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最新5篇】成功的道理有千萬條,但如果意志薄弱,一切的道理都是空談而已,觀念不同,沒有共鳴,思維上有分歧,有介蒂,無法溝通,趁早散,合拍的人,志趣相同無話。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方便大家學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合集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是的,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喜逢又一個重陽老人節。此時此刻,讓我們這些晚輩向全社會老年人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衷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回首人生,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里,老人們為我們社會的進步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為我們的家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卻曾目睹很不和諧的畫面。曾經,不止一次,我看到公交車司機對站牌下的老人視若無睹,一腳油門,飛馳而過;更不止一次,我聽到公交司機對腿腳慢的老人上車時不耐煩的厲聲呵斥……這一切,就因為老人持的是免費乘車卡。這是多么讓人憤怒和心寒的一幕啊,這些司機的行為和我們國家施行老年人免費乘車政策的初衷是多么的背道而馳啊!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諧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文明的學生。可是,同學們,尊老愛老,我們不能只喊口號,也不能只停留在倡議書上,更不能止于國旗下的一次演講——尊敬老人,我們要付諸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生活中,不和老人頂嘴,不沖老人發脾氣,不把老人當老傭人使喚。
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洗了水果,先挑一個好的遞給老人;看電視節目時,把遙控板放在老人的手上;假日出游,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同前往;放學回家,甜甜地叫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空閑時間,陪老人說說話,聽老人講講他們年輕時候的“輝煌”。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著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就一定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天倫之樂的甜蜜和晚年生活的幸福!
最后,讓我們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謝謝大家!
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2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即是:勞動。
鴻蒙伊始,混沌之初,人類便擁有一雙令萬物妒忌的手。那是一雙勤勞的手,遠古的先民們憑著這雙手,鑿石成路,開墾荒原。隨著年歲的流逝,以及文明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依靠雙手開創未來的行為,在自己的進化史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人們給了它一個名字——勞動。
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
《莊子·讓王》中有言:“春耕種,形足以勞動。”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付出只是一種典型的勞動;《三國志·魏志·華佗傳》亦有言:“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極大的發展;“我平生習于勞動,勞心勞力,都不以為苦”,等到周瘦鵑《勞者自歌》的迎風一呼才讓人們明白,原來勞動,不僅僅是汗水與苦澀,勞動,還可以是精神的充實與愉悅。
是的,時至今日,勞動一詞的定義早已得到了極大的擴充,新時代的我們更是將“勞動”一詞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哲人如是說:“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人類的一切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與文化活動)在本質上都是價值的運動,都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價值不斷轉化、不斷循環、不斷增值的過程。而至于我們,創造價值無疑即是盡自己的努力,實現個人的奮斗目標。
當入夜鑿壁的學子映著微弱的燈火,我們于單薄的紙張上看見心中的信念;當嚴寒映雪的士人就著零星的光暈,我們于厚厚的書頁堅定不滅的誓言。勞動,就是這樣,因為夢想而奮斗。
無論何時,人們都需要勞動,無論何時,人們都有機會成功。相信自己,不懈奮斗,即使荊棘劃破雙足,即使黑暗籠罩四周,只要心中擁有永不泯滅的理想,鮮血亦會化作勝利的花朵,光明終會照亮前方的路。勞動,你終會看到屬于你的,生命的最終意義與心許的成功。
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重陽敬老,話說美德》。
在這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金秋十月,國慶節的喜悅仍在繼續,安靜的心情釋放著心的微笑。轉眼間,農歷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又快到了。
在唐詩宋詞中,有許多的有關重陽節的詩詞佳作,如: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美德源遠流長,其中尊老、敬老,猶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古往今來,尊老、愛老的故事已經成為佳話。古有木蘭為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今有陽光少年黃舸和死神賽跑,踏上“感恩之旅”,最后還給人們以光明和希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國,他為身患尿毒癥晚期的母親捐腎,延續了母親的生命,延續了一段當代孝子的佳話。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刻關心老人, 多為他們著想,對待老人要有禮貌,外出學會禮讓老人;在學校里,更要尊重師長……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禮貌學生。同學們,讓我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為我們撐起的這片藍天,讓我們為爭做一個知禮明禮的好孩子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國旗下講話4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時光匆匆,已到學期的最后一周,再過兩天我們迎來期末考試。期末考試不僅是對同學們一學期學業成果的一次大盤點、大檢閱,更是對每個人的綜合素質的一次挑戰,是對同學們的自信心、自覺性、意志力、誠信度的一次考驗。我們希望同學們做一名好學上進、超越自我的勇敢者。為了幫助同學們搞好期末復習和最后的考試,今天,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和要求:
首先,希望同學們正確對待考試,以從容自信的態度面對期末考試。考試是學習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檢查你學習的一個方法。考試時“滿不在乎”與“過分緊張”的狀態都是不對的,只有在復習迎考期間將情緒調整到有一定的緊張度而又不過分的緊張,才是最佳狀態。因為過度焦慮和緊張,會影響正常發揮。以認真的態度、適度的緊張面對期末考試,就一定能夠正常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其次,科學合理安排好復習計劃,只有勤奮踏實,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獲得成績。考試前我們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和自身特點,制定出適合于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最后幾天的學習作出詳細、科學、合理的安排,以便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當然,光有計劃還不夠,還需要同學們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時間保證計劃的落實。時間既可以是你的同盟者,也可以是你的敵人。這完全取決于你、你的目標、你的決心,以及你是否有效利用了每一點可利用的時間。有人說一個用“分”計算時間的人,比一個用“時”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出59倍!魯迅先生正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才成就了令人敬佩的偉績。我們要見縫插針,充分利用點點滴滴的時間,爭取多記幾個單詞,多背一段課文,多溫習一遍老師在課上講的知識重點……保持這樣的“擠”的恒心與韌勁,鍥而不舍,才能聚沙成塔,把流逝的光陰變成有用的財富,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
我還要提醒同學們,期末考試一定要認真書寫,認真答題,向老師交出這學期自己最滿意的一張答卷!同學們,人生拼搏才會贏,請記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剩下的兩天時間由你來把握。相信你一定不會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最后,祝同學們期末考試個個都能考出好成績!
上一篇:大學班級運動會標語匯集100條
下一篇:植樹節有黨字標語集錦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