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 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個人心得體會(合集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個人心得體會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維護憲法尊嚴,做合格教師。說起我們所熟識的憲法,感覺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遙遠,非常“窄小”,但事實上它是廣闊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他與生活的關系也如母子一樣密不可分。例如,如果你是學生,就必須在校遵守規章制度;如果你是行人,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如果你是工人,就必須腳踏實地,不做違法的事......總之,無論你從事哪一項職業,干什么,都要遵守法律制度,也都離不開憲法。
我們學校有這樣的標語“非規矩不能成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學校的學生也是按照這樣的標準嚴格的要求自己。每天早晨我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的到來,學生一句老師您好,讓我看到了學生的禮貌懂事,每天中午,看到學生有序的進入餐廳吃飯,讓我看到了學生的整齊有序,每天下午放學,學生排著整齊的步伐背著古詩,走出校園,讓我看到了學生的精神飽滿。正是由于這些規范制度的存在,我們的學生才會講文明,講衛生,懂禮貌。
在我擔任大隊輔導員的這些年里,也發生了很多事情。但讓我記憶最深的還是那位學生,六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有些不良行為出現,在一次大掃除時,他偷了一個學生口袋里的十幾塊錢,后來別的班的學生找到我這里,說明了情況,我考慮后覺得此事不能張揚,這樣的孩子吃軟不吃硬,于是我像朋友那樣和他聊了幾分鐘,后來他把錢交給了我,說自己撿到的,我就把所謂的他“撿到的錢”還給了那位學生,對于這樣因一時的沖動的造成的后果,我們老師就要耐心的教導,在教導的同時還要維護學生的隱私,后來,他小學畢業了,還曾來到學校看望我,說出了當年的話:謝謝老師沒有將我拆穿,對于他因一時沖動偷錢表示了深深地自責和愧疚。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都會因一時沖動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要能包容孩子的錯誤,還要及時的拉他們一把,一步一步將他們引領在正確的道路上。
作為當代教師,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在觀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聽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我心潮澎湃,熱血蕩漾,腦海中回想著過去人們工作生活的面貌,和如今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
其實,憲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對人的尊重和關懷,正是因為有憲法的保駕護航,才有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讓我感悟最深的是,去年,我有幸去“愛國主義基地”映秀培訓學習,看著當年地震后的廢墟和如今又山清水秀、高樓大廈的映秀,看到映秀人民的幸福生活,我流下了眼淚,即感慨當時災難的無情,又感慨祖國的強大,埋藏在心底的愛國情懷油然而深。此刻我只想說:我愛你,中國!
身為一名新時代下的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堅持用憲法的精神,潛移默化在自己的教學中尤為重要,在這樣的一個法制大國,我們要時時刻刻維護憲法的尊嚴,爭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個人心得體會篇2
在認真學習“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學習材料后,本人認為,它是適應我國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也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師隊伍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因為教育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學生,而做好教育工作的落腳點則是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教師對教育事業的重要性,真正提升教師的地位,真正能把優秀人才吸引到教師隊伍之中,中國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真正的進步與提升。的講話已經表明了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做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講話精神,以實現“中國夢”為己任,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真鉆研、真行動、真改變,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師。現將個人心得簡述如下:
一、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政治素質。
關于好老師標準的第一條就是“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這是從我們教師的政治素質上講的。作為教師,應該持之以謙虛好學的態度對待工作,把工作當做事業,堅信教育的前景,堅信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教育在整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中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當前的農村地區的基礎性教育,在國家大的形勢政策的背景下,擁有著較為光明的發展前景。我們現在正處于轉型時期,要有一種厚重的歷史責任感,要把教師這種平凡的職業與教育這個特殊的行業有機統籌。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我們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向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價值選擇能力、價值塑造能力,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師應該具備優秀的道德素質。
“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這是《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中好老師標準第二條。我認為這是從道德素質角度說的。“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師者,人之模范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作為剛出道的青年老師,一定要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得失等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在這個轉型的社會,浮躁的年代。要保持內心的淡定,堅守自我的道德水準,保持住最初的一份真實,恪守住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保留著自己特殊職業的職業操守。力求平凡之中不平庸,平淡之中不平常。
三、教師應該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
在《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中說道“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旨在提醒老師要注重自己專業素質的提升。前者是低層次的要求,是對做好老師扎實的基本功的基本要求;后者是對教師高層次的要求,是對老師教育的靈魂的要求。
作為我們年輕的教師應該正視自己的不足,充分的抓住各種機會學習提升,學習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學習教學論,學習設計組織實施教學方法與策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能力。孔子主張“仁愛”,墨子主張“兼愛”,耶穌引導世人泛愛。教師展現的是一種大愛。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愛是學生打開知識之門、啟迪心智的開始,愛心能夠滋潤澆開世界上最美麗的心靈之花。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把學生當做特種兵一樣“嚴愛”;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疼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發展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的正視缺點和不足,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在校求學時候的喜悅。讓學生在跟隨自己學習時候得到適合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讓別人因你而精彩,不要讓別人因你而無奈!”是我經常對自己學生所說的一句話。不僅對學生是這樣說的,而且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只要是在講臺上站一分鐘我就“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只要面對學生,我就一定“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而不懈地奮斗。爭取做一個學校滿意,學生愛戴,家長放心的好老師。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個人心得體會篇3
一個以教育思想武裝起來的頭腦,既不會盲從,也不會盲干,更不會無為,他清醒周圍的現實,更清醒如何以自身的思想、力量去影響、帶動大批的人去影響和改變這一現實。他是教育界的普羅米修斯,是杏壇的基督
情趣是一種色彩,一種標志,是讓人迅速地識別你,也讓你迅速地與他人區別開來的色彩、符號。教師在廣大群眾的視覺里是嚴肅、認真、刻板的一類群體,是值得尊敬但不值得親近、可愛的一類人。知識分子的優雅、博學、從客、慈悲更應該引起社會的敬佩和親近;但有時候,敬佩并不值得親近,“敬而遠之”自有其理。
既要讓大眾“敬”,又要讓大家“親”,這是教師親近社會和民眾的.一道必做題,這道題首先要從培植“情趣”解起。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要讓學生“親”,必先讓學生對你有興趣。為師者身上必先散發出迷人的“光”和“采”,才能產生“誘”和“惑”。一個情趣盎然、充滿活力和風采的教師,往往在教學中舉重若輕、事半功倍。可以講,教師的情趣越高雅、越豐富,他的氣場就越強大,他的魅力就越迷人。一個充滿情趣,雅趣橫生的教師想叫學生不親近也難。教師在課堂上的神采飛揚固然能吸引學生,但如果在課下也能讓學生見識到你最真實、豐富而精彩的一面和“多面”,學生們會用什么樣的眼光看你?——想必那一定是羨慕、崇敬又神往的。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產生于業余時間。
做有特色的教師,特色是生命力,也是創造力。在知識分子云集的教師隊伍里,教師間的競爭是空前激烈的,在關乎評優、職稱、獎勵等敏感問題上,孰優孰劣,孰上孰下,伯與仲只在毫厘之間。當你抱怨自己未能脫穎而出時,應該反思自己是否有出類撥萃之才;
特色是教師綜合素質的突出表現,尤其是在推行教育改革的當下,各種“流”、“派”、“法”、“式”橫行;三教九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學改革切忌形成“大一統”的模式,更不能搞一言堂、一刀切。任何教法與風格都是一家之言,任何成功的教法或改革的背后,都有當地教育資源乃至行政資源在起作用。教學改革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革”。這“材”包括教師、學生、教材乃至經費投入等諸多方面。教學質量的提高遠不是學一套教法就一勞永逸的。
有思想的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與自身的特點,摸索出一條適合本校、本班特色的教法,切勿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做有成果的教師,如果你是一個有思想、有情趣、有特色的教師,想不出成果也難;即使再普通的教師,也應該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教師的也要有“雄心壯志”,以謀“宏圖大業”。許多教師在走上教師崗位之后,只滿足于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地工作,以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信條、為榮,這本無可厚非;做個平凡的小人物也是一種偉大,但平凡之中應該追求事業的“不平凡”,應該完成由教師“職業”到“事業”的飛躍和轉換。這是一種境界。
上一篇:世界人權日活動標語錦集三篇
下一篇:歡迎寶貝入園標語匯聚7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