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護倡議書范文
現在的社會雖然好人居多,但也會存在心存歪念的人,保護好自己是必要的。本文是2022自我保護倡議書范文。歡迎閱讀。
范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我們處于青春期花季的年華。青春期是人生的花季,花季中的我們天真爛漫,充滿美好的憧憬;花季中的我們熱情奔放,對友誼有著熱切的期望。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父母對我們充滿了希望。但是,在我們美好的生活中,處處有著一些不良誘惑。未成年人沾染了一些”黃、賭、毒”和邪教等嚴重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從而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它們拆散了無數幸福美好的家庭,傷害了我們的心靈。面對這一幕幕慘痛的悲劇,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第1句】:反對邪教,相信科學,做明理向上的人。
我們要相信科學,增長自己的知識,提高能力,發展特長,陶治清操。加強自己品德的'修養,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第2句】:賭博惡習危害大,害人害己害國家。
我們要遠離賭場,遵紀守法。賭博會使人無視法律的尊嚴,損害他人和社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在現實的社會中,一些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上的人,往往是從吸一支煙,養成賭博的惡習等開始的。我們要認真地深入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要克服獵奇和盲目從眾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抵。
【第3句】:預防違法犯罪。
一般違法和犯罪二者在違反法律、對社會的危害、應受到的懲罰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界限。違法犯罪一般是從日常的點滴小事發展成的。為此,我們要遵紀守法,防微杜漸。
【第4句】:我們要防止他人侵害,珍惜愛護我們的生命。
我們要學習法律知識,明確法律賦予的權利,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險的發生。
最后,我們呼吁全體同學遠離犯罪,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珍愛生命安全,讓我們的生活每一天都畫出亮麗的色彩。
范文二: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們:
你們好!
寒假即將到來,你們的活動空間廣闊,安排自由,為了你們的身心健康,為了你們的平安快樂,為了使青少年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團市委特向全市廣大青少年發出如下倡議:
【第1句】:寒假外出時應當注意什么?
不飲用、食用陌生人送給的飲料、食物,不占別人的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
盡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去,注意家中的通風透氣等,做好甲流的防治措施。
自助游要結伴而行,按不同氣候、地區、出游方式,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常用藥品、證件和通訊工具,不在野外過夜。
冬季外出,人多車多,更加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在參加大型活動室,注意緊急疏散路線,注意防盜、防搶、防擁擠踩踏。
不乘坐超遠車輛、非法營運車輛、無牌證車輛。
【第2句】:寒假獨自在家應該注意什么?
冬季氣候干燥,容易發生火災。要經常學習預防家庭火災的常識,掌握電線電器起火、油鍋起火、液化氣起火等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法。家里發生火災時,如果有濃煙,應盡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門,用濕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開門時用衣物或毛巾將手包住,以免燒熱的門把燙手
冬季用煤爐取暖時,應讓爸爸媽媽認真檢查眼囪等通風設施,同時注意經常使室內通風換氣,預防煤氣中毒。
獨自在家時,要關好門窗、鎖好房門,防止盜賊潛入。當有人敲門時,一定要問清來意,不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當壞人欲強行闖入,可到窗口、陽臺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打報警電話。
【第3句】:寒假應該保持怎么樣的健康生活?
在成人帶領下,在規定時間和指定地點燃放煙花爆竹,按說明燃放,注意自身安全,做好自我保護。到有銷售許可證的專營場所去購買煙花爆竹,不要到無證攤點、騎車兜售的不法商販處購買。盡量選購火藥量較小的玩具煙花,不要購買具有傷害性的禮花彈、大型煙花。
不賭博,不看不健康的出版物。未成年人不吸煙,不飲酒。
未成年人不進入營業性歌舞廳、游戲室、錄像廳和網吧。不沉迷網絡游戲,不瀏覽不健康的網站,不與網友討論不健康的話題,慎重會見網友。
【第4句】:寒假應該如何注意個人和飲食衛生?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在春節期間暴飲暴食。注意食品衛生,盡量在正規市場、超市購買食品,留意衛生、工商等權威部門發布的食品衛生安全提示,不食用沒有安全保障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立即就醫(就醫時應戴口罩),并向當地公共衛生機構和檢驗檢疫部門說明。
【第5句】:遇到危險時,應當怎么報警自救?
遇到緊急情況,及時撥打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電話,并保護好現場和物證。報警時要講清楚案發具體地點或明顯建筑物等。如果你是處在和壞人周旋的危險中撥打110,應注意隱蔽和輕聲。
未成年人遇到搶劫等侵害時,要依靠智慧,應以保護自身生命和安全為首要原則,不要過多地顧及財物。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硬拼,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關鍵時應大聲呼救,及時報警。
【第6句】:寒假還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
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浙江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積極參加青少年自護教育,掌握自我保護的常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困境,可以通過訴說、交流等方式來疏緩生活中的不適感。與家人鬧矛盾,不要離家出走,避免給壞人可乘之機。正視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不要緊張、害怕、回避,可以和家長、老師、朋友溝通交流或向專業機構咨詢。
青少年朋友們,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少一些遺憾的發生,讓我們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共同營造安全有序的假期生活環境。衷心祝愿你們度過一個健康、平安、快樂的春節!
倡議人:
xx年x月x日
《自我保護》評課稿范文
徐老師的《自我保護》是飛翔課堂提升學生能力的一種最好的展示。
【第1句】:本堂課最大的亮點就是充分體現了高效課堂的宗旨,即: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參與,積極交流和展示,在展示中敢于積極質疑。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第2句】:從教學環節的設計來看,本堂課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主,通過課前的小組合作,引導學生探索身邊侵害,尋求自我保護的*望。通過問題引領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準備展示和展示提升,把各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展示給全班同學。從這些做法中可以看到徐老師非常的信任學生、尊重學生,而學生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而非向老師索要答案。
【第3句】:體現思品學科的特點,徐老師對教材處理得當,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中以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為基礎,引入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知識,體現了思品課程標準中“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的`要求。教學中將課本知識能落實到具體情境中來學習,這樣不僅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教會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第4句】:課堂氣氛好,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飽滿,注意力集中,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且大膽質疑,從而獲得了有效的自我保護的知識。
【第5句】:教師富有激情和熱情,精神飽滿,語言、教態富有感染力。對學生的回答能夠及時點評,總結。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討論交流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展示和表達能力等,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情況調查報告范文
當去接觸不知道的一個情況或事件,我們常常要開展全面的分析研究,調查的結果通常在調查報告上面呈現出來。調查報告怎么寫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情況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情況調查報告1
為了解目前我鎮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現狀,查找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增強廣大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鎮于20XX年10月8日聯合小河中學以“提高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與意識”為主題,在校園內向500名中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總共形成了100份有效問卷?,F將此次活動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第1句】: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與意識的調查結果
狀況1:衛生安全與疾病防范
在日常衛生方面,【第94句】:8%的青少年習慣于飯前便后洗手;【第96句】:9%的青少年明確指出過期變質的食物對身體有害,不會食用;
當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癥狀時,50%的青少年處理方式合理有效,會立即就醫,【第36句】:6%會告訴父母由父母決定;【第13句】:4%的會忍一忍,經受不住才會就醫。
狀況2:家庭防火
調查中,【第96句】:5%的中小學生知道正確的火警電話。大多數青少年知道正確突發起火的前期應對方法,【第68句】:5%的中小學生與【第70句】:5%的中小學生知道如何應對油鍋與家用電器的突然起火;另外【第11句】:0%左右的中小學生遇到此類事件首先選擇向大人或警察求助。
狀況3:陌生人敲門
獨自在家的時遇到有人敲門,【第99句】:1%的中小學生不會直接開門,其中【第64句】:5%的中小學生會詢問來訪者的身份,只會為熟人開門,【第25句】:5%的則一律不會開門,這些是比較安全的;另外,【第9句】:1%的青少年認為自己能判斷來訪者的好壞,會對他認為的“好人”開門。僅有0.9%的孩子會直接開門。
狀況4:網絡安全
當被問及如有陌生網友相約見面時,大多數的青少年(85%)能保持高度警惕,不去見面;15%的青少年會根據心情前往見面。
狀況5:面對不良情緒
與父母發生矛盾,非常委屈,【第73句】:4%的青少年會找人傾訴、緩解悲傷的情緒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放松自己;【第20句】:9%的青少年會躲起來偷偷的哭;【第5句】:7%的青少年的處理方式會比較危險,會大聲哭鬧、砸東西泄氣,或者會用刀弄傷自己,甚至離家出走。
狀況6:安全出行與陌生人問路
出門在外,大多數青少年能遵守基本的交通規則,【第72句】:4%和【第85句】:4%的青少年一般不闖紅燈并堅持走斑馬線。
當有陌生人問路,正好順路,再三邀請你上車幫她指路,72%的青少年不會答應,原因是不認識;28%的青少年有可能上車,其中3%的青少年會直接搭乘,幫助別人的同時方便自己,15%的選擇先通過言談舉止判斷這個人的好壞,會上“好人”的車,10%的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上車。
狀況7:吸煙與吸毒
100%認為未成年人不應該吸煙,不抽煙,然而【第10句】:0%的青少年會礙于面子,出于禮節的接過別人的煙,但不會抽;【第99句】:6%的青少年認為吸食毒品對身體有害,0.4%的.青少年還不知道毒品的危害。
狀況8:校園安全
【第96句】:1%的青少年最近一年沒有遭受過恐嚇勒索;【第3句】:9%的青少年有過這種經歷,其中0.9%的青少年超過兩次。
如果遇到搶劫,【第90句】:4的青少年會首先選擇保護自己,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硬拼;【第7句】:5%的青少年會攥住財物,大聲呼救;【第2句】:2%的青少年會與他搏斗,努力制服對方。
當在學校發現不明身份或者形跡可疑人員時,【第90句】:3%的青少年會及時報警或者報告老師,0.9%的不知道怎么辦,【第3句】:5%的不予理睬;【第5句】:3%的青少年應對方法比較魯莽,其中【第4句】:9%的學生會跟蹤他,0.4%的直接上去詢問。
當校園突發傷害事故時,【第78句】:9%的青少年首先選擇大聲呼救及時報告老師或報警,【第17句】:0%的青少年會立即躲起來,0.4%的青少年不知道怎么辦,【第3句】:6%的青少年比較沖動和危險,選擇沖上去與其搏斗或者勸說歹徒。
狀況9:大型集會的安全防范
參加大型集會,遇到有人鬧事,【第86句】:3%會遠遠走開,并及時通知維持秩序的人員或者警察;【第13句】:7%的青少年選擇沖上前去湊熱鬧,或者在邊上起哄。
狀況10:遇到暴風雨與雷電
遇到雷電、暴風雨天氣,【第74句】:9%會盡量呆在空曠的地方上,不用通訊工具;【第25句】:1%的青少年會躲在樹下或屋檐下,并用手機聯系自己的家人。
狀況11:應對溺水
如發現有人溺水,【第92句】:1%的青少年會給溺水者拋救身圈或樹枝、繩索等工具,并及時向大人求救;【第6句】:6%的青少年會自己下水營救;【第1句】:3%的青少年選擇趕緊離開現場;如自己溺水,【第90句】:7%的青少年會配合前來營救的人,放松身體,讓對方托著自己的腰部;【第9句】:3%的青少年緊緊抱住對方身體,緊緊抓住營救人員的胳膊和腿。
狀況12:遇到踩踏事件
在遇到擁擠人群把自己擠倒,57%的學生會設法靠近墻角身體卷成球形,雙手緊扣腦后;43%的學生缺乏自我保護。
【第2句】:青少年安全教育知識來源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知識來源于學校教育的占【第80句】:2%;來自于家庭教育的占【第70句】:9%;來源于社會生活和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各占【第55句】:5%??梢?,青少年的安全教育知識主要來自于學校,再由家庭教育與社會生活經驗等對其進行有效補充。
【第3句】:存在問題
青少年的自護教育成效顯著,有些方面仍需進一步完善。
【第1句】:青少年的安全自護知識仍需完善。
絕大多數的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安全自護知識,然而,部分內容還是比較薄弱。如:
(1)【第17句】:8%的青少年選擇用水撲滅油鍋,【第12句】:8%的中小學生選擇電器起火先用遙控器關閉;
(2)大多數青少年不重視搭乘自行車的危險性,【第54句】:3%的青少年搭乘過別人的自行車;
(3)當被擁擠的人群被擠倒了,僅有【第41句】:8%青少年能正確應對,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形,雙手在頸后緊扣;【第58句】:2%的青少年處理方式比較危險,或是趴著不動,或是支撐著站起來,或是抱住行人的腿,或是大聲呼救。
【第2句】:現有的教育方式有待豐富與補充。
青少年最歡迎的安全教育形式從高到低依次是電影放映(【第47句】:6%),安全講座(【第39句】:6%),圖片、文字等宣傳(【第33句】:9%),現場模擬(體驗)(【第33句】:0%),安全情景?。ā镜?9句】:5%),安全知識問答(【第21句】:6%),英雄事跡報告(【第7句】:9%),現身說法(【第4句】:0%),其他(【第3句】:5%)。目前,能提供的教育方式相對比較單一,需要進一步豐富與補充。
【第4句】:我們的建議
【第1句】:積極參加青少年自護教育,掌握自我保護的常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第2句】: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
【第3句】:正視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不要緊張、害怕、回避,可以和家長、老師、朋友溝通交流或向專業機構咨詢。
【第4句】:遇到一些嚴重的突發事件,不要意氣用事,應沉著冷靜,不要做無謂的犧牲。
【第5句】:遠離黃賭毒,不與這樣的人員交往,遇到這些人員應及時報警。
【第6句】:牢記常用的緊急電話:110匪警120醫療122交通事故119火警。
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情況調查報告2
近年來,食品安全、地震災害、洪澇災害、交通事故各種事件屢見不鮮、頻繁發生,對青少年的身心構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脅,那么對于青少年自身是否掌握了保護自己、避免傷害的方法呢?是否擁有了保護自己、避免侵害的能力呢?鑒于此,今年**鎮婦聯以**中心小學的200多名學生為調研對象,開展了學生自護能力調研活動,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進行了摸底調查。
【第1句】:調查情況
此次調研通過互動交流、我問你答、情景模擬、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抽取了中心小學3年級和5年級200多位學生。調研內容涉及孩子的交通常識、食品安全常識、生活常識、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人為事故、非法侵害的應急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從反饋的數據我們發現,孩子對食品安全、交通法規、地震自救等方面擁有很好辨識能力和防護意識,尤其是地震防護知識,能對答如流,并能采取自救措施妥善處理。但是由于年齡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自我保護、避免侵害能力尚缺,集中表現在應對突發事件、非法侵害、人為事故等方面。
調研數據顯示20%的學生,在遇到攔路打劫、壞人尾隨時,不會處理或處理不當;六成的孩子遇到突發事件,如同伴落水等一些威脅到生命安全時,不夠靈活機警;還有一些孩子的認識不夠深刻,如70%的孩子能認識到吸煙是損害健康的行為,不能認識到在公共場合是禁止吸煙的。
【第2句】:原因分析
學生方面:
一是年齡的限制,導致認知的不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處事能力增強,在調研中發現5年級學生的認知程度普遍高于3年級學生;
二是經歷少,導致只有認識、沒有實踐。學生對遇到侵害事件時,清楚的知道“尋求他人幫助”、“機警處理”,但具體到如何尋求他人、如何機警處理時,卻不知如何做。
三是處理能力有限。有些事件的處理遠遠超過了孩子的能力范圍,必須借助家人和老師的幫助,才能得以解決。
家長方面:
有些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行為、不當的處理對孩子有了錯誤的引導,比如,有的家長在遇到雷雨天氣時,會選擇在大樹底下躲雨,這樣在生活中不經意的行為對孩子的認知起到了壞的榜樣作用。22%的孩子選擇暴雨天在樹下躲雨;54%的孩子在遇到不慎扭傷時,選擇立馬揉搓患處,這些或多或少受到身邊人錯誤的示范。
學校方面:
調研中我們發現,學校除了每年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法律宣傳進校園等活動以外,對于關于孩子自我保護、避免侵害方面的專題活動很少。
社會方面:
孩子身邊潛在侵害越來越多。比如:社會上存在銷售含有暴力的、色情的等不健康的圖書、音像制品現象影響青少年身心;生活環境中來自游戲機、網吧等場所的誘惑變多;地震、洪澇災害等各種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交通事故、火災、食品安全等各種人為事故頻發。
【第3句】:解決方法
作為孩子本身,應當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保護自己、避免侵害。
一是遇到問題時首先保持冷靜,多問自己幾個“我該怎么辦”,本著“遇到風險先自?!钡脑瓌t,迅速作出反應;
二是巧用智慧,機警的采取周旋法、呼救法、恐嚇法、求助法、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和物件,來保護自己。
三是多學習、多掌握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作為孩子家長,是學生生活中的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家長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習慣、處事態度與做法等,為學生樹立正確榜樣,起示范作用。
作為學校方面,鑒于普及青少年安全自護教育方式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面,青少年能否正確的應對當前現實中真正遇到問題,令人擔憂。所以學校方面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等,開展系列從理論到現實的實踐,如地震演練、情景模擬、現身說法等,提高青少年的應變能力,能夠真正的保護自己。
作為婦聯、團委、司法、關工委等團體,應當以開展活動為媒介,傳輸相關自我保護知識,讓學生不僅了解該做什么,也通曉該如何做。并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開展自護知識講座、法制宣傳電影、圖片文字宣傳,現場情景模擬等自護知識的普及,提高青少年的自護能力。
加拿大留學生自我保護十大守則
今天,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加拿大留學生自我保護十大守則,歡迎大家閱讀與收藏。
加拿大留學生自我保護十大守則【第1句】:學點法律常識。涉及留學生的法律通常有民法、刑法、交通法、鄰里法、婚姻法、消費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公共秩序法、打工法等,此外還有不少針對學生管理的學校規定(如學籍、考勤、考試、圖書借閱、資料復印、交費管理、住宿管理等)。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受到各種法律保護,應盡可能搞清自己的權益,也可向專為學生提供法律諮詢的律師討教。
【第2句】:遵守學籍、考勤管理制度。認真完成學校規定的各項課程,并參加考試考核,千萬不能無故缺課。
【第4句】:守住隱私。個人的家庭情況、財產狀況、人際關系、婚姻狀況、身世等,不要輕易透露給外人,特別是對不了解的人一定要有保留。不要夸富,不要露富。不要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5句】:不議論他人隱私。交往中不詢問對方敏感問題,不議論他人短長,不津津樂道他人的得失、痛苦和話柄,特別不要刻意追詢自己所感興趣的“資料”,常言說,“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后之毀”,這是做人的準則之一。
【第6句】:看管好個人重要物品。護照(須注意保持有效期)、銀行卡(密碼不要外泄)、學生卡、借閱卡、駕照,以及一切有價值的個人物品。外出少帶現金。
【第7句】:不做違規之事。入鄉隨俗,至國問禁,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法規之內。舉止言行有規有范的人,才是時時處處自由自在的人。
【第8句】:醫療保險不可少。人生在世,禍福不測;日食五谷,難免有恙。醫療保險在入學伊始就須辦妥。如遇家長前來探視,最好為其購買臨時性醫療保險,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第9句】: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駕車規則)。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在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過馬路先向右看。騎自行車要戴頭盔。乘坐公共交通要掌握行車時刻,最好攜帶一本行車時刻表。駕車長線外出,要保持車況良好。
【第10句】:最好不吸煙,尤其不要酗酒;不與他人(尤其是異性朋友)過度嬉戲打鬧。吸煙不僅浪費金錢,而且影響健康。更可怕的是,極個別壞人正是以香煙為誘餌,把意志薄弱的'人拉入吸毒的泥潭。朋友聚會喝些啤酒之類的輕飲料是可以的,但一定不要喝酒精度高的酒,更不要酗酒。酒能亂性,很多荒唐事都是在酒精的支配下干出來的。
上一篇:衛生院安生生產標語匯總50條
下一篇:掃黑除惡藏文標語集錦1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