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勝利手抄報內容200字
引導語: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那么我們一起閱讀下面的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內容,了解有關長征的信息。
篇1:紅軍長征的故事
紅軍長征的故事1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于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饑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么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后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紅軍長征的故事2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后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篇2:紅軍長征標語
【第1句】: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
【第2句】:紅軍長征途中那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歷史畫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征中那無數革命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征精神,留給了人們工作和學習以無窮的.力量,成為一代又一代人成長進步中的催化劑。
【第3句】: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于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p>
【第4句】: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伴L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p>
【第5句】:一次次的絕地逢生,一次次的轉危為安,當4支紅色大軍在70年前的那個十月勝利會師的時候,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這些紅色戰士,不僅譜就了長征這樣舉世罕見的偉大史詩,而且鑄就了無與倫比的精神豐碑.
【第6句】:這,就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7句】:一邊是國民政黨重兵的圍追堵截,一邊是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紅軍之所以能在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堅持行軍和戰斗,直至取得最后勝利,靠的就是這種精神.
【第8句】:無論是吃不上飯的放牛娃,還是胸懷報國志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還是柔弱剛強的女戰士,都被凝聚到了這支紅色隊伍里,都被這種精神所感召、所激勵.正因如此,湘江血戰中的紅軍將士在成片成片的戰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補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饑餓和疲憊逼至生理極限的人們沿著戰友的遺體形成的路標頑強前行,最終走出死的沼澤,迎來生的希望.
長征勝利80周年的手抄報內容
引導語:2500里的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副無比壯麗的歷史畫卷,是人類軍事史上一個空前的奇跡,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壯舉,是一部氣吞山河的英雄史詩。下文是關于長征勝利80周年的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長征勝利80周年:關于紅軍長征的'革命歌曲
突破封鎖線
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
紅軍夜渡于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
三十晝夜飛行軍,突破四道封鎖墻。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繼殺虎狼。
全軍想念毛主席,迷霧途中盼太陽。
遵義會議放光輝
苗嶺秀,旭日升。百鳥啼,報新春。
遵義會議放光輝,全黨全軍齊歡呼,
馬列路線指航程。雄師刀壩告大捷,
工農踴躍當紅軍。英明領袖來掌舵,
革命磅礴向前進。
四渡赤水出奇兵
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水似銀。
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
橫斷山,路難行。低重兵,壓黔境。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
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
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長征勝利80周年:長征中的小故事
一個銅鍋的故事
紅3軍團某連有一個9個人的炊事班,攜全連僅有的一個銅鍋進入草地。炊事員一個個犧牲,銅鍋一次次換肩膀……走出草地后,銅鍋已挑在司務長的肩上,炊事班的其他同志全都犧牲了。
賀龍嚼了3天的牛皮
“為救命,賀龍把他的棗紅馬都殺掉給戰士們吃了。”老紅軍胡守富回憶說,每到宿營地,賀老總便千方百計地釣魚,“幾條小魚熬成的湯,把餓暈的軍團政委關向應救醒了,而他自己卻嚼了3天的牛皮。”
總理親自抬棺送葬
身患重病的周恩來隨紅3軍團過草地。時任軍團兵站部部長的楊立三身體也很虛弱,卻堅持親自抬周恩來,走出草地后便累倒了。1954年,楊立三去世,身為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親自為他抬棺送葬。
關于安全的黑板報
導語:黑板報是以固定或移動的黑板作載體,用粉筆或廣告顏料作書寫繪畫工具的普及性宣傳陣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點,是最經濟、最方便、最常見的一種宣傳形式,在中小學校中有廣泛的應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關于安全的黑板報,希望有所幫助!
安全黑板報材料內容:
冬季家庭防火要注意以下“七點”:
一是家用電器故障易引起火災。使用電磁爐、電熱毯、電熨斗等電器時,要避免因線路老化、經常搬運導致電線受損而引發火災。
二是亂扔煙頭易引起火災?!耙恢銦?,能毀萬丈樓”,所以不能亂扔煙頭,特別是象廚房這樣易燃物質多的地方要更加注意。
三是燃放煙花爆竹易引起火災。燃放煙花、爆竹要選擇安全的場所及掌握正確的燃放方法,且燃放后要即時對現場進行檢查清理,消除火險隱患。
四是烤火取暖易引起火災。冬季烤火取暖嚴禁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爐周圍不要堆放可燃物品,取暖器材不要用來烘烤衣物。
五是燃燒垃圾易引起火災。垃圾里可能有可燃可爆物,如液化氣殘液、玻璃瓶、鞭炮、廢舊液體、打火機等,一旦燃燒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六是氣體泄漏易引起火災。一旦發現煤氣泄漏,應立即關閉氣閥和爐具開關,并打開門窗,此時不要開啟室內任何電器或使用室內電話;發現鄰居家煤氣泄漏時,應立刻敲門通知,切勿使用門鈴。
七是沒有配備消防器材。為防萬一,建議每個家庭最好配備小型滅火器等,且每位成員都要掌握使用方法。
家庭常用滅火方法
家里一旦以生火災,首先不能慌亂,其次要采取科學方法滅火?,F介紹幾種常用的滅火方法:
【第1句】:沖水冷卻法:將水直接噴射到燃燒物上,熄滅火焰,或將水噴到附近未燃燒的可燃物上,使可燃物免受火焰熱輻射的威脅,避免燃燒。
【第2句】:隔絕空氣法:用濕棉被等難燃物或不燃物覆蓋在燃燒物表面上,隔絕空氣,將火熄滅。
【第3句】:防止蔓延法:將火附近的易燃物和可燃物,從燃燒區轉移走;將可燃物和助燃物與燃燒區隔離開;防止正在燃燒物品飛散,以阻止燃燒蔓延。
初起階段的火災,如果發生在家里,可用浸濕的棉被、麻袋等去覆蓋,也能使火熄滅。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在家里燒菜的時候油鍋著火了。只要迅速用鍋蓋蓋住油鍋,然后把鍋端開就沒事了。這是因為鍋蓋將著火的油和空氣隔開了,油得不到足夠的空氣,也就得不到必要的氧氣,沒有氧氣,油就不能繼續燃燒。同樣道理,用浸濕的棉被、麻袋等去覆蓋著火的燃燒物,并將燃燒的東西全部蓋住,也是為了阻止氧氣的進入,使火熄滅。但對付初起的火災,關鍵在于“快”,不能使火有擴大蔓延的.機會。
火場常見七類有毒物質
一是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
二是工業用的部分氣體,如煤氣、水煤氣、天然氣等;
三是瀝青、油漆、塑料、化纖、毛織品及其他化學物質燃燒產物;
四是油脂、干性油、植物油等的分解產物;
五是氟、氯、溴、碘等鹵化物蒸氣;
六是醇、醛、醚、苯、汽油、二硫化碳等液體蒸氣;
七是含毒物質受熱或燃燒分解出的有毒氣體或蒸氣,如硫化氫、光氣、氯氣等。
消防車為什么涂紅色
我們平時看到的消防車大多是紅色。消防車為什么要漆紅色呢?這里面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它們的波長和偏轉角各不相同。陽光照射在物體上,各種物體對各種波長不同的光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便形成了各種顏色。簡而言之,某種物體如果能反射陽光中的某一種或幾種光,而吸收其余的光,那么該物體就呈現被反射的單色或復色光的顏色。在可見光中,紅色光的光波最長,而偏轉角最小,容易穿過水層、雨點、灰塵和迷霧。橙色和黃色光也不怕阻礙,能穿透上述物體。所以消防車漆成紅色是為了在大霧彌漫的天氣里、塵土飛揚的環境中或是狂風暴雨時,叫人們老遠就能看見它,為它讓路,以便它盡快完成滅火搶險任務。
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內容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下面是我們為大家帶來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圖片大全,歡迎大家閱讀。
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篇一: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
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一:湘江之戰
這是紅軍長征路上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戰。
蔣憑借湘江天險設下第四道封鎖線,總數25個師超過30萬人的反動派軍隊,在桂北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的湘江兩岸布下絕殺之陣,等待著一個多月中連續突破三道封鎖線的中央紅軍。
1934年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突破湘江界首防線,拉開了湘江血戰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紅軍苦戰5晝夜,終于渡過湘江,粉碎了蔣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然而,掩護主力的紅5軍團34師、紅3軍團18團被敵人阻斷,官兵大部分陣亡……是役后,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
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二:遵義會議
湘江血戰后,在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紅軍最終放棄了到湘西與紅【第2句】:6軍團會合的計劃,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原黔軍師長柏輝章公館的二層小樓里,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項決定。會后又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統一指揮紅軍的軍事行動,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的核心地位。
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4年來,首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關于紅軍長征的故事三:四渡赤水
3萬∶40萬。紅軍與反動派軍隊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對比,達到了長征以來之最。
重重困難中,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上演了我軍軍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勢北渡長江卻回師黔北;二渡赤水,紅軍回師向東,利用敵人判斷紅軍將要北渡長江的錯覺,5天之內,取桐梓、奪婁山關、重占遵義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蔣向川南調集重兵之時,紅軍已從敵軍間隙穿過;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鋒直指貴陽,趁坐鎮貴陽的蔣急調滇軍入黔之際,紅軍又入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赤水作戰中,毛澤東軍事指揮藝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960年,當來訪的二戰名將蒙哥馬利贊譽毛澤東指揮的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才是他自己的得意之筆。
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篇二:描寫長征的詩
一雙草鞋
一付綁腿
循著半個中國
撒開步伐
他們的血管
是金沙江、大渡河的一條支流
他們的脊梁
是六盤山、大雪山的.一脈走向
步槍炮的吶喊
使無數偏食的火刀銃槍
聞聲響應
以樹皮、草根
烹飪起樸素的野餐
以意志、精神
統領出共同的信仰
長纓在手真理在手
爬過草地涉過沼澤
年輕的政黨
自幾根鐵索上
從容地趟過去
長征勝利80周年手抄報篇三:弘揚長征精神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將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斗志和信心,保存和鍛煉了革命力量,開創了中國革命發展新局面,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期以來,長征精神始終激勵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次又一次新的長征,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一個又一個勝利,凸顯出巨大的時代價值。在新形勢下,世情、國情、黨情和軍情發生深刻變化,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續寫新的長征故事,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保障、貢獻力量。
下一篇:全屋定制服務標語匯集60句-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