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進攻我國蘆溝橋,掀起全面抗戰,歷時八年之久,于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正式投降后,抗戰勝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參觀抗日戰爭紀念收獲與感悟匯編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收獲與感悟1
北京西南的宛平縣城,矗立著一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那里記錄著中國的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吟唱著一首刻苦銘心的悲歌。
9月21日,星期三,一個陽光明媚的秋日我們走進了這段悲壯而傳奇的歲月展廳有八個主題構成民族危機,救亡興起,國共合作,共赴國難,抗戰燈塔,中流砥柱;日軍暴行,慘絕人寰,浴血疆場,民族壯歌;得道多助,國際支援;抗戰勝利,巨大貢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這八個主題充分展示了從1931年日本發動的震驚中外的9。18事件開始到1945年日本向全世界宣布戰敗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一段歷史。
館中陳列著許多抗日戰爭留下的實物,每件物品,每張照片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或悲或喜的感人故事;尤其是當我們身臨其境于那些被還原的場景時,更是令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當我們在日軍暴形館,中親眼看到日軍慘無人道的種種劣行,轟炸,焚燒,搶掠,屠殺,細菌戰,毒氣戰等,無不揭露了日軍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這些在讓我們對日軍恨之入骨的同時,也讓我深深懂得了“有國才有家,國破山河在”的道理。
當面對外來侵略,中華民族正在遭受帝國主義鐵蹄踐踏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匯成了一股不可抵抗的抗日洪流。千千萬萬個無名先烈用他們年輕而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首首悲壯而輝煌的贊歌,眾所周知的平安關大捷百團大戰等戰役的勝利完美的詮釋了拿破侖的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獅子一旦醒來,世界將為之發抖。”正是這種整個中華民族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線不催的力量源泉。
我們知道歷史的車輪無休無止,他留給我們的是借鑒和忠告,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的勝利不僅是一次偉大的勝利,也凝聚著一種團結共進的精神。還是一種落后的挨打的訓誡,同時我們要痛定思痛,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戰爭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收獲與感悟2
8月4日上午,我同民進濱海新區委員會的部分會員一同參觀了位于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獲頗豐。
紀念館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通過1170幅照皮、2834件文物和大量的視頻影像,全面具體的展現了中華兒女不懼來犯共赴國難,英勇抵抗日軍軍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光輝歷史,突出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反映了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通過這次的參觀,我能夠從不同的側面和多個角度了解到抗日戰爭,一方面使我更加懂得和平來之不易,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另一方面,增強了我的愛國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勿忘國恥、勿忘歷史,這絕對不是一句口號,我們應該堅決反對法西斯勢力的再次抬頭。
當我離開日軍暴行的展覽部分時,心中憤懣不平,x大屠殺遇難者的頭骨、前輩們被砍殺的照片、日軍殘害中國抗日軍民使用的各種毒氣炮彈、婦女被施暴的記錄歷歷在目,不敢忘卻!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時候緬懷歷史,我看到了侵略的可恥和戰爭的殘酷,仇恨可以化解,但是歷史不能忘卻,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抗戰精神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而紀念抗日戰爭正是為了警示后人,不能讓歷史重演,我們中華兒女要銘記歷史,增強國民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忘記歷史,將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歷史還將重演!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收獲與感悟3
9月2日,公司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進行了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坐落于七七事變的爆發地—北京西南盧溝橋畔的宛平城內,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有幸參加了這次參觀教育活動。
在參觀紀念館的活動中我看到了《偉大勝利》主題展覽,它展示了中華民族從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戰歷程。展覽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景觀、油畫、雕塑、幻影成像、影視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現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突出表現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現中華民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代以來,中國人飽受了過多劫掠和滄桑,失去了太多尊嚴與自信。只因我們一時的落后,列強便用血與火來教會我們認識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殘忍,什么叫不平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大規模入侵我國東北
地區,妄圖滅亡中國。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后,中國共產黨毅然捐棄前嫌,從民族大局出發,全力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開始國共第二次合作,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經過14年中華民族的宏偉抗戰,8年艱苦卓絕的全面抗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場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戰爭,是經過中華兒女的英勇斗爭,用無數人的流血犧牲換來的偉大勝利。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悲壯的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的和平穩定來之不易,是非常珍貴的。
在這場展覽中,我感受了在那個危難時刻,中華民族一致抵御外敵的那種“團結”的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億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蕩蕩的抗日洪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再到臺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華僑認購國債回國參戰,不同黨派和團體捐棄前嫌,共赴國難,“到了這個最危險的時刻”整個中華民族聚合了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空前的團結精神,形成了真正戰勝日本侵略者的無堅不摧的力量源泉。歷史充分證明,我們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戰方針政策和路線符合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始終高舉民族的旗幟,把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擺在第一位,把階級矛盾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當時大城市的一些青年,包括各民族的人從大城市跑到陜北的延安窯洞吃小米,那是很不容易的,就是因為看到了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希望,是面旗幟。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跡,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浴血奮戰于抗戰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
通過這次的參觀活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做為一個青年人在戰爭年代要勇于獻身、精忠報國,在和平年代要辛勤工作、緊密團結在以習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周圍,為社會主義建設恪盡職守,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收獲與感悟4
10月30日,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來到了盧溝橋畔的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它坐落在七七事變發生地—宛平縣。在這里,我們了解并見證了中國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于1987年7月6日“七七事變”50周年前夕落成。由序廳、展廳、半景畫館三部分組成。以聲光結合立體畫面再現了日軍在盧溝橋的侵華罪行和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的壯烈情景。
進入序廳,迎面是一座長18米,高5米的大型銅鑄浮雕,分別反映著抗日戰爭時期不同人們激昂的抗日情懷,象征著“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左右兩側的墻壁上,分別鑲著《義勇軍進行曲》和《八路軍進行曲》的曲譜。頂部由15個方形藻井組成,懸掛著14口方形古鐘,象征著14年抗戰,蘊意著中國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鐘長鳴。
展覽分為“綜合廳”、“日軍暴行廳”、“人民戰爭廳”和“抗日英烈廳”四部分,陳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圖表及現場復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結合的方法組成立體空間,使觀眾產生強烈印象,如“地雷戰景觀”、“地道戰景觀”、“水上游擊隊”等立體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畫的陳列采用聲光變景技術,使半景畫的陳列藝術達到了當前的先進水平,再現了“七·七事變”的戰斗場面。英烈廳中的主題雕塑更達到了震撼心靈的效果——戰士倒下了,親吻著祖國的大地,但手中的刺槍直指晴天。意喻著英烈不屈的精神。
其中綜合館展示全國抗日戰爭全過程;日軍暴行專題展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其中有“七三一”細菌部隊和x大屠殺的現場復原陳列;人民戰爭專題館展示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日救亡任務和浴血奮戰場景,其中有臺兒莊、平型關、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的介紹;抗日英烈館展示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趙一曼、彭雪楓、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等人的英雄事跡;半景畫館采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模擬七七事變戰場,形象生動,觸動我心。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參觀著展館,我的心不時為之震撼,心生感觸,在國家危機存亡時刻,無數的英雄的無畏壯舉令我感動,觸動著我;無數的抗日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充分的展現出中華兒女的愛國精神和不屈不撓的奉獻精神;同時我也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聰慧,地道戰、游擊戰、百團大戰…他們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團結各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振興了中華民族,撐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前世不忘,后世之師。復習歷史,是為了不忘記那段歷史。因為無論何時,忘記歷史,將意味著背叛;忘記歷史,歷史還將重演。
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熱愛這個歷盡劫難的祖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當我們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時,我們應當時刻謹記團結奉獻的抗日精神,不論戰爭或是和平,我們都要很好的發揮下去,萬眾一心,團結奮進。把滿腔愛國之情化為發憤學習和工作的強大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上一篇:英語運動小標語大全匯總5篇
下一篇:表示感謝的就餐標語集合7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