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第1句】:(24分)積累與運用
【第1句】:(2分)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組是
A.混沌(dùn)無饜(yàn)攫來(jué)如法炮制(páo)
B.消翳(yì)羸馬(léi)凍餒(něi)汗流浹背(jiā)
C.不啻(chì)干癟(biě)顢頇(hān)玲瓏剔透(tī)
D.掠取(lüè)嵯峨(cuó)橫亙(gèng)未雨綢繆(moú)
【第2句】:(2分)下列各組詞語中,無錯別字的一組是()
A.一碧萬頃霓裳羽衣莫明其妙分道揚鑣
B.陳腔濫調坐無虛席欺世盜名振耳欲聾
C.回光返照驚魂懾魄潛心入腑刻骨銘心
D.星羅祺布喋喋不休神工鬼斧夜以繼日
【第3句】:(2分)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A.這些斑駁陸離的古銅器的出土,將大大有利于我們對春秋時期歷史的研究。
B.看到黃山的奇妙景色,我真的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看到地震后災區土崩瓦解的鏡頭,真是令人觸目驚心。
D.自習課上,個別同學經常說笑、打鬧,對這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大家都很氣憤。
【第4句】:(2分)下面文案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泰山日出》選自《巴黎的鱗爪》,作者徐志摩,文章通過對泰山日出詩化的想象,展現了對古老的東方文明的傾情歌頌,借以表明自己對理想的追求和對光明的渴望。
B.《日歷》是當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文章通篇以記敘和抒情為主,通過“日歷”這個具體的事物來談時間和生命,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創造生活每一天。
C.《螞蟻》作者南帆,本文通過寫一只螞蟻在“我”的注視下爬上書桌,發現一粒餅干屑并把它運走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弱小者的憐憫,對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對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對人生意義的冷靜思考。
D.《黃果樹瀑布》的作者是當代詩人朱自清,這篇游記散文采用了先揚后抑和移步換景的寫法把黃果樹瀑布的美完全展現出來,同時寫出了自己用生命獲得的真切體驗。
【第5句】:(2分)下列文案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窗玻璃紅了,機艙座里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排比)
B.這只螞蟻在桌面上發現了我丟下的一粒餅干屑,它驚奇地停了下來,快樂得就要暈過去了。(擬人、夸張)
C.我喜歡用日歷,而不喜歡用月歷,為什么?(設問)
D.這里是瀑布的聲帶,唯一的發言者是瀑布。(比喻)
口語與交際。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7題。
目前,全國上下都在大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為此,你們班將于下周舉辦“《朝花夕拾》我來講”讀書交流會,請你結合《朝花夕拾》一書的內容,為本次讀書交流會設計一段開場白(不超過80字),并為本次活動擬寫兩條宣傳標語。
【第6句】:(4分)開場白:
【第7句】:(2分)宣傳標語:
【第8句】:(每空1分,共8分)默寫填空。
⑴玫瑰汁,葡萄漿,,,霜楓葉——大量的染工,在層累的云底工作。(《泰山日出》)
⑵不信,請看那朵流星,。(《天上的街市》)
⑶楊柳尚未抽條,,臨水坐枯柳下小飲。(《游高梁橋記》)
⑷稍近,則隱隱露白,,。(《白洋潮》)
⑸寫出兩句關于時間或生命的格言、警句:。
【第2句】:(16分)比較閱讀“瀑、潭、橋”組文,完成9—13題
【甲】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乙】
小石潭記(節選)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丙】
游高梁橋記(節選)袁宏道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時柳梢新翠,山色微嵐,水與堤平,絲管夾岸。趺坐古根上,茗飲以為酒,浪紋樹影以為侑,魚鳥之飛沉,人物之往來,以為戲具。堤上游人,見三人枯坐樹下若癡禪者,皆相視以為笑,而余等亦竊謂彼筵中人,喧囂怒詬,山情水意,了不相屬,于樂何有也?少頃,遇同年黃昭質拜客出,呼而下,與之語,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
【第9句】:(3分)解釋加點的詞。
①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0.(4分)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案的意思。
①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②呼而下,與之語,步至極樂寺觀梅花而返。
【第11句】:(3分)仿照下面示例,請賞析【乙】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中“魚影”的側面描寫的妙處。
示例:【丙】文中“浪紋樹影以為侑……”,不直接寫春游之樂,而是從“樹影”等景物的可人溫馨來側面烘托,尤其是賦予“樹影”以人的性情,成了勸食勸酒的人,起到了情景交融、意趣盎然的藝術效果。
我的賞析:【乙】文中
【第12句】:(3分)按要求,任選一題作答。
①請從修辭的角度,簡析【甲】詩劃線文案的寫景之妙。
②請從聽覺的角度,簡析【乙】文劃線文案的寫景之妙。
③請從煉字的角度,簡析【丙】文劃線文案的寫景之妙。
我選擇第題,簡析:
【第13句】:(3分)袁宏道對“堤上游人”發出了“山情水意,了不相屬”的遺憾;那么,面對大自然的山水美景,三詩文作者的“山情水意”又分別是什么呢?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甲】文:
【乙】文:
【丙】文:
【第3句】:(15分)比較閱讀“日、水、云”組文,完成14—17題
【甲】
泰山日出(節選)劉白羽
①登高山看日出,這是從幼小時起,就對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②落日有落日的妙處,古代詩人在這方面留下不少優美的詩句,如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可是再好,總不免有蕭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巖頭,面對著彌漫的云天,在一瞬時間內,觀察那偉大誕生的景象,看火、熱、生命、光明怎樣一起來到人間。但很長很長時間,我卻沒有機緣看日出,而只能從書本上去欣賞。
③海涅曾記敘從布羅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們一言不語地觀看,那緋紅的小球在天邊升起,一片冬意朦朧的光照擴展開了,群山象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濫的平原中間,只是這里或那里露出來一塊塊干的土壤。
④善于觀察大自然風貌的屠格涅夫,對于日出,卻作過精辟的描繪:
……朝陽初升時,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淺玫瑰色的晨曦。太陽,并不厲害,不象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熾熱,也不是在暴風雨之前的那種暗紫色,卻帶著一種明亮而柔和的光芒,從一片狹長的云層后面隱隱地浮起來,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進它周圍淡淡的紫霧里去了。在舒展著云層的最高處的.兩邊閃爍得有如一條條發亮的小蛇;亮得象擦得耀眼的銀器。可是,瞧!那跳躍的光柱又向前移動了,帶著一種肅穆的歡悅,向上飛似的擁出了一輪朝日。……
⑤可是,太陽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樣,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卻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遠,要有一種敏銳的視覺。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看日出的機會,曾經好幾次降臨到我的頭上,而且眼看就要實現了。
⑥一次是在印度。我們從德里經孟買、海德拉巴、幫格羅、科欽,到翠泛頓。然后沿著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時汽車,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勝地。因為從這里到南極,就是一望無際的、碧綠的海洋,中間再沒有一片陸地。因此這海角成為迎接太陽的第一位使者。人們不難想象,那雄渾的天穹,蒼茫的大海,從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線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這該是何等壯觀。我們到這里來就是為了看日出。可是聽了一夜海濤,凌晨起來,一層灰蒙蒙的云霧卻遮住了東方。這時,拂拂的海風吹著我們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們的腳下,發出柔和的音響,好象在為我們惋惜。
⑦還有一次是登黃山。這里也確實是一個看日出的優勝之地。因為黃山獅子林,峰頂高峻。可惜人們沒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則從這兒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當是歷歷可數。這種地勢,只要看看黃山泉水,怎樣象一條無羈的白龍,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經錢塘入海,就很顯然了。我到了黃山,開始登山時,鳥語花香,天氣晴朗,收聽氣象廣播,也說二三日內無變化,誰知結果卻逢到了徐霞客一樣的遭遇:“深霧彌漫,抵獅子林,風愈大,霧愈厚……雨大至……”只聽了一夜風場雨聲,至于日出當然沒有看成。
⑧但是,我卻看到了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
【乙】
綠(節選)朱自清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那醉人的綠呀,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著有些遠呢!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著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么來比擬你呢?我怎么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著這樣奇異的綠;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
【丙】
云海(節選)唐敏
云是天空的吉普賽人,它們一群群來去匆匆。偶爾有走錯路的一團云,慌慌張張一頭撞到山上。“轟”地一下,胖乎乎的云變成暈頭暈腦的絲縷狀,隨后拖長了身體,又瘦又薄地從山頭上漫過。好不容易脫身出來,巨大的身軀已經損失了許多,萬分懊悔地向遠方溜走。
這樣有趣的云總是常常見到的,但是把整個大地蓋住的“茫茫云海”卻不是常見到的。有云海的日子便成為節日。
到純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圍著山頭,大有海中孤島的虛幻感。從房屋走出來不遠,雙腳就踏進了云海。彎下身去用純白的云潮來洗手洗腳,又走到云潮沒胸處做雙臂劃水的動作。有人在潛水,腦袋一忽而這,一忽而那地冒出來。有人只在云海上露出兩只手不停地亂招,笑聲從云海里傳上來:
【第14句】:(4分)【甲】文題目為“泰山日出”,而②—⑦段卻筆鋒一轉,寫了“落日”“海涅的日出”“屠格涅夫的日出”“印度的日出”和“黃山的日出”,到第⑧段才回筆寫“泰山日出”。請從襯托的角度,賞析作者這樣安排文章的用意。
【第15句】:(4分)請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談談【乙】選文的感情為什么顯得更加強烈?
【第16句】:(4分)請從擬人手法的角度,賞析【丙】選文第一段的語言之美。
【第17句】:(3分)唐敏說“沒有當年的心情,云很難那么潛心入腑地感動我。”比較三選文,談談作者特別的心情怎樣影響作者的感覺。
【第4句】:(15分)閱讀散文《都市精靈》,完成18—21題
都市精靈
舒乙
⑴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宮,里面有一個古樹參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鳥兒飛來棲息,最多的是喜鵲和灰喜鵲。喜鵲多是成雙成對,而灰喜鵲則成幫成伙,一來就是一大群,它們高高地在樹枝上跳來跳去,飛來飛去,叫來叫去,非常活躍,為這座學府式的大庭院帶來了一派生機和歡快。我常常帶領國內外參觀者丫在樹下指著嬉戲的鳥兒們,說:“瞧,這是我們的一景!”
⑵碰巧了,還能看見一只小松鼠。在北京,在喧鬧繁忙的三環路旁邊,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簡直是奇跡。它是打哪兒來的呢?太奇怪了。我常常感嘆生物界生命力之頑強,于是我又又常常說:“現代文學館還有一寶,一只小松鼠。“聽者無不驚訝,點頭稱贊,都覺得小松鼠長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⑶其實,仔細觀察,能發現,一年四季,有許多品種的鳥會輪流光顧我們這個大院子,不過多半只是一只或一雙;它們中有啄木鳥、百靈鳥、小黃雀、黃鸝,還有一種體型特別小巧的鳥只及小麻雀的一半大,歌可是唱得很好聽。一聽見它歌唱,我會立刻扔下筆,跑到院中去看它,聽它那動人的鳴叫,以為是難逢的幸事。
⑷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著一對碩大的烏鴉,連大嘴都是漆黑的。它們并不叫,呆呆地蹲著,居高臨下地瞧著這忙碌的大城市,像兩個孤獨而寂寞的旁觀者。
⑸現在,在北京,連烏鴉都久違了。幾十年前,我小的時候,老鴰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飛向城外,在鄉下地里覓食;黃昏,成群飛回城里,在城里類似萬壽寺這種多樹少人的深宮大院里過夜。數量之多,達到遮天的地步,一飛就是烏壓壓一大片,總有幾百上千只,叫著鬧著,給清冷的天際增添了一點無序的伴奏。它們很準時,人們按著它們飛出飛進的鐘點勞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鐘的作用。我常為現在我院中的那兩只大呆鳥感到難過,它們似乎已經沒有了日升飛出日落飛回的習慣,大白天都蹲在城里無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大叫,老鴰不老呱了,怪可憐的。
⑹其實,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鐘愛的小動物,而且形成傳統,是它的一種標志和象征。
⑺以鳥來說,麻雀、老鴰、燕子,是北京的最大眾化的鳥類,多少年來,它們都陪伴著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鴰和燕子在北京已經很稀有了,麻雀經過大圍剿也元氣大傷,都構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⑻我很羨慕春城昆明,近年來那里每年春節前后都有成千上萬只紅嘴鷗由西伯利亞飛來過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驕傲,年年都有電視報道。
⑼我佩服上海人,他們開始在城市廣場上放養鴿子,綠草地上漫步著白白胖胖的大鴿子,小孩子們伸著小胖手給大鴿子喂食,多可愛!
⑽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現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動物,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的許多城市可以稱得上是小松鼠王國,或者野鴨子王國,或者鹿的王國。舊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簡直是個海獸鳥城。在它最繁華的漁人碼頭旁,居然臥著上百頭野生的大海獅,旁若無人地打斗、游戲、搶地盤,引來無數游人駐足觀賞。海濱飯館都把臨海的座位當成一等雅座來招待顧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臺,可以登高檢閱。靠近金門大橋則有一處觀海鳥的勝地,太平洋海灣中有三個小巖石孤島,棲息著上萬只大嘴鵜鶘、魚鷹、海鷗。只要魚群一到,這上萬只大海鳥便一起騰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彈一樣,射入水中,百發百中,鉆出水面時,嘴中必有活蹦鮮靈的魚。這個地方每逢節假日,能引來成千上萬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他們一看就是好幾個鐘點。看海獸,看海鳥,便成了舊金山人的傳統節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館有著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⑾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任何一個原始城市必然有鳥有魚有獸,因為同在一個藍天之下,同飲一江水,共同生長在一塊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類的霸道和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鳥、魚、獸漸漸退避三舍或漸漸滅絕。這么看來,城市里無鳥無魚未必是好事。換句話說,城市里有沒有鳥、魚、獸,倒是一個不錯的衡量標準,首先是衡量人類意識的自覺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環境質量的優劣程度。
⑿如此說來,“孤城寡人”并不正常,雖然,已經司空見慣了,習以為常了,倒是“與狼共舞”這個漂亮而荒誕的詞組更具有現代意識。
【第18句】:(4分)“托物言志”是詩文常用的表現手法,本文借“都市精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19句】:(4分)請結合上下文內容,具體談談第⑹段的作用。
【第20句】:(4分)⑾⑿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第21句】:(3分)讀完此文,你是愿意做“孤城寡人”,還是喜歡“與狼共舞”?請結合文意,談談你的感慨。
【第5句】:寫作(50分)
【第22句】: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都市精靈》一文中,舒乙說“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鐘愛的小動物,而且形成傳統,是它的一種標志和象征。”其實,家鄉的一花一草,一物一事,也都是標志和象征,珍藏著我們美好的夢想,讓我們時時由衷地懷戀追尋……
請以“家鄉,一個尋夢的地方”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溫馨提示:
①嘗試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②字體美觀,書面整潔。
③作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作為學生一定要盡快掌握所學知識,迅速提高學習能力。下面小編整理了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供大家參閱。
【第1句】:積累與運用(28分)
【第1句】: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炫目(xuàn)晶瑩(yíng)參差(cēn)霓裳(ní)
B.眼棱(ling)分泌(bì)深湛(zàn)篝火(gōu)
C.璀璨(cuǐ)斑斕(nán)巉巖(chǎn)塘坳(ǎo)
D.眸子(mú)浣裝(wuàn)矜持(jīn)秈稻(shān)
【第2句】:書寫有誤的一組()(2分)
A.藻荇、虛無縹緲、油然而生、潸然淚下
B.砭骨、膾炙人口、循規蹈矩、分道揚鑣
C.宣囂、柳岸花明、橫空出世、風度碥碥
D.掛罥、瞬息萬變、稍縱即逝、咄咄逼人
3.下列文案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俄羅斯舉行規模空前的閱兵式,目的在于向人們發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對人類虐殺。
B.在第七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各地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以增強人們抗災、防災,減災的意識。
C.要實現中華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中學生必須發揚奮發圖強、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D.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素養,我市很多學校正在開展“讀經典作品,建書香校園”的活動。
【第4句】: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2分)
A.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每天早上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
B.當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
C.媽媽看見我被爸爸體罰時,居然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來不見義勇為,有時甚至助紂為孽。
D.那些鄰居還羨慕我們這家,夸我爸爸和藹可親,夸我媽媽溫柔善良,夸我天真爛漫。
【第5句】: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2分)
A.讀游記要弄清游蹤,抓住景物特征,仔細揣摩語言,品味蘊含的情景之美,體會作者情感。
B.新聞的共有特點就是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明。
C.學習詩歌可以從詩歌意境、感情表達,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理解、體會。
D.“逼上梁山、劉姥姥經大觀園、火眼金睛、桃園結義”這幾個成語或俗語依次出自于《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
【第6句】:在下邊橫線處填上恰當內容(6分)
(1),生長明妃尚有村。(劉大杰《》巴東三峽)
(2)細細諦聽,水聲,如訴如泣,仿佛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趙宏麗《周莊水韻》)
(3)潭西南而望,,明滅可見。(柳宗元《小石潭記》)
(4)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7句】:猜謎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請根據下列謎面猜成語,任選兩幅圖案將序號和成語寫在橫線上。(2分)
序號:成語:序號:成語:
8.名著導讀(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答題。
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1)上段文字出自,作者是。(1分)
(2)“桃園結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請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結交朋友?(2分)
【第9句】:口語交際(3分)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假如你是導游,請你用優美語言寫一段話,向外地游客介紹簡陽某處的一個旅游景點,以此吸引更多游客來家鄉。
【第10句】:語文常識填空。(4分)每題至少填三個正確答案才得分。
記敘順序有:
說明方法有:
表達方式有:
表現手法有:
【第2句】:閱讀與理解(32分)
閱讀文字,回答下邊問題(15分)
我曾經三次到周莊,每一次都乘船游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第一次到周莊,正是仲春,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在耀眼的陽光下,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攤攤積雪反射著陽光,一片晶瑩,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這樣的聲音,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
【第11句】:作者三次到周莊,每次的印象都不同(2分)
第一次印象是:第二次印象是:
【第12句】:第一次從角度寫周莊的朦朧美景,第二次
從角度重點寫和兩個方面。(4分)
【第13句】:“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品味文案的表達效果。(3分)
【第14句】:從全文角度看,作者描述兩次到周莊所見所感的用意是什么?(3分)用意:
【第15句】:新聞:近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考古發現一座高【第6句】:5米的清代石獅,坐落在簡陽草池鎮三魚村的石獅,它或是目前全國最大石獅。石獅造型呆萌,很快走紅網絡!可惜這座“中國第一石獅”也難逃“不文明之手”,鼻孔上方早被刻上“成敏”二字。
請你給這則新聞加個標題:(1分)
“大道至簡,陽光致遠”,此為簡陽文明城市的'精神內涵,文明的陽光在你我心中傳播,我們需要做一個文明守禮的簡陽人,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可是總會出現不和諧不文明的音符:××到此一游、請你寫幾句真心話勸慰游人文明旅游(2分)
(二)國寶――大熊貓(9分)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于自右向左認讀,于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于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后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為什么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后來,由于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與季節關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冬天照常活動,沒有冬眠的習慣。夏秋兩季則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帶活動。天氣炎熱時,也常到山溝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時候還下水游泳。大熊貓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到處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別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爬起樹來卻挺高明。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受到驚擾時,就非常靈活地攀上高高的樹梢,躲藏起來。
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于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正因為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如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估計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萬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
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貓有著“活化石”之稱。
16.選文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一中心,運用順序分別介紹了大熊貓的、、等情況。(2分)
17.結合全文文案大熊貓珍貴的主要原因。(2分)
18.“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一句的“最少”一詞能否刪去,并請說明原因。(2分)
19.選文劃線的文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表達上有何作用?(2分)
(三)8分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②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③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⑤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⑥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之。⑦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⑧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20句】:選文出自(作者)《》一文(1分)
【第21句】:解釋加點的詞(2分)
波色乍明靧面
晶晶然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第22句】:總寫滿井早春景色的文案:
點明中心的文案:(2分)
【第23句】:翻譯文案(3分)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譯文:
【第3句】:作文(40分)任選一個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1句】:題目:“小事不小”。小事可以鍛煉一個人的品質,反映一個人的素質,粒米成籮,聚沙成塔,我們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才可以成就大事。
2、題目:一游。補充題目,寫一篇游記(提示:百步之內,都有美景,鄉村、城鎮等都可以一游)
八年級語文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第1句】:A【第2句】:C【第3句】:D【第4句】:D【第5句】:D
【第6句】:群山萬壑赴荊門;重重疊疊、神秘幽遠、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斗折蛇行;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第7句】:口是心非;德高望重;三言兩語;里應外合。
【第8句】:(1)《三國演義》、羅貫中【第9句】:略
【第10句】:順敘倒敘插敘;列數字、舉列子、作比較等;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對比、懸念、象征、鋪墊、借景抒情、想象、聯想、抑揚、渲染烘托
閱讀一
【第11句】:周莊是一副水墨畫;周莊是一副版畫;
【第12句】:視覺角度;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從色彩和聲音兩方面。
【第13句】:擬人,把陽光擬人化,突出陽光的溫暖、輕柔,給人舒適的感覺,表達作者對周莊的喜愛之情。
【第14句】:一方面,展示不同時令周莊的不同風采;另一方面,引出后邊描寫第三次對周莊的景象和感悟。(或引出對周莊的第三次描寫)
【第15句】:中國第一石獅被刻字;略
閱讀二
【第16句】:邏輯順序;食用習慣活動范圍繁殖生長狀況
【第17句】: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具有研究古代哺乳動物的珍貴價值
【第18句】:不能刪去(1分)原因:“最少”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它比較客觀地說明了熊貓每晝夜的竹子食用量,刪除后意思的表達就絕對化了,容易被理解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1分)
【第19句】: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說明;(寫出其中一種1分)作用:充分說明了大熊貓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進一步突出了大熊貓的珍貴。(1分)
閱讀三
【第20句】:袁宏道《滿井游記》
【第21句】:波色乍明始、初靧面洗臉
晶晶然的樣子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主謂之間無意義
【第22句】:總寫句: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中心: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23句】:作文批閱按中考要求。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第1句】:積累與運用(28分)
【第1句】:下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炫目(xuàn)晶瑩(yíng)參差(cēn)霓裳(ní)
B.眼棱(ling)分泌(bì)深湛(zàn)篝火(gōu)
C.璀璨(cuǐ)斑斕(nán)巉巖(chǎn)塘坳(ǎo)
D.眸子(mú)浣裝(wuàn)矜持(jīn)秈稻(shān)
【第2句】:書寫有誤的一組()(2分)
A.藻荇、虛無縹緲、油然而生、潸然淚下
B.砭骨、膾炙人口、循規蹈矩、分道揚鑣
C.宣囂、柳岸花明、橫空出世、風度碥碥
D.掛罥、瞬息萬變、稍縱即逝、咄咄逼人
3.下列文案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俄羅斯舉行規模空前的閱兵式,目的在于向人們發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對人類虐殺。
B.在第七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各地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以增強人們抗災、防災,減災的意識。
C.要實現中華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中學生必須發揚奮發圖強、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和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D.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語文素養,我市很多學校正在開展“讀經典作品,建書香校園”的活動。
【第4句】: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2分)
A.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每天早上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
B.當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
C.媽媽看見我被爸爸體罰時,居然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來不見義勇為,有時甚至助紂為孽。
D.那些鄰居還羨慕我們這家,夸我爸爸和藹可親,夸我媽媽溫柔善良,夸我天真爛漫。
【第5句】: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2分)
A.讀游記要弄清游蹤,抓住景物特征,仔細揣摩語言,品味蘊含的情景之美,體會作者情感。
B.新聞的共有特點就是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明。
C.學習詩歌可以從詩歌意境、感情表達,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理解、體會。
D.“逼上梁山、劉姥姥經大觀園、火眼金睛、桃園結義”這幾個成語或俗語依次出自于《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
【第6句】:在下邊橫線處填上恰當內容(6分)
(1),生長明妃尚有村。(劉大杰《》巴東三峽)
(2)細細諦聽,水聲,如訴如泣,仿佛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趙宏麗《周莊水韻》)
(3)潭西南而望,,明滅可見。(柳宗元《小石潭記》)
(4)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7句】:猜謎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請根據下列謎面猜成語,任選兩幅圖案將序號和成語寫在橫線上。(2分)
序號:成語: 序號:成語:
8.名著導讀(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答題。
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1)上段文字出自,作者是。(1分)
(2)“桃園結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請結合材料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結交朋友?(2分)
【第9句】:口語交際(3分)
“百步之內,必有芳草。”假如你是導游,請你用優美語言寫一段話,向外地游客介紹簡陽某處的`一個旅游景點,以此吸引更多游客來家鄉。
【第10句】:語文常識填空。(4分)每題至少填三個正確答案才得分。
記敘順序有:
說明方法有:
表達方式有:
表現手法有:
【第2句】:閱讀與理解(32分)
閱讀文字,回答下邊問題(15分)
我曾經三次到周莊,每一次都乘船游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第一次到周莊,正是仲春,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在耀眼的陽光下,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攤攤積雪反射著陽光,一片晶瑩,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這樣的聲音,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
【第11句】:作者三次到周莊,每次的印象都不同(2分)
第一次印象是:第二次印象是:
【第12句】:第一次從角度寫周莊的朦朧美景,第二次
從角度重點寫和兩個方面。(4分)
【第13句】:“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云層撫摸大地。”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品味文案的表達效果。(3分)
【第14句】:從全文角度看,作者描述兩次到周莊所見所感的用意是什么?(3分)用意:
【第15句】:新聞:近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考古發現一座高【第6句】:5米的清代石獅,坐落在簡陽草池鎮三魚村的石獅,它或是目前全國最大石獅。石獅造型呆萌,很快走紅網絡!可惜這座“中國第一石獅”也難逃“不文明之手”,鼻孔上方早被刻上“成敏”二字。
請你給這則新聞加個標題:(1分)
“大道至簡,陽光致遠”,此為簡陽文明城市的精神內涵,文明的陽光在你我心中傳播,我們需要做一個文明守禮的簡陽人,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旅游的時候,可是總會出現不和諧不文明的音符:××到此一游、請你寫幾句真心話勸慰游人文明旅游(2分)
(二)國寶――大熊貓(9分)
大熊貓的學名其實叫“貓熊”,意即“像貓的熊”,也就是“本質類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貓。”嚴格地說,“熊貓”是錯誤的名詞。這一“錯案”是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慶北碚博物館曾經展出貓熊標本,說明牌上自左往右橫寫著“貓熊”兩字。可是,當時報刊的橫標題習慣于自右向左認讀,于是記者們便在報道中把“貓熊”誤寫為“熊貓”。“熊貓”一詞經媒體廣為傳播,說慣了,也就很難糾正。于是,人們只得將錯就錯,稱“貓熊”為“熊貓”。
其實,科學家定名大熊貓為“貓熊”,是因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屬于食肉目。
后來熊一直保持肉食習慣,而大熊貓卻棄葷食素,最喜翠竹,偶爾也吃玉米稈、幼杉樹皮。這是為什么呢?據科學家研究,大熊貓遠祖雖是肉食動物,后來,由于尋不著肉食,只得吃滿山叢生的竹子,代代相傳,也就養成了吃竹子的習慣。大熊貓食用的竹類共有17種,其中最愛吃的是冷箭竹和華橘竹。不過,竹子中的營養成分不多,主要是難以消化的纖維素,所以大熊貓食量很大,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凡是大熊貓活動的地方,最容易發現的就是一堆堆纖維素糞便。不過,大熊貓有時也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
大熊貓的活動范圍與季節關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沒有積雪或積雪較少的山谷地帶。冬天照常活動,沒有冬眠的習慣。夏秋兩季則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帶活動。天氣炎熱時,也常到山溝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時候還下水游泳。大熊貓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到處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別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搖搖晃晃,爬起樹來卻挺高明。它的聽覺非常靈敏,受到驚擾時,就非常靈活地攀上高高的樹梢,躲藏起來。
大熊貓性情孤僻,平時獨來獨往,只有在發情期,雌雄才暫時同居。它們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產一仔,有時可產兩仔。分娩期間多以枯樹洞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體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貓,剛生下來的仔熊貓卻小得出奇,體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僅相當于母體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貓從出生到長大為成體約需兩年左右時間。
正因為大熊貓繁殖艱難,存活又難,所以如今我國野生的大熊貓屈指可數,估計只有1000只左右。
大熊貓之所以珍貴,不僅因為它體態可愛,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是有著300萬年歷史的古老動物,對科學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動物具有珍貴的價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貓
幾百萬年來的形態構造變化不大,現今的大熊貓仍然保留著許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貓有著“活化石”之稱。
16.選文圍繞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這一中心,運用順序分別介紹了大熊貓的、、等情況。(2分)
17.結合全文文案大熊貓珍貴的主要原因。(2分)
18.“一頭成年的大熊貓每晝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纖維素。”一句的“最少”一詞能否刪去,并請說明原因。(2分)
19.選文劃線的文案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表達上有何作用?(2分)
(三)8分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②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③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⑤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⑥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之。⑦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⑧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第20句】:選文出自(作者)《》一文(1分)
【第21句】:解釋加點的詞(2分)
波色乍明靧面
晶晶然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第22句】:總寫滿井早春景色的文案:
點明中心的文案:(2分)
【第23句】:翻譯文案(3分)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譯文:
【第3句】:作文(40分)任選一個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第1句】:題目:“小事不小”。小事可以鍛煉一個人的品質,反映一個人的素質,粒米成籮,聚沙成塔,我們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才可以成就大事。
2、題目:一游。補充題目,寫一篇游記(提示:百步之內,都有美景,鄉村、城鎮等都可以一游)
初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試題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晴,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第1句】: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下面的詩句中哪一句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2分)()
A、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D、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第2句】:對“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個文案的句序不能顛倒的原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這三個文案是按顏色由深到淺的次序安排的。
B、這三種顏色是和前文的“桃樹”、“杏樹”、“梨樹”一一對應的。
C、“火”、“霞”、“雪”是按照從熱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這三個文案是按照春花開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第3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一句對寫春花有什么作用?(3分)
【第4句】:第三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辭手法有(2分)()
A、比喻擬人排比B、排比擬人引用
C、引用比喻擬人D、引用對比擬人
【第5句】:第三段中四句話之間的關系是。(4分)(橫線上填人的感覺)
第一句從覺的角度寫春風輕柔溫暖;
第二句從覺的角度寫春風帶給我們的氣息;
第【第3句】:四句從覺和覺的角度寫春風給人們帶來的愉快和快樂。
【第6句】:下列語句從不同角度寫出了春雨的特點,請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3分)
①像牛毛:
②像花針:
③像細絲:
【第7句】:下面是對第四段劃線文案描寫順序的表述,正確的是(2分)()
A、先動景后靜景;先近景后遠景;先繪物后寫人。
B、先靜景后動景;先遠景后近景;先繪物后寫人。
C、先靜景后動景;先近景后遠景;先繪物后寫人。
D、先動景后靜景;先遠景后近景;先寫人后繪物。
上一篇:秀美南充的宣傳標語集合60句
下一篇:植樹節標語宣傳牌圖匯編7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