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韻字的詞語
韻是形聲字,音為形,勻為聲。舊多寫作均。韻的本意指和諧的聲音,也指風度、氣質、情趣。韻也指一個音節(jié)中聲母、介音以外的部分,如ang、iang、uang是三個韻母,但同是ang韻。下面我們用“韻”字組詞,請看示例。
含有“韻”字的`詞語有哪些
韻攝
韻目
韻母
韻磬
韻調
韻句
韻腳
韻尾
韻勝
韻鼓
韻度
韻致
韻文
韻律
韻士
韻事
韻悠悠
韻略
韻語
韻牒
韻詩
韻法
韻學
韻味
韻字
韻合
韻言
韻書
韻白
韻章
韻流
韻宇
韻主
韻腹
韻頭
韻牌
韻響
韻梅
韻葉
韻格
韻類
韻部
韻藻
韻纈
韻人
韻令
韻友
鼻韻母
疊韻詩
余韻流風
仄韻詩
喉清韻雅
六韻詩
寫韻亭
單韻母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鋒發(fā)韻流
雅人韻士
迭韻詩
音韻學
百韻箋
京韻大鼓
風韻猶存
神韻說
節(jié)短韻長
風流韻事
八韻詩
寫韻軒
聲韻學
逸韻高致
兩韻詩
余韻繞梁
詭韻
短韻
限韻
斗韻
管韻
嬌韻
賣韻
耳韻
寒韻
拈題分韻
平水韻
四韻
俗韻
篇韻
體韻
逐韻
虎斑霞綺,林籟泉韻
趁韻
壓韻
英韻
聯韻
流韻
依韻
拈韻
骨韻
古韻
湊韻
惡韻
情韻
賦韻
窄韻
神籟自韻
塵韻
列韻
和韻
今韻
曉韻
神韻
復韻
劇韻
轉韻
穩(wěn)韻
霞姿月韻
重韻
姿韻
切韻
諧韻
押韻
雅韻
洪韻
才韻
律詩中轉韻是怎么回事
除律詩、絕句不得換韻外,古體詩尤其是長篇古體詩,換韻較自由,既不限平聲韻、仄聲韻,也不限于鄰韻。換韻時往往在換韻那一聯的出句先轉,接著聯末韻腳跟著轉。
轉韻是詞當中才會出現的,比如說詞是雙調,上片用韻,到下片它就不用上片的韻轉用其他的韻。這樣押韻方式就被稱為轉韻.。
古代對韻腳要求十分嚴格,不同的聲調都不能算是同一個韻,比說安和按,在古代是不同韻的,在我們的白話詩中這能算是同韻的。
近體詩對韻腳要求極為苛刻,只能用平聲部韻,仄聲部韻是不可以的。只有唐朝的極少數的詩人寫過押仄韻的律詩,不過按嚴格意義來講這屬于古律,不是近體。
其實詞對對仗不象近體詩那樣要求嚴格,有時候很隨意。詞對韻腳比近體要開放的多,就是可以押仄聲韻或可以轉韻。
含有風的四字詞語
在我們學習的四字詞語中有哪些成語是帶有風字的?小編給大家提供含有風的四字詞語,歡迎參考!
1)、不正之風:風指是社會風氣,不正之風指的是不好的社會風氣。
2)、風嬌日暖:嬌:柔媚。微風吹拂,陽光溫暖。
3)、東風浩蕩:東風大多指的是春風,因為一般來說只有春天才會刮東風。所謂的東風浩蕩是形容春天來了萬物開始復蘇了。
4)、通風報信:這里的風指的消息,風聲的意思。所謂的通風報信是指把消息告訴別人。
5)、暴風疾雨: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6)、狂風怒號:怒:憤怒,發(fā)怒;號:號叫。大風刮得像發(fā)怒一樣號叫。
7)、寒風凜冽:冽:寒冷。形容寒風刺骨,非常寒冷。②形容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
8)、風雨交加::交;相交融。又是刮風,又是下雨。比喻幾種災難同時襲來。: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9)、聞風而動:聽見一點風聲就開始行動。
10)、春風化雨:春天的風帶來雨。
11)、八面威風:威風在這里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指非常的強盛強大。
12)、風和日暄:微風和暢,陽光溫暖。見“風和日暖”。
13)、乘風破浪: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14)、斜風細雨:斜風:細細微微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15)、秋風送爽:秋天的風帶來一些涼爽舒服。
16)、斜風細雨: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17)、春風和氣:春天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對人態(tài)度和藹可親。
18)、風和日暖: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19)、暴風驟雨: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fā)展急速而猛烈。
20)、狂風大作:刮大風,形容風很大。
21)、叱咤風云:形容威力特別的大,可以讓風云變色。
22)、狂風暴雨:風刮的比較大,雨下的也非常大。
23)、驟雨狂風: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24)、風和日麗: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25)、寒風刺骨:意思為天氣寒冷,寒冷的風似乎能吹進人的皮膚,直達骨頭,并帶來陣陣刺痛。多用來形容惡劣的寒冷天氣。
26)、寒風刺骨:寒風通常是指冬天的風,寒風刺骨意思是說冬天的'風吹透我們的骨頭。
27)、和風細雨:和風:指春天的風。溫和的風,細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28)、春風拂面:春天的風。拂面:吹打著臉。表示感覺很舒服,像春天的風吹打著臉。
29)、風流云散:猶如風和云一樣自然的散開了。
30)、風云變色:意思和叱咤風云差不多,都是形容威力巨大,讓事物或人徹底改變。
31)、狂風暴雨:指大風大雨。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32)、急風驟雨:急劇的風雨。常用以形容聲勢浩大而迅猛。
33)、風調雨順:風的力度比較適宜,下雨的時間也符合人類生產生活的需要。
34)、飛砂走石:砂土飛揚,小石翻滾。形容風力迅猛。
35)、驟風暴雨: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36)、春風化雨:適宜于植物生長的風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來稱頌師長的教誨。
37)、微風拂面:威風吹到你的臉上。
38)、涼風習習:指微風從外面徐徐吹進來,給人以涼爽、愜意的感受。常指夏天季節(jié)中的風一陣陣迎面吹來讓人體會到清爽舒服自如的暢快感覺。
關于寫含有風字的詞語
秋風,你帶來了迷人的秋色;帶來了豐收的碩果;帶來了火紅的一切。我愛你,愛你粗獷、豪放的氣質,也愛你輕柔、婉約的性情,更愛你默默奉獻的精神!迷戀你啊!我的秋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寫含有風字的詞語,歡迎閱讀。
關于寫含有風字的詞語
【第1句】:五風十雨:表示風調雨順。
【第2句】:金風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第3句】:迎風待月:指男女秘密約會。
【第4句】:月露風云:比喻無用的文字。
【第5句】:風清月朗:風涼爽,月明亮。
【第6句】:月黑風高: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
【第7句】:移風易俗: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第8句】:云散風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第9句】:無邊風月: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第10句】:雨絲風片:形容春天的微風細雨。
【第11句】:迎風招展:形容旗子等迎風飄揚。
【第12句】:云龍風虎: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第13句】:月白風清:形容幽靜美好的夜晚。
【第14句】:尋風捉影:比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
【第15句】:穆如清風:指和美如清風化養(yǎng)萬物。
【第16句】:世風日下:指社會風氣一天不如一天。
【第17句】:一路順風: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第18句】:風情月債:比喻有關男女戀愛的事情。
【第19句】:因風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費力。
【第20句】:意氣風發(fā):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
【第21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第22句】:興風作浪: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第23句】:順風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費力。
【第24句】:引風吹火:比喻從中煽動,挑起事端。
【第25句】:望風希旨: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第26句】:馬耳東風: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
【第27句】:流風余韻:前代流傳給后世的風雅韻事。
【第28句】:風平浪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第29句】:仙風道骨: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
【第30句】:爭風吃醋:指因男女關系而妒忌、爭吵。
【第31句】:聞風而動: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第32句】:望風希指:指說話行事見機迎合他人意旨。
【第33句】:聞風而起: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第34句】:遇事生風: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第35句】:一代風流:指創(chuàng)立風尚、為當時景仰的人物。
【第36句】:血風肉雨:形容劇烈殘酷的屠殺或性格剛強。
【第37句】:霽風朗月:和風明月,比喻寬厚祥和的氣氛。
【第38句】:雨沐風餐:形容在外奔走勞苦,生活不得安定。
【第39句】:一軌同風: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第40句】:狂風暴雨:大風大雨句,比喻聲勢浩大或處境險惡。
【第41句】:吸風飲露:道家及詩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絕食五谷。
【第42句】:風聲鶴唳: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第43句】:雪虐風饕: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第44句】:見風是雨: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相信是真的。
【第45句】:望風而逃:遠遠望見對方的氣勢很盛,就嚇得逃跑了。
【第46句】:順風駛船:比喻自己沒有主意,跟著別人說話或辦事。
【第47句】:通風報信:把對立雙方中一方的機密暗中告訴另一方。
【第48句】:密不通風:形容包圍緊密或防衛(wèi)嚴密,連風也透不進去。
【第49句】:望風捕影:比喻說話做事根據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象。
【第50句】:雨臥風餐:風口處吃飯,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飄泊不定。
【第51句】:霧鬢風鬟:形容女子頭發(fā)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fā)蓬松散亂。
【第52句】:狂風驟雨:原形容大風大雨。后也比喻處境險惡或聲勢猛烈。
【第53句】:曉風殘月:拂曉時的清風,殘余的月影。形容冷落清涼的意境
【第54句】:談笑風生:有說有笑,興致高。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
【第55句】:斜風細雨: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第56句】:風靡一時:形容事物在一個時期里極其盛行,象風吹倒草木一樣。
【第57句】:樹大招風: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煩。
【第58句】: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第59句】:風檣陣馬: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zhàn)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第60句】:見風使舵:看風向轉發(fā)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第61句】:狂風惡浪:惡浪:兇猛的浪頭。比喻形勢或處境非常險惡、危急。
【第62句】:旖旎風光: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
【第63句】:風起云涌:大風刮起,烏云涌現。比喻新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盛。
【第64句】:狂風怒號:怒:憤怒,發(fā)怒;號:號叫。大風刮得像發(fā)怒一樣號叫。
【第65句】:順風轉舵:隨著風向轉換舵位。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tài)度(含貶義)。
【第66句】:列風淫雨: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第67句】: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第68句】:想望風采: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第69句】:闌風長雨: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泛指風雨不已。
【第70句】:風清弊絕:貪污、舞弊的事情沒有了。形容壞事絕跡,社會風氣良好。
【第71句】:聞風喪膽:聽到風聲,就嚇得喪失的勇氣。形容對某種力量非常恐懼。
【第72句】:風流罪過: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后也指因搞男女關系而犯下的罪。
【第73句】:林下風范:林下:幽僻之境;風氣:風度。指女子態(tài)度嫻雅、舉止大方。
【第74句】:望風撲影: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含有強字的詞語
強,弘蟲為強,力及至遠,指代就算單一的、卑微的生命體,弘揚出來,自是強。下面我們用“強”字組詞,請看示例。
含有“強”字的詞語有哪些
強姓
強占
強不犯弱,眾不暴寡
強硬
強梧
強風情
強直自遂
強種
強韻
強伯
強鯁
強勞
強者反己
強言
強富
強膂
強市
強德
強鄰
強食靡角
強勝
強佷
強制
強食弱肉
強兵猛將
強會
強兵富國
強鉏
強嘴硬牙
強魂
強很
強援
強項
強死賴活
強折賤買
強征
強悟
強力
強化
強親
強盛
強弩之末
強策
強識博聞
強如
強有力
強做解人
強枝弱本
強圉
強壯劑
強戰(zhàn)
精明強干
夸強會
雄辯強據
人強馬壯
女強人
爭強顯勝
緑林強盜
兵強將勇
兵強將猛
違強凌弱
卓犖強識
不畏強御
恃強凌弱
外強中瘠
牛不飲水強按頭
爭強斗勝
倚強凌弱
避強擊惰
多文強記
避強打弱
煞強似
富強康樂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鋤強扶弱
倔頭強腦
外強中干
逞強稱能
富強纖維
須強如
牽強附會
洽聞強記
自強不息
爭強斗狠
博聞強志
堅強不屈
以強勝弱
弱肉強食
貌似強大
多聞強記
兵強則滅
勞動強化
倔強倨傲
逞強好勝
惡醉強酒
索強似
場強儀
運動強度
身強力壯
人強勝天
勞動強度
違強陵弱
肥強
狠強
屈強
黨強
奮發(fā)圖強
左強
馬壯人強
權強
發(fā)憤圖強
勉勉強強
保強
精強
民富國強
吃順不吃強
驍強
亢強
殷強
健強
憋強
干強
安強
魏強
霸強
鷙強
麤強
挫強
年富力強
富強
梗強
雄強
矯強
充強
戾強
親強
敏強
伯強
村強
盛強
明強
作強
抓尖要強
將勇兵強
丁強
謹強
貴強
勁強
爭強
牽強
騁強
發(fā)奮圖強
悍強
強姓的簡單介紹
強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強姓起源有十一個說法:一說是強姓來自禺彊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強鉏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公孫強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斗強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子強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彊梁的后代;一說是強姓來自魏武子的后代等等。強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一百三十六位。
強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形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零五位,人口約五十六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35%左右。
強姓起源頗廣。同時為炎帝和黃帝的傳人。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五胡十六國相繼出現,使得中華民族日益龐大茁壯,時日一久,當時的所謂漢人與胡人,在傳統文化的共同薰陶之下,再也不分彼此,亦分不出彼此。一手造成這個局面的是苻堅。大家都知道,他是氏族人。隨著他揚名顯世,他的族人也自此出人頭地,在那一段日里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我國的強姓,便是當時氏族的一個主要姓氏,苻堅的后代就姓強。關于強姓在1000多年以前與氏族的這段淵源,有《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一段記載,可資說明,該稿是這樣說的“……秦錄有強永、強帛、姚秦錄有強越、強斌、西陽強京,并略陽志也。”從以上的述說,大家也許會認為強氏是一個源自氏族的姓氏,實際上這種想法大謬不然,我國強氏的`源遠流長,他們的歷史可以遠溯到大約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只是在南北朝之時,氏裔的強氏特別的表現出色罷了。那么我國最初的強氏又是怎樣來的呢?這一點,《性苑》一書有著很明確的記載說:“左傳鄭大夫強鉏之后,望出丹陽。”這一支強氏的始祖強鉏,在春秋時代的鄭國,也是一位風云人物。由此看來,我國的強氏是有兩個主要的來源的,一支出自春秋時代的鄭國大夫強鉏,一支則出自南北朝時表現出色的氏族。前者的主要繁衍地區(qū)是安徽省境內(古之丹陽),后者則活躍于陜西省境內,算起來都是源自我國北方一個姓氏。唐朝末年天下大亂,再度造成了我國民族的大遷徙,一向活躍于北方的強氏,也在此時播遷到南方各地,宋明之際、江、浙一帶的強氏紛紛嶄露頭角,其中又以宋代浙江錢塘的強家,最為鋒芒畢露。
上一篇:宮頸癌篩查宣傳標語集錦80句
下一篇:企業(yè)抗洪救災標語錦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