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教師》讀書筆記
不得不承認,《首席教師》的內容和我想象的大為不同。看到封面時,還以為是一本名師的成長史。一翻開才發現,內容更傾向于站在高位的職業指導。以往對這類的書抱有“干巴巴”的印象,但是耐下心來讀,卻是獲益匪淺,解決了我這樣一個青年教師的不少疑惑。
使我產生觸動的就是這樣一句話:“而當課堂上,師生之間結為了伙伴關系,那么你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發表任何意見而不必擔心任何的‘打擊報復’,于是,條件允許你做冒險的事,你不必擔心說錯話做錯事,你不必揣摩你的老師的心思,你只要思考知識本身。”鄭杰老師將之稱為“知識的冒險”,而取代傳統“知識的盛筵”課堂。看到這一句話,我突然想起這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困擾我的現象:在課堂上,學生們很少舉手發言,尤其在創造性的問題上,舉手的永遠是那兩三個人,而且答案也不具有足夠的開放性,總是人云亦云。回答尚且如此,更遑論主動舉手提問了。
我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了一點回顧,試圖發現自己是否有與學生的回答無關且為負面的反饋。其實并不難想,剛剛上完的一節課上我就犯了這個錯誤:一個平時很難控制自己行為的學生難得的舉手發言,用“而且”造句,他的.聲音模糊不清,勉強聽到的文案也乏善可陳,這時我注意到他倚靠著窗戶不停地扭動著說話,于是很遺憾地,我對他這一次難得發言的反饋就是“不會站直了說話嗎?”。諸如此類的反饋我還做出過許多,總是關注知識以外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對學生的行為常規進行教育,要么批評學生的站姿,要么只是冷淡的一句“嗯”、“好”,或者是直接讓下一個回答。
其實最開始當老師時我不是這樣的態度,受了教育理論的影響,我總是特別夸張地表揚或者回饋,我還記得那時的課堂總是豎起一片“小樹林”,點名發言根本忙不過來。在看到上面那段話之前,我還經常將學生不愛發言歸因于他們的惰性。現在,我想自己應該拾起初心,多去想想夸張的自己,在學生的發言中去尋找閃光點,用我的表情和對他們回答的專注代替獎章來激勵他們。
這就是我這樣一個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青年教師,從《首席教師》中學習到的地方。
觀《首席執行官》有感
在公共關系學的課上,我們觀看了《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該影片以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影片中為凌敏,以下均稱凌敏)為創作原型,講述了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人士、胸懷振興民族工業的大志、秉承一種“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的精神、十多年如一日奮力拼搏、歷經風雨百折不回,從欠債百萬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全球年營業額超過600億美元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的真實故事。
看《首席執行官》,就像看一部轟轟烈烈的創業史,它充分詮釋了“好日子是從苦日子里創造出來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凌敏和他的海爾團隊十八年如一日奮力拼博,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和領導方略將一個虧損百萬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壯大成為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跨國企業。整部影片給人一種激情昂揚、蕩氣回腸的感覺。讓我們體味到了了創業者的艱辛,也體味到了收獲是的喜悅,有想法更要有行動,有果斷的決策,更有堅強的意志。而他們強調質量意識、紀律和創新精神的管理理念在影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都帶給我極大地震撼和啟示。
首先最令我震撼的是“砸冰箱”事件,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一年后,有用戶反映海爾冰箱存在質量問題。海爾公司在給用戶換貨后,對全廠冰箱進行了檢查,發現庫存的76臺冰箱雖然不影響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觀有劃痕。凌敏決定將這些冰箱當眾砸毀,并提出“有缺陷的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的觀點,在會上他痛心疾首的說:“我們引進了德國的設備,人家派來了專家指導我們,但是你們看看這些冰箱不是有坑的,就是螺絲沒擰緊的',這些都是小毛病,但是為什么我們就是做不到位?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質量意識!中國貨分等級,質量好的出口,質量不好的轉內銷。為什么中國人就要用最次的產品?是我們比外國人低賤嗎?中國產品要想讓國際認可,我們首先就得有質量意識!這些冰箱誰是負責人誰負責砸!”緊接著是慘烈的砸冰箱場景??看到這一片段,相信很多觀眾也都被深深震撼了,可是這一砸,卻砸出了海爾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砸冰箱事件成為海爾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作為一種企業行為,不僅改變了海爾員工的質量觀念,為企業贏得了美譽,而且引發了中國企業質量競爭的局面,對中國企業及全社會質量意識的提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質量,是海爾的生存發展之本,同樣也是所有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本。質量意識,這是管理者們應該時刻持有的創業態度,海爾的經歷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為了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他還創設的了6S“大腳印”的懲戒手段,對于在工作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都要站一站6S“大腳印”,以示懲戒和警告。海爾嚴格的紀律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意識,同時也培養了良好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嚴格的紀律約束,員工沒有嚴謹的紀律意識,那么這個企業肯定是個松散的、沒有戰斗力的企業,那么也就無所謂強大了,海爾告訴我們,企業的管理需要嚴格的紀律要求。
可以說,海爾一直在創新的理念中獲得成長的,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凌敏的創新意識可謂一流,我覺得他的創新思想和創新實踐突出地體現在觀念創新、戰略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這四個方面。首先,觀念創新是先導。凌敏認為,“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之源”。海爾的每一步發展,每一項成績的取得,都是從觀念創新開始的。他通過調查發現,當時的海爾冰箱確有質量問題,為此他當眾宣布: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就是廢品,必須砸掉。其次,戰略創新是方向。為
實施名牌戰略,凌敏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爭第一”的創名牌戰略。為實施多元發展戰略,凌敏領導海爾人將產品從單一的冰箱,發展到包括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多個白色家電,又擴展到以彩色電視機為代表的黑色家電,以及涉足電腦、手機等信息家電領域,最終使海爾成為了一個多元化的跨國大企業。再次管理創新是基礎。凌敏在海爾倡導OEC管理模式是海爾管理的靈魂,即“日清日畢,日清日高”——要求海爾人每天在完成當天工作的同時,必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質量或數量,降低成本、改進工藝、革新技術。最后,技術創新是手段。凌敏要求海爾的技術創新要堅持國際化,并將創新定位在全球行業先進技術水平上。海爾的創新意識可謂高人一等,這也是它能夠在世界范圍內立足的最根本原因。當然,這些都不是空想出來的,看看影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場景,海爾人創新的激情和快速行動的作風在影片中隨處可見。影片中有一個片段是海爾產品第一次打入巴黎市場時,法國一著名連鎖店的總裁需要海爾提供六種款式的樣機,他問海爾的女經理:“開發一種新產品,歐洲要兩年左右,韓國、日本要一年左右,你們海爾需要多少時間?”女經理的回答令他非常驚訝,“海爾只需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的時間,海爾給了他一個超值的驚喜,為他提供了25款風格各異的樣機。而當他隨意地與太太念叨著他們需要一個酒柜的時候,海爾的設計師記下了他們的酒柜設計要求,并且連夜為他制作出來了。當他看到這個酒柜時,他沒有說話,只是緊緊地擁抱了這一群年輕的海爾人,他已經深深地被海爾人創新的激情和快速行動的作風感染了。這些細節,這些片段和場景,告訴了我們海爾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歸根于創新精神的運用以及高度創業熱情驅使,市場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所以不論任何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工作作風和“激情創新”的工作理念,這就是海爾告訴我們的。影片給了我太多的震撼,“因為夢想,所以年輕”,海爾給我們的啟示太多太多,有志于成為企業家的年輕人,就應該學學海爾的創業精神。很有幸在公共關系學的課堂上看到這樣一部經典的影片,最后引用凌敏說的一句話:什么叫做不簡單?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讓我們以此共勉。
爭做人生的首席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爭做人生的首席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即使你是自己眼中的替補,你也要努力成為別人眼中的首席。
——題記
人生坎坷,生活平淡,在這個偌大的星系中,我們每個人就像不同的星光一樣,每一種星光都有不同的顏色,我們都在努力的閃耀著,但每一束光,都是一個努力奮發向上的自我,那光,是我們登上首席的榮耀!
不后退熬著夜能等到白晝,大浪拍打著我永遠昂著頭。我同苦難前行,考試失利,人際關系處理不當,瓶頸期心理崩潰。一路走來,似乎一直在面對一個又一個選擇題,“是”與“否”的按鍵讓我不斷放棄,也不斷獲取,失去了童年的快樂與爛漫,得到了處事經驗和豐富知識。面前的路,也因堅持著也變得清晰,那路的盡頭,終有首席的位置,待我加冕成王。
我走到今天,不是因為“我能”而是因為“我敢”,面對旁人的疑問,我敢于解答,這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面對旁人肯定無疑的答案,我敢于質疑,以便于開拓我的各種思路。如此,更是在沼澤與荊棘中脫身,脫胎換骨,成為更好地自我。
首席之路往往苦難與快樂并存,冷漠與幸福共享。
爭奪首席的路上,我們會路過絢麗的風景,留下斑斕的足跡,回首過去,其實我們都不孤單。有親友默默地支持,一句平常的話,在追夢路上卻溫暖了整個嚴冬,這便是共同奮斗的光環帶給我最樸實的暖意。追光之路,不只有荊棘和泥沼,更有這一路所獲得的愛,如三月春風,冬日暖陽。
有一顆好的心,再難的路也不會變的愁苦,在提升自我的道路上,有重重困難和挑戰,再冷漠的嚴寒也不會澆滅人性的溫暖,歲月的蹉跎也泯滅不了道德的.光輝,自是在首席的道路上踏踏實實做人,平平淡淡做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
也許我不是最發光的那一個,但我也照亮了我該照亮的地方。即使自己在自我心中仍是個涉世未深。缺點繁多的人,但希望在別人看來,你仍是那個耀眼同太陽一般無法取代的存在。
耐心去等待那些來得很晚卻又很美好的東西,一切總有收獲,遲到的也算。
宇宙萬象渺然間、由心珍視異世界。用留白圖景緩緩拉開故事的序幕,灰藍交接處獨成風景。人生也像那宇宙的留白,留白才是自我進取的關鍵。
像花一樣,向下扎根,向上開花,努力做到最好,讓自己有被仰望的資格。
有幸同路,等待曙光,爭做人生的首席,這是我澎湃過完這一生最好的方式。
《教師的修養》教師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下面是關于《教師的修養》教師讀書筆記的內容,歡迎閱讀!
《教師的修養》讀書筆記
世界充滿了愛。愛是多種多樣,無所不在的。對于一名人民教師來說,愛學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師德的核心所在。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很長時間對兩種現象感到困惑:一是有一位教師碰到曾教過的學生,而這個牽生卻視而不見,不予理踩。同是這個學生對別的教過他的老師卻是很禮貌地打招呼。二是原來在學校表現不好的學生,和教師保持的關系反而密切而長久,甚至畢業后還常回校看望老師。為什么會有以上的現象呢?在《教師的修養》(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
此書介紹了這樣一個故事,李愛梅教師以火熱的愛生之心挽救了一名別人認為不可救藥的學生。李老師對學生的成功教宵,顯然主要不是憑著技巧與方法,而是一顆赤誡的愛生之心。這顆心,本身就是—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教有素養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因素,是教育藝術的基礎。以上事實可以給我所困惑的兩種現象一個滿意的答案:畢業后的學生見到教師不愿打招呼,是因為他過去很少得到教師的愛;落后生長久懷念教師,正是教師對后進生的關心要比一般學生多,和他們在長期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聯系。象李老師那樣關心愛護學生的教師,學生還會忘記她嗎?
書中有這樣一段:“有的教師表面看來對學生笑容可掬,但內心深處卻缺少與學生的感情聯系。”“這樣的老師也許原則性很強,可人情味太少,內心冷冰冰的,使學生感到可敬而不可親。”如果一名教師只是機械地教書,對于學生的喜怒哀樂很少共鳴,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不起來的,而且會很快忘記這樣的老師。
我讀《教師的修養》之后體會到:作為教師,你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嗎?你想得到學生的愛戴嗎?你想為培養出中國的牛頓、愛迪生而作出自己的貢獻嗎?回答是,首先對學生產生愛。
拓展:教師的讀書筆記
《教師品質修養》讀書筆記
讀書,是最高級的精神美容,是最長遠的備課。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智者傾心交談。讀了名為《教師品質修養》的書之后,感觸頗深。
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教育學會會員,教授,現任重慶文理學院教師發展研究所所長的裴躍進,主要闡述了作者認為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具備哪些品質修養。本書共分六個章節,在每個章節里,都分為十個小標題,作者分別論述了當下教師品質修養應在六個方面開展進行,分別是修養哲學品質、修養思想品質、修養智慧品質、修養讀書品質、修養人格品質和修養專業品質。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章的內容。
翻開書的第一章“教師哲學品質修養”,我不禁愣住了:作為一名教師也需要有哲學修養嗎?小學又不學哲學,我們也不是哲學家。這種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瞬間也就吸引我看了下去。作者從反思、整體、透徹、人道、自由、自覺、理性、批判、中庸、發展十個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教師在哲學品質修養上所要達到的標準。在談到教師要具有哲學中整體的觀念時,文中舉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例子:一位小女孩在花房中摘了一朵花,很多師生都看見了,蘇霍姆林斯基也看見了,但是他并沒有責備或制止小女孩的行為,而是詢問其摘花的原因。原來,小女孩的奶奶生病了,聽說學校的花開得很好看,就想摘一朵給奶奶看,等奶奶看過了再把花還回來。看了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不禁想到了語文課本上也有這樣類似的故事。回想之前自己只是簡單淺薄的分析了下文章的主旨,只注意到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靈,卻忽視了背后蘊藏這要從事情的整體、系統入手,而不是只從表面、局部著眼的哲學道理。不禁想到平常遇到有學生遲到或不交作業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生氣的責備學生,不希望他們再出現類似的情況,卻沒有仔細地詢問學生具體的原因,想當然地認為是他們懶。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不足,的確,如果有些事我們不用整體系統的哲學理念去探索、考查、發現,而是用片面的眼光與簡單的行為去對待,那結局一定是令人非常遺憾的。
所以說,“教師注重哲學品質修養,并不是要教師探究哲學奧秘,構建哲學體系,思索哲學創見,而是希望教師具備一種自我追問、自我反省、自我覺悟的意識與習慣,不斷培養一種陽光快樂、博大悲憫、理性批判的.世界觀,逐漸形成一種思考推理嚴謹,論證表述縝密、邏輯通達順暢的思維素養,以便在紛擾浮華的塵世中安放好自己的靈魂。”
《你能成為優秀教師》讀書筆記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對知識的渴望都是無窮的,這個假期有幸讀了《你能成為優秀教師》一書,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閱讀帶來的樂趣。作為教師只有時刻持續學習的心態,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理論思想與技能,才能始終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得到及時的更新,永遠站在一個嶄新的高度上審時度勢,不斷激發勤奮工作的熱情,實現教學工作的創新。書中認為一名優秀教師務必具備以下素養:對工作敬業——竟也是創造價值的基礎;對學校忠誠——忠誠是信賴的前提;對領導服從——服從是步邁協調的保證;對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長的基點;對他人欣賞——欣賞是快樂的源泉;對社會奉獻——奉獻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們每一個人都期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會一蹴而就,成功蘊藏在平凡的工作當中,生命的價值也蘊藏在平凡的工作當中,生命的價值離不開工作,工作是我們創造價值的平臺,是體現人生價值的最佳場所,因此我們務必重視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熱情。大家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們的身上擔負著教育好祖國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們更就應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與精力。我熱愛我的工作,它讓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滿足,光有熱愛是不夠的,我要做的事在熱愛的基礎上如何讓自己一步步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受人喜愛和尊重。作為教師,就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多從孩子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凡是多問問大家的想法,做到對學生信任和欣賞。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閃閃發光的金子,我們就應多看到他們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盡可能的給大家創造一個戰士自我的舞臺,時刻用用心樂觀的心態應對工作和孩子們,用陽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圍的人,快樂是能夠傳播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所以要努力讓敬業成為一種習慣,從小事開始,堅持天天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十分認真的做好,學會欣賞他人,多向同事學習與同事之間相互合作,相互欣賞。有句話叫“成功不必在我,團隊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們值得欽佩的地方,真誠的為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能夠把事作對,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證,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正氣。做人要時刻持續一顆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準則,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生活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變會得到多少,若你沒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夠,我們不該去埋怨別人,更不該起埋怨人生。沒有誰辜負我們,辜負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最后,讓我們心懷感激之情,感激我們周圍的一切人和事。我們就應感激我們的學生,我們成績的取得是應為我們有這幫優秀學生的表現,孩子們,真心的謝謝你們!是你們和我共同品嘗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樂,真心的謝謝!為了優秀的你們,今后我將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讓我們一齊加油!
上一篇:運動會宣傳標語稿集錦100條
下一篇:保護環境的十大標語聚集8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