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精選8篇)
演講稿是人們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怎么寫出優秀的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這里給大家分享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方便大家學習。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1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明天10月31日不但是大家熟悉的萬圣節,也是是世界勤儉日,該節日的確立主要號召人們勤儉節約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進而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今天我們就談談與勤儉節約有關的事。
上周末我詳細統計分析了9月份每間宿舍的用水用電情況。9月份宿舍總用電111469度,平均每間用電243度,用水5242噸,平均每間用水11.5噸,用電最多的宿舍達到652.9度,用電最少是41度,兩者相差16倍,用水最多的宿舍是52噸,用水最少宿舍不超過2噸,兩者相差25倍,用電超過平均值20%的宿舍共有185間,用水超過平均值20%的宿舍總共有141間,現在如果把水電用量最多的集中到一個宿舍,這宿舍一個月的水電費約550元,再加上其它公共部分水電費用,月人均應是150元以上,同學們交的住宿費一個學期450元還不夠水電費。學校每年支付的水電費接近200萬元,除正常使用外,個別是水電嚴重浪費造成的,值得我們深思。在宿舍管理反饋中,經常發現有的同學將宿舍的門窗打開,開著空調,而且空調溫度調到最低,同時風扇開著,一開就是一晚上,有的同學洗衣服喜歡開著水龍頭沖洗衣服,有的同學洗澡根本不顧及他人,一洗就是一個多小時等等都是個別宿舍每月水電用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今年暑假學校投入590萬元對一期教學樓、實驗樓進行墻體粉刷以及木門更換、宿舍滲水維修等,投入179萬元給食堂安裝74臺空調,投入120萬元對知行景行樓教室的46套多媒體系統進行升級改造,這些都極大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但有的同學不懂得珍惜,每天時常能看到這樣現象,雪白的墻壁印上一行行的腳印;教室的投影儀孤零零地開著;在食堂收盤處經常可以看到大家留下的痕跡,半個雞腿、半盤青菜、半碗米飯等;教室、功能室、辦公室人離開了,燈卻開著,風扇開著,空調也開著;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教室燈仍舊開著,過道里、走廊上、廁所里的燈時常被一些同學隨手打開而亮著,“長明燈”隨處可見。宿舍、廁所等處的水龍頭人走了水卻照流,“長流水”現象時常可見。殊不知這些都是嚴重浪費的行為。面對這些無處不在隨時可見的浪費行為,我們一定要增強勤儉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習慣:
1、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開始,增強節約意識。
2、養成人離開前關水關電的良好習慣,避免“長流水”“長明燈”現象。
3、發現水電設施設備壞了,主動及時報給老師或物業工作人員。
4、“少開一盞燈”,教室里光線充足時,做到能不開燈,就盡量不開,天氣涼快時,能少開風扇、空調盡量少開,樹立長期節約用電的觀念。
5、積極向親朋好友宣傳節約的意義。建議身邊的人一水多用,一燈多用,一紙多用,隨時糾正他人浪費的行為。
有位哲人說過:“改變世界很簡單,只需要我們每次隨手做好一件事。” 親愛的同學們,勤儉節約,人人有責,建設節約型、綠色型的校園,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謝謝!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2
大家好!
春意萌動、百花爭艷,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隨著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資源消耗隨之增加,資源緊缺已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節能是硬道理,是一項基本國策。
還記得建國初期,毛澤東同志用一句,“浪費是極大的犯罪”,以此教育了幾代中國人艱苦創業、勤儉節約,創造了中國一個又一個的經濟騰飛。勤儉節約的精神深深植入了人們心中。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會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生活中,我們會以感恩的心態對自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當思物力維艱。”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飯,我們卻熟視無睹;水龍頭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們也見慣不怪;敞亮的房間里燈火通明,我們卻渾然不覺……鋪張浪費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是多么可怕的現象啊!
是什么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只因我們覺得自己花錢買的飯,吃不完倒掉理所當然;公司里的水和電不是自家的,就無須擔心水費、電價的高漲。在人們心中,僅僅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才懂得節約、才會節約;節約在公司里只不過是空喊的口號,不能落到實處。在這里,我呼吁大家,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現在,我們正面臨著一項嚴峻的考驗;供電量指標節節攀升的同時,煤炭價格也隨之上漲。依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看,水價勢必也要增長。而一個企業離不開水、電、煤等生產成本。節能是每個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勤儉節約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命題重又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
俗話說,“有了大家,才有小家”。節約不僅是企業管理層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企業每個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
有人會問:“我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然而,這又是不簡單的,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說過:“不簡單,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我們一個簡單的關燈動作解決了長期以來的長明燈問題;一個簡單的想法彌補了管理層中長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簡單中創造出不簡單的效益。不能因為事小而不為,更要因為小事而無所不為,請大家記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請大家不要忘了,“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
讓我們回顧一下身邊的事吧!在你們洗碗洗盤、洗臉刷牙、洗發洗澡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滴水?在你使用電燈、電腦、電爐、取暖器時,可曾想過要節約每一度電?當你使用工具、領取勞保、甚至是使用一張小小的紙張時,你可曾想過要節約了嗎?浪費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要節約就得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克煤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為企業的節能工作獻上自己的一分力量,為企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為企業的壯大鋪墊出一條節約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孩子們,剛才,值周老師總結了大家在上一周的表現情況。上周值周的同學對自己的工作很負責,他們檢查到的情況都是大家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好的地方大家當然應該堅持下去,不足的地方,更需要改進。而除了剛才朱老師提到的那些不足之外,孩子們還有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我想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段時間,我們在巡視校園時經常發現,水龍頭滴滴作響卻無人問津;有些孩子接教室里的純凈水滿滿一杯,只喝了兩口就倒掉了;食堂里每頓就餐后都會留下很多孩子們倒掉的飯菜;教室里空無一人卻依舊燈火通明;垃圾桶里有一些只寫了一半的本子,有只用了一小截就仍掉了的鉛筆;有些孩子用來打草稿的紙都是精美的筆記本;有的孩子一個星期要花很多零花錢,隨隨便便一個玩具也是幾十上百元錢。
這樣的例子很多,從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里面,卻看出了孩子們的鋪張浪費,不懂節約。也許有的孩子會說,一杯水算得了什么,一桶水都才幾塊錢而已。可是你們是否知道,還有一些地方的人,為了喝上一口水,要走很遠很遠的路去挑;也許有的孩子會說,幾盞電燈沒關有什么稀奇,一天也用不了幾度電,可是你們是否知道,還有一些地方,人們還在使用油燈,蠟燭來照明;也許有的孩子會說,用點零花錢買點玩具算什么,現在爸爸媽媽有錢了,花這點錢小意思。可是你么是否知道,還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吃不飽飯,沒有衣服穿,有很多孩子因為貧困而讀不了書。
我想老師剛才說到的這些情況,孩子們也應該是從電視上或者書上看到過或者還聽到過,但是我不知道,你們在了解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你們心里面又是怎樣想的呢?沒錯,在場的每一個孩子,家里的經濟條件都比較好,可是你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你們的爸爸媽媽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也許你們浪費掉的一個本子,一支筆,一杯水,一勺飯菜,你們花掉的零花錢都不算多,但是積少成多,每個人每天都這樣浪費一點,那積累起來數量該是多大啊!10塊錢對孩子們來說算不了什么,隨便買個漢堡也不止10塊錢。可是,如果把這10塊錢拿給一個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意味著可以給家里買上幾斤鹽,可以讓他們用上干凈的作業本,這錢就顯得是那樣重要了。所以孩子們,請你們想一想,難道你們不應該改掉鋪張浪費的壞毛病嗎?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這種美德發揚下去。我們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并不是說有大樓不去住,卻去住草棚,有米飯不吃去吃泡菜,而是要正確對待學習、工作和生活,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浪費任何財物,不隨便花不該花的錢,不跟別人比吃穿。我們尤其要注意節約大自然的資源,因為現在地球資源的消耗非常大,很多資源都面臨著貧乏干涸的危險,如果我們不知道節約,總有一天,人類為會為自己的浪費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
孩子們,10月31日就是世界節儉日。在這個日子到來之際,我想要倡議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希望我們做到兩點:一是“心動“,心里想著搞好節約,增強節約的主動意識;二是“行動”,掌握節約方法,做到合理科學地節約。孩子們,你們能做到嗎?好,那就請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互相監督。
最后,老師還想要提醒大家,下周我們就要進行半器考試了。希望大家抓緊時間認真復習,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一種責任》。
從“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到“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無一不在證明著國家的富強、家庭的富裕,勤儉節約起著決定作用。勤儉節約,它是一種美德、一種傳統。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興旺發達。今天我要說,勤儉節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責任。有人可能會說這未免太嚴重了吧,節約只是生活小事,有必要那么上綱上線嗎?我以為:此言差矣!
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一定會為未來打算,他在自己處于好運的時候,就一定會為將來可能的不幸做好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他會大手大腳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難,就會手足無措。由此看來,勤儉節約難道不是一種責任嗎?
勤儉節約不僅關系到金錢,而且也關系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面我從三方面談談節約的問題:
一、節約用水
對于水,我們有很多同學不懂得珍惜。在家里刷牙洗臉時,水龍頭壓根就沒想起先關掉;在學校里隨意打開水龍頭玩水,甚至有同學在冬天用我們喝的溫開水來泡手。這流的僅僅是水嗎?不,這還是水龍頭的哭泣,怪你忘了把它關上,這更是地球母親對這位粗心大意的同學的譴責,如果都像你這么不珍惜水資源,地球最后僅有的一滴水該是你后悔的淚水了吧。
聽水聲滴答,要學著心疼。我們一起算筆賬吧:一噸水大約可發電每小時一千度,生產化肥500千克,磨面粉34袋。如果人人都節約用水,積累起來,可以派上多大的用場啊。
二、節約用電
我們都說,有了電真方便,是啊,電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電從哪里來的呢?發電機里發出來的,要經過很多道程序,每度電里都凝聚著工人們的辛勤勞動啊。
同學們,就從隨手關燈開始吧,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不用電了就趕緊關掉,做到人走燈滅。另外,注意用電安全,且不說浪費電,造成生命危險的事,少接觸微妙啊。
三、節約糧食
在學校每天吃飯都有同學浪費糧食。可能有同學會說:我繳了伙食費的,我浪費的是我自己的,跟別人沒有關系。從表面上看,浪費是它個人的消費行為,可從本質上看,它卻從側面反應了這個人的素質。把浪費當作一種享受的人,這樣的人,我們說,他的素質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即使在發達國家,節約也被看作一種美德。何況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提倡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勤于思考,也善于制定計劃。勤儉節約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么就意味著你具有了控制自己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的品德修養正在逐步提高。這是個人的進步,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其實,勤儉節約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也不需要多高的智力或德行才能做到。它只需要我們懂得一些常識和擁有抵制自私享樂的力量就行了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反對浪費,節約為榮,愿我們全校師生人人都有節約意識,人人都有文明舉止。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5
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正因為有了水,才有了這個蔚藍而美麗的星球,才使人類、動植物得以生存。
假如真的沒有水,那會怎樣呢?那地球上也會和火星、土星一樣,沒有生命,死氣沉沉。那么,將不會有人類的出現,樹木,花草等一切將不復存在。鮮花經過澆灌才會綻放,綠葉經過滋潤才會美麗。如果沒有水,鮮花會綻放嗎?小溪會歡唱嗎?小鳥會飛翔嗎?小樹會枝繁葉茂嗎?答案不言而喻。
水資源是有限的。陸地上的淡水資源非常之少,地球的表面雖然被百分之七十的水所覆蓋,但大多是海水,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而淡水資源只占地球上水體總量的百分之二點五三,其中近百分之七十是固體冰川,即分布在兩極地區和中、低緯度地區的高山冰川,還很難加以利用。目前人類比較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淺層地下水,儲量約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百分之零點三,只占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
在日常生活中,水總是不知不覺地被浪費掉。洗菜要一盆一盆地洗,要是開著水龍頭沖,一餐飯就要耗水50千克。用洗衣機洗衣服滿桶再洗,若分開兩次洗,則多耗水120千克。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藥。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沖廁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門窗及家具、洗鞋襪等。大、小便后沖洗廁所,盡量不開大水管沖洗,而充分利用使用過的“臟水”。淋浴如果關掉水龍頭擦香皂的話,洗一次澡可節水60千克。夏天給室內外地面灑水降溫,盡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自行車、家用小轎車清潔時,不用水沖,改用濕布擦,太臟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過后的余水沖洗。家庭澆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家庭洗滌手巾、小對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開水龍頭放水沖洗。
如果大家都沒有節水的意識,如果真的到了水貴如油的那天,將會有無數的人干渴而亡,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成為人們悔恨的眼淚!
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污水處理系統,加強水環境監測,強化法律意識,依法管理水資源、水環境。
節約用水,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所以,我呼吁大家,節約用水,從現在開始,節水,愛水,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6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從你我做起》上個世紀60年代,一首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如今50歲左右的人,恐怕還能哼上幾句:勤儉是咱家的家訓,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還是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的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優美的曲調、樸實的歌詞至今,能詳耳熟。倘若說那是饑荒年代,人民生活不富裕,節約自然就成為風尚。如今生活質量提高了,物質豐富了,再一寸布一分錢的節省,豈不太“摳”?其實這是個誤解。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記得有這樣一幅廣為流傳的對聯,上聯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下聯為: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節約應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一種意識的升華。把在酒店吃剩的飯菜打包帶回家,洗的發白的衣服常常穿在身上,彎腰弓背找尋丟失的一分硬幣,可能會引來不屑的目光,但這確實是一種值得褒揚的生活態度。我們單位__辦公室打字員積極響應建設節約型機關的號召,嘗試著在工作中進行了一些小改革,如堅持復印紙雙面使用,定期保養機器等,年底一算賬,所用辦公耗材竟比以前減少了一半。這位愛崗敬業的有心人深有感觸地說:“想不到我這個小小的崗位上一年也能為公家省下不少錢,節約的快樂油然而生。”這次節約讓人意識得到了升華,感覺到了人生的快樂。
節約應從點滴做起。偶爾的節約很容易,杜絕浪費、養成節約習慣并不容易,長期堅持節約更不容易。一張紙、一度電、一分錢,看似微不足道,但這是一種養成良好習慣的開始。人走燈滅,復印紙正反都用,下意識地擰緊尚在滴漏的水龍頭,其實節約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浪費習慣,比如愛面子、講排場、愛攀比、大吃大喝等都是節約的大敵。當我們歡度節日的時候,且莫忘記建設節約型社會這個一主題,堅持節約,反對浪費既要從大局著想,更要從“點滴”做起,在培養節約習慣上,不但要杜絕“惡小而為之”,更不能“善小而不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類似的現象:大白天辦公室的燈開著;在較為涼爽的季節,空調、風扇在轉著;公用水龍頭的水也時常滴著,這些現象什么時候才能消失呢?難道要等到水資源缺乏、枯竭的時候我們才回過頭來節約嗎?所以我們要從你、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我們知道,勤儉歷來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體現了我們對勞動價值的尊重,它折射出我們的品德和人格,擁有它,我們的家園一定會富饒,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昌盛,我們的民族一定會更加強大!為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新中國。盡我們的一份力,讓我們協起手來從小事起。從身邊做起,珍惜每一份資源,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用滿腔的熱情去擁抱生活,在這里我祝大家在人生的路途上一路順風!勤儉持家!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勤儉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和動力,浪費則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的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了一份份憂苦憂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不奉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的學校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存在著許多的浪費現象。現在,我們吃剩下的飯菜很多,廢紙簍里的食品包裝袋五花八門,甚至有同學還把礦泉水裝在瓶子里噴灑同學;上學時、放學后,有不少同學都圍聚在學校附近的小攤上買零食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都會背誦,它告誡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才是。
作為與時俱進的小學生,我們從小就生活在安定舒適的環境里。但是,我們卻應懷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懷著對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把勤儉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共同為創造節約型校園而努力。比如,出操、午休、室外課、大課間活動等時間里,教室內應及時關燈、關掉投影儀;中午就餐不挑食,不剩飯等等。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服做起,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為把我們豐小校園打造為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努力!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精彩演講稿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斗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后,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后的。在城市里,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斗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
上一篇:開學第一天500字演講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