餓著肚子過日子。 “吸風”出自《莊子-逍遙游》:“不食五谷,吸風飲露?!币院?,多有引用。如唐朝枉檐的《游邊》中有:“萬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風。”清朝吳敬梓的《儒林外傳》中有:“叫我們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此外還有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十分吝嗇的趙財主,一心想給兒子請個先生,但又舍不得花錢。到哪里才能請到一個光教書不吃飯的先生呢?夫妻倆動起了腦筋。妻子說:“聽人說,翻過那座山,有個小村莊,村中有個窮秀才,不吃飯,只喝西北風。如果能把他請來,那就再好不過了?!壁w財主信以為真,便騎著毛驢去請那位只喝西北風的先生。趙財主走出家門不多遠,遇到了晏子。他想晏子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何不聽聽他的意見呢?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對晏子說了。晏子聽了連聲說:“好,好,請到這樣的先生真是太好了?!比缓?,他又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要是有一天刮起東南風,拿什么東西給先生吃呢?”此話便傳出去了,趙財主留下讓人“喝西北風”的笑柄。
【第80句】:【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子”出自宋代一位僧人釋普濟的《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日:‘惡習虎不食子’?!焙髞斫浹葑?,成為“虎毒不食子”。這個俗語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會反其道而行之,是人性丑惡的極端表現,他們可能殺死親生,這些人是喪盡天良的父母。人有善和惡兩個方面,一旦人性的丑惡和權力利益糾纏在一起,會變得很可怕。在權力利益面前,親情有時也會變得不重要。唐朝武則天為爭后位,竟親手掐死自己幼小的女兒,嫁禍于人,就是最典型的“惡虎食子”的實例。還有一例是春秋時期的“易牙烹子”。易牙是齊桓公的一個廚師,一天聽齊桓公無意之間說:“天下什么肉都吃過了,唯獨不知道人肉什么味?!币籽辣惆炎约旱男鹤优肓私o齊桓公吃,還問齊桓公:“這肉好吃嗎?”齊桓公不知道是人肉,連聲說:“好吃,好吃?!币籽酪虼瞬┑昧她R桓公的信任。后來是他和一伙兒奸臣害死了齊桓公,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奸臣。
【第81句】:【蜂蜜嘴,蝎子心】釋義:比喻嘴甜會說,心腸狠毒。例句:別他媽的滿口仁義道德地糊弄人了,你們這一套我全明白了。誰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第82句】:【扳到網里就是葷腥】得到的不論大小,都是利益。陳世旭 《裸體問題》:“但劉高俅的方針是廣泛聯系,薄利多做,對江 海公司來說,魚也好,蝦也好,扳到網里就是葷腥?!?/p>
【第83句】:【魚怕水淺,人怕護短】(諺)魚在淺水中,不容易存活;人要是護著短,越護短處越多。指人有錯誤要指正,護短只能發展缺點。
【第84句】:【抬的高,跌的重】見“捧得高,跌得重”。
【第85句】:【瞎子過河——不摸水深淺】(歇)深淺:本指水深淺的程度,轉喻事情的根底。比喻不知道事情或人的根由、底細。
【第86句】:【 一個蛤蟆四兩力】力量雖小,也起作用。浩然《艷陽天》: “添個蛤蟆四兩力,二爺我咋也比一個蛤蟆強啊!”
【第87句】:【冷水澆頭懷抱冰】(慣)形容人的情緒一下子非常低落、失望。
【第88句】:金脖子青蛙——好頸(景)不長
【第89句】:晴天帶雨傘——有備無患
【第90句】:【窮漢妻,半張犁】(諺)窮漢的妻子,干起活來要頂半張牛拉的犁。 指舊時窮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勞力活,生活負擔十分大。
【第91句】:【軍禮】“軍禮”即軍人的禮節氣,通常包括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等。軍禮瀟灑英姿,整齊劃一,甚是好看。軍禮最早是從英國開始的。當年,英國海軍在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為凱旋的將士們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在大會上,女王親自為有功將士頒發獎章。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規定參加授獎將士不得平視女王,要用手背遮住眼部。這個動作后來就逐漸演變成了今天各國軍隊的軍禮。
【第92句】:【火燒牛皮——自己連】(歇)連:連接(牛皮被火燒化后互相連接在一起),諧“聯”。指自己主動與他人聯合。
【第93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成為有用的人,就得刻苦, 圖自在是不行的。清代《紅樓夢》:“如果懈怠,我是斷乎不 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記著我的 話。”
【第94句】:老驢吃荊條——肚里會編
【第95句】:【千金易求,信譽難得】(諺)信譽:由誠實守信獲得的美好聲譽。 千兩黃金容易求得,信譽卻很難獲取。專指商場中營利居其次,樹立信譽是第一位的。 也作“信譽值干金”。
【第96句】:【露丑不如藏拙】(諺)與其在人前出乖露丑,惹人恥笑,還不如把自己的短項隱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指藏拙固然不佳,卻比露丑略勝一籌。
【第97句】:【不登高山,不現平地】(諺)不登上陡峭的高山,就顯不出平坦的大地。比喻凡事不經過比較,就看不出巨大的差別來。
【第98句】:【豬向前拱,雞向后刨】豬找食,用嘴向前拱;雞刨食,用爪 向后扒。指各有各的活路。鄭義《老井》:“你不是總想進城 攀高枝兒嗎?一一豬向前拱,雞向后刨,咱們各走各的道 兒!”
【第99句】:挑雷管上山——擔風險
上一篇:小紅書賬號文案大全座右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