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
《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直到現在,它仍然是中醫學生學習的寶典。下面是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歡迎閱讀。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由于它們的分布不象十二經脈那樣規則,同臟腑沒有直接的相互絡屬,相互之間也沒有表里關系,與十二正經不同,故稱“奇經”。
奇經八脈縱橫交錯于十二經脈之間,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①進一步密切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
②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十二經脈氣血有余時,則流注于奇經八脈,蓄以備用;十二經脈氣血不足時,可由奇經“溢出”,給予補充。
③奇經與肝、腎等臟及女子胞、腦、髓等奇恒之腑的關系較為密切,相互之間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聯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督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項后風府穴處進入顱內,絡腦,并由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處。
督脈
(2)基本功能
督,有總管、統率的意思。督脈行于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陰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所以又稱為“陽脈之海”。其次,督脈行于脊里,上行入腦,并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和腎有密切關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任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處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面頰,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有擔任、任受的意思。任脈行于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所以又稱“陰脈之海”。任,又與“妊”意義相通。其脈起于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稱“任主胞胎”。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沖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會陰后,從氣街部與足少陰經相并,挾臍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繞口唇,到目眶下。
任脈
(2)基本功能
沖,有要沖的意思。沖脈上至于頭,下至于足,貫串全身,成為氣血的.要沖,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之稱。沖脈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密切關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帶脈: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在腹面的帶脈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
帶脈圍腰一周,猶如束帶,能約束縱行諸經。
【第5句】:陰蹺脈、陽蹺脈
【第6句】:陰維脈、陽維脈
拓展閱讀:內經與亞健康
這是一份關于亞健康的調查問卷。你經常打哈欠嗎?在中醫里,經常打哈欠是胃經的病,叫做善伸數欠。胃氣不舒,因胃寒老堆荽著身體,人體有自愈力,它想把這個胃氣給舒展開,打哈欠振奮胃氣。
另外一種病叫做但欲寐,白天總想睡覺。但,只是的意思,想睡而又睡不著。在《傷寒論》中歸類為少陰癥,也就是心腎方面的毛病。你會失眠嗎?亞健康是在指標上查不出來,但健康已經出問題了。
失眠在中醫里就是心腎不交,或者思傷脾,思慮太重。時間久了會很難治。也屬少陰層面,已經到第五個層面了,已經是病人了。
中醫能在病人沒有癌癥以前,就已經把脈出會形成癌。脈是氣脈,當氣脈出現問題時,氣血發生變化時,能夠把脈出來。CT掃描能掃出有形的東西,掃不出無形的。你喜歡把腿放在高處嗎?放在高處是因為腿發沉,人老腿先老。大腿前側,基本是胃經所主。大腿后側,尤其是沿著腿部的正中線,一直上到頭,是膀胱經所主。膀胱經是為太陽層面,是表。如果腿發沉,喜歡放在高處,中醫里叫做陽虛。陽虛是太陽膀胱經出問題了。
或者經常腰酸背痛腿抽筋,我們知道腰酸,是腎的問題。膀胱經是從頭從我們的精明穴一直上去,沿著頭一直下來,沿著后背,在后腰處,膀胱與腎相表里。當膀胱經痛的時候,也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明顯地是膀胱經的問題。全是陽虛。
人體所有功能運化全靠陽,陰虛可補,氣怎么補。這也是一個很深的病。你在星期日晚上,會有上班恐懼癥嗎?
不愿意跟上級或熟人見面這兩條歸屬于胃腎病。腎主恐,胃經有病,如有憂郁癥,會總覺得屋子特別亮,太晃眼,受不了。在胃經病里叫畏人與火,害怕與別人接觸,不愿意和陌生人見面,怕光。
這些已經是憂郁癥的前期,甚至已經是憂郁癥了。一定會有失眠的像,沒有失眠的話,也會多夢。夢特別多是虛火擾頭的像。早晨能睡多晚就睡多晚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造成的,在中醫里叫做陰陽顛倒。太陽升起的時候,萬物的陽氣都在生發,人的陽氣也應該跟著生發。如果此時你的陽氣得不到生發,屬于夜貓子型,在夜里陽氣全調起來,子時以后精神得不得了,11點以后特精神,一玩就玩一夜,最后的結局就是抑郁癥。很多上網癮的孩子,會做出極端的行為,實際上他已經控制不了自己,不愿意和別人接觸,他已經沈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要從心理和身體上關心這些孩子,一定要帶他多出去玩,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而不是上網的習慣。
陰陽顛倒會造成人的心智的混亂。經常坐著發愣發呆經常坐著發愣發呆的人,中醫認為是神不足。實際上是腦子不夠用,陽氣上不來也是陽虛癥。很多人爬樓梯時,會覺得腳已經夠到樓梯上去了,實際上沒夠到。
上樓和下樓如果出現腳痛,是不同的經脈在痛。上樓腳痛,是胃氣不足,也是三陰經出現問題。下樓后腿痛,就是膀胱經的問題。不是很渴就想不到去喝水中醫里沒有糖尿病這個詞,叫做消渴癥,最初的感覺容易口渴。
口不太渴屬于太陰癥,屬于脾的問題。
如果特別口渴,就是少陰癥,更低一層。
按六經辨證來講,口不渴為太陰癥,口渴為少陰癥。怎么也想不起朋友的名字了是記憶力出問題了,中醫認為是陽虛。有些四五十歲的人,會突然的出現記憶力急劇衰退,基本上是屬于膀胱經的問題。同時三陽經也都出問題了,包括太陽和陽明,有可能胃也不好,或者是決斷性也差。年輕時耗散太大,這時就可能出現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或被蒙蔽心智,那是另外一種。身體體重突然下降或上升按說是脾的問題,脾主肌肉。肌肉突然減少或增加很多,說明你對身體已經沒有能力關心了。胖了,瘦了,已經沒有感覺了。便秘,或者一有風吹草動肚子就不舒服一有風吹草動肚子就不舒服,這是身體很虛弱的像,是中焦氣不足。便秘屬于津的功能出現問題。是元氣大傷。中醫對治亞健康分不同層面。身體的病,當然要用藥來治,但藥不是萬能的。關鍵是要在情志上,生活習性上,改變自己。中醫的要點(《黃帝內經》的要點)人為本,病為標
以調動人體自愈力為主
強調身心互補
重視人文關系
四大健康憂患人為本,病為標,病只是人的習慣、生活方式等壞毛病發展出來的東西。根本性的是人。能否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是治好病的根本。病只是表現。以調動人體自愈力為主,人體有自保功能和自愈力。所謂本性,就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依據自己就能夠達到和諧。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
現在大成之道國學研究院張成院長,張成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導師。就幫助各位從張成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角度出發,總結整理出來了,張成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請大家耐心的閱讀本。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由于它們的分布不象十二經脈那樣規則,同臟腑沒有直接的相互絡屬,相互之間也沒有表里關系,與十二正經不同,故稱“奇經”。
奇經八脈縱橫交錯于十二經脈之間,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①進一步密切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
②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十二經脈氣血有余時,則流注于奇經八脈,蓄以備用;十二經脈氣血不足時,可由奇經“溢出”,給予補充。
③奇經與肝、腎等臟及女子胞、腦、髓等奇恒之腑的關系較為密切,相互之間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聯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督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項后風府穴處進入顱內,絡腦,并由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處。
督脈
(2)基本功能
督,有總管、統率的意思。督脈行于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陰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所以又稱為“陽脈之海”。其次,督脈行于脊里,上行入腦,并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和腎有密切關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任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處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面頰,分行至目眶下。
(2)基本功能
任,有擔任、任受的.意思。任脈行于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所以又稱“陰脈之海”。任,又與“妊”意義相通。其脈起于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稱“任主胞胎”。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沖脈:
(1)循行部位
起于胞中,下出會陰后,從氣街部與足少陰經相并,挾臍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經喉,環繞口唇,到目眶下。
任脈
(2)基本功能
沖,有要沖的意思。沖脈上至于頭,下至于足,貫串全身,成為氣血的要沖,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有“十二經脈之海”之稱。沖脈又稱“血海”,同婦女的月經有密切關系。
黃帝內經十二經絡養生法帶脈:
(1)循行部位
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繞身一周。在腹面的帶脈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
帶脈圍腰一周,猶如束帶,能約束縱行諸經。
【第5句】:陰蹺脈、陽蹺脈
【第6句】:陰維脈、陽維脈
《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古人把一整天分為12個時辰,由于“天人相應”整體觀的關系,其與我們人的五臟六腑及其經絡密切相關。在自然界每個時辰當中,人體都有一條經絡、一個臟腑當值,因此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所對應的臟腑,就可以收到強健身體、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子時:萬籟俱靜正好眠
指晚上11點到次日凌晨1點。
子時膽經當值,屬“陰中之陰”,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時候,也是陽氣開始初生的時段,膽氣在此時開始升發。《內經》認為:“凡十一臟取決于膽”,意思是說膽氣若能順利地升發,人體各個臟腑就會正常運行,人的身體狀態就會很好。
由于“陰靜陽躁”的緣故,子時萬籟俱靜,人體陽氣微弱,此時安眠,可以讓陽氣得到補養,使膽氣決斷功能強健,因此人們在一天之中精力充沛。
現代研究,子時體內以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體溫下降,呼吸、心率及脈搏減慢,腎上腺素水平降低,外周血管擴張,內臟各器官功能下降,但大腦松果體內分泌的褪黑激素含量卻開始增高,從而誘導人體進人睡眠放松狀態。也就是說此時人體較為虛弱,最宜休息,同時睡眠質量較高,最能夠解乏。
丑時:肝臟藏血不熬夜
指凌晨1點到3點。
丑時肝經當值,此時陽氣比膽經當值之時要強盛一些。
《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也就是說,肝主疏泄,能夠調節、分配一身的血量,以此供應臟腑、肢體乃至精神情志的需要。而“人臥則血歸于肝”,我們通過睡眠,可讓肝血得到修養,使肝臟主疏泄、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發揮。現代研究,睡眠期間包括肝細胞在內的所有細胞開始自我修復,可增加肝臟40%的血流量,使肝臟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氣及營養的供給。
現代生活之中,經常熬夜,缺少睡眠,一是氣血得不到恢復,不能補充體力;二是大腦疲勞、神經功能紊亂,出現記憶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三是皮膚營養缺乏、內分泌紊亂、代謝產物刺激,出現皮膚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
寅時:肺臟主氣好歇息
指凌晨3點到5點。
中醫認為,肺經是人體臟腑經脈氣血流注的起始經脈,肝臟在丑時把血液貯藏并推陳出新之后,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朝百脈”、“肺主氣”的作用送往全身。因此,寅時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健康的人這時應該處于深睡狀態,也就是說人體要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由靜而動的轉化。
《內經》認為:肺為“嬌臟”,所以子丑寅三個時辰,要好好歇息,深度睡眠,養精蓄銳,決不能在此時進食、看書、上網、運動。身體的各個器官于此時開始由靜轉動,對血、氣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因此心臟病患者可因氣血需求量的增加而加重心臟的負擔,若不注意休息,或晨運過早,或起床太猛,就有可能于此時使病情加重或是死亡。
卯時:大腸當值宜排便
指凌晨5點到上午7點。
卯時天剛初亮,大腸經當值,因大腸主傳導,故此時是排便的最佳時機。古人認為,天亮了,這叫天門開,而天門開了,地戶也要開,地戶在這里就指魄門、肛門。因此卯時排便是自然規律,只要不人為地干擾,它都能正常表現。
《內經》指出:“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是說魄門、肛門的正常啟閉開合維持著人體五臟氣機的升降,而肛門的啟閉功能又依賴于五臟功能的調節。如大便秘結可引起肺氣宣降失常發生咳嗽氣喘,長期便秘會引起痔瘡下血,甚至導致大腸癌。
辰時:胃主受納吃早餐
指上午7點到9點。
微助點編輯器
辰時氣血流注于胃經,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此時人們吃早餐就是要補充營養,以保證一整天人體的需求。這時天地陽氣最旺,人的脾胃功能也最強,吃的早飯也最容易消化而發揮其營養的作用。
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將食物種類分為谷物、肉類、奶及奶制品類和蔬菜與水果類等四種,認為早餐有四個種類則為高質量的早餐,有三個種類則為較有質量的早餐,而有兩個種類或不足兩個種類則為較低質量的早餐。
巳時:脾經當值精神足
指上午9點到11點。
巳時是脾經當值。脾主運化,主升清,能夠把胃初步消化的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并將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從而起到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以維持人們的生命活動。
巳時也是人體精神最為振奮、體力最為強健的時候,是人一天當中的第一個“黃金時間”。此時,上班族工作效率最高,學生記憶力最強,老年人鍛煉身體體力最充沛,而這些精力和體力,都來源于既有數量更有質量的早餐的營養,因此早餐要有足夠的營養基礎,才能保持身體機能的狀態最佳。
保養脾胃,關鍵要注意四點,一是注意飲食有節,不可過飽,以免勞傷脾胃;二是避免飲食生冷太過,以免挫傷脾胃陽氣;三是注意不可過度安逸,或久坐不動,以免脾胃氣機阻滯。
午時:心主神明當小憩
指上午11點到下午1點。
午時心經當值。心主神明,人們在午時能小憩一下,對養心安神大有好處。子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午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子午時段都是陰陽交替之時,有利于養陰及養陽,因此睡子午覺,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好處。
根據《內經》理論,人們經上午半日活動,陽氣耗散,加之午時屬一日的陽中之陽、是陰氣開始初生的時段,陽氣由此即會由盛轉衰,所以午后需稍事休息可以培補陽氣。此外,由于中午環境氣溫較高,使得體表血管擴張,血液被迫向外分流,因此午餐后應注意適當休息,以保證消化器官的血液供應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據調查,許多老壽星即有保持午后小睡的養生經驗。
未時:暢通血管多喝水
指下午1點到3點。
未時小腸經當令。《內經》認為:“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吸收食物中的`精華,并將糟粕送入大腸與膀胱,以進行一天的營養調整。因此,人們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午飯,這樣才能使小腸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時更好地吸收營養。
另外,當食物中的營養進入血液循環后,會使血液的濃度突然增高。所以,在未時我們應及時補充水分,如喝杯涼白開,或喝杯清茶,稀釋血液的濃度,即可達到保護血管的養生目的。
申時:工作學習練身體
指下午3點到5點。
申時膀胱經當值。此時小腸已把水谷精微輸送到全身各處,由于膀胱經從后腳跟沿后小腿、后大腿、臀部以致脊柱兩旁向上,一直運行到頭部,是身體一條大的經絡。因此這時人體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又進入另一個強盛階段,也是工作、學習及其鍛練身體的好時段。
古人主張“朝而受業,夕而習復”。申時由于氣血容易上輸于腦部,學習效率因此就比較高。申時如果出現下肢、后背、后腦疼痛以及頭腦犯困、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有可能就是膀胱經陽氣虛衰、氣血不足。
酉時:養腎清腎兩相宜
指下午5點到晚上7點。
酉時腎經當值。中醫認為:腎藏精,為先天之本,既主生長發育,又主生殖。如果在酉時出現發熱的癥狀,說明你的氣血已經出現了虧虛,應該及時進行調補,譬如可吃些黑芝麻、枸杞子,或服用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
如果說凌晨5點到上午7點的卯時代表一天的開門,那么下午5點到晚上7點的酉時則代表一天的關門,開門宜動,關門宜靜。此時宜減少外出與身體活動,以養精蓄銳,保養腎臟。另外,此時喝水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排毒,清洗腎和膀胱,預防腎結石、膀胱炎等病癥。
戌時:心包當令宜散步
指晚上7點到9點。
戌時心包經當值。心包是心的外圍組織,當外邪侵犯心臟時,會首先侵犯心包。因此,伴有心功能不良的人可通過在戌時敲打心包經穴位或進行散步等方式來改善心功能,以防夜晚睡眠時發生血栓。
另外,當敲打穴位或散步回來,睡覺前,應喝杯淡茶水或者溫開水,以起到補充陰液、稀釋血液的作用,使血管保持通暢。
亥時:溫水泡腳助安眠
指晚上9點到11點。
亥時三焦經當值。三焦具有通行諸氣,暢通百脈的作用。人在此時睡眠,百脈、臟腑可得到最好的休養,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睡覺之前,可以先用溫熱水泡腳半小時,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度,能暢通上中下三焦的氣機,使勞累了一天的身體得到充分地放松,有利于睡眠。
上一篇:春天活動促銷標語匯總三篇
下一篇:法治進景區宣傳標語匯聚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