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誕生,故名。主要內容包括: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合集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篇: 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
?革命圣地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里生活和戰斗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與中華族的優秀傳統風范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結晶,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它的內容豐富,源遠流長。??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為人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政權,并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肘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就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服務”的口號,并在全黨認真實踐。那時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被譽為“主的政府,廉潔的政府”。當年駐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說:“這里不存在鋪張粉飾和禮節俗套,沒有乞丐,也沒有令人絕望的貧困現象,人們的衣著和生活都很儉樸,人之間的關系是坦誠、直率和友好的。這里也沒有貼身保鏢、憲兵和重慶官僚階層的嘩眾取寵的夸夸其談。”中國共產黨就是以對人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的擁護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當時的延安交通閉塞,經濟落后。面對國黨的封鎖,同志號召根據地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大生產運動。部隊戰時作戰,閑時種地。多年下來,紅米飯,南瓜湯不但沒有將根據地軍餓垮,反而鑄就了延安軍的錚錚鐵骨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我黨我軍的領導人,卻住的是普通的窯洞,用的是部隊配發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有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也是在這延安窯洞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偉大的思想。
第2篇: 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
今年是我們國家實現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之年。在此關鍵之年,局黨組按照市委工作安排部署,開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弘揚延安精神凈化政治生態集中專題學習和研討交流,自己先后認真收看了全市第一期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視頻資料,積極參加局里組織的集中學習,并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全部內容,堅持在學深悟透中體會精神實質,堅持以融會貫通感悟豐富內涵,堅持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幾天來,通過本次集中學習,對自己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黨性鍛煉,提高了政治站位,增強了“四個意識”,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強化了政治能力、提升了精神境界、明晰了工作方向,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提升了精神境界、明確了工作方向。下面,就自己這段時間的所學所悟,結合個人崗位和工作實際,談一下個人體會和感悟,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從學習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延安這片紅色土地之上,我們黨的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經過十余載的革命實踐,通過不斷總結提煉,形成了一整套工作作風和優良傳統,所謂“延安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以人民為中心,是延安精神的特質。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再次強調“延安精神”,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是對延安精神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作出的新論斷,實現了對延安精神時代價值又一次與時俱進的認識創新,為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理想信念、用延安精神滋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是強化政治能力,在凈化政治生態上守住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延安精神凈化政治生態”,賦予了延安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對我們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收獲轉化為工作動力,要在加強政治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的基礎上,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不斷加強新時代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展現并引領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從而推動深化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作為一名扶貧干部,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多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謀利益、創增收,化解各種矛盾和風險,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事業的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三是提升履職盡責境界,在干事創新上有所作為。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只有不斷加強政治修養,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著力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之“鈣”、擰緊三觀“總開關”,方能堅定人生理想信念,提升個人精神境界。“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是敢于擔當精神的生動寫照。一個人最寶貴的精神是實干擔當精神。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現代化建設事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部分黨員干部心理上和行動上出現了消極懈怠情緒,尤其在一些貪腐分子上已經看不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形象,嚴重脫離群眾。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必須要正視問題,牢固樹立樂于擔當的工作態度,勤于擔當的工作習慣,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繼承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與貧困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投身于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去,遇到困難和問題,不回避、不妥協、不退讓,牢牢把握好“釘釘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用自身過硬的工作作風擔當一名共產黨員特有的責任。
四是堅持清正廉潔,在為官從政上提升境界。古語云:“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規矩意識古已有之,而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也必須牢牢把握住規矩意識和紀律觀念。黨的十九大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制定對新時期黨員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每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都應該時刻以《準則》《條例》為根本遵循,時刻把規矩意識、紀律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踐行“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不斷強化自身的清正廉潔意識,嚴把紀律關,把功名利祿拋在身后,不追權、不謀私、不腐敗,以崇高的黨性修養練就一副“百毒不侵、金剛不壞”之身軀。
五是堅定必勝信心,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上再立新功。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役中,我們扶貧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干部要樹立必勝信心,將脫貧攻堅工作同黨的中心工作、重點目標任務緊密結合,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緊密結合,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省市各級組織工作部署,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督促落實各項扶貧政策,給貧困群眾“出點子”當“致富參謀”,認真聽取民意、了解發展意愿、共商脫貧之策、共謀發展之計,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果作出積極貢獻。
第3篇: 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黨中央、毛主席曾在這里度過了xx個春秋,中國革命在這里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過去,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總想有一天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偉人風采,感受革命老區人民質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范。6月25-28日,在我局組織開展的“延安精神進機關活動”安排下,我終于有幸到達了革命圣地——延安。
來到延安,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座座簡陋的窯洞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居住過毛澤東、張聞天、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領導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了保持我們黨的純潔和先進性,他們在這里開展了全黨整風運動;為了粉碎國民黨的封鎖和圍剿,他們在這里發動了解放區軍民大生產運動,做到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他們在這里創辦了抗日軍政大學,為革命培養了無數精英人才;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他們在這里撰寫了大量的著作,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參觀了簡樸、簡陋而珍貴的革命歷史展覽,使我感受到了我們的黨曾經歷過的那些崢嶸歲月、艱難險阻;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和忠誠。
雖然活動時間安排的很緊湊,但是感觸頗多,尤其是對延安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會。
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艱苦奮斗是工作作風,也是思想作風,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這是一條極其寶貴的經驗。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在中國局部地區建立人民政權并不斷擴大執政區域的重要時期。我們黨歷來把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時期又響亮地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并在全黨認真實踐。在當時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中,正是因為我們黨和軍隊堅持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緊緊團結人民群眾,依靠延安廣大人民群眾的幫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爭和建設的勝利。
延安精神,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這一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毛澤東同志的許多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新民主主義論》、《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論聯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時期完成的。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寫到黨的旗幟上。可以說,沒有開拓創新,既不會有延安精神,也不會有毛澤東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世紀新的階段,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實做到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說新話;經典著作要認真讀,又要寫出新篇章;革命傳統要弘揚,又要創新辦法。切實做到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就叫做堅持解放思想,這也叫做堅持實事求是。
當年延安精神指引著先輩們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要將它發揚光大。目前我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正處于關鍵期和高峰期,我們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精神嗎?當年革命先輩為了人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干好我們的本職工作?
今后,我一定會努力彌補自身不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學習上多讀書,在工作上多思考,在業務上多鉆研,在思想上多追求,要用一個新姿態、新精神、新干勁,為湖北南水北調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4篇: 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
本期“延安精神再教育”專題培訓,使我對延安有了更進一步的親切感,對延安精神有了一種真實的厚重感,必將在我今后的做人干事、工作生活中發揮強大而持續的“砥礪”和“警醒”作用。
延安精神啟迪之一——自信。沒有自信,當年的延安就不可能聚攏那么多的杰出人物,就不可能醞釀產生毛澤東思想,不可能孕育馬克思主義與革命相結合的第一次理論飛躍。現如今,有了自信,就能增強政治定力,就不會做“墻頭草”,就不會迷失方向,就能夠在復雜的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國際國內斗爭中,“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有了自信,就敢于不懼阻力,敢于挑戰“深水區”,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有了自信,就敢于排除一些如“反腐要亡黨”、“要失去民心”等陰陽怪氣的論調,堅定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除惡務盡,“老虎蒼蠅一起打”。
延安精神啟迪之二——胸懷。從整風運動、七大召開,到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延安時期,處處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共產黨和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這種胸懷來自于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來源于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來源于“實事求是”這四個光輝大,來源于黨性的內在要求。沒有胸懷,就不能凝聚,就不能贏得老百姓的支持,就沒有黨的高度團結和統一。有了這種胸懷,共產黨才最終從延安走到了北京。在今天我們黨執政的條件下,共產黨人更要有這種開闊的胸懷,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而不同,共同發力,完成黨的宏偉目標。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權力觀,克服私利,發揚民主,廉潔從政,以延安精神為“燈塔”,努力營造一個生機勃勃的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使得群賢畢至,天下歸心。
延安精神啟迪之三——“干好自己的事”。學習延安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延安精神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對高校而言,學習實踐延安精神,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大力克服“辦學思路功利化,學科設置同質化,內部管理行政化”的“三化”問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依法依章辦學,進一步完善大學治理結構。要找準大學的定位,聚焦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升,緊緊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心存戒懼,勤勉工作,教好書,育好人,協力鍛造一個自信、包容、大氣的大學文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第5篇: 延安精神對大學生啟示
10月26日晚,學習隊伍離陜返包,“揮手自茲去”,這是和地域延安相別。而作為一種精神,在學員聆聽現場講解、實地參觀后,延安應在每個人心靈版圖上描摹出自己的位置,時刻昭示牢記崢嶸歲月、堅定理想信念、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性,從這個層面來說,延安不曾離去。延安之行,意義深遠,于我而言,靈魂受到“三潔”:
洗去“自私”污漬,穿“責任擔當”之衣。老一輩革命家冒槍林彈雨,步湍流險壑,歷盡艱辛到達延安。一十三年,“飯疏食飲水”,甘之如飴,大搞生產建設,樂此不疲,因責任在肩上,擔當在心中。毋庸諱言,年近而立之年的我實際未經多少風雨,生活安逸閑適,明曉“責任”筆畫,卻未諳它的分量,與前輩相比,不可以道里計。認清差距,穿好“責任擔當”之衣,應做到三要:要有大局觀念。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基層干部,也要有“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意識,關心國事天下事。要能艱苦奮斗。努力克服生活工作中的不利條件,愿吃苦,主動求磨礪;能吃苦,身心素質強;會吃苦,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要情系老百姓。近期人口普查,對3個小區近300戶居民逐一入戶登記信息,盛世社區內配2號樓、食品5號樓居住著不少孤寡老人,軀干佝僂,聲音渾濁,大爺大娘的熱情讓我感動,安危令我操心。將父老鄉親放在心窩窩,服務有對象,做事有動力。
鋤去“自滿”野草,種“積極進取”之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有限,知識無窮,學習應永不輟步。從前研修專業所得,和整個人類文化相比,勉強算作滄海一粟,不足稱道。戒驕戒躁,肯讀書,善學習,應持之以恒。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充分聯系當時生產、戰斗需要,開設政治、軍事、歷史、民運、統戰等課程,理論結合實際,學員所聽不是“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虛言,而是有助于擴大生產、打贏戰爭的“經世致用”之論。在基層鍛煉,更應大量閱讀有助于提升履職能力、對建設家鄉和服務百姓大有裨益的書籍文獻。毛澤東在延安能夠寫下《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100多篇邏輯縝密,見解深刻的文章,與其平常讀書喜鉆研、善思考不無聯系。在街道工作,讀書不能只為娛情享受、淺嘗輒止,要有目標、問題導向,反復咀嚼書中精義,有“輸入”,更要求“產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從未放棄讀書,從未忘記博覽群書,大木頭箱子里裝著馬克思主義經典、中外文學、歷史、軍事等相關讀本。服務百姓的機關干部不僅是行動的“健將”,還應是靈魂豐滿的精神“巨人”,通過廣泛閱讀,在思想之園栽花植樹,收獲一片姹紫嫣紅。
撣去“迷蒙”灰塵,照“風清氣正”之鏡。1935年,中共落腳延安,于危難中求生存,于困境中謀發展,由弱變強,終于實現解放全中國的夙愿。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黨建引領各行各業、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可喜成就,攜手共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共作為先進政黨,其所育先鋒,所樹模范,能抵拒誘惑不忘初心,睜開慧眼辨別善惡。一是擦亮心鏡,光明磊落,無愧人民。中共黨員要能堅守正道,心靈之鏡應“時時勤拂拭”,不為財富、權勢、名位、色欲所累而入歧途,在反躬自省上下足功夫,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為樂,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為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樂。二是磨好心鏡,神采奕奕,照明陰暗。客觀來講,在我黨隊伍中,存在個別“變節”之士,為謀取不當利益無所不用其極,主動割斷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此,我們應將其作為反面教材,引以為戒,并敢于手持打磨好的“照妖鏡”,辨別“魑魅魍魎”,打擊祛除假丑惡,保留發展真善美。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三天集中培訓雖說短暫,但我們同吃同學同游覽,密切溝通,相互幫扶,集體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彼此情感也愈加深厚。習近平總書記認為當年在陜北的生活培養了他的自信心,而我們基層鍛煉的經歷以及系統的培訓學習也應讓我們有方向、有底氣、有動力趁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良好勢頭,無悔付出,攜手奮進,久久為功,共同譜寫東河健康發展的華美樂章!
上一篇:節約用水標語畫法錦集50句
下一篇:傳統美食設計標語匯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