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很多人都在抱怨老板的苛刻,殊不知,職場就是一個“名利場”,老板對你苛刻是因為你沒有給他創造預期的價值,如果你超出了老板的期望,他自然不會讓你失望。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員工能積極主動工作,沒有哪個老板愿意接受那些發個指令按動按鈕才動一動的“電腦式”員工。對于老板而言,只有那些能準確掌握自己的指令,并在工作中加入自己的主動精神,追求卓越,力求完美,竭力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人,才是他們真正要找的員工。
在商場上,著名投資專家約翰·坦普爾頓有一個重要的“多一盎定律”理論。盎司是英美制重量單位,一盎司相單于1/16磅,在這里一盎司表示一點微不足道的重量。因此,所謂的“多一盎司定律”,意思就是只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點就會獲得超常的成果。坦普爾頓指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與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幾乎做了同樣多的工作,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差別很小,有時往往只是“多了一盎司”。但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實質內容方面,卻經常有天壤之別。
這個定律其實告訴了我們,在對待工作時,不僅要將老板交代過的做好,還需在做的過程中超出老板的期望,只有這樣才能比別人更容易成功。
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很多時候其實都需要我們“多加一盎司”。多加一盎司,工作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人,最多只能算稱職的員工。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不輕易滿足于尚可的工作表現,永遠再“多加一盎司”,你就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認為做得差不多就夠了,不需要那么賣命,還有的人以為自己做得已經足夠好了,然而,真的這樣就行了嗎?事實上,面對激烈的競爭,身在職場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更好,不僅要完成老板對你的預期,更要超越老板的期待,給他帶來期待之外的驚喜。這樣的人才是職場最需要、老板最贊賞的優秀員工。
在工作中,有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可以給老板一點驚喜的。大到對工作、公司的態度,小到你正在完成的工作,甚至是接聽一個電話、整理一份報表,只要能在工作職責之外給老板一個注意你的機會,并把它們做得完美,你終將會得到數倍的回報。
全球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公司亞洲事務主管有一位私人助理,他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年輕人,總能第一時間領會主管的意圖,很受主管的倚重。在工作上,每天的日程表、記錄、會議安排,助理都按照主管的意圖,妥善安排,讓主管工作得更省心,更高效。不僅如此,對于主管生活上的小細節,助理也想得很周到。由于主管健康狀況不佳,他主動與主管的私人醫生保持密切聯系,隨身帶著一些必備的藥品。同時,還著意了解主管的習慣和愛好,安排好主管的飲食起居。
有一次,主管因公出差到日本東京,剛剛進入酒店的房間,就驚喜地發現屋子里的窗簾是自己最喜歡的米黃色,床上則擺著自己平時習慣用的那種枕頭——原來,助理早在兩天前預訂房間時,就已安排好了一切。后來,主管因健康的原因辭去了工作,在他的極力推薦下,那位助理接替了他的職位。
在職場,有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能做好領導分配的任務,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可以了,然而實際上,這只能讓你在職場中永遠跑龍套。要想成為骨干精英,就必須“學會制造驚喜,不斷做出超過老板對自己期望值的努力”,這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成功秘籍,因此,要把這個秘籍當成一個工作標準去執行。
不要只干領導讓你做的事情,如果每件事你只是按部就班照領導說的話100%執行,那么,你永遠也無法脫穎而出。當領導給你下達工作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多長一個心眼,除了領導指明要求的那些任務以外,你可以運用自己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發掘更多潛在的工作內容,而且完成度不能是100%,而是要達到150q。
我國著名的民族品牌海爾集團的產品合格率之所以能達到100%,其秘籍就在于完美運用了“超出期望”的定律。
在中國,由于當時電冰箱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屬于家庭中的大電器,許多家庭購買之后,都放在房間顯要的位置。基于此,海爾集團嚴格自律,對冰箱的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均高于國家標準,其中主要的七項指標實測值甚至比國際發達國家水平還要高。此外,為滿足當時用戶對高檔家電的特殊需求,海爾對外觀設計、減小噪聲等方面都嚴格要求。比如冰箱外觀,國家標準要求是【第1句】:5米以內看不出劃痕,而海爾的要求則是0.5米以內不得看出劃痕;冰箱噪聲,國家規定為52分貝,海爾的內控標準為50分貝,可以這么說,海爾的“自身修煉”使其工作已經超出了顧客對于產品的期望值,因此也贏得了更多的顧客。
“對自己的要求適當地高于老板的要求”,這一準則在所有的工作中都會產生好的效果。如果你對自己的要求適當高于老板的要求,就會取得非凡成績,同時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林麗本來只是公司的前臺,有一次老板偶然把一份業務清算表給她,要求她半小時后完成任務。20分鐘后,林麗不但把每個業務員的提成算清楚了,還做出總計和分析,將每個業務員的各項收入也分別列一張清單,交到老板的辦公室。老板本來只要求她算出總計的,看到這樣翔實的工作結果后感到相當意外,對林麗贊不絕口。
后來,老板又讓她幫忙打一份關于采購合同內容的文件,結果林麗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措辭上的漏洞,于是馬上向老板反映了情況,就是因為這個發現,公司免受了幾十萬元的經濟損失。經過慎重考慮,老板決定提升林麗為自己的助理。升職后,林麗不但工資翻了幾倍,還享受到了更多的福利待遇和更好的工作平臺。
從表面上看,對自己的要求適當高出老板的要求并不難,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什么呢?通常情況下,“對自己的要求適當地高于老板的要求”我們都能想到,但在工作中卻往往不能做到。而那些想到又主動去做的人,才是本身的受益者,當然他們必須比那些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多努力。我們已經付出了99%的努力,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的工作,再多增加“一點”又有什么困難呢?事實上,我們往往缺少了“對自己的要求適當地高于老板的要求”所需要的那一點點責任、一點點決心、一點點敬業的態度。
其實,“對自己的要求適當地高于老板的要求”,是一個簡單的成功秘籍,只要你做到了,成功就不是很困難的事。
在《做女人要像希拉里一樣》一書里,希拉里用的戰略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就是:“讓雇傭我的人或者接受我提供的服務的人感到200%的滿足感”,這樣看來,希拉里之所以能夠成為希拉里,是因為她對自己設定了更高的目標。
下面這個故事,大家也許都不陌生,甚至聽過許多遍,但還是請大家耐著性子再讀一遍,它也許會給大家更多的啟發。
湯姆和杰克同時受雇于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他們都是從最底層干起的。兩個人同樣勤奮工作,拿著同樣的薪水。可不久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湯姆受到了老板的重用,擔任了重要的工作,而杰克仍然原地踏步。失望的杰克向老板提出辭呈,并質問老板:“我和湯姆一樣地辛勤工作,為什么他得到提升,而我卻仍然沒有變化呢?”老板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點兒什么,究竟缺什么呢?三言兩語還說不清楚,說清楚了他也不服,看來……他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讓杰克去集市上看一下今天在賣哪些東西,很快杰克從集市上回來,告訴老板:“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車土豆在賣。”于是老板問他:“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茫然無措的杰克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來告訴老板說一共有30袋。
老板并沒有就此罷休,而是繼續問他:“價格是多少?”可憐的杰竟再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格。老板望著跑得氣喘吁吁的杰克,告訴他說休息一會吧,我們來看看你的朋友是怎么做的。說完他叫來湯姆,并對他說:“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賣的。”
很快湯姆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他有條不紊地向老板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地賣土豆,有3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還拿出幾個樣品讓老板看。
湯姆接著說:“這個農民一會兒還將弄幾箱西紅柿上市,據他所說,價格還算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隨后,湯姆告訴老板,昨天他們店里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湯姆想這種價格的西紅柿老板大約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來幾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這時,老板轉向杰克,說:“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湯姆的薪水比你高了吧?”“超乎常人想象的關懷,是明智;超乎常人想象的冒險,是安全;超乎常人想象的夢想,是務實;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
這是出自西點軍校的名言,也被蒙牛集團借鑒為自己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蒙牛集團總部的辦公大樓旁,就豎立著一塊牌子,上面記載著上述這幾行字。因為集團的董事長牛根生認為,蒙牛這幾年的發展,與這幾句話包含的理念非常巧合。而他更看好的是最后一句:“超乎常人想象的期望,是可能。”
在談及自己成功的秘籍時,牛根生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我先文案我是怎樣從一個刷瓶工一路干上來的,我的訣竅只有兩個。第一:無論干什么,我都要干得最好。而且只修改手段不修改目標。第二:不僅干好分內的,還要搶干分外的。”
一個員工成功與否在于他無論做什么都力求比老板期望的更好。當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比老板要求的還高時,那時,他離成功也就不會很遠了。因此,在工作中,想要超越老板對自己的期望,就要以最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做到比較好,能完成百分之百,決不只完成百分之九十九。這樣,老板才能相信你,你離成功才會越來越近。
主動地去做好一切吧!千萬不要等到你的老板來催促你。不要做一個墨守成規的員工,不要害怕犯錯,勇敢一點吧!老板沒讓你做的事你也一樣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成功地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