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人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大意。
3、緊扣課題,理解課文【第1句】: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身的閱讀感受。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3、感悟設問句的作用和學習文章對比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并與家人研討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改觀。
2、盡可能訪談調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們還有哪些愿望與夢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同學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2句】: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紀是個神奇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發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類文明。人們真的能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神通廣大嗎?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紀,去看個究竟。
2、播放多媒體課件,同學考慮: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講的?
3、交流感受:
你覺得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3句】:自讀課文,合作學習
1、打開課本,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⑴讀讀寫寫:
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自身認為難讀的多讀幾遍,難寫的多寫幾遍。
⑵想想文案:
課文主要講什么?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⑶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志。
2、小組檢查交流:
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讀懂了什么內容?有什么好的讀書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饋:
⑴指名文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⑵檢查自學情況:
①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②寫字的時候,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③抽生字認讀,開火車組詞。
④指名輪讀課文,同學評議。
⑶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第4句】:緊扣課題,學習第1、2自然段
1、集體朗讀第1自然段,體會語言簡潔的特點:
應讀出“堅定、不容質疑”的語氣。
2、學習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1句: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⑵出示句式:
是誰來呼風喚雨?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
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呼風喚雨。
同學比較,感悟設問句的作用。
⑶齊讀第二自然段。
⑷為什么說20世紀人類靠現代科學技術能呼風喚雨?
指導朗讀第2、3句,體會感悟。
⑸練習:
選詞填空,在語境中理解“發現”和“發明”,“改觀”與“改變”的異同:
①愛迪生()了電燈。
②地質學家在這里()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們()了郊游計劃。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學校環境得到了大大的()。
⑹小結:
從字面看,兩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發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發明。
3、同學結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頭填空:
20世紀是個()的世紀。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改變
發現發明
現代科學技術人類生活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激情,復習導入
我們剛剛送走的20世紀是個科技發達、發明奇跡、幻想變成實際、人類生活大大改觀的呼風喚雨、非同凡響、神通廣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樣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起探究。
【第2句】:獨立閱讀,擬小標題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資料,進行了調查訪談。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課文的第3、4、5自然段。
2、獨立自由朗讀課文第3、4、5自然段,給每一個自然段擬個小標題。
3、選擇自身最喜歡或信息儲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第3句】:小組合作,研讀課文
1、教師出示三個專題:
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今天的實際(第4自然段)。
⑶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讀方法:
⑴找出最能反映本專題的詞句。
⑵細細品讀這些詞句,文案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討論怎樣讀好這一段落。
⑷獨立練讀,再小組朗讀相互評議。
⑸小組互相交流,補充各自搜集、調查到的資料。
3、小組成員商量研讀專題:
你們最想研讀哪個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讀、交流、評議。
【第4句】:專題匯報,全班交流
1、匯報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舉例文案人類是怎樣“依賴自然”的。
⑵“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怎樣的身手?結合所看電視節目談認識。
⑶猜測古時候人們還會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夢想。
⑷結合資料,文案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實際。
⑸你最喜歡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文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匯報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實際”:
⑴書中舉出了哪些科學技術成績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還能舉出哪些科技成績方面的事例?它們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⑶你最喜歡文中哪些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并談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點文案:
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3、匯報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羅素怎么談科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描寫科學意義的文案。
⑵文案“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體現在哪里?“科學正在為人類發明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體現在哪里?
【第5句】:回讀全文,抒發感受
1、為科學技術發明的奇跡而自豪,根據自身的體會、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師總結全文:
我們在享受20世紀科技效果同時,也應該立志為21世紀做點什么?老師將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喜好;考慮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發明力和豐富的常識。”。
【第6句】:選做作業
1、小練筆:
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請家長談談生活中的具體感受;再把家長說的寫下來。
2、組織“奇思妙想擂臺賽”: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實際。是幻想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是努力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還會發明怎樣的奇跡?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現在你就是未來設計師,盡情地描繪你的夢想吧!
〖板書設計
登上月球電視
潛入深海20世紀程控電話
洞察天體呼風喚雨的世紀因特網民航飛機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車遠洋船舶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部分詞語“呼風喚雨、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洞察、探索”。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根據語言現象,進行語言、說話訓練,以達到積累的目的。
【第3句】: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語言簡潔與條理清楚的過程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過程:
【第1句】:揭示課題。
【第1句】:板書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爺爺特意為我們四年級小朋友寫的《呼風喚雨的世紀》。
(1)解詞:看到“呼風喚雨”,你想到什么?為什么?
(2)世紀呢?一個世紀多少年嗎?我們現在幾世紀?剛剛過去的是20世紀。從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識面還真廣!)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爺爺寫了些什么?趕緊讓我們打開課文讀一讀吧。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把生字讀準確,讀不通順的或是比較拗口的地方標注一下,并且多讀幾遍。
【第2句】:反饋難讀的文案,在反饋的過程中讀詞并理解。(你覺得哪些文案第一次讀的時候比較拗口?)
(1)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2)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這句話到底該怎么讀,聯系上下文,讀讀第三自然段,自由讀,讀出不同的感受,讀出正確的理解。是的,達到了一百萬年以上的才是上百萬年!
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帶上筆畫畫哪些是發明,哪些是發現?你知道了嗎?什么叫發明?什么叫發現?
指導:長句難讀,但有些文案不長,它的標點特別,這樣的文案讀好了,有一種情感就會油然而生!
出示: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自由讀——學生問師答——交換讀——學生自問自答——讀出來了嗎?一種什么情感?板書:設問
在反饋難讀的文案的過程中,把“引用”這一方法也帶過。
【第3句】:咱們差不多又把課文讀了一遍,路甬祥爺爺到底寫了些什么內容?
其實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指——指——指,有問題嗎?“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3句】:精讀課文,感受內容。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哪個地方最能體會到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學生默讀,點畫文句。
預設一:
出示: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第1句】:自由讀。
【第2句】:再讀(以師生接讀的形式),20世紀人類登上——,潛入——,洞察——,探索——。
【第3句】:這么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再來讀一讀,把你們的感受帶進去!
【第4句】:你們還發現了什么?(動詞)我們也用上一些動詞來文案20世紀的其他發現和發明。同桌討論一下。
【第5句】:繼續接讀,20世紀,……等,這個等里還有什么?預設:舉例
出示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
預設二:
出示: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出示)
【第1句】:導:是呀,這就是二十世紀,短短100年可以擁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齊讀。
【第2句】:簡介:這句詩原是唐朝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一句,用來形容邊關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齊讀。
【第3句】:為什么這句詩被作者引用到課文中來了呢?學生說。
【第4句】:這是用了詩人的語言來描述,你能不能用咱們自己的話來描述?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預設三: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課文是寫20世紀的這個社會,卻寫了20世紀以前的社會,你們發現了嗎?這是為什么?(對比)讀文案,20世紀前的社會是一個什么社會?板書:農耕社會(耕)
【第1句】:農耕社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第2句】:交流拓展:
讀好文中句: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就直接讓學生接說沒有——沒有——沒有——
想象:孩子們,沒有這樣的東西,你的腦海里會出現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句式想象:?在農耕社會里,人們沒有(),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耕社會什么都沒有,人們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滿了幻想,他們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變成了現實?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千里馬——嫦娥奔月
作為生長在二十一世紀里的孩子,請你再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會怎么讀?
【第4句】:寫話訓練。
20世紀的科學發明和發現真是奇跡,讓人出乎意料。它讓我們的'生活舒適和方便,連過去的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呢?這兒路甬祥爺爺沒有舉例子,我們來舉個例子文案,活學活用!老師這兒有一個小小的提示:當我看電視時,只需輕輕地按動遙控器,清晰的畫面就會展現在眼前;當我……
交流學生寫話。
小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它為我們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課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讀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讀,驕傲地讀)
20世紀已經過去了,那就讓我們帶著憧憬,暢想21世紀吧
《呼風喚雨的世紀》優秀教案3
【教材解讀】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第3句】: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文案。
【教學準備】
【第1句】:學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第2句】:教師制作相關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認識5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新課
【第1句】:師:和爸爸媽媽相比,他們小時候和我們現在有什么不同?
生舉例說一說(展示老照片)。
【第2句】:板書課題:
呼風喚雨的世紀
學生齊讀,文案呼風喚雨這個詞讓你想到了什么?
【第3句】:指導,理解呼風喚雨的意思。
【第4句】:再讀課題,簡介作者。
(課件出示路甬詳的生平簡介)
【第2句】: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第1句】: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把字間讀準確,把新詞圈畫出來。
【第2句】:匯報字詞學習情況:
⑴(課件出示)本課新詞。
⑵指名認讀。
⑶齊讀。
⑷請學生介紹都有哪些理解詞語的好辦法?先文案已經知道的詞的意思。
⑸(課件展示)因特網、原子核農耕社會,相關畫面協助理解詞語的意思。
⑹課件展示本課生字,小組交流學生字。
【第4句】:再讀,熟讀課文,提出問題
【第1句】:熟讀課文:
⑴提出讀書要求:
把讀的不太好的,多讀幾遍,也可以請別人給你提提意見。
⑵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⑶進行評議。指出不足進行練讀。
⑷把你感受最深的文案畫一畫,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⑸全班交流,指名談一談讀后心中的體會。
【第2句】:提出問題:
⑴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可能提到的問題有:
①為什么說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②發明和發現有什么不一樣?
③什么是農耕社會?
④什么是原子核?
⑤百億光年是什么?
⑵若是問題比較容易理解,引導學生解決如③、④、⑤;有價值的問題留待下一節課解決如①、②。
【第5句】:指導寫生字
【第1句】:出示本課生字:
師:請同學說一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第2句】: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潛、幻、懶。
【第3句】:自由練寫三遍,全班評議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第1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表達特點。
【第2句】:理解課文,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第1句】:激情導入
【第1句】:齊讀課題。
【第2句】:師: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把課題要表達意思概括出來?或呼風喚雨的世紀是哪個世紀?
生: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接下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第2句】:圍繞重點研讀課文
【第1句】:學生快速朗讀課文,用_把特別能感受到20世紀的呼風喚雨的文案畫出來。
【第2句】: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回答:
⑴我從20世紀,電視,程控電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緊密的地球村這一句看出來的。
(在此環節,播放古代送信驛差圖片,與現通訊相對比引導學生切體會到科技所帶來的成就。)
⑵我從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這一句看出。
(引導學生將課文與嫦娥奔月、海底龍宮、云霄寶殿這些神話傳說相對比,感受20世紀的成就。)
⑶我從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連王公貴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導學生想象王公貴族的生活與現代生活相比較,感受現代生活的方便。)
【第3句】:學習第3自然段:
⑴結合課文,文案20世紀前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⑵找出人類幻想的文案。
⑶分組交流,人們的幻想,在20世紀成為現實了嗎?能找出與之相對的物品嗎?
⑷匯報交流。
⑸引導學生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含義,簡介出處,并有感情讀。師用這句話來形容20世紀的變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⑹引導學生知道科學與人類進步的關系。
⑺理解發現與發明:
①舉書中例子,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②試著用發現與發明說一句話。
(此環節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文案理由,在匯報交流中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多種方式朗讀,在讀中理解課文。)
【第3句】:體悟寫法,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1句】:快速瀏覽課文:
找一找課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對比。
【第2句】: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第3句】:除了對比,作者還用了什么方法?
【第4句】:文案全文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第5句】:小組合作有感情地讀課文。
【第4句】:延伸
【第1句】:在你的幻想中未來還會有什么變化。
【第2句】:為了實現這些愿望,小學生們應該做些什么?
【第5句】:作業
抄寫自己喜歡的文案。
《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3句】: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第4句】:能聯系生活實際,暢談自己的感受及未來。
教學重點: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文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句】: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第1句】:師板書:呼風喚雨,問:由這個成語你想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刮風下雨,現在引申為巨大的能改變自然的力量。
【第2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板書)
【第3句】:由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
【第2句】:通讀課文,了解大意
【第1句】:出示自讀提示,學生讀課文。
【第2句】:檢查自讀情況,學生反饋。
師:好了,課文讀完了,我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到底讀得怎么樣?
(1)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讀,齊讀。
(2)出示填空,使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學生反饋后,齊讀。
【第3句】:品讀課文,感悟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
過渡:看來,20世紀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紀,人類在這100年間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跡。那么,人類真的像神仙一樣呼風喚雨,騰云駕霧嗎?現在就再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20世紀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第1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學生回答后,指出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齊讀。
【第3句】:學習第二自然段。
(1)設問句。
問:靠什么來呼風喚雨呢?從課文中找一找。老師問,你們來回答好不好?
出示設問句,問:這個疑問句與我們以前學過的疑問句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講述什么是設問句。
誰能仿照書上說一個設問句?
(2)“發明”和“發現”的區別
師:為什么說人類靠科學技術呼風喚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樣一段話(出示:“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其改變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齊讀。用“因為……,所以……。”來回答。比較:一百年和百萬年
問:“發明”和“發現”有什么區別呢?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第4句】: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正是由于人們的不斷發明和發現,才使神話中的呼風喚雨變為現實。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農耕社會人類的生活又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來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
出示問題:【第1句】:“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原來指什么?說明了什么?
【第2句】:今天指什么?又說明了什么?
(2)、指名學生回答。(課件出示)
(3)、理解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
問:是什么讓人類的愿望變成了現實?(現代科學技術)這說明人類科學技術變化的怎么樣?(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書上有一句詩能說明科技的變化,你們能找出來嗎?(課件出示,學生齊讀。)
問: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的?教師引導學生回答。指名學生讀后,全班齊讀。
(3)欣賞20世紀科技成就圖片。
文中用這句詩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現代科學技術變化速度快,范圍廣。同學們現在想不想知道20世紀到底有哪些現代科學技術?出示圖片,教師結合講解。
同學們,看了20世紀的現代科學技術,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這都可以說明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5句】: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看看課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請大家看第四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1)、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學生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交流。順便講解說明方法:舉例子。出示文案,學生齊讀。
(3)、感悟科技改變生活。
師:看來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這么多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怎么樣呢?出示:“人類生活的舒適與方便,……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指名讀,齊讀。(板書:科學改變生活)
(4)、聯系實際,暢所欲言
同學們,現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讓我們暢所欲言,分享交流,聯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哪些舒適和方便?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現代科技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紀的科技成就簡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6句】: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對此,人類深信不疑,同學們,請看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波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問: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科學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還使人類社會的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科學技術創造了一個個奇跡。(板書:創造奇跡)
【第4句】: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享受一個個20世紀科技成果的同時,更應該想到用新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新的生活。老師相信就在你們中間一定會出現徐許許多多的科學家,用你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改變人們生活的21世紀,有信心嗎?最后老師將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要成為一名科學家,最主要的是:對科學的愛好;思考問題的無限耐心;觀察和搜集事實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
主旨:作者僅用【第5句】:6百字圍繞著“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生動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一)教學目標:
1.會讀文中的五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夠準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2.通過“聯系上下文”“補充資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知道是現代科學技術改造了人類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間變化之快、變化之大,喚起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并有感情讀文。
(二)教學流程:
【第1句】:揭題,質疑
【第1句】:揭題,齊讀課題。
【第2句】:說到“呼風喚雨”讓你想起了誰?
【第3句】:我神奇呀,就讓我們帶著這股神奇勁兒讀讀課題。
【第4句】:讀過課題后,你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1)釋疑:哪個世紀?誰?靠什么?
(2)留下疑問:為什么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
【第5句】:你瞧,你們提出了一個多么有價值的問題呀,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第2句】: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文案。
1.在讀課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這兩個詞:
(提示:潛入深海、遠洋船舶)
(1)指名讀準字音。
(2)用“潛”組詞。
(3)再讀讀帶有“潛”的易錯詞語。
(4)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文案讀通順,遇到難讀的文案多讀幾遍。
2.課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讀,同桌之間互相讀讀,如果他讀得不夠好,就請你幫幫他。
3.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聽一聽他能否把字音讀準、文案讀通順。(師隨機指導)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讓孩子把課文讀得準確而流利,對于這篇課文來說,難點不是詞語,而是文案。所以,在具體的設計中重視了難讀文案的訓練。)
【第3句】:整體感知
同學們聽得可真認真?讀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學生自由交流,變化之大,變化之快。(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多留心傾聽學生的發言,適時梳理出變化巨大、變化迅速。)
(設計意圖:由于本文是一篇議論性質的科學小品文,所以,一般課型的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用在本課已經不太合適。所以,從整體談談讀完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對于的整體把握了。)
【第4句】:體會論點:20世紀100年間,科學技術變化之大、變化之快。
1.課文中哪兒寫出了它的變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讀課文找一找,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
2.我看到同學們畫出了很多文案,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
3.誰在第3自然段畫出了文案呀?
(1)“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們用“千里眼”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們用“順風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們用騰云駕霧的神仙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過渡:是呀,農耕社會的人們只能用“神話”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了。
4.誰在第4自然段畫出了文案呀?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談感受,讀文案。(一讀,旨在讀出個人感受)
(2).這里有這么多的發現和發明,你覺得哪一個最了不起?(學生暢所欲言,師可做適當引導:如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等。)
如孩子質疑,師可稍做解釋:原子核、光年等或師可相機介紹原子核、光年。
原子核:讓你想到什么?原子的核心部分,它的裂變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在軍事、醫療等方面運用廣泛。
光年:一種計算恒星間距離的長度單位。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離,一光年約為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那么百億光年呢?(二讀:讀出“了不起”。)
(3).相比較于農耕社會的生活,哪兒能看出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方便呢?
(4).“衣食住行”的物質生活,聽的,看的,玩的,學的,都有什么變化?(精神文化生活。)
(5).生活在這樣科技發達的新世紀,你的心情怎么樣?(生:愉快、高興、激動、興奮)
(三讀:讀出前后變化之大,讀出“高興、驕傲”)
(四讀:師生接讀)
5.還有在其它段落中畫出相關文案的嗎?(學生自由交流)
6.你瞧,你們多會讀課文呀,你們讀出了這20世紀變化之大,變化之快,再看看課文,有沒有沒讀懂的內容呢?(引向詩句的教學。)
7.這變化之大、之快真可以用一句詩來形容:引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齊讀,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學生文案。表面理解:
一夜春風就吹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
(2)讀讀課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從詩題看,“白雪歌”是寫塞外雪景的,“送武判官歸京”寫的是送別友人的事情。你有不同意見嗎?
(3)借春風吹開無數雪白梨花寫塞外雪后的壯觀景象,想像多奇特呀,誰愿意來讀讀這句詩呢?
(4)想一想,詩句的意思和變化之巨大、之迅速有什么關系呢?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引導學生從字面上談)。是呀,這20世紀的變化就好像這一夜變白的世界一樣讓我們驚喜,再讀詩歌。
(5)多好的詩呀,把它記在你的積累本上吧,以后就可以用它來形容日新月異的變化了。
(6)學生將其抄寫在記錄本上。
8.孩子們,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20世紀吧。(播放影音文件)
小結:是的,是科學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科學技術造就了一個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20世紀,更是科學技術使人類仿佛擁有了“呼風喚雨”的力量,我們再來讀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5句】:留下“神奇”的思考。
20世紀是神奇的,路甬祥爺爺用了不到600字就將20世紀100年的輝煌都寫出來了,這是另一種“神奇”。他是怎樣寫的呢?(板書:?)回家再讀讀課文,想一想,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交流。
《呼風喚雨的世紀》的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造的奇跡及威力。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引入發散思維
1.當你按動搖控器看電視的時候,學你打開冰箱取冷飲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和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是否感到科學技術的神奇威力。呼風喚雨的世紀教案教學設計精品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第2句】: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別發現與發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現哪些發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article/,注意賴、耕、幻、核等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基本了解課文內容,勾出不懂的詞句。
三布置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上一篇:編寫課后作業標語匯聚60句
下一篇:關于拒絕零食的標語匯總7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