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心得體會匯編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1篇: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心得體會
百年黨史蘊含著實踐智慧與思想力量,鐫刻著偉大人格與崇高精神,前赴后繼的共產黨人以生命赴使命、以信念聚力量、以斗爭鑄輝煌,用執著堅守和不懈努力,在黨事業發展道路上披荊斬棘、探索前行,在奮斗中書寫忠誠、在行動中映照初心、在斗爭中擎舉信仰,開辟了發展道路,更創造了偉大業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凝聚起磅礴力量。
在奮斗中書寫忠誠。奮進征程燃信念,百年黨史創輝煌,這背后是無數共產黨人心系祖國、不懈奮斗的身影。從革命戰爭年代至今,只要是黨和國家有號召,他們總會在第一時間響應,在第一時間沖鋒戰斗前沿。他們積極參與到保家衛國的戰斗中,勇敢奔赴到抗洪搶險、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等戰線上,哪怕是冒著生命危險,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都義無反顧。愛國的熱血沸騰在胸膛,精忠報國的誓言溫熱在心中,他們是沖鋒在前的“戰斗員”,為黨的事業、民族的發展努力奮斗,在歷史長河中寫下了一句句感人詩行、一卷卷輝煌篇章。英雄氣概長留天地,卓越風范長存心間,他們的偉大精神深受崇敬與懷念,成為我們前行的明燈、精神的坐標,鼓舞著我們不畏艱險去戰斗、竭盡全力去奮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奮斗就是時刻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原則,在黨和國家需要之時敢于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解危救急,書寫忠誠品質。
在行動中映照初心。初心是靈魂的純粹、品行的高尚,是為群眾辦實事的身體力行。黨史歷百年,初心永如一。“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愛民為民不是空洞無力的口號,而是勝過一打綱領的行動。谷文昌、孔繁森、廖俊波、黃文秀等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用行動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范:凡是有益于人民群眾的事,力所能及的,拼盡全力去做;力有不逮的,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本領,在馳而不息的努力下攻堅克難、創造奇跡,為人民事業傾盡心血,用生命的光熱點亮人民的幸福。黨史中,無數共產黨人為民奉獻的“無我”精神,是“拼卻老紅一萬點,換將新綠百千重”的現代詮釋,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生動例證。我們在行動中映照初心,就是要主動走近群眾,以為民之心鑄奉獻精神,以人民大眾為“初心之鏡”,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愿為愿;也作為“修身之鏡”,聽取群眾的評價,以之照己照心,看看臉上是否有自得自滿之色,想想心里是否有愧疚之情,檢視自己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標定行動的坐標。
在斗爭中擎舉信仰。百年黨史中不乏艱苦卓絕的斗爭,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有堅強的黨性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戰出了共產黨人的風范與力量。他們滿懷“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越過敵人層層設防的封鎖線,跳出敵人圍追堵截的包圍圈,雙腳跋涉環境險惡、危機四伏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他們追尋信仰的腳步行經山下重溪、翻越崇山峻嶺、跨過翻騰大江、橫穿濃密遮天的山林,頑強不屈的意志支撐著他們血戰南北、奮力拼殺,支撐著他們不分晝夜地翻山越嶺、并肩作戰,不斷突破重重難關,拼搏創建革命根據地,積極擴大革命武裝力量,在斗爭中取得革命戰爭的最終勝利。斗爭愈難,斗志愈燃;敵人愈強,斗志愈強,這是我們的鋼鐵意志和雄渾力量。炯炯有神的目光里燃著最熾熱的火焰,這火焰是信仰的熱度;筆挺正直的腰桿立著最硬實的脊梁,這脊梁是信仰的力量。我們當在斗爭中擎舉信仰火炬,“踏平坎坷成大道”,不斷豐厚斗爭品格的鮮明底色。
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回望百年黨史,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奔流不息,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激蕩人心、激勵斗志,我們當從黨的奮斗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在學史中堅定人生志向、升華人生境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力量。
第2篇: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心得體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100年,是開創歷史、奠定基業、開辟未來的100年。總書記指出:“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要很好學習了解黨史、新中國史,守住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論述。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以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樹立正確歷史觀的問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樹立正確歷史觀的根本指南。
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黨的歷史的總結運用。2024年6月,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就把學習黨史、國史提高到了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在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紀念會議上,在考察革命紀念地的重要活動中,在其他許多重要場合,多次引述歷史、評價歷史、總結歷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對諸如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樣事關全局的重大歷史問題表明了態度、進行了闡發,為全黨認真總結黨的歷史、科學對待黨的歷史、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善于運用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宏闊的世界眼光和深遠的歷史視野,對歷史經驗進行科學總結,對歷史規律進行深刻揭示,對現實問題進行透徹分析,對未來發展進行深入思考,為我們學習黨的百年歷史提供了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我們學習總書記關于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就要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堅持站在黨和人民立場上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就要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歷史的觀點、實踐的觀點和辯證唯物的觀點,正確看待黨走過的道路;就要正確處理政治與學術、歷史與現實、研究與宣傳的關系,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真正學習好、研究好、宣傳好、捍衛好黨的百年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漢書·藝文志》曰“秉要執本”,意思是說,總結歷史,要抓住主要的、根本的東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壯闊宏偉、氣象萬千。在這么多的內容中,怎樣才能把握其最主要、最根本的東西?十分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其主題和主線是什么、其主流和本質是什么。
關于黨的歷史的主題和主線,同志2010年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而不懈奮斗,這就是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
為了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了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為了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認真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要牢牢把握這些內容,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的主題和主線。
關于黨的歷史的主流和本質,可以從黨的不懈奮斗史、黨的理論探索史和黨的自身建設史來把握。
關于黨的不懈奮斗史,我們要記住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作出的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一個方面的根本成就和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分別和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相對應,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這一根本成就,就是探索、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就是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在講完“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之后,分別從5000多年、500年和60多年的歷史跨度論述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對于中華文明的意義、對于科學社會主義的意義、對于中華民族的意義。
關于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大理論成果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就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的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科學發展觀、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關于黨的自身建設史,我們要記住兩個工程,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的黨的建設“偉大的工程”;一個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提出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建設的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中華民族戰勝無數艱難險阻,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因為黨的事業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建設把黨鍛造得堅強而有力量。
進一步說,其中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管處于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初心使黨永葆政治本色,使命使黨永具前進動力。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體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中,體現在黨勇于犧牲、前赴后繼的不懈奮斗之中,體現在黨百折不回、愈挫愈勇的堅強意志之中,體現在全黨上下主動請纓、萬死不辭的擔當精神之中,體現在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魚水深情之中,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堅持的黨性修養之中。
無論是黨的事業,還是黨的建設,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無論是不忘初心,還是牢記使命,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因此,再進一步說,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鑄就百年輝煌,根本的根本、關鍵的關鍵,就是因為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始終具有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政黨,是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具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受到人民衷心愛戴和擁護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定不移沿著正確路線和道路不斷前進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于善于堅持黨的領導,具有卓越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富有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怕犧牲、奮斗不息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始終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具有強大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始終保持堅強嚴密的組織體系,既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又充分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寬廣胸懷,善于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既具有世界眼光、注重互學互鑒,又堅持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黨。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那將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還要多的人口進入現代化行列,其影響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時,中國成為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建成的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革命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偉大的歷史意義,黨的自我革命也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偉大的歷史作用。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忠誠和實干慶祝黨的百年華誕,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3篇: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心得體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召開會議,研究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問題。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深入總結中國共產黨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基本經驗,對于新時代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
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指引中國前進的方向。1840年以來,在救亡圖存的艱辛探索歷程中,先后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器不如人”之說;有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的“制不如人”之說;有胡適、魯迅、錢玄同等人的“思想文化不如人”之說。新思想如雨后春筍,紛紛擾擾,莫衷一是。在積貧積弱、民族危難之時,一批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的年輕人走上中國政治舞臺,憑著一腔熱血浴血奮斗。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理論之源和成功之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成功傳播,為中國人民所接受,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強大思想武器,根本在于它指明了中國人民的幸福之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歷來堅持不論何時都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將人民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始終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革命戰爭時期,從“小船劃出來的渡江戰役”到“小車推出來的淮海戰役”,無一例外地昭示著一個道理,只有緊緊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才能獲得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磅礴力量。同樣,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社會變革,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實現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決定了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只有我們始終不渝地堅持這個根本立場,我們黨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會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第4篇: 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心得體會
“鮮艷的黨旗迎風飄揚,豪邁的歌聲多么響亮,帶領中國人民謀幸福,頌歌獻給偉大的黨……”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歷程,在喜迎建黨百年的莊嚴時刻,你聽!我心里的那一首首“頌歌”唱起來了,我們共同唱響百年榮光。
你聽!《東方紅》唱起來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那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傳唱中國大地,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影響幾代中國人的經典紅歌。
那是陜北一個冬日的早晨,佳縣張莊村農民李有源挑起一副扁擔向佳縣縣城方向走去的時候,一輪紅日從東方徐徐升起,照得滿山遍野一片紅彤彤的。李有源凝視著這輪紅日,頓時覺得渾身充滿了溫暖和力量,一個念頭隨即閃過了他的腦海:把毛主席比作太陽那真是不過了。這首由《芝麻油》和《騎白馬》演變而來的《東方紅》,傳唱了半個多世紀,用樸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成為紅歌中的經典曲目。它不僅是一首歌,更是一個時代的背景音。《東方紅》的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它凝結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同時也傳承著我們的紅色記憶。從縱橫壯闊的黃土高原,到浩瀚無際的寰宇銀河,是那一抹東方的鮮紅,照亮著一個民族堅實的方向。曾經的“你”,用一聲聲長歌,喚醒了華夏大地奮勇崛起的決心;如今的“你”,用一顆顆流星,架起了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橋梁!
你聽!《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唱起來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氣勢磅礴的歌曲響徹朝鮮戰場,響徹祖國大地,激勵著志愿軍英勇殺敵,鼓舞著全國人民踴躍支前。
當年在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的列車上,廣播里播放著這首《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沒人指揮,沒人教唱,剎那間,這旋律飛進了戰士們心里,由輕聲低和,到齊聲合唱,氣壯山河的保家衛國,由此甘灑熱血勇赴疆場。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用一次次卓絕勝利,把侵略者從鴨綠江、圖們江邊趕回到三八線。這首誕生于抗美援朝偉大斗爭中的“強國之音”,盡管只有短短的44個字,卻成為了新中國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凝聚拳拳之心,穿越有情山水、離合悲歡,把人帶回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每個音符里都記載著一次次有名和無名的犧牲,講述著一個個精忠報國的不屈脊梁。70年前,為了保家衛國,20萬人獻出生命。在祖國和親人的心里,他們從未遠去。歌聲回蕩,山河無恙;英雄無名,祖國不忘……
你聽!《映山紅》唱起來了。“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那優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詞,不僅唱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蘇區人民渴盼紅軍歸來的強烈心聲,更是唱出了與黑暗勢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這是潘冬子父親隨部隊轉移后,潘冬子和媽媽在山里盼望紅軍回來時所唱,在媽媽心里,春天就是斗垮所有的“胡漢三”,勝利花開的時候。“高舉紅旗呦朝前邁,革命鮮花呦代代紅!”媽媽希望潘冬子在紅星的照耀下,快快長大,高舉革命紅旗,前赴后繼跟著黨,砸碎萬惡的舊世界,使革命鮮花代代紅!《映山紅》表達了人們對紅軍的熱愛和對勝利的企盼,那漫山開遍的映山紅,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染紅的“中國紅”,紅得燦爛,紅得耀眼。那一抹鮮紅,見證一個浴火重生的大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見證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在億萬人民的奮斗中朝著復興夢想闊步前行。《映山紅》唱響了50多年,感動了幾代人,至今仍在繼續著紅色傳承,那是中國人的底色,是信仰之色,是擔當之色,是精神之色。
你聽!《唱支山歌給黨聽》唱起來了!你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起來了!你聽!《黨啊,親愛的媽媽》唱起來了……你聽!我心里的那一首首“頌歌”都唱起來了,讓我們將最美的歌獻給親愛的黨,獻禮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
上一篇:愛護綠植倡議標語匯編200句
下一篇:發揮三牛精神標語聚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