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職業心理測評58.8%認為測評的可信度一般
50.0%聽說過職業心理測評
職業心理測評在中國的歷史近一個世紀。通過對京滬穗三地市民的抽查調查得知,一半(50.0%)被訪者表示聽說過職業心理測評。
65.2%該測評可幫助個人認識自己
圍繞職業心理測評的作用,被訪者眾說紛紜!調查顯示,提及率最高的是可以幫助個人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比例為65.2%;其次是15.9%的人認為可以幫助企業挑選最合適的人選;認為這只是招聘流程之一和本土化程度低,測評結果值得懷疑的比例分別為8.3%和7.0%。
52.8%認為測評的科學性一般
在老百姓心中職業心理測評的科學性究竟有多高?調查顯示,52.8%的被訪者并不看好其科學性,認為測評的科學含量一般;有39.4%的被訪者認為測評的科學性比較高;認為測評科學性很低或是完全沒有科學性的共占到了4.6%;還有3.3%的人相信測評有很高的科學性。
58.8%認為測評的可信度一般
過半數(58.8%)的被訪者對職業心理測評的可信度持相對保守的觀點,認為測評的可信度一般。
36.0%認為即將參加工作者會主動測評
在您的眼中,什么樣的人會主動進行職業心理測評?調查結果顯示,提及率最高的是即將參加工作的人,比例為36.0%;其次是工作不順利或是在工作中想獲得更大發展的人,比例分別為22.4%和21.5%;另有13.5%的被訪者認為那些想重新選擇工作的人也會主動進行測評。
87.7%認為800元的測評費太貴
我國的職業心理測評相對西方起步較晚,目前在國內進行一次測評大約需要800元左右。調查中,京滬穗三地87.7%的老百姓認為該費用過于昂貴,三地比例分別為85.3%、90.1%和87.8%。
B您愿意進行測評嗎?55.4%不愿主動進行測評
14.6%自己或身邊人參加過該測評
調查顯示,到目前為止,京滬穗三地僅有14.6%的被訪者表示自己或是身邊的人參加過職業心理測評,這一類人群在三地分別占到了17.4%、11.9%和14.3%。
75.9%并非主動進行職業心理測評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的被訪者并不是主動進行心理測評的。大多數接受測評的被訪者表示是因為找工作需要而被迫進行測評,京滬穗三地的比例分別是67.6%、74.0%和90.4%。
55.4%不愿主動進行職業心理測評
在沒有進行過職業心理測評的被訪者當中,55.4%的被訪者表示處于各種因素考慮,并不愿主動接受測評。從京滬穗三地來看,廣州(72.2%)高于北京和上海,其比例分別是42.6%、53.0%。
58.8%如招聘單位要求會接受該測評
92.2%參加職業心理測評會如實回答問題
參加心理測評就是要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職場定位,從而更正確地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您如果參加職業心理測評會如實回答問題嗎?92.2%的被訪者表示肯定意見。
28.8%招聘時會用職業心理測評挑選人才
企業過去招人的依據主要是文憑、技能和經驗。而如今,職業心理測評為招聘單位又提供了一種依據。在選聘人才方面,有28.8%的被訪者愿用職業心理測評選才,60.5%的被訪者表示不好說,10.7%的被訪者表示不愿用該測評來選人。
C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86.1%有必要進行該普查
6月24日,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宣布今秋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入學新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工作。
94.5%贊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調查顯示,94.5%的被訪者贊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持否定意見的被訪者僅為5.5%。
86.1%有必要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89.7%愿意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如果您是大學生您是否愿意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呢?89.7%的被訪者表示愿意,表示否定的被訪者比例為10.3%。
92.8%愿意讓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作為家長是如何看待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的?92.8%的被訪者表示愿意讓子女進行普查,極少數(7.2%)的家長表示不愿意讓子女進行普查。
71.5%認為對大學生進行該普查利大于弊
心理健康普查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的看法如何?71.5%的被訪者認為該決定利大于弊,感覺利弊相等的被訪者比例為9.6%,另有17.9%的被訪者表示不好說,極少數(1.0%)被訪者認為弊大于利。
D心理咨詢師86.3%看好這一職業
56.2%愿意從事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師作為一種新興職業,充滿風險和挑戰。當問及您是否愿成為心理咨詢師時,超過半數(56.2%)的被訪者表示愿意,但同時也有43.8%的被訪者不愿意。京滬穗三地比例分別是63.3%、45.4%和59.0%。
74.1%認為心理咨詢師會有市場
86.3%看好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
目前我國的專業心理咨詢服務還很不完善,合格的專業心理咨詢師也為數寥寥。此行業的專業人才緊缺,就業前景比較看好。京滬穗三地隨機調查結果顯示,86.3%的被訪者表示看好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
調查背景
背景一大學生將首次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近日,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宣布今秋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入學新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工作。中國專家制定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四大檢測量表已通過試測,將運用于即將進行的大學新生心理普查,這在中國心理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背景二我國推出全國人才測評系統
我國的職業心理測評起步于上世紀20年代,當時北大的心理學者就已將其運用到社會職業輔導中。80年代中期,組織部門曾考慮并嘗試研究和應用科學方法選拔人才,9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被確定,后來逐步推廣到企業和個人的職業咨詢中。2004年3月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成立人才測評辦公室,正式推出全國人才測評系統,測評分為筆試和面試。
背景三職業心理測評也叫職場體檢
職業心理測評,也叫職場體檢。所謂職場體檢,是在現代心理學、管理學的基礎上,用心理測驗、情境模擬等檢測手段,對人的能力、個性、職業興趣等因素進行科學的化驗,以幫助職業人客觀地了解自己所屬的心理類型。職業體檢分兩種:一是以個人為對象,一是以企業為對象。
核心提示
50.0%聽說過職業心理測評
14.6%自己或身邊的人參加過職業心理測評
94.5%贊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
56.2%愿意從事心理咨詢師
三地比較
不愿主動進行職業心理測評北京42.6%上海53.0%廣州72.2%
認為心理咨詢師會有市場北京67.9%上海75.3%廣州79.4%
樣本我很看好職業心理測評
臉譜:林先生34歲律師碩士
我很看好職業心理測評,也許它沒有百分之百的科學性,但它仍然是一種科學、先進的測評。對用人單位和個人來講,運用職業心理測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國內的職業心理測評還處于起步階段,我想它的發展會成為一種必然。我質疑測評的可信度
臉譜:蘇小姐29歲行政管理人員大學本科
現在很多外企招聘時會進行職業心理測評,我對該測評的可信度表示質疑。另外,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心理的健康近幾年才得到我們的重視。我認為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大學生一入校就進行心理健康檢查,有問題也可及早發現,不至于造成嚴重后果。
快速調查
中小學生致信高層妥不妥?
上期調查結果
52%贊同身份信息有償查詢
調查背景:近日,深圳蓮花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給市長寫信,建議“治理深圳環境污染,必須重視垃圾分類”,這也是繼南山實驗學校、前海小學學生之后第三撥給市長寫信的學生。中小學生的這一舉動,在社會上引起了爭議。
調查問卷
1.您贊同中小學生致信高層的做法嗎?
A.贊同B.不贊同
2.您如何看待中小學生致信高層?
A.說明中小學生有社會責任感
B.中小學生對社會認識不完全,不適合做這種事情
C.中小學生致信高層應有人引導
參與方式:參與者將所選答案編輯成短信,移用戶發送到6299777,聯用戶發送到9299777。直接輸入答案ABCD即可,題目之間用逗號分隔,若一題有復選答案請不要用符號分開。資費:中國移、中國聯用戶0.6元/條(包含0.1元/條的通道費),中國移神州行用戶0.65元/條(包含0.15元/條的通道費)。
本次調查技術報告
調查設計:楊文建盧蕩毛羽聶翔
調查執行:友邦顧問
本版撰寫:本報記者毛羽
執行說明:6月28日至7月2日,采用整群抽樣CATI電話訪問的方式,調查京滬穗三地公眾對職業心理測評的認識狀況,三地隨機調查樣本量依次為210、207和211,共計628,被訪者年齡在18~70歲之間,性別比例被控制在1:1左右。
上一篇:春季幼兒園學期安全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