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禁止喂食作文
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其實是要尊重動物生存的規律特點,才會不至于讓它們喪失覓食能力,或者對它們造成其他傷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動物園禁止喂食作文,歡迎閱讀。
動物園禁止喂食作文一
據有一報道:有人在某動物園里給野生動物喂食,造成一只小熊貓和一只羊駝的死亡。又據一坊間說,如果隨便給野生動物喂食,也會使它們失去自我生存的覓食能力,這都值得我們家長和孩子們去動物園的深思。
人們對給給野生動物喂食造成動物的死亡或失去覓食的自我生存的能力,在喂食者痛恨之余,我深有感悟。記得我每次帶孩子去動物園都會帶點小零食,一方面是為給孩子吃;另一方面讓小孩向動物拋食物,如用香蕉喂猴子,熊貓等動物;對那些飛禽等,就用爆米花,花生、餅干等零食投去喂食,總想讓小孩玩個夠。為了讓孩子看著猴子搶著吃東西,有時給它們投去食物,看著猴子一次次爭吃打鬧的樣子,聽著猴子一陣陣的尖叫聲,給游人動作玩耍,逗樂了孩子,玩得興趣極了。有時看小猴子們那靈巧地剝桔子皮、香蕉皮,嘻戲玩耍著吃東西樣子,孩子們津津樂道的。雖然,每個動物園里都有立警示牌:“不要給野生動物喂食,否則將面臨處罰。”可是,我們親子們和許多家長去動物園,往往不制止向動物投食物喂食行為,自覺不自覺地也讓孩子給野生動物喂食,孰不知孩子們這個“好心”動作的背后,會害了動物的生靈啊。
帶孩子去動物園,是給孩子一個親和動物的機會。但是,忽視孩子亂給動物喂食,這行為容易引起動物死亡,或是使它們失去自我覓食的生存能力,深思一下,這行為是錯的,感到好慚愧。也給家長一個啟示,我們帶孩子去動物園,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在動物園里,我們要引導孩子不要給小動物們喂食,讓動物園里的動物都吃上專門給的安全衛生的食物。
我們呼吁:帶小孩子去動物園的親子們,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愛護動物,不要隨意給動物喂食,以免損害動物身體,甚至造成動物死亡。帶孩子去動物園的游客們,在動物園里,不要隨意給動物喂食,多培養孩子關愛動物,善待動物生命的情感,這是對動物愛護,對自己孩子教育的負責,更是對孩子們更多的情感培養!帶孩子去動物園的游客們,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保護、珍愛小動物良好習慣,不任意踐踏其他動物生命,也是人類的美德,讓孩子尊重每一個弱小的生命,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共同營造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溫馨環境!
動物園禁止喂食作文二
不少游人去動物園玩,總愛給籠中的動物投擲各種食品,既有出于好奇的因素,更有不少的喜愛成分在里面,當然,管理人員通常也采取了默許的態度,從經濟的角度來講,還可以省卻一些飼喂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野生動物園掛出警示牌,要求大家不給野生動物喂食,不然還要受到處罰。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規定未免不近人情,也或許有人會擔心這些可愛的'野生動物會不會餓死?然而,野生動物園管理者擔心的恰恰就是,野生動物會因此而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既然是野生動物園,動物既保持野性,又要生存下去,自主覓食、弱肉強食的生態就不能改變,否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極易養成惰性,失去競爭力、戰斗力。
不給動物喂食的警示牌出現在野生動物園而不是普通動物園或普通公園的動物觀賞區,顯然不只給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啟示,而提示我們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而且必須放手,否則,就應了那句古訓,慣寶寶就是害寶寶,那種不顧前提、不講原則的愛,實際上是害不是愛。
最近幾年,時常有報道披露,大學新生把臟衣服快遞回家,讓父母或者祖父母“代勞”,雖然是個別現象,卻清楚地說明是過于嬌寵、溺愛造成的,該放手時沒有放手,結果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沒法獨立去面對、適應。倘若平時心“狠”一點,有意識地鍛煉他們自己動手、自食其力的能力,或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尷尬。
其實,自己的學習經歷也很能說明問題。過去,老師像父母喂食嬰兒那樣,總是盡可能嚼細嚼碎,生怕讓孩子噎著嗆著,反反復復地講解、灌輸,結果往往是聽得頭頭是道,老師走后便找不著北了。現如今,老師改變喂食的辦法,而注意讓大家先思考、尋找解題辦法,在此前提下給予必要的提示,讓大家養成自主思考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習慣,某些知識、方法再也不用去死記硬背了。
學生如此,社會上的某些現象又何嘗不是這樣?最近看到一則報道,說少數官員走基層,跟群眾交流幾句就不知道往下該說啥了。表面看這的確是個作風問題,骨子里或許也是平時過于溺愛所致。上級部門總是習慣于給基層下文件、定規范,長期受條條框框約束,面對現場和實際問題時,就喪失了聯系實際、靈活應對的能力。
野生動物園那塊不給動物喂食的警示牌,對于現實中的學習、生活、工作何嘗不同樣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
動物園禁止喂食作文三
游覽野生動物園時,不給野生動物喂食,這是常識,也是一種現代文明。為什么還要不斷向游客警示,甚至動用處罰措施呢?這說明當今社會,還有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個常識。或者知道它,卻又不愿意身體力行去做,結果對動物造成了傷害,產生了許多事與愿違的結果。
野生動物最好的生態環境是在大自然之中。現在一些野生動物生活在野生動物園里,或是瀕危,或是需要特別保護,也不排除滿足人類觀賞的需要,原因是復雜的,多數是不得已而為之。從理論上講,野生動物園就是動物當下比較理想的生態環境,是它們最好的家。
野生動物的飲食結構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這也決定了不是人類能吃的食物它們都能吃,不是人類認為是好東西,它們都喜歡。在野生的生態環境下,動物自己去覓食,去抵御風寒酷熱饑餓甚至天敵,保持它的野性,才有利它們的生存繁衍,重回大自然。如果給野生動物喂食,它們長期“不勞而獲”,養尊處優,就會漸漸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這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
但是我們也看到,眼下在一些野生動物園,出于營銷目的,也有這樣的規定:“嚴禁用自帶食物投喂動物。”“我園有動物專用飼料出售,可購買后在指定飼喂點投喂。”這個貌似合理的做法,其實也是違反野生動物保護規定的。為了吸引游客,提高游客觀賞興趣,或者為了從中牟利,低價飼料高價賣,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報載:某野生動物園有幾只大熊貓,園方為迎合游客心理就賣竹子。游客買了竹子后便夾帶私貨,將牛奶一道喂,結果導致大熊貓腹瀉不止,經過搶救才得以恢復。從大熊貓的胃里,還清理出易拉罐、塑料袋、玻璃球等。動物園這個不規范動作,實際上給某些素質低下的游客虐待動物開了方便之門。給予違規者必要處罰,正是為了科學地保護野生動物。
不在野生動物園里給野生動物喂食,使我聯想起中國“拔苗助長”的成語。你的主觀動機可能不壞,錢也花了,甚至認為這就是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幫助它成長。但是此舉違反了自然規律,反而會把事情弄糟,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這也讓我們從中悟出一個深刻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客觀規律,最適合才是最好的。
動物園喂食高考作文
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關于動物園喂食的高考作文應該怎么寫呢?
動物園喂食高考作文篇一:
某自然保護區出臺的嚴禁給野生動物喂食的規定看似不近人情,實則用心良苦。我想,此舉旨在防止動物對“嗟來之食”過度依賴,意在培養動物獨立覓食的能力。其實,在自然界,無論是被老鷹摔下懸崖才得以學會飛翔的雛鷹,還是只有掙扎后破繭而出才能夠擁有美麗翅膀的蝴蝶,動物們無不都是在獨立面對并解決困境后才得以成長從而更加強大。
但反觀人類社會,太多的孩子在親人無微不至的“周到服務”下散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太多的學生在老師“填鴨式”的教學中散失了獨立思考的渴望。泰戈爾說:“我把花熱烈地放在我的心上,結果花謝了。”老師與家長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正是這種過度的關愛將原本應在廣闊天地中接受風雨洗禮的“花兒們”束縛在了溫室。而一旦他們所依賴倚仗的條件不再存在,那些喪失獨立能力的“祖國花朵”又該如何面對烈日驕陽,冰雪冷霜?恐怕,他們難逃凋謝的命運。
當你享受著親人朋友的庇護不愿獨立時,請不要忘了,世界是一片海,命運是風,所有的相遇與離別,不過是瞬間的波濤。那個供我們安逸的小舟總有一天會分崩離析,而我們最終只有也只能靠自己與命運的風浪搏擊。正如海子所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別,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熬過了痛苦,我們才能得以成長。”盡管那段拒絕依賴,通往獨立的旅途并不平坦,但唯有經歷過我們才能收獲成長,而這一路上的磅礴與宏偉,也定會滲入我們的骨髓,讓我們自此擁有在天地間傲然挺立的根基。
用獨立擁抱成長,我們需要如沈尹默所說的“同一株頂高的樹并排立著,卻并沒有靠著的”魄力,亦需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追求,需要如羅蒙諾索夫一般14歲就一人步行幾千俄里求學的執著,亦需要像平凡女孩孟佩杰一樣十幾年如一日照顧癱瘓養母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勇敢地邁出獨立的步伐,在艱難困苦中體味生命在砥礪自我中收獲成長。
滄溟先生在詩中寫道:“你如不勇敢,誰替你堅強/你若不潛心,誰替你思想/你若不投入,誰替你幸福/你若不振翅,誰替你飛翔。”獨立使人成長,獨立讓人堅強,讓我們做自己的光芒,在這浩渺的天地間倔強發光。
動物園喂食高考作文篇二:
愛,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美好的情感,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更是人間至善之美好事物。但如果愛的方式不當,這最柔軟的感情隨時都會變成一把尖銳的鋼刀,刺傷父母以及他們的孩子。
就像那些給野生動物喂食的人們,是出于喜歡才這么做的一樣,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是溺愛,也正是出于對孩子深深的愛。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給野生動物喂食卻是剝奪了它們覓食的天性,最終導致它們覓食能力的喪失;父母也沒有意識到,他們自以為細致的關愛,卻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孩子們自由生長的權利,也會最終導致孩子們對困難抵抗能力的喪失;他們更沒有意識到,愛也會有錯,而且愛得越急切,錯的也就越深。
近年來,中國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到溺愛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父母把原來分散給幾個孩子的愛全部給了一個孩子,甚至出現了一個孩子摔倒了,三個大人去扶的夸張現象。有多少孩子,在上大學前都沒有真正離開過父母?又有多少孩子因為勞動鍛煉而擁有強健的體魄?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聽到第一天上大學的女兒因適應不了環境而哭著要回家;我們才會看到僅半小時的開學典禮就曬暈了十五個人;我們才會發現,孩子們面對困難說的越來越多的是“怎么辦”而不是真正地去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們到底怎么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有人會問:“愛難道也會有錯嗎?”我想,愛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愛的方式。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卻沒有留一分錢給自己的女兒,而是留給女兒自己創造的機會。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愛,是讓女兒一生受益的愛。其實,大部分美國的家長都奉行讓兒女獨立成長的愛的.原則,從小就讓他們知道,跌倒了,是可以自己爬起來的。難道說,美國的家長不愛孩子嗎?其實,愛是一樣的,只是方式不同,而結果也截然不同。
肆意喂野生動物食物的人會受到懲罰,錯誤地愛孩子的人也會自食其果。磨難是一個生命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父母卻無情地奪走了這一部分,讓孩子的生命不再完整,這便是父母愛的過錯,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懲罰。
就像幾十年前的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我也想呼吁:“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不要再犯愛的過錯,也許我們的未來會更美好。
動物園喂食高考作文篇三:
野生動物保護區中,人們出于對動物的喜愛而喂食它們,但是卻要受到警告和懲罰。原因是這種行為會讓野生動物失去覓食的能力。
同動物要學會覓食一樣,我們每個人都要在這個紛擾繁華的世界中學會如何生存,我們倘若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閑生活,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波折和磨難,沒有任何經歷生活風吹浪打的能力,當屏障消失,供養中斷,我們只能像水中浮萍,無依無靠,空虛如艾略特筆下的空心人。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苦難的澆鑄,需要挫折的捶打,正如無風無浪的海載不走船只一樣,沒有苦難的人生也不會精彩。
人生有權享受苦難,史鐵生在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他曾對這份不期而至的考驗痛恨至極。可是逐漸的,他坦然接受了這份苦難,“我的職業是生病,業余是寫作。”雖然命運無情地奪走了他的雙腿,但也正是這份苦難,讓他更能泰然面對生死,更堅強勇敢地面對生活。他雖然無法站立行走,但他卻能在靈魂的國度自由徘徊翱翔。
人生有權享受苦難,泰戈爾曾激昂地寫下:“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難,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界上的絕唱。”倘若沒有苦難的考驗,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脆弱,像一觸就碎的瓷娃娃,沒有任何抗擊打的能力。堅硬如鋼鐵,是在經歷過上千度的高溫和不計其數的捶打中才煉成的。正如堅強的保爾·柯察金,在經歷過生活的各種打擊和考驗后才鑄就了他鋼鐵般不屈的性格。
人生有權享受苦難,這種權利就像生命的權利一樣不容剝奪,所以當我們看到那些處在困境中的“可憐人”,當我們對待那些無助的人或物,不要因為一時的心軟而鑄成大錯,有些事情是他們必須要經歷的。正如沙漠中的植被才能將根扎得很深,正如在暴風中存活下來的植物才能長存不滅。一時的苦難對于他們不是厄運,反而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墊腳石。切記不要像泰戈爾所言那樣:“我把花熱烈地放在我的心上,結果花謝了。”
脆弱是順境造成的。人們有權享受苦難,充實自己,錘煉自己,正如沉潛是為了更好的騰飛一樣,苦難的存在也是為了讓人生擁有更清晰美好的未來。
給小雞喂食作文
雙休日里,我回老家玩。沒想到爺爺還為我“請”來了一些“好朋友”——小雞。
我仔細觀察,發現有些小雞身上毛茸茸的,全身穿著黃衣裳;有些穿著花衣裳,黃毛中間有幾道黑色的斑紋;有的還長了尾巴呢!我突發奇想:讓我來喂一喂它們吧!
于是,我拿來一大把雞食,往食槽里慢慢地撒去,然后悄悄走開。小雞們趕到那兒去吃食的時候,我用“貓步”走到它們的旁邊,只見小雞們正在津津有味地享受著美味佳肴呢!我靈機一動:如果把食物放在手上,雞會不會來吃呢?我連忙拿來一點雞食放在于心上,一只小雞疑惑地走到我面前,東看看,西瞧瞧,它不知道這東西能不能吃。可當時我還以為它在找“下口”的地方呢!這時又有一只小雞未了,它叫了幾聲,好像也在問這東西能不能吃。忽然,它們倆看了一下食槽,又看了看我的手,很快放心了,這回真要“下口”了!可這時,我的手已經開始發癢了,飛快地讓開了。爸爸對我說:“做事要有耐心。像你這樣喂食,不就前功盡棄了嗎?讓我來喂給你看。”說著爸爸也拿了一點點雞食放在手心里,小雞竟然飛到了爸爸的'手上開始啄。不一會兒,這兩只小雞就飽了。
我也來試一試吧!這一次,我在手心上多放了一點。一只小雞跑過來吃了.可還有兩只小雞跑到半途就走開了。忽然,那兩只小雞叫了起來,好像在給自己壯膽。果然,它們倆又跑過來了,一齊啄我的手心,而且竟然啄同一個地方,像要拔掉我的肉似的。我忍著痛,等它們把手上的米吃得一千二凈。
喂完了,我就躺到沙發上休息,心里暗暗地想:真有意思,明天我還要喂雞!
給金魚喂食小學作文
我家現在養了六條活蹦亂跳的小金魚。每當我看到它們,就想起開始養金魚時的情景,它們活到現在可真難啊。
去年春天,我家的鄰居養了許多小金魚,足有一百余條。里面有紅的、有黑的、有花的,真好看。我心想:要是我也養幾魚,該多好啊!于是我抱著好奇的心情一有空就跑到他家,蹲在池邊目不轉睛地觀賞。鄰居見我愛魚心切,就給了我幾條小魚。
家里因沒有魚缸、魚池,只好把小魚放在罐頭瓶里飼養。起初我只知道喂,卻沒有魚蟲。因為我小,又不會到河里撈魚蟲。為了安全,媽媽也不叫我到河溝去。只好硬著頭皮去找鄰居要。次數一多,怪難為情的。我只好喂它們饅頭渣兒。時間一長,水就渾了。
我又不知道給魚換水。這樣,小金魚先后死了好幾條。我見到此情景,撲到床上哭了。媽媽心疼我,安慰我說:別哭,哭有什么用?去看人家怎么養的。爸爸見到,說:瓷盆保溫好,又大,魚活動得開,家里的洗衣盆用不著,拿去試試。我按爸爸說的'放了多一半水,還把鄰居請來。
鄰居說:再給你些魚蟲,每次放魚蟲不能放多,隔幾天,換一次水,換水時不能直接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里有消毒粉,魚受不了,在換水之前一定要把水放到盆里曬幾天再換。我認真地按鄰居說的方法去做,直到現在。
天氣雖然很冷,但我養的魚活得還很結實呢!每當我見到我那活潑可愛的小金魚,就想:養你們可真難啊!
上一篇:書法捐贈感言
下一篇:關于首飾的廣告標語匯編2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