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國旗下的講話優秀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書寫貫穿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已經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也造就了不少有修養、學識高的人才,更為人類文化事業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寫出一手漂亮、流利的好字呢?
首先就得從學寫字開始就養成個人良好的書寫習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一個人字寫得好壞,還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郭沫若先生認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成這樣的習慣有許多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此外,據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后,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扎下根來就難多了。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學起,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關注自己的'寫字姿勢,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那么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呢?首先是意識上要注意,要關注自己書寫時不良習慣的形成,并加以糾正。其次要有正確的書寫姿勢和字體規范。主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1句】:寫字姿勢
書寫的姿勢對于練習寫字非常重要。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減輕疲勞,提高書寫水平,而且還能促進少年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預防近視、斜視、脊椎彎曲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因此,必須引起重視。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上身坐正,兩肩齊平;頭正,稍向前傾;背直,胸挺起,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兩腳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眼睛與紙面的距離應保持在一尺左右。
【第2句】:執筆方法
執筆方法正確與否,關系到筆的控制能力,運筆的靈活性,書寫的速度,直接影響書寫的效果。良好的執筆方法必須從小培養,否則,一旦形成習慣,糾正起來很難。
正確的執筆方法,應采用三指執筆法。具體要求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處,筆桿和紙面呈50°左右。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
寫字時做到三個一:一寸一拳一尺。
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有利于呼吸順暢和精神集中,能防止兒童脊椎彎曲和眼睛近視;在寫字過程中,堅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認真仔細,規范整潔,會促進小學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發展。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踐行“一筆一畫寫好字,一言一行做真人”吧!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作文
我始終認為,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漢字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應盡的責任。因此,本周我們中年級語文教研組所安排的內容是《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由侯老師做主要發言人,然后大家再做討論分享。難得的是孟校長全程參與了我們的教研活動,并給予了細致的指導和較高的評價。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呢?侯老師的發言特別全面細致。首先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坐姿,這是書寫漢字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正確的執筆姿勢,壞姿勢一旦養成便很難糾正;第三是教給學生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教師要做好示范,學生也要認真寫好每一個筆畫;第四,讓學生正確認識漢字的字形,認真觀察漢字的.間架結構,找準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書寫漢字;第五,書寫描紅,掌握正確的書寫順序。
我們大家一致認為侯老師說得這幾點特別好。這也是每一個想要寫好字的學生必須做到的,全面,細致。先不說追求書法藝術,最起碼的我們要讓學生書寫漢字時做到工筆正楷。
侯老師發言之后,我們展開了集體討論,并就自己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做法依次發言,通過分享,除做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漢字書寫的要求外,我們又收獲了以下幾點可借鑒之處,可以在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中加以嘗試:
【第1句】:上好中午午間自習的練字課,讓孩子認真對待每一天的這二十分鐘練字時間。
【第2句】:可以學習五年級靳老師的做法,讓孩子頭頂練習本練習良好的坐姿。
【第3句】: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畫田字格書寫,或是大屏幕上投影示范,一筆一劃地教給學生如何寫好一個漢字。
【第4句】:學生寫課堂作業時,可以用本子紙輔助。
【第5句】:讓學生放慢速度,只求質,不急于求成,也不要求量。
【第6句】:教給學生學會讀字,做到既正確又美觀。
【第7句】:用鋼筆書寫漢字時,堅決讓孩子避免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紙等。
孟校長說,參加此次教研他收獲很大,作為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人,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次教研,我便是憑著記憶做了以上的記錄總結,雖然簡單,但我覺得既然能夠記下來并寫下來便說明本次教研我有了巨大的收獲。尤其是第二點,我覺得靳老師的做法非常好,可以一試。
雖然經過一二年級的培養學生在書寫習慣上仍還有很多遺留問題,盡管班里也有不少我們“啟而不發,憤而不慨”的困難戶,但至少我們應該相信,只要我們盡力去做,學生總會有不少收獲的,哪怕只是一點點。
國旗下演講稿: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你們知道科技大學少年班嗎?你們知道13歲就進入科大少年班的周峰嗎?你們知道他為什么這么小就能成為大學生嗎?在談到自己成績優異的原因時,周峰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就是從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周峰的學習自覺性特別強,從不需要別人提醒,更不需要別人強制,該學習的時候就一心一意學習,該玩兒的時候就輕輕松松地玩兒。
學習時,他總是全神貫注,思想從不開小差,即使稍有走神,也能立即作出調整。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談到習慣時也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那應該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四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同學們努力的方向。
【第1句】:一心向學的習慣: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
同樣是水壺,普通人燒出的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了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拉破了,普通人只會想到埋怨草的無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魯班卻想到了發明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農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瓦特、魯班、牛頓平時一心向學,所以,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了他們靈感的火花。
【第2句】: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同學們一定都聽說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吧。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學習時不可一心二用。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如果硬要同時做,必然使每件事的質量都有所降低。所以,學習就應該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第3句】: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它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4句】: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在學習時,重點應克服以下幾種不良習慣:
(1)克服有勞無逸的習慣。學習時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及時消除大腦和眼肌的疲勞,提高總體學習效率。(2)克服躺著看書的習慣。躺著看書、看電視,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嚴重時就會造成視力損傷。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希望每一個杜小的孩子都能堅持不懈,讓好習慣伴我們一生。
優秀國旗下的講話優秀演講稿
兩千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邊,面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時間與事物,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嘆: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于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覺的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里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后,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于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另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虛耗它。猶如朱自清所說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里過去。我覺得時間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時,它又從摭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這句話寫出了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間。“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憂郁地接近;“現在”,快如飛箭地消失;“過去”,永遠地停止。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長河里,人生僅僅是微小的波浪。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時間吧!
上一篇:高校火災宣傳標語匯總200句
下一篇:迎元旦活動主題標語合集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