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總結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個人工作總結(個人篇一
1、縣防艾辦4月份于成立了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領導小組與管理辦公室,項目執行機構(項目辦)為縣疾控中心。縣衛生局召開了全縣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會議暨培訓會,正式啟動該項目。縣防艾辦于4月向防艾各成員單位下發了《縣20xx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計劃》,對各成員單位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與工作要求。
2.縣防艾委于20xx年9月24日召開了由縣委常委、副縣長、縣防艾委主任主持的艾滋病防治多部門協調會,參加此次會議的有20余個艾滋病防治成員單位主管領導、宣傳示范鄉鎮(社區)政府主要領導等50人,為進一步推動我縣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將起到促進作用。
3、縣疾控中心(項目辦)認真按照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要求,制定并積極實施20xx年項目工作計劃,所有考核工作指標均按計劃穩步推進。到12月上旬1-3季度全球基金項目資金執行率為99.99%。20xx年11月下旬爭取到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資金支持的支持感染者小組參與病人管理工作項目和中英項目資金支持的暗娼干預項目。
1、縣衛生局和縣疾控中心4月份對各醫療衛生單位分管領導與防保醫生進行了艾防知識與技能培訓,各單位進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全員培訓。
2、5月份縣防艾辦下發并啟動了艾滋病防治宣傳示范鄉鎮(社區)創建工作,其中、為示范鄉鎮,城北、城南為示范社區。各示范鄉鎮成立了創建活動辦公室,配備了專職人員,所轄鄉鎮衛生院積極對群眾開展了艾滋病防治宣傳知識宣傳活動。
第23個世界艾滋病日活動期間,縣防艾辦組織縣衛生局、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保院與金川鎮社區和社區16名工作人員,在縣城人流較多的金川廣場掛起橫幅,擺上展版,向全縣群眾開展主題為遏制艾滋、履行承諾-權益、責任、落實大型防艾知識宣傳咨詢活動,普及宣傳防艾知識與政策。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縣防艾委主任、縣人大副主任、縣政協副主席等縣領導到達現場指導工作。活動當天共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安全套20xx多只、接受群眾咨詢500多人次。全縣各創建鄉鎮(社區)在創建活動中,全年共開展了12次艾防宣傳咨詢活動,深入建筑工地等場所開展了4次針對農民工的艾防知識宣傳活動。共懸掛橫幅16條,張貼宣傳標語72條,張貼宣傳畫900多張,發放宣傳材料5萬多份,安全套2萬多只,接受群眾咨詢6000多次。
3、縣疾控中心與縣看守所于20xx年5月召開公安監管場所的hiv篩查協調會,并在縣看守所舉辦了一期全縣公安監管場所干警艾滋病知識工作培訓班,提高了縣看守所公安干警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使我縣監管場所的hiv篩查工作更加規范有序。
4、縣疾控中心(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辦)于20xx年9月舉辦了全縣衛生系統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訓會,培訓內容為自愿咨詢檢測(vct)及醫務人員主動艾滋病咨詢檢測服務(pitc)等,提高了我縣醫務人員艾滋病防治與干預技能。
三、娛樂場所高危人群干預
我中心高危人群干預工作隊每月對娛樂場所開展干預1次,干預覆蓋率100%,對娛樂場所暗娼干預率為100%。1-11月份共干預娛樂場所315家次,干預暗娼317人,高干隊與同伴教育員開展暗娼外展干預1561人次,發放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材料1847份,免費發放安全套29580只。
我中心4月份制定哨點監測工作計劃,對參與監測問卷調查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5月份開始進入娛樂場所對高危人群進行調查問卷與采血,到7月底完成娛樂場所高危人群400份調查問卷及采血任務。監測結果hiv、梅毒與丙肝抗體陽性檢出率均為零。
1-11月份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vct室共完成590例vct任務,完成全年vct任務的98.60%(636/645)。
我中心每月進入縣看守所對被羈押人員進行hiv抗體初篩,3月份查出1例hiv感染者,1-11月份共完成265例被羈押人員hiv初篩任務,完成全年任務的91.07%(265/291)。
1、1-11月份我縣共發現4例hiv感染者(其中看守所被羈押人員篩查發現1例,縣人民醫院就診者發現1例,縣疾控中心vct門診發現2例),完成全年任務的133.33%(4/3)。
2、我中心對例在本縣居住管理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定期進行了隨訪,隨訪率為100%,對其進行了免費cd4檢測,cd4檢測率達100%,其中符合治療條件的8名病人進行了免費抗病毒治療。
3、我中心對能隨訪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和安全套,對其進行心理撫慰和關懷;我中心積極與縣民政局溝通協調,今年1-11月份又為3名新發現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感染者與病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
縣疾控中心每季度對醫療機構性病報告管理進行1次督導,全縣1-11月份共發現報告性病19人,發病率為5.97/10萬,呈逐年下降趨勢。
20xx年2月3日春節前夕,縣疾控中心深入到外出農民工較集中的七琴、城上、界埠、荷浦與三湖等鄉鎮,向回鄉的農民工講解國家艾防政策與防治知識,開展健康問卷調查,發放宣傳材料,為其抽血進行hiv檢測。此次工作共向農民工發放健康問卷調查20xx余份,接受農民工健康咨詢800多人次,為320多名農民工進行了免費進行hiv抗體初篩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個人工作總結(個人篇二
首先,身處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必須時刻學習方能不落伍。計生干部職工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決定著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關系到計劃生育工作的形象。所以我把加強學習,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工作水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作為一項日常重要工作來抓,以嚴肅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嚴格的紀律,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為我的工作積累了知識。
第二,作為一名文職人員,我從隔行不熟悉業務到慢慢進入角色,起草了一些文件,也寫了一些工作材料;協助辦公室參加了幾次全市性的大型會議的籌備工作,并撰寫了一部分領導的講話稿;就我市計生信息化建設情況、計劃生育上訪工作情況、法制建設、科技工作等向省計生委寫了匯報材料。
第三,加快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是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水平的科學保障,是實現計劃生育工作可持續、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利用自己掌握的辦公自動化基礎知識,積極協助單位搞好信息化建設,先后參與了對六縣區統計及計算機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全市電子政務建設培訓,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培訓等,并且負責每月兩次延續非典以來的跨省流動人口網上適時上報工作,不斷推進機關無紙化辦公和統計、信息、公文電子化進程,為整個機關信息化建設做了一定工作。
一年多的時間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在工作中,雖然我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道德的培養,努力使自己各方面走向成熟,但由于自身學識、能力、思想、心理素質等的局限性,導致在平時的工作中教條僵化、心態放不開,工作起來束手束腳,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沒有客觀、全面的理解與把握,容易就事論事、顧此失彼。同時由于種種原因,與同事們尤其是領導的溝通和交流很少,工作目標不明確,與領導的思想不能完全統一起來。并且遇到問題請教不多,沒有做到虛心學習,不恥下問。
不能積極主動發揮自身聰明才智,而是被動消極適應工作需要。領導交辦的事基本都能完成,但自己不會主動牽著工作走,很被動。缺乏認真鉆研,開拓進取精神,忙碌于日常小事,工作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
身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卻沒有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東西不夠。缺乏敏銳的洞察力,進取心和憂患意識不強,容易被時代淘汰。
存在眼高手低、懶于動手的毛病,不能專注于工作學習,很多知識雖然了解但卻不精,材料寫的還比較少等等。
這是我對一年來工作的小結,說的不太多。但我認為用實際行動做出來更有說服力。所以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努力奮斗,繼續鞏固現有成績,針對自身的不足加以改進,爭取做的更好。
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個人工作總結(個人篇三
我縣牢固樹立“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識和“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識,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現將20xx年上半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以來,全縣農村貧困人口從1733萬人下降到20xx年初的546萬人,貧困人口減少685%,貧困發生率從208%下降到655%。農民人均純收入從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長10%以上。
(一)成立組織,精準策動脫貧攻堅
我縣以脫貧攻堅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嚴格落實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息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指揮部下設綜合、宣傳、督查等9個專項工作組,由縣委常委單位帶頭,從全縣選調32名優秀干部充實到脫貧攻堅指揮部,單設地點、集中辦公,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中的主導作用。二是積極部署落實。召開了全縣脫貧攻堅動員會,先后出臺了《息縣全力推進四年脫貧攻堅意見》《息縣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息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嚴格監督實施,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扎實開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進機制。建立脫貧攻堅七人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研究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xx年以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縣四大家聯席會等各類會議共研究脫貧攻堅事項30余次,對脫貧攻堅工作實行高位推動和全程指導。四是層層傳導壓力。我縣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察重要內容,進一步夯實責任。各鄉鎮(辦事處)簽訂了精準脫貧攻堅軍令狀,各村簽訂責任狀,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堅持標準,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我們嚴格按照省市要求,認真開展精準識別工作,確保精準識別“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一是嚴格程序。按照“農戶申報、民主評議、張榜公示、鄉鎮審核、縣級備案“的程序,緊扣省定人均純收入2855元貧困線和“兩不愁、三保障“識貧標準,通過“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了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真正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縣共建檔立卡12701戶、554萬人。二是認真核查。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五清“核查工作實施方案》,采取鄉鎮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導抽查的方式,對全縣99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情況進行逐戶核查,做到“一戶一檔“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戶多策“措施清、村支部書記心里清、幫扶責任清和脫貧軌跡清。省脫貧攻堅第三督導組在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我縣“五清“核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實“回頭看,再核實“。按照省扶貧辦統一部署,對全縣農業村和農業社區,重點是對非貧困村、五保戶、低保戶和殘疾人口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符合貧困戶條件未識別進系統的,及時識別、建檔、錄入;對部分確實不符合貧困標準的家庭,嚴格按照退出標準和程序,逐戶逐人銷號,堅決做到“應進則進、應出則出“,進一步澄清了貧困人口底數。現在正在進行的是第三階段,從6月21日到現在,對各鄉鎮(辦事處)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檔案進行集中核查,針對存在問題,現場進行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下達整改通知書,5天內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縣已核查20個鄉鎮,我們下達整改通知書89份,要求鄉鎮逐條進行整改。通過集中核查和整改情況來看,息縣貧困人口嚴格遵循了識別原則、方法和程序,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增加,信息檔案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準組織幫扶力量
在精準識貧的同時,我們統籌兼顧,多措并舉,認真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確保到戶到人。一是組建隊伍。認真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省市縣共選派130名第一書記對126個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進行結對幫扶。深入開展“萬名干部幫萬家”、駐村幫扶、“百企幫百村”和鄉賢結對幫扶等“四結對”活動,每位縣處級干部聯系幫扶1個鄉鎮5戶貧困戶,每名干部與至少一個貧困戶結對幫扶,組建99個駐村幫扶工作隊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105家企業與99個貧困村結對幫扶,每名鄉賢與一個或若干貧困戶結對互助幫扶。積極推動項目協同、產業協同、合作協同和培訓協同等“四協同“工作,明確18項重點任務、16個責任單位和牽頭領導,制訂涉農資金整合、宣傳等18個扶貧專項方案,凝聚脫貧攻堅工作合力。二是夯實責任。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出臺了《息縣扶貧開發考核評價辦法》,堅持結果導向,督促各級脫貧攻堅責任主體更好履職盡責。進一步夯實派駐責任,嚴格落實“干部當代表,單位做后盾,領導負總責“幫扶工作機制,對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工作開展不力的,除追究當事人責任外,還要追究派駐單位責任。三是創新舉措。金融扶貧方面,縣財政注資20xx萬元設立助保金,優先在貧困村開展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保金貸款,已向貧困村發放貸款1。3億元。電商扶貧方面,與京東集團簽署了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引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基地與電商企業合作。如:息縣八里蓮花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和當地蔬菜種植戶合作,形成了微信賣菜銷售模式,解決貧困群眾100余人就業,且帶動當地擴大蔬菜種植面積1000余畝。產業扶貧方面,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計劃,全縣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6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30家,種糧大戶20xx戶,優質農產品基地11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四)綜合施策,精準幫扶到村到戶
一是逐人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精準扶貧、不落一村、不落一戶、不落一人”為總要求,結合貧困村實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戶一策、一戶多策”的幫扶措施,為99個貧困村21820戶貧困戶量身定制扶貧“套餐”,確保扶貧攻堅“精準到村、精準到戶”,力爭率先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二是積極謀劃,精準施策。準確把握易地脫貧搬遷有關政策,堅持群眾自愿、積極穩妥方針,因地制宜探索搬遷安置方式。縣扶貧辦、發改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民政局、縣政府研究室等相關職能部門,圍繞脫貧攻堅大局,結合部門實際,全局著眼、全盤謀劃,統籌脫貧資源,聚合脫貧資金,按照“5個辦法”和“5個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擬定我縣實施方案。縣政府召開脫貧攻堅專題常務會,成立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息縣易地搬遷脫貧實施方案》。為了扎實推進產業扶貧脫貧工作,縣政府明確由縣發改委牽頭制定《息縣產業發展脫貧實施方案》,同時由相關部門制定配套專項方案,其中縣旅游服務中心制定《息縣旅游扶貧專項方案》、縣商務局制定《息縣電商扶貧專項方案》、產業集聚區制定《息縣特色產業扶貧專項方案》、縣金融辦制定《息縣金融助推扶貧方案》。為了扎實推進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由縣民政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貧困人口政策兜底實施方案》;為了推進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工作,由縣人社局牽頭制定了《息縣轉移就業脫貧實施方案》《息縣基本養老保障脫貧實施方案》;這些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在全縣形成齊心合力抓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
三是整合涉農資金,精準實施扶貧項目。為了整合涉農資金,息縣發改委結合息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息縣涉農資金整合實施意見》,縣財政整合縣級部門預算和政府性債務資金6702萬元,集中用全縣貧困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現在資金計劃已下達,預計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xx年,第一批專項扶貧資金已撥付2175萬元。目前,整村推進項目已開始招投標,科技扶貧、雨露計劃、產業化貼息和到戶增收項目正在按要求申報中。
(五)加大宣傳,精準營造濃厚氛圍
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印發了《息縣脫貧攻堅宣傳工作方案》,緊盯脫貧攻堅特色亮點工作,編輯刊發《縣脫貧攻堅信息》32期。縣廣播電視臺開設《脫貧攻堅在行動》專欄,插播電子流動字幕;各鄉鎮(辦事處)在首集鎮、主干道、鄉村結合部等位置制作懸掛脫貧攻堅工作宣傳標語、宣傳欄、標語牌,及時、全面、準確解讀脫貧攻堅政策,倡樹脫貧攻堅先進經驗和典型人物,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
(六)強化督導,精準推動工作落實
一是建立了脫貧攻堅工作督導制度。將脫貧攻堅工作納入縣委巡查組巡查工作范圍,抽調縣紀委、督察局和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人員組成專項督導督查工作組。二是嚴督實導。采取隨機抽查、聽取匯報、查看幫扶記錄、進村入戶、詢問農戶等督導方式,對各類幫扶力量,尤其是駐村幫扶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在崗在位和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臺賬,梳理并建立突出問題6個,責令16個單位限期整改,并積極落實問題銷號制度,實現了對問題臺賬和整改單位動態跟蹤管理,確保督查發現的突出問題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實。三是嚴厲問責。綜合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擬訂《息縣脫貧攻堅督查和問責辦法》(試行),確保督查工作質量。重點督查脫貧目標任務落實及完成情況,對落實不力的鄉鎮、辦事處和縣直責任單位嚴厲批評,目前已發督查專項通報4期,點名道姓通報駐村第一書記33人。
二、存在問題
一是貧困人口多,自我脫貧乏力。截至20xx年底,息縣仍有546萬貧困人口,占信陽市貧困人口的1467%。同時,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致貧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齡等多種因素影響,貧困群眾自我脫貧能力弱,“保”和“救”的壓力大。二是農業產業化進程慢,轉移就業有限。息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特色農業、優質農業、高效農業剛剛起步,農業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低,全縣農業省級龍頭企業僅4家,轉移就業帶動力不足。同時,我縣產業集聚區還處于成長階段,入駐企業量多個小,提供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的空間有限。三是基礎設施差,支撐作用較弱。因歷史欠賬較多,我縣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薄弱,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低,運輸場站建設相對滯后。如:全縣還有162個村未解決安全飲水問題,城區還沒有實現24小時供水。四是財政收入少,保障壓力較大。息縣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全縣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xx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只有42億元,而財政支出327億元,其中285億元來源于轉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準管理。一方面,強化貧困人口信息維護,持續完善新增識別錄入貧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貧困人口進出動態管理,對最新致貧、返貧的貧困人口及時識別錄入系統,應進則進;對通過幫扶已經脫貧的貧困人口,及時組織考核審定,應出則出。
2、落實“五條途徑”。“轉”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增加就業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縣涉農資金和涉農項目,重點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改善。“搬”字方面,積極、穩妥、有序開展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20xx年,計劃投入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資金12億元,完成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2戶、20xx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保”字方面,積極探索推進低保線和貧困線“兩線合一”,在今年年底前,優先落實對“鰥寡孤獨癡殘“六類特殊困難群眾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對因病、因災致貧的,通過新農合、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民政救災、慈善救助、社會救助等方式,幫助群眾渡過難關。
3、積極謀劃項目。堅持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推進省道s337線夏莊至陡河沿淮河大橋拓寬改建、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城區新增小學建設等“雙十”工程。強化涉農資金整合,統籌安排涉農項目向貧困村傾斜。全面實施財政扶貧資金整村推進等項目,完成農村土地整治228萬畝,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個人工作總結簡短 個人工作總結(個人篇四
本學期,教科室在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主管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根據本學期學校工作重點和學校新教師多的情況,開展了青年教師培本學期,教科室在在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在主管校長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思想,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功能,根據本學期學校工作重點和學校新教師多的情況,開展了青年教師培養,加強了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加強了課題研究和管理,使學校教育科研水平進一步提升。現將一學期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開學初,為配合教務處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教科研室及時跟進,安排中層以上領導,分學部,分專業開展了聽課活動,宋國林主任、王永紅主任、石國華校長、朱金東主席等領導都能夠認真履行聽課職責,不定時深入課堂聽課,并將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相關人員和部門。領導深入課堂聽課,對穩定開學教學秩序,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學期學校共聘請教師46人,其中醫護專業兼職教師24人,其他坐班青年教師22。他們在解決我校師資嚴重不足的同時,也存在著開展了新老教師結對子工作。教科研室在學期初制定了《新老教師幫扶活動工作計劃》,明確了幫教工作目標,幫教活動要求,幫教活動內容形式和幫教活動考核。在各學部的積極配合下,22教師與老教師結成了幫扶對子。新老教師積極相互聽課,新教師在老教師的指導下制定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備課,開展教學設計。老教師還主動在確定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開展師生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組織、教學設備使用等多方面給予了青年教師無私的幫助和指導。
開展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示范課活動為加強對我校青年教師的培養,使青年教師學有榜樣,根據學校老教師結對子幫扶工作方案,教科研室組織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示范課活動。根據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操課三種課型,我們選擇了12名教師為青年教師上了示范課。開展了青年教師匯報課活動通過一學期到一年不等的幫教活動,青年教師有了哪些進步,能否勝任教務處安排的教學工作,這是學校領導操心,學校老師關心,學生上課安心的一件大事。為檢驗幫扶效果,我們開展了青年教師活動,22名青年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根據青銅峽市人社局、教育體育局的工作安排,我們按要求上報了《繼續教育培訓方案》、《繼續教育考核制度》、《繼續教育培訓名冊》,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創新能力建設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三場繼續教育考試,批閱試卷260份,按時按要求上報了繼續教育考核成績、考試和工作總結。
一是搞好了《西部職教課題》的申報工作,我們共上報了三個課題,其中周登國、趙淑芳牽頭承擔的兩個課題獲得國家立項。11月份按照教育部職成司的通知,學校派了三名教師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部職教課題立項暨教材建設培訓會議。下半年,在石校長的主持下,課題組多次對該課題進行研討,撰寫了開題報告,制定了實施方案,整理了研究資料。
二是組織教師參加中國教育科研學會第七屆中國教育系統優秀教學成果全國評選活動,田立寧、楊春燕、史少華、姚會娟、王麗坤、趙淑芳、鮑嵐、陳榮麗等教師的論文、教學設計、教案等獲一、二、三等獎,劉宏志、劉建義參加寧夏電化教育中心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獲二等獎。組織教師參加全區中職學校信息化教學技能大賽,王麗坤老師獲三等獎。
三是教師把教學與教研相結合,積極開展教師行動研究,教師們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歸納分析提升形成理論性的研究成果。分別在《課定稿版程教育研究》、《寧夏職業技術教育》、《新課程學習》、《讀寫算》、《寧夏教育》《中國當教育科研理論與實踐》、《教師與教學》、《課程教育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14篇。
一是教師教科研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許多教師對教育科研的認識不到位,總認為搞教育科研不是普通教師的事情,不能認識到教科研對教學工作和學校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是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部分教師不懂怎么去研究,不能把經驗上升到教科研成果,需進一步加強培訓力度。
三是教師科研態度和學習態度有待端正,如我們組織繼續教育考試時有個別教師讓學生頂考、繼續教育筆記讓學生寫。學部組織教研活動不參加,不愿承擔教研活動的具體工作。
四是學部管理教研活動的考核工作不夠嚴格,活動過程性資料記錄不清不細,造成教研活動考核無處下手,教研活動考核細則無法落實。存在著活動沒人搞,考核分一分不能少的情況。
五是教師培訓力度有待加強,特別是青年教師針對職高生特點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運用培訓,數字化校園運用的培訓,教學中如何落實人文素養教育、德育教育、組織教學、課堂調控等能力亟待提高。
上一篇:最新旅游景區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