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時代精神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江澤民文選》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提供精神動力。
堅持理想信念與愛國主義的統一 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 堅持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再次,要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這些思想為我們實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保持民族精神的先進性和活力指明了方向。
堅持自強不息與和平發展的統一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經五千年磨礪,由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品格,是維護中華民族獨立和統一的精神脊梁和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需要發揚自強不息的光榮傳統。愛好和平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國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思想,反映了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第2卷第61頁)正是這一理念,使中華民族與周邊鄰國長期睦鄰友好、和平共處。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飽經資本主義殖民擴張和兩次世界大戰蹂躪的世界人民,迫切希望有一個長期和平的國際。江澤民同志將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與當今世界主題和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有機結合起來,為我們制定了和平發展的道路。江澤民同志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莊嚴地向全世界承諾: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絕不會把自己曾經遭受欺凌的苦難加之于人;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將來中國發展和強大起來,也絕不謀求霸權;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
偉大的事業需要并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在新世紀新階段,只要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弘揚民族精神與弘揚時代精神統一起來,并轉化為我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上一篇:理論新發展 實踐新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