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真諦知識點梳理教學設計
【第1句】:無法治不自由
【第1句】: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21·cn·jy·com
【第2句】:自由的含義
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第3句】: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
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第4句】:自由的意義
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第5句】:法治與自由二者間的關系
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第6句】:違反法律的代價
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第2句】:法眼看平等
【第7句】:平等的含義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第8句】:平等的意義
(1)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第9句】: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平等
【第10句】: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11句】: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原則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自由的真諦初中作文
“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有兩種解釋:【第1句】:傲視群倫;【第2句】:目中無人。
魏晉年間出了一班奇人:竹林七賢。他們為了逃避世事,放浪形骸,整日以酒為伍,絲毫不在乎世人異樣的眼光。看劉伶“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稽康臨刑前從容的彈奏舉世無雙的廣陵散,就可知道他們有多么的曠達不羈。他們借著脫卻行跡來表達對亂政的不滿,借著狂歌痛飲來忘卻世俗的紛擾,膽大妄為,自古以來評價不一。姑且不論對他們的看法,我敢說,他們做了“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的最佳詮釋。
然而,他們是“傲視群倫”,還是“目中無人”?
就當時的道德標準而言,他們此舉乃是違背禮法,“目中無人”;以文學家的觀點來看,他們任真自得,“傲視群倫”。照這么說來,這豈不是一樁無頭公案?
沒錯,如果照這么說來,這其實是沒有結果的。但是我認為,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于“態度”。傲視人間的人,雖然行為叛逆,但是對事的態度是十分堅定的,秉持著自己的理想,擇善固執。這樣的人,縱使不能被當世的人所接受,但是其品格將會傳唱千古。反之,若一個人目中無人,那么他的態度必是輕浮、不穩定的。當有一天碰到比自己更強大的人,醒悟自己的渺小,就可能從自大變自卑,一蹶不振。我認為,竹林七賢雖然狂妄,但是他們的態度是堅定的,他們就是想要遠離世俗,佯狂避世,不有一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癡狂,的傲氣在嗎?
現在的我們,常常說著“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究竟是哪一種呢?
關于自由平等的主題作文
第一篇:自由平等
鳥只有在遼闊的天空中才能盡情地翱翔;魚只有在深邃的江河才能歡快地游弋;雄師只有在一望無垠的平原才會充分顯示颯爽的英姿。人,更需要自由。人只有在自由的條件下才會有安寧的生活,一切的理想、抱負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得以實現。人,擁有自由,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自由甚至比生命還重要,它是一種境界,一種追求的目標。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渴望自由,尤其是人,那是精神世界存在的條件之一。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尊重,所有的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大家遵循的制度、受到的待遇也應是平等的。在舊時社會,許許多多的人都受不到應有的平等待遇,甚至會因無法改變的出身等因素被降低人格。對于這些不公的制度,總會有人勇敢地反對。他們是值得稱贊的,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去捍衛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人們向往和平,向往愛,向往人與人之間美好和諧的關系。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們做到了博愛。時常可以看到,在失學少年、貧困家庭的捐款箱前,總有一只只溫暖的'手將一份份的關懷、愛心投入其中;在今年“非典”蔓延時,總有一個個白衣天使不顧自身安危,盡力搶救著病人。許許多多的人能將溫暖和愛給予毫無血緣關系、素昧平生的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善良、博愛的表現,是美的體現。
完全達到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也許只能出現在理想之中。但人們能夠力所能及地朝這個目標發展。也許,這存在著很多困難,但若擁有堅定的決心和不畏強權的勇氣,這一天始終會到來。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在13歲的時候進了伊頓貴族子弟學校。在這所學校,剛入校的新生要像奴隸似的給高年級學生鋪被、提水、擦皮鞋、刷衣服,沒有一點尊嚴。若是誰不肯,就要受到攻擊。嚴酷無情的學校,和生性渴望自由、美好的雪萊格格不入,他堅決表示決不給學長們做奴隸。學長們就常常迫害雪萊,有一次將他打了一頓,還撕破了他心愛的詩集。然而,拳頭戰勝不了他,雪萊發下了誓言:“我發誓,我一定盡我最大的力量,做到理智、公正、自由。我發誓,決不與自私自利、有權有勢之輩同流合污,甚至也決不以沉默來與他們變相地同流合污。我發誓,要把我的一生獻給美……”
在三色旗中,藍色表示自由,白色表示平等,紅色表示博愛。這一面旗幟,這三種顏色,象征著人們對美的無限渴望和追求。
第二篇:自由平等
秋天到了,菊花競相開放,爭奇斗妍。你還記得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有一只會笑的貓嗎?我們的故事就從它和一只被萬年龜大師吹成氣球的老得不知活了多少歲的“球球老老鼠”說起……
當秋風吹開滿園菊花的時候,被萬年龜叼走的“球球老老鼠”又回到了翠湖公園,它帶來了一個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消息:在群山深處,有一個綠狗山莊,在那里,它遇見了“地包天”日夜思念的“小白”。于是,“地包天”,我(笑貓),“球球老老鼠”日夜兼程地趕去了綠狗山莊。我們對山莊進行了地毯式的搜尋,卻始終找不到“小白”。不久,“地包天”也離奇失蹤了,我的“球球老老鼠”這才發現了那個隱藏在山莊里毛骨悚然的秘密,可我們卻無法救出那失去自由的一只只綠狗,就在這時,一瓶紅酒使“球球老老鼠”擁有了不可思議的魔力。在雕塑家的慶功宴上,綠狗山莊里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就是這個跌宕起伏、不可思議的故事是我對人生展開了最初的思考,這個從金秋到嚴冬的故事,猶如溫暖的“心靈雞湯’和陪我成長的“心情寶典”,使我對生命有了深沉的的感悟。
綠狗山莊中有個看似溫文爾雅、風度不凡的雕塑家,但他的內心卻恐怖丑陋:他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把一百只狗涂成綠色,放在不同的可怕場景中,只為了刻畫出形態不一的夠。這使我毛發直立:自私,可以讓人變得這么可怕嗎?能夠讓人剝奪100只狗的自由。假如世界上再多幾個這樣的人,那不知又有多少動物慘遭毒手,那樣的情況真是讓人不敢想象。
動物們一次次地失去自由,大自然的生存規律也一次次地被破壞,地球已經慘絕人寰,說不定在明天、幾年、幾十年后,地球上只剩下了一種高級動物——人類。那又是一幅怎樣冷清孤獨的場面?
文章中的畫面,便是地球的今天,而明天沒有出現,因為明天是一幅需要我們用行動圖繪的畫面。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次經歷。
記得一年的夏天,我在稻田里捉到了一只麻雀。小鳥在手中啾啾地叫著,使我不由地把它帶回家養在鳥籠里。我未曾想到它如此渴求自由。喂它,它不吃,還故意挑釁我,啄痛了了我。我無動于衷,沒想到之后它更加激烈了,在籠子了左撲右撞,好像在怒吼:“我要出去,我要出去!”不知道那時的我怎么會那么殘忍,居然會對這小生靈的反抗熟視無睹。第二天,我在看到它時,它已經奄奄一息,可那堅持的目光分明在訴說著對自由的渴望。
是呀,鳥兒有翼,它便要飛翔;馬兒有腿,它就要奔馳;魚兒有鰭,它就要遨游。我們人類也一樣,不想被束縛。
我們是21世紀的小主人,讓我們一起來呼吁:“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可貴的,即使是動物,我們也要還動物自由,讓他們生活在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中。
語文知識點梳理復習
【第1句】:基礎知識積累
【第1句】: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骨骼(gé)奕(yì)笨拙(zhuō)愜意(qiè)滑稽(jī)苑(yuàn)嫣然(yān)掬(jū)
【第2句】:形近字
┏辯(biàn)辯解┏嬌(jiāo)嬌氣┏捧(pěng)捧場
┣辨(biàn)辨別┗驕(jiāo)驕傲┗棒(bàng)木棒
┣辮(biàn)辮子
┗瓣(bàn)花瓣
【第3句】:多音字
┏(jǐng)頸項┏(xíng)行走
頸┫行┫
┗(gěng)脖頸兒┗(háng)銀行
【第4句】:詞語解釋
【嫣然】美好的樣子。
【笑容可掬】笑容露出來,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顯。
【手舞足蹈】雙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骨骼】人或動物體內或體表堅硬的組織。
【新陳代謝】生物體經常不斷地從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并使這些物體變成生物體本身的物質,同時將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這個過程就叫作新陳代謝。
【神采奕奕】精神飽滿的樣子。
【笨拙】不聰明;不靈巧。
【不一而足】不是一種,而是很多。
【笑的辯證法】指對“笑”要作全面、具體、多角度的分析。
【比比皆是】到處都是。
【適可而止】到了適當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過分)。
【愜意】稱心如意。
【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笑。
【苑】(書)薈萃之處。
【融洽】彼此感情很好,沒有抵觸。
【第5句】:文學常識真空
(1)《笑》是一篇__________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人,現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作家。
(2)笑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_愉快。
(3)笑,你是嘴邊一朵______________,在領上______________里開放。
(4)本文從_________入手,首先闡述了“笑”對_________所起的作用,接著,作者將“笑”的“功能”擴大到__________,最后,作者以__________般的語言對___________,并表達了“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
【參考答案】
(1)說明高士其高仕(金其),福州科普
(2)精神
(3)花花苑
(4)生理功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社會生活的多方面散文詩“笑”給予熱烈謳歌
讓全人類都有笑意、笑容和笑聲
【第2句】:課文學習
1.作者簡介
【明確】高士其(1905~1988)
中國作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福州人。生于1905年11月1日,卒于1988年12月9日。1918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5年畢業后赴美留學。1928年于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期間,因實驗時受甲型腦炎病毒感染,留下后遺癥,1939年導致全身癱瘓。他于1931年開始發表科學文藝作品。1935年出版與人合著的科學小品集《我們的抗敵英雄》。1949年從香港到北京后,主要從事科學文藝創作。1949~1965年間,創作了大量的科學小品、科學論文和詩歌。他的科學小品,善于把深奧的科學道理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題材廣泛,趣味濃郁,知識豐富。他的科學詩歌擅長用形象的比喻說明抽象的科學道理。作品有《揭穿小人國的秘密》、《我們的土壤媽媽》、《細菌世界探險記》、《生命的起源》、《太陽的工作》、《時間伯伯》、《高士其科學小品甲集》、《土壤世界》、《科學詩》、《你們知道我是誰》、《高士其科普創作選集》、《高士其談科普創作》等。高士其作品的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富有戰斗性。他是為了戰斗而寫作。他的作品,像一把鋒利的匕首,刺向反動派。
2.題目解說
【明確】本文最初發表在于1981年4月15日的《光明日報》。此時,“文化大geming”已結束4年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人們生活正在得到改善,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影正逐漸散去,笑容又回到人們臉上。重新煥發了寫作熱情的作者,盡管年已76歲,殘疾的身體多病虛弱,卻以歡快激昂的筆調寫下了這篇充滿笑意的科普短文。
3.談談對課文第9段的理解?
【明確】本段從笑的聲音和笑的本質上加以分類。“笑的聲音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細;有快有慢”,這是笑的現象;接著又說明了笑的本質:“有真有假,有聰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通過笑聲來看人,這是笑的辯正法。
4.作者在文章結尾發出“讓全人類都有笑意、笑容和笑聲”的美好祝愿。閱讀課文,簡要文案“笑”能給人們的身心和社會生活代理哪些益處?
【明確】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笑”能促進人體健康,因為人在笑時,能使身體有如下反映:擴張胸肌,產生胃液,促進血液循環,時人的精神飽滿。在社會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文中從笑的哲學、笑的本質、笑的現象、笑的內容和笑的形式作了深入分析,證明在醫學、心理學、教育學及藝術和文學上,都離不開“笑”,“笑”的作用是十分廣泛的,它是人們正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人們心情愉快的一個表現,也是社會生活和諧化的一個標志。
5.結構分析
(1)劃分本文層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個29自然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首先從生理功能入手,闡述了“笑”對促進人的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9-22):作者將“笑”的“功能”擴大到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
第三部分(23-29):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給予“笑”以熱烈的謳歌,并表達“讓全人類都有笑意、笑容和笑聲”的美好愿望,這正是作者奮斗一生的最高目標。
(2)結構圖
┏生理功能→笑促進人體健康┓心
┃┃情
笑┫社會功能→從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說“笑”的功能┣愉
┃┃快
┗熱烈謳歌:→讓全人類都有笑意、笑容和笑聲(美好愿望)┛
【第3句】:深入探究
1.寫作特點分析
【明確】
(1)全文多用短句,構成排比,文字淺顯易懂。
如:第5.6.7.8段,這四段,都是由短句組成,用“笑在胸腔……”、“笑在肚子……”、“笑在心臟……”、“笑在全身……”,構成一組排比段,這些排比段,增強了文章的氣勢,時笑的功能更為突出顯著。文章雖為科普短文,但極少使用專業術語,文字淺顯易懂,這也是本文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原因之一。
(2)擬人和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尤其在文章最后一段。在前面對笑的功能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在這里作者要對笑進行謳歌,而比喻和擬人修辭方法的使用,使文字顯得更親切生動,富有感染力。
(3)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中心突出。
本文從生理功能入手,從生理學、心理學等方面分析闡述了笑的功能與作用,并對“笑”進行了熱烈的謳歌,表達了“讓全人類都有笑意、笑容和笑聲”的美好愿望。
2.請體會文章最后一部分中的比喻和擬人修辭的作用?
【明確】在文章最后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使文字顯得更親切生動,富有感染力。一般地說,比喻的作用有二:一是對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使事物生動、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一但是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幫助人深入理解。有些說明道理的比喻也有使語言形象化的作用。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可以使所寫內容更形象生動,正確地運用擬人,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這一點也正好體現了高士其作品的特色。
3.什么是科學小品?
【明確】科學小品,即文藝性說明文,但它與文藝作品不同,它運用文藝手法的目的是為了傳播切實可靠的知識,而不是塑造形象,因此也稱之為生動說明文。
科學小品是科普創作中的輕騎兵。它方便、靈活,適應面廣,既可“小題大做”,也可“大題小做”;它可在各學科之間縱橫馳騁,甚至將自然科學、現實生活、社會科學聯為一體。它融說理、抒情于一體、一身而兼有雜文的犀利、論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隨筆的輕松、詩的醇郁。所以一篇好的科學小品,在較小的篇幅里有很大的容量,有立體感和縱深感,令人“俯而讀,仰而思”“執卷流連,若難遽別”。
4.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請談一談。
【明確】本文是高士其先生寫的一篇關于“笑”的科學小品文,寫了“笑”的各方面的功能。當時,作者的遭遇是坎坷的,而且年事已高,身體殘疾多病,但他給我們帶來的是歡笑和對生活的熱愛,讓我們不僅知道了“笑”的有關科學知識,以及“笑”給人們身心和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還了感受到了作者的閃光的精神:面對挫折不自卑,永遠做一個樂觀的人,微笑面對生活的挑戰、人生的挫折。
【第4句】:課內閱讀
笑,也是一種運動,不斷地變化發展。笑的聲音有大有小;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細;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聰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嬌嫩的;有現實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熱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是笑的辯證法。
笑有笑的.哲學。
笑的本質,是精神愉快。
笑的現象,是讓笑容、笑聲伴隨著你的生活。
笑的形式,多種多樣,千姿百態,無時不有,無處不有。
笑的內容,豐富多采,包括人的一生。
笑話、笑料的題材,比比皆是,可以匯編成專集。
笑有笑的醫學。笑能治病。神經衰弱的人,要多笑。
笑可以消除肌肉過分緊張的狀況,防止疼痛。
笑也有一個限度,適可而止,有高血壓和患有心肌梗塞毛病的病人,不宜大笑。
笑有笑的心理學。各行各業的人,對于笑都有他們自己的看法,都有他們的心理特點。售貨員對顧客一笑,這笑是有禮貌的笑,使顧客感到溫暖。笑有笑的政治學。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非有笑容不可,不能板著面孔。
笑有笑的教育學。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孔子勉勵他的門生要勤奮學習。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們在學校里,常常聽到讀書聲,夾著笑聲。
笑有笑的藝術。演員的笑,笑得那樣愜意,那樣開心,所以,人們在看喜劇、滑稽戲和馬戲等表演時,劇場里總笑聲滿座。笑有笑的文學,相聲就是笑的文學。
笑有笑的詩歌。在春節期間,<人民日報》發表了有笑的詩。其內容是:“當你撕下、1981年的第一張日歷,你笑了,笑了,笑得這樣甜蜜,是堅信:青春的樹越長越蔥蘢?是祝愿,生命的花愈開愈艷麗?呵!在祖國新年建設的宏圖中,你的笑一定是濃濃的春色一筆……”
1.請從第一段中找出兩組反義詞,寫在下面。
(1)____(2)____
2.“笑的,多種多樣,千姿百態”,請你舉例說明“笑的形式”。
3.選文是如何說明“笑能治病”的?
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論語》,說明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論語》中還有一句話,說到與遠方朋友相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你能把原文寫出來嗎?
5.選文語言有什么特點?請舉例說明?
【參考答案】
1.(1)大、小(2)遠、近(3)高、低(4)粗、細(5)快、慢等等。
2.如微笑、狂笑、莞爾一笑、媚笑、皮笑肉不笑等。
3.“神經衰弱的人,要多笑”,“笑可以消除肌肉過分緊張的狀況,防止疼痛”。
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文淺顯、生動。例如在說明笑能治病時,并沒有扳著在孔,使用專業術語具體說明笑的功效,而是變化句式,采用通俗的語言,輕輕松松地列舉笑在這方面的作用。
上一篇:企業團隊勵志標語匯聚1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