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日標語
古往今來,后宮佳麗三千,楊貴妃卻只有一個;印度能歌善舞才女無數,泰姬陵也只有一個。世間美女數不勝數,你卻只有一個!提前祝你三八婦女節快樂!下面是關于三八節日標語的內容,歡迎閱讀!
【第1句】:姐妹們,三八節快樂。
【第2句】:關愛尊重半邊天,創先爭優顯巾幗。
【第3句】:爭當三八紅旗手,敢勝九州勝血男。
【第4句】:學習科學知識,為春曉開發多作貢獻。
【第5句】:婦女倡導學習、家庭傳播美德。
【第6句】:爭做學習型、知識型、創業型新女性。
【第7句】:和諧生活創先爭優,美好生活巾幗帶頭。
【第8句】:因為你,企業有了將來,創先爭優,有你,有未來。
【第9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第10句】:弘揚家庭美德,共創和諧社會。
【第11句】:女人我最大,創真優先很快樂。
【第12句】:倡導先進性別文化,促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
【第13句】:凝聚婦女力量,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家園。
【第14句】:為三八創先,替巾幗爭優。
【第15句】:依法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
【第16句】:向辛勤耕耘在各條戰線的婦女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17句】:與美麗為伴,攜幸福同行。
【第18句】:推動男女兩性和諧發展,共建繁榮和諧社會。
【第19句】:創業創新創優,創造美好生活。
【第20句】:向廣大婦女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第21句】:創優爭先慶三八,巾幗英雄半邊天。
【第22句】:老師,媽媽,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第23句】:舉國同慶三八婦女佳節,創優爭先共建和諧社會。
【第24句】:爭當爭先創優排頭兵,譜寫巾幗創業創優新篇章。
【第25句】:三八我最大,半邊我來劃,親密夫妻倆,共創生活化。
【第26句】:發展婦女兒童事業,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第27句】:巾幗建功創偉業,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第28句】:熱烈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第29句】:誰說女子不如男,創先爭優顯巾幗。
【第30句】:自尊自強,創優爭先。
【第31句】:祝婦女姐妹們青春常駐,身體健康,節日愉快。
【第32句】:陽春三月懂得憐香惜玉才是真漢子,婦女佳節不忘創先爭優才是女豪杰。
【第33句】:向關心、支持婦女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34句】:做文明使者,建和諧社會。
【第35句】: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第36句】:創先爭優,鏗鏘玫瑰。
【第37句】:弘揚文明風尚,革除不文明陋習,構建文明社會。
【第38句】:爭先創優千萬家,造福生活笑哈哈。
【第39句】: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
【第40句】:持家樂業展女性風采,創先爭優做時代先鋒。
【第41句】:積極參與社區平安建設,讓上海成為我們的平安之家。
【第42句】:倡導婦女學習,傳播家庭美德。
【第43句】:創先爭優,愛在巾幗。
【第44句】:“三八”到了,讓我們為親愛的母親做一件事說句暖心的話。
【第45句】: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
【第46句】:創家庭美德之先,爭和諧社會之優。
【第47句】:創先爭優,巾幗不讓須眉,需要全社會關愛。
【第48句】:維護婦女合法權益,大力推進婦女發展。
【第49句】:聰慧時尚,自信堅韌,創新進取。
【第50句】:創先無關性別,爭優女將沖鋒。
【第51句】:時尚潮女,創先爭優,萬人矚目。
三八節節日的口號
口號是"供口頭呼喊的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文案"。三八節節日的口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第1句】:姐妹們,三八節快樂。
【第2句】:關愛尊重半邊天,創先爭優顯巾幗。
【第3句】:爭當三八紅旗手,敢勝九州勝血男。
【第4句】:學習科學知識,為春曉開發多作貢獻。
【第5句】:女性倡導學習、家庭傳播美德。
【第6句】:爭做學習型、知識型、創業型新女性。
【第7句】:和諧生活創先爭優,美好生活巾幗帶頭。
【第8句】:因為你,企業有了將來,創先爭優,有你,有未來。
【第9句】:學習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第10句】:弘揚家庭美德,共創和諧社會。
【第11句】:女人我最大,創真優先很快樂。
【第12句】:倡導先進性別文化,促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
【第13句】:凝聚女性力量,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家園。
【第14句】:為三八創先,替巾幗爭優。
【第15句】:依法維護女性權益,促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
【第16句】:向辛勤耕耘在各條戰線的女性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17句】:與美麗為伴,攜幸福同行。
【第18句】:推動男女兩性和諧發展,共建繁榮和諧社會。
【第19句】:創業創新創優,創造美好生活。
【第20句】:向廣大女性朋友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第21句】:創優爭先慶三八,巾幗英雄半邊天。
【第22句】:老師,我的媽媽,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第23句】:舉國同慶三八女性佳節,創優爭先共建和諧社會。
【第24句】:爭當爭先創優排頭兵,譜寫巾幗創業創優新篇章。
【第25句】:三八我最大,半邊我來劃,親密夫妻倆,共創生活化。
【第26句】:發展女性兒童事業,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第27句】:巾幗建功創偉業,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第28句】:老師,我的媽媽,您辛苦了。
【第29句】:誰說女子不如男,創先爭優顯巾幗。
【第30句】:自尊自強,創優爭先。
【第31句】:祝女性姐妹們青春常駐,身體健康,節日愉快。
【第32句】:陽春三月懂得憐香惜玉才是真漢子,女性佳節不忘創先爭優才是女豪杰。
【第33句】:向關心、支持女性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34句】:做文明使者,建和諧社會。
【第35句】: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第36句】:創先爭優,鏗鏘玫瑰。
【第37句】:弘揚文明風尚,革除不文明陋習,構建文明社會。
【第38句】:爭先創優千萬家,造福生活笑哈哈。
【第39句】:向辛勤耕耘在各條戰線的女性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第40句】:持家樂業展女性風采,創先爭優做時代先鋒。
【第41句】:積極參與社區平安建設,讓上海成為我們的平安之家。
【第42句】:爭做學習型知識型創業型新女性。
【第43句】:創先爭優,愛在巾幗。
【第44句】:“三八”到了,讓我們為親愛的母親做一件事說句暖心的話。
【第45句】: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
【第46句】:老師,我的媽媽,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第47句】:創先爭優,巾幗不讓須眉,需要全社會關愛。
【第48句】:向關心,支持女性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49句】:聰慧時尚,自信堅韌,創新進取。
【第50句】:創先無關性別,爭優女將沖鋒。
春節節日的作文(精選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節日的作文(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節節日的作文1
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俗傳統禁忌甚多,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說“恭喜”、“發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發、不說不吉利的話。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著。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第2句】: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財恭喜賀新年。”這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的婦女,頭戴紅花,藍衫青褲,布底青鞋,結伴登岸,挨家串門,用福州話唱詩賀年:“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舊年過了又新年,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財平安過,送奴粿過門前。”這叫“討詩”,又是賀年詞,賀年討?以示吉祥。春節期間,福州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火樹銀花,歡聲笑語,到處呈現一派節日氣氛。
初四清晨,家家戶戶,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鑾視事。各行各業開假,放鞭炮,商店開門營業,工廠開工,機關開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習時間進行調整,現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務行業,則春節仍在營業。
春節節日的作文2
盼啊,盼啊,春節終于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時,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里就煥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里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節節日的作文3
春節到了,小孩子們都放假了。
每年春節,我們都是在奶奶家度過的。我奶奶家在一個山區的小村莊里,只有二十來戶人家,偏遠而又寧靜。山區的天氣總是比城里冷許多。木結構老房子,青青的.土瓦,屋檐下常常垂掛著一排排長短不一的冰柱子,晶亮晶亮的。早上起來,水缸里結起一層厚厚的冰,奶奶總是敲破冰取水煮飯。大人們圍坐在火爐旁,聊著天,喝著茶。奶奶在又高又大的灶臺邊忙這忙那的,灶臺的湯鍋整天“撲哧撲哧”地響個不停。爺爺則像個聽話的小孩,接受著奶奶的指揮,一會兒生火,一會兒挑水,忙得不亦樂乎。平時對我管教嚴格的爸媽在這個日子里,似乎也對我客氣起來,給了我絕對的自由,讓我去縱情玩耍。
到了下午,天空飄下了美麗的雪花,漸漸地、漸漸地,雪越下越大,雪姑娘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白色的面紗。我們爭先恐后地跑到雪地里打起了雪仗。爸爸、小姨夫、表哥和我一組,媽媽、小姨、表姐、表妹一組。我們做好了雪球,一起向“敵人”開火,妹妹跑得慢,被我的雪球擊中了,哇哇大哭起來,正當我得意揚揚的時候,小姨拿起一個雪球向我扔來,幸好小姨夫眼明手快,撐開雨傘一擋,只聽“啪”的一聲,雪球在傘上炸開了花。奶奶家的小狗也興奮起來了,在我們腳下歡快地跳躍著,一不小心被我的腳踩到了,夾著尾巴跑到一邊,“汪汪”地叫著,但過了一會兒,它忘記了疼痛,又活蹦亂跳地跑到我們中間來,一場雪仗下來,身體暖和了,手也熱了,頭上沾滿了白白的雪花,還冒著熱騰騰的氣。
吃過團圓飯,大人們有的在打麻將,有的在看聯歡晚會,我們小孩子則聚在一起,玩著喜歡的游戲。12點鐘是我最為盼望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刻,大家會放起鞭炮和煙花。我見過城市里絢麗壯觀的煙花總是那么繁華,那么熱鬧。奶奶村山谷中的煙花雖然不多,但燃放在寂靜的夜空中,顯得那么的清脆,回音在山谷中回蕩,婉轉悠揚,韻味無窮。我從很小時只會放“狗尾巴草”“地光炮”到現在和爸爸爭著放煙花,感受到了成長著的勇氣和膽識,自然得意得很。
春節真好,能在奶奶家過春節更讓我感到難以忘懷。
春節節日的作文4
春節又到了,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聲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對于眾多孩子來說,春節的到來是令人高興的,他們唱歌,他們跳舞,以慶祝他們的喜慶節曰。但對于我來說,春節沒有這么好,春節的到來,卻不能給我帶來喜悅。因為,我是窮人家的孩子。
每當春節早上我一醒來,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壓歲錢,能有好多的點心吃,那該有多好呀!每當想到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無情的事實不得不讓我熄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誡自己:別再癡心妄想了,你是窮人家的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門口,望著別家孩子們歡樂的笑臉。
又是一陣清脆的爆竹聲,把我從往事中拉了回來。是啊,我該起床了,盡管得不到父母的壓歲錢,還有那琳瑯滿目的點心,可床還是得起的。
我以極快的速度梳洗完畢,當我跨出房門時,廳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沒錯!那是我爸媽擺放出來的點心,沒錯的!當我想到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手里還拿了一張嶄新的50元人民幣,帶著無限關愛說:”麗,新年快樂,這是你今年的壓歲錢,拿好,別丟了!“我頓時驚呆了。問道:”媽,我們家庭狀況不好,拿壓歲錢干啥?“媽笑了笑:”傻孩子,改革開放這么久了,我家狀況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媽對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窮了,你就放心拿著好了。“”那邊還有點心,多吃點。“我一蹦一跳,跑到點心前,抓了一大把,開心地吃了個痛快。
我靠著門邊,一手拿著點心,一手捏著媽媽給我的壓歲錢,再望著不遠處那群孩子打鬧的情景,聽著大人們說著”新年發財“的祝語,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心中不覺暢快無比!
春節節日的作文5
時光如水,兔年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嶄新的龍年。每當春節到來時,我都會這么想:新的一年到了,我們也長了一歲,過去頑皮的我們應該也變懂事了;懶惰的我們應該也變勤奮了;愛搗蛋的我們應該也變安靜了?大家都會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春節期間,我們可以吃年夜飯、拜訪親戚、貼春聯、趕廟會?過一個快樂的春節。
春節期間,我一連去了5個親戚家吃年夜飯。每家的菜都很豐盛,什么冷盤呀、甜湯呀、雜燴呀?菜式各種各樣,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而且許多都是我愛吃的,每次吃完,肚子都是鼓鼓的。當然,我也有了其它收獲,親戚們都很熱情,每到一家,他們都會給我不少的壓歲錢。我心里美滋滋的,開心極了。
貼春聯也給我的春節增添了不少快樂。一大早,我就吵著鬧著要去對聯和福字。走在大街上,許多店都關著,應該是回家過年了。突然,我眼前一亮,終于有一家開著,便沖了過去挑了幾對春聯和許多張福字。回到家,我立刻拿著透明膠和那些春聯和福字,去門上、窗戶上貼了起來。忙了一會,望著這些貼好的春聯和福字,我不禁開心地笑了,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也希望好運氣時刻陪伴著我!
每年春節都要和奶奶去燒香拜佛,今年也不例外。早上4點多,就從床上爬起來,和奶奶梳洗一番,然后向寺廟出發。一路上,呼呼的北風刮得我的臉真疼,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到了寺廟,我們要先買香,然后去大廳一個一個地拜。把香點燃后,我們還要跪下再拜一次。跪拜時,我很誠心,希望佛祖保佑我的學習進步,家人身體健康。雖然知道這是迷信,但我還是很希望得到保佑,當然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拜完后,我們還要去吃一碗小團子。我吃完后又偷偷的跑到點蠟燭的地方,等沒人了,輕輕地說上幾句祝福的話。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有滋有味,很快樂。我也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一定要努力學習,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了。
春節節日的作文6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人們買年貨,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過大年。我們家也不例外,牛年的春節過得熱鬧吉祥。
清潔
迎接春節的首要任務是大掃除,媽媽是又洗又刷,在家里忙得團團轉,我自然要幫忙了。我的任務是清潔防盜門。我提了一桶水,準備給大鐵門洗個澡。我先向桶里滴了幾滴洗潔精,接著把海綿刷浸濕,然后從上往下刷門,刷了正面刷反面。最難弄的是門上的小四方形凹槽,刷子派不上用場,要用抹布一個一個地抹。我邊抹邊數,二百多個凹槽,抹得我的手臂都酸了。最后還要用清水沖洗一次。洗完后爸爸媽媽夸我:“不錯!洗得真干凈。”我看著家里光閃閃的門,明亮的玻璃窗,潔白的桌布,美麗的菊花和水仙,不禁贊嘆:家里變得多么整潔漂亮呀!
做年菜
雖然我們在順德的家里過年,但是仍然忘不了老家的風俗。年夜飯少不了做肉糕、肉丸。爸爸媽媽做菜,我也來湊熱鬧。我試著切肉,肉疊放在砧板上,我舉起刀狠狠地砍下去,這可真是個力氣活,剁了一會兒,我就沒力氣了。爸爸讓我去休息,只見他拿著兩把刀,雙手交替揮舞著,砧板上發出“咚咚咚”的聲響,像是在擊鼓奏樂,終于,一整塊肉剁得細細的了。爸爸在肉里撒些姜、胡椒和著生粉攪拌,再放到蒸籠里蒸熟,就成了肉糕。香噴噴的肉糕和炸出的肉丸令我垂涎三尺,我真想把它們吃個夠。
旅游
如今過年旅游成了一種新時尚。大年初三爸爸帶我去廣東從化泡溫泉。我、爸爸和他的同事一行十人,兩部車自駕游,經過三個小時的跋山灄水,我們到了從化溫泉度假村。我們先定了酒店房間,然后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泳衣,以百米賽跑的速度來到溫泉池邊。溫泉池子里冒著騰騰的熱氣,我先把腳放進去試了試水溫,水不燙,于是我就跳了下去,“撲通”的一聲,緊接著“哎呀”一聲。怎么回事?原來我一激動,沒注意到旁邊有一位穿帶整齊的姐姐,結果濺起的水花把她的衣服都打濕了。我連忙說“sorry?”
泉水是溫暖的,泡在里面全身都感到舒服,似乎把一年的疲勞都泡走了,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這個春節真是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快樂極了。
春節節日的作文7
春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節日,它意味著團圓。在外忙碌一年的人們都會在過年前趕回溫暖的家中,和久違的家人們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團圓飯。
過年是熱鬧的,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大街上,人山人海,車來車往,彩旗飄揚,條幅迎風招展。商場門口掛著一只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里暖和。店里播放著動聽的音樂,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品。服裝店里五顏六色的衣服應有盡有。菜場里新鮮的蔬菜、各種肉類擺滿貨架,顧客和商販們正熱烈的討價還價,過往行人的購物袋里都裝得滿滿當當。一陣噼里啪啦的聲,幾個小朋友圍在一起放著鞭炮,一聲聲鞭炮帶來了新年的歡樂,同時也帶走了舊時的煩惱。街上的男女老少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我家也不例外,家里的成員都忙著為過年做準備。爸爸正忙著掛紅燈籠,預示著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媽媽和我在貼對聯;一旁的爺爺也沒閑著,手拿一個大大的“福”字,準備貼到大門上。爺爺還給我買了許多煙花和鞭炮。裝扮后的家煥然一新,充滿著節日歡快的氣氛。
奶奶正張羅著豐盛的年夜飯。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香噴噴的油燜大蝦、綠油油的炒青菜、大大的螃蟹,還有油光發亮的紅燒大蹄膀……滿滿一桌都是我愛吃的,看的我口水直流。“開飯了!”奶奶一聲喊,一家人都圍坐在一起品嘗這豐盛的年夜飯。我舉起杯子敬長輩,祝他們新年快樂。爺爺奶奶高興極了,連忙掏出壓歲錢給我,我開心地接受了。
吃過晚飯,爸爸拿出煙花來放,這可把我高興壞了,看著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祝愿我們的生活幸福美滿,多姿多彩!
春節節日的作文8
新年到了,人人都穿得嶄新漂亮。家家戶戶打掃的干干凈凈,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門上貼著鮮艷的金字春聯,掛上一串串紅燈籠。小孩子歡天喜地放花炮,真熱鬧呀!過新年我最高興做的事就是貼“春聯”呢!今年的春聯是我和爸爸負責的,媽媽拿出了幾幅對聯,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橫批:家和萬事興一年>四季行好運八方財寶進家門只剩下幾個“福”字了。媽媽說:“慧慧,你把這幾個“福”字貼在客廳的幾個門上吧!”我爽快的答應了。可是當我看見上面的福字是倒著的時候,我連忙問媽媽:“媽媽你是不是買錯了!”媽媽把春聯拿起來一看說:“慧慧,你來文案倒福是什么意思。”我說:“倒福。”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福”到了。媽媽說:“春聯都是吉祥話,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十二點鐘聲敲響了,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我跑出去一看,外面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有的像“仙女撒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么像一個“空中花園”我迫不及待的拿出煙花也放了起來真是太美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人們都起得很早,我也起得很早。便去給爸爸媽媽拜年,要知道拜年可是有壓歲錢的哦!我迫不及待的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給爸爸媽媽拜年:“祝爸爸媽媽新年快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但是爸爸媽媽沒有一個人理我,我失望極了,難道我的壓歲錢泡湯了嗎,我拿起外套正準備穿時,看見兜里有點鼓一摸,原來有兩張紅包,我高興地向一只小鳥似的在屋子里飛來飛去,原來爸爸媽媽早有準備。春節真熱鬧啊!
春節節日的作文9
在許多人眼里,過春節就是貼春聯、放煙花、吃團圓飯、看春晚、拜大年,我們家也不例外。可在我心里,春節應該是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放松心情,做一些平時想做卻做不了的事情:跟爸爸一起做模型,跟媽媽一起看4D動畫電影,或者一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真想過個不一樣的春節啊!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今年過春節,我們家終于“大改革”了——“煥然一新”的新過法,讓我們整個春節都沉浸在歡樂祥跟的氣氛中。下面,我就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家過春節的“改革三章”吧!
改革第一章:不逛商場泡書城。往年,春節前夕,我們總是要來個全家總動員,花上好多時間到商場瘋狂采購,新衣、零食、禮物……大包小包拎到拎不動為止。今年春節,我們把購物的一半時間改成了泡書城,各自挑選“心動”已久的書籍。而相約看書,也成了我們家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改革第二章:輕松告別興趣班。為了不輸在起跑線,每個假期,即便是春節,總有這樣那樣的興趣班或者是演出活動在等著我。今年春節,我終于輕松卸裝,跟它們說“BYE—BYE”了。放松心情的我,有了更多的時間跟小伙伴一起玩耍,享受屬于我的童年。
改革第三章:旅游給春節畫上笑臉。幾個玩得來的家庭、一群熱鬧的小伙伴,我們組成了自駕游團隊,開始了我們快樂的浙江游。一路上,我品嘗到了美味的嘉興棕子,看到了氣勢雄偉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坐到了有著餐廳、茶室的大輪船……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哈哈,我們家過春節的“改革三章”夠炫吧!你也想過個不一樣的春節嗎?那么,趕快計劃吧!
春節節日的作文10
我爺爺祖籍金華。金華人過年,餐桌上有一道菜是不能少的,那就是——蘿卜丸子。它是蘿卜和肉切丁,用番薯粉拌勻蒸熟的。一個個有網球大小,琥珀色,里面的肉和蘿卜清晰可見,咬起來QQ的,鮮咸可口。因為蘿卜丸子胖胖圓圓的,寓意合家團圓,所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吉祥菜”。
這不,年三十的餐桌上,那么多花花綠綠的菜里,它就擺在顯眼的位置。按規矩,老人先動筷子。爺爺夾起一個丸子,感嘆道:“我小時候家里窮,蘿卜丸子肉少蘿卜多,也只有年三十才能吃到。難得吃一次,真是當時最幸福的事兒了。”爺爺瞇著眼,一副陶醉的樣子,奶奶笑著點點他,夾了一個丸子給正在為大家倒酒的媽媽。
爸爸愜意地喝的米酒,得意地說:“那我小時候好多了,蘿卜丸子過節就能吃上了,而且肉多蘿卜少,一口咬下去,那可是滿嘴流油哦。”
我這個愛吃肉的家伙早就等不及了,心想:現在我要吃蘿卜丸子,只要和爺爺說,他一定隨時會給我做。嗯,美食當前,嘴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說的。二話不說,夾起一個丸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卻猛地發現今天的丸子怎么沒幾顆肉丁呢?我急得大喊:“今天的蘿卜丸子怎么肉那么少,難道我們家越來越窮了嗎?”爺爺哈哈大笑,說:“這丸子可是‘升級版’哦。現在不是都講養生嗎?提倡多吃蔬菜,少吃肉,所以我少放了肉,不過,里面加了冬筍、香菇呢。”細細品嘗,口感果然比以前豐富了。
我不由得也感嘆道:“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蘿卜丸子,這70年的變化竟是一波三折,經歷豐富嘛!”大家都笑了。在笑聲中,那盤蘿卜丸子顯得更加晶瑩剔透,引人垂誕……
春節節日的小報
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人心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春節節日的小報,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春節節日的小報一
春節節日的小報二
春節節日的小報三
春節的征文:
放了寒假,春節便隨即而來。街邊的枯樹上掛滿了霓虹燈,夜晚,它們就像是一株株五彩繽紛的滿天星一般,路牌上,赤紅色的中國結彩燈紅艷艷的閃爍著,如同一團火焰。處處都透著中國的韻味,處處都散發著濃濃的年味。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與活動也五花八門,多姿多彩。在這一天,人們不光要掛燈籠,貼春聯,長輩還要給晚輩發壓歲錢,親朋好友之間互相拜年等等。
在這一天,燈火輝煌,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桌子上一盤盤晶瑩圓潤的餃子宛如一個個銀子一般,象征著來年富貴滿堂。
小時候,總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可以吃上許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而且,在一大桌年夜飯中,每道菜只吃一點便飽了。吃過飯后,父親便會拿著許多煙花炮竹去院子里,那時,我會歡歡喜喜的穿著母親為我買的新衣服去窗前駐足觀望,當看到一些特別漂亮,花色特別鮮艷的煙花時,我便會高興的尖叫雀躍,仿佛撿到了珍貴的寶藏。
如果是聽到了特別響的炮竹時,我會驚呼一聲,嚇得捂住耳朵,一般遇到這樣的炮竹時,我便會叫它震天雷。小時候懼怕這樣響的炮竹,但直到如今我仍然懼怕它,只因它那驚天的響聲,在每一個除夕夜,我不知會被它嚇到多少次,父親他們燃這種炮竹時,我總會躲得遠遠的。
每年過年的前幾天,家里最忙的人就要數母親了。
過年前幾天,母親會把家里里外外都打掃一遍,什么擦玻璃、洗衣服、洗床單這些活兒都是母親一個人來做。等這些事都做完后,家里在頃刻間變得煥然一新,窗明幾凈,好像新家一樣。母親干完活兒后,接著就是置辦年貨,雞鴨魚肉,豬羊牛頭,通通都一股腦兒的塞入了冰箱,每年這個時候,我家的冰箱便被塞的滿滿的,一點空余的地方都不留。
現如今,我們都是去奶奶家過年,奶奶如今搬到了新村,交通也不像以前走山路那么不方便了。
現在,我也不怎么盼望過年了,因為,每過一個年,我就長大一歲,長大一歲也就意味著要多承擔一份責任,我美好的青春年華也會隨著這些責任一點點的逝去,那時的我,就再也沒有任性撒嬌的機會了。
但即便如此,又怎樣呢?重要的是,每年過年,我都能和我最愛的家人相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頓年夜飯,這便足夠了,還有什么,能比這更珍貴的呢?
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但它卻充滿濃濃的親情和年的味道。
年前的民間習俗:
年二十五
做豆腐
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年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后,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饑等)。
接玉皇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于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閑暇娛樂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照田蠶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年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年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
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等活動。
年二十六
俗話說“年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年二十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
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年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年二十八
宰雞趕大集
年謠云:“年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后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年二十九
祭祖
上供請祖
年謠稱:“年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是什么?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焚香于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
年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跳鐘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
中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門的旁邊,后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于門…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
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上一篇:2023戰疫標語錦集五篇
下一篇:遵守上班紀律標語匯集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