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一
張笑涔,男,33歲,中共黨員,2024年參加工作,現任開原市中固鎮副鎮長、孟家寨村包村工作隊長。分管民政、扶貧工作,服務對象以困難群眾、老年群眾為主,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中,張笑涔第一時間深入到轄區低保戶、五保戶、扶貧戶和分管服務對象家中,通過開展消毒防疫走訪的實際行動為困難群眾和老年群眾提供安全保障。期間結合全鎮老人防護安全、轄區養老院防疫存在的隱患,張笑涔逐一堵塞防護漏洞,確保老年人防疫工作萬無一失。此外,圍繞包村工作,張笑涔帶頭開展排查和防疫阻擊工作,連續30天按時值守,有效保障了孟家寨村防疫工作的有序進行。
一、心系服務對象——訪民送“安全”。
中固鎮政府三樓第4辦公室,五保戶李大叔一年總要跑上10來趟,有時是去找民政干部咨詢扶貧政策,有時干脆就是拉家常,對此,民政干部張笑涔總是來時一杯茶,走時有相送。今年的1月25日,剛好是大年初一,李大叔怎么也沒想到,民政干部張笑涔防疫走訪第一個就來到了他家。笑涔說:“李大爺,我知道您自己獨居,您的年紀大了,你們家的防疫我來做!這期間你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和村干部或者我聯系,需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像李大叔這樣的五保戶,中固鎮還有很多,疫情防護工作開始后,雖然各個村都建立了各自的排查走訪臺賬,但張笑涔還是放心不下,他對自己分管的低保戶、五保戶、扶貧戶逐一進行了入戶消毒防疫走訪與登記。與各村進行的是否外出登記不同,張笑涔的臺賬上對這些家庭、特別是老人的需求情況進行了詳實的登記,第一手掌握服務對象生活需求,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逐一化解,
減緩
了疫情防控期間的困難群眾、老年群眾突發情況的發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張笑涔義務為困難群眾、老年群眾進行家庭防疫消毒1000余次,代為購買藥品、食品、生活必需品30余次,張笑涔的真情服務,讓轄區困難群眾,特別是老年群眾真正體會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張笑涔說:“把服務送給最需要的人,我的服務才算到位。”二、織密安全防線——安民解“難題”。
通過深入實地的防控疫情排查走訪,張笑涔發現三個問題,一是老年人對疫情防控工作重視不夠,二是家庭防護中對老年人的安全防護重視不夠。三是轄區西地村福壽養老院人員密集存在防控隱患。對此,張笑涔立即著手一一整改。對于老年人對疫情防控工作重視不夠和家庭防護中對老年人的安全防護重視不夠的問題,張笑涔逐村進行走訪排查,實地了解老齡群眾對疫情形勢的掌握,對于思想觀念淡薄的,及時進行勸阻,對于家中子女不關心老人防疫,不為老人出行準備口罩的,立刻進行批評教育,對于家庭防護工作自覺積極,尤其是關心關愛老人的典型認真進行登記,作為文明家庭評比工作的重要依據。農村工作沒有捷徑,要知道群眾的心,就得見群眾的面,就這樣一個村一個村的走,一家一家的勸,張笑涔用最基礎的走訪工作,有效地堵塞了疫情防控工作中關于老齡群眾的防控漏洞。除此之外,關于老人還有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中固鎮西地村福壽養老院。該養老院共有養員?人,工作人員?人,疫情防控期間,正值春節,親戚子女的探望、工作人員的頻繁外出、養員的衣食起居的聚集處處都是隱患。對此,張笑涔親自與院長溝通,闡明利害關系,最終達成以下共識:一是疫情防控期間養老院謝絕探望;二是回家與子女團聚的養員,待疫情解除后方可返回;三是工作人員里不出外不進,采購物品通過電話聯系,避免見面;四是對現有養員進行摸底排查,對于養員與親屬近期有接觸的,掌握親屬出行情況,涉及到疑似地域的必須進行隔離。五是采取二十四小時監控,全面掌握養員實時動態,避免安全隱患。經過緊密的工作部署,疫情防控期間,該養老院日常養護工作穩定有序,養員及家屬對于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均表示理解和支持。
三、堅守防疫崗位——護民保平安。
困難群眾、老年群眾,對于這些分管工作,張笑涔做到了疫情防控細致入微,對于自己的包扶工作,張笑涔更是盡職盡責。在張笑涔的建議下,他所包扶的孟家寨村第一個建立起疫情防控黨員志愿者團隊,有了黨員志愿者的值守,孟家寨村的百姓安心了,也更與黨員干部交心了。老百姓都知道,鎮里都派出干部來村里支援,我們村民自己更要自覺。從1月25日,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連續30天,張笑涔每天都要來村里站上屬于他的那班崗,村干部知道,上崗前,笑涔剛剛走訪回來,大家心疼的說:“老弟,你回家歇歇,你的這班崗,我們替你值。”笑涔說:“再苦再累,我也要站好這班崗,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是啊,是責任感、使命感讓他義無反顧投入到抗擊疫情工作中,工作之余他也想念家中尚且年幼的兩個孩子,妻子和他都奔赴在各自崗位,孩子只好由年邁的父母來帶,父母身體好嗎?孩子懂事嗎?緊張的工作讓他無法顧及周全,他堅信,國家這個大“家“好了,才有小家的幸福,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有顏面面對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張笑涔情系轄區困難群眾、老年群眾,扎根農村,服務村民,在抗擊疫情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彰顯了青年黨員的無悔青春!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二
從教十年來,高郵市龍虬鎮張軒小學“最美巾幗”張麗老師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教育教學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她秉承“對社會負責、對家長負責、對學生負責”的原則,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抗疫后方表現突出,積極參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主動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武漢。
疫無情,助力之情。“500元,錢不多,卻是我的一點心意。當初入黨時舉過拳頭宣過誓,我不能戰斗在一線,只能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職,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這是張麗繼2月份響應龍虬鎮教育中心校“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捐款倡議,主動參與愛心捐款后,又交納“特殊黨費”,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行動就是戰斗。在這防疫的關鍵時刻,她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抗疫阻擊戰作一份奉獻,發出一點點光和熱。
疫無情,防控在前。疫情期間,張老師還負責學校疫情日報及疫情防控檔案的整理工作,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從1月24日起,她每天主動聯系并在張軒小學防控群里收集教師上報的全校師生的健康情況和外出情況信息,進行整理、匯總、登記、并最終形成《張軒小學疫情防控-學生健康狀況日報送》臺賬,并于每天下午4點之前上報校領導與教育中心校。在防控期間,她及時完成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所有要求上報的信息。她還協助學校做好疫情的宣傳報道,每天做到宣傳到位、防控到位、排查到位,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堅守自己的崗位。張老師還積極承擔學校的疫情期間的防控值班任務,早晨六點多從高郵出發趕往學校,克服中午就餐不便的困難。在校值班、巡查期間,嚴查嚴防,認真站好學校的值班崗,確保學校的安全。
疫無情,線上教學見實情。在疫情期間,為充實學生的寒假生活,她積極配合市局和學校安排的線上學習活動,并自主設計個性化的作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每天堅持在線答疑,幫助學生解決線上學習中的困難,對班上參與線上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主動與其家長交流并幫助解決困難,班上的周睿同學,由于父母都不在身邊,與爺爺奶奶生活,爺爺不會使用手機看視頻,張老師多次電話聯系,通過微信一步步截圖指導爺爺學會進入平臺,堅決不讓班上一個孩子掉隊。
昨天已經過去,未來在于耕耘,用張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在村小這片沃土上,我只是一株平凡無奇的小草,我將和老師們一道用心去成就事業,站好三尺講臺。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三
一場疫情在武漢在爆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全國蔓延,像一根根帶刺的荊棘,緊緊地揪著人們的心,牽動著人們的思緒。電視上“霸屏”的疫情新聞,手機里刷屏的信息,不知正誤的小道消息……突如其來的疫情驚擾了春節的熱鬧和諧。
這種時候正是謠言肆虐之時,道聽途說使人們過度緊張、過度恐慌、過度防范。“謠言止于智者”,“智者”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實驗室中近距離地接觸令人生畏的病毒,尋找源頭,為后面的防范、控制和治療提供科學理論。顯微鏡上用力觀察的眼睛,實驗室里有條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機械聲、人聲,您們與病毒糾纏,與時間賽跑,與死亡斗爭。
“科學防治”,向一線的科學人員致敬!
你們聽不見親人的歡聲笑語,縈繞耳邊的只有病人的聲聲呻吟;你們聞不到香噴噴的飯菜味,霸占鼻翼的只有藥和消毒水的味道;你們看不到燦然的煙火,映入眼簾的只有一張張慘白的臉龐;你們嘗不到熱騰騰的飯菜,滑入口腔的只有冰冷或熱了再熱的食物……你們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靈溫暖心靈,用信念支撐信念。一張張請戰書是決心,一次次守候是堅持,一遍遍鼓勵是希望,一張張笑容是無悔。隔離不隔愛,封城不孤城,全國各地馳援武漢,堅守崗位,向病毒發起總攻。
“疫情就是責任”,向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凜凜寒冬,呼嘯風雪。一襲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車站內,候在進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個社區的委員會……你們不是一線人員,卻是一線人員的堅強后盾,后方的坎坷,你們來掃平;后方的平安,你們來守護!一支支體溫槍,一次次講座,一遍遍教導,普及防范知識,為平民百姓撐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后方堅守的醫護人員致敬!
有一朵花,不在陽春三月爭奇斗艷,卻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20年的肺炎,中國醫護人員從未退縮。從經歷非典再度戰肺炎的“老革命家”,從退休再次請戰的“老戰士”,到第一次戰斗的“新兵”,此時此刻都在為抗擊疫情而奮斗。一個倒下,還會有千千萬萬個“”站起。你們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天使,感謝你們,我們堅信,你們一定會帶領人們扛過這次疫情,我們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給予最大的支持,全國人民等你們平安凱旋!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四
要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切實履行黨員的職責。——雷健豪
自新冠疫情防控開始,臺山市大江鎮石橋村書記、主任雷健豪就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立足崗位,切實履行黨員、村委會主任職責。
●與政府部門同步,迅速構建石橋村聯防聯控機制。
1月27日雷健豪參加鎮防疫工作會議后,他迅速吹響石橋村疫情防控集結號,緊急召集村兩委成員會議,明確疫情防控任務和要求。次日,召開村民小組長和全體黨員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具體布置,構建聯防聯控機制,帶領黨員干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筑起石橋村第一道防線。
●千方百計籌備疫情防控物資,有效滿足疫情防控需要。
雷健豪當年參加過非典的防控工作,這次疫情,他意識到正值春節放假防控物資緊缺,于是他著早準備。他通過多方渠道聯系生產商,終于訂購了一批口罩,馬上派車到廣州將口罩拉回村里,當晚組織村干部逐家逐戶分發,確保每個村民都能分到口罩。
●做好防疫常識宣傳引導,營造群群控的濃厚氛圍。
他組織村干部到各自然村通過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海報,利用農村大喇叭、移動喇叭等設備,加強防疫知識宣傳,上門入戶進行摸排,引導群眾不隨意串門走動或者聚集,加強衛生安全意識。
●設崗防控、全面消毒,最大限度防范疫情傳播。
雷健豪帶領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在村內交通干道設置28個防控崗,對進出村人員測量體溫并做好信息登記。同時,他還組織人手對村主干道、村場巷道等進行全面清潔消毒,不留衛生死角。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五
庚子鼠年的開始并不太平,正當我們滿懷希望去迎接它時,它卻毫不領情,給了我們重重的一擊。新型冠狀病毒早已對我們虎視眈眈,在新春佳節爆發了。
在這時,你們義無反顧地沖到了前線,和疫情斗爭,不顧自己的安危,夜以繼日地搶救病人!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們,加油!
除夕夜,是舉國歡慶的日子,是團圓的日子,但在去往武漢的列車上出現了許多你們的身影。大年三十是全國人民吃喝玩樂的時候,你們卻只因一句“武漢需要你”,就逆行遠去,舍去了你們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你們第一時間就奔赴抗疫一線,有人不幸被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不過,你們沒有一個人退縮。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個春節更增加了一份溫情,增添了一份感動。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帶領著你們奔赴抗疫的最前線,你們以身犯險,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之中。你們身穿防護服,可能十幾個小時都無法脫下,脫下時卻已是大汗淋漓。在你們之中也不乏有許多年輕的護士們,為了穿防護服時更方便,他們剪去了美麗的長發。當你們摘下護目鏡時,臉上已經被壓的一道青,一道紅了!你們這樣做是為了什么?我猜,你們為的是讓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吧!是你們,給了大家希望;是你們,給了國人信心!
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在抗疫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病床上的一位院長身患重病,卻不讓醫生們管他,讓他們去治療感染的肺炎的病人,最后他于2月18日停止了自己的心跳,他就是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你們,是守護人間、救死扶傷的天使,你們慷慨大方、有求必應,大義勇為。用自己一副小小的身軀,換來了更多人的平安!此時,我的耳畔不斷回響: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
作為一名初中生,此時此刻,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把握當下,不斷努力讓自己的羽翼更加豐滿,在不久的將來投身到建設祖國的洪流中!
祝福我們每一位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白衣天使!我相信,待春暖花開之日,便是你們平安歸來之時!加油!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六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一群“90后”青年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次證明,中國青年從來都是用擔當實干為青春增色。
劉佳同志,雖然還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但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積極參戰,從不缺席。劉佳同志在疫情志愿服務期間,被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所感動,鄭重地向黨組織再次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組織黨員自愿捐款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還不是黨員的她堅持主動捐款,為援鄂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劉佳同志所在的小區是一類封閉小區,不能出入小區參加值班值守工作,但也絲毫沒有減少她為社區服務的決心與勇氣。她居家辦公,每天從早6點開始24小時堅守崗位,隨時為群內黨員志愿者服務。
面對黨員及居民反映的疫情方面的問題,她全部接聽、整理,當好信息的“收集員”;認真分析黨員和居民反映問題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及時向社區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當好防控的“參謀員”;統計每天離齊、返齊等人員信息,切實發揮在防疫信息處置中“中轉站”的作用。她還負責各位值守黨員的每日排班工作,溝通每個黨員時間安排,讓大家值班工作順暢開展。每次有新的黨員志愿者加入,她都會用溫和簡潔的語言,規范快捷的流程向新加入的同志介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知道大家在值守期間出入小區不便,她就積極幫助大家協調辦理社區出入證。她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為打贏抗擊疫情戰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劉佳同志為社區志愿服務之余,同時也堅守著自己的本職工作。2月中旬,在市總工會領導的指揮和帶領下,開展“娘家人為援鄂醫護人員家屬送暖心菜”活動作出貢獻。她積極加入到對援鄂醫護人員家屬的關愛服務活動中。“您好,我是市總工會“娘家人送菜到家”的聯系員,我們免費贈送的蔬菜禮盒您收到了嗎?數量是否充足?如有需要,可以及時聯系我們”。這是劉佳同志在活動期間每天要重復的話語,只為確保把市總工會“暖心菜”送到每戶援鄂醫護人員的家中。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這場全民戰“疫”的斗爭中,青年志愿者們在抗擊疫情的特殊環境中磨礪成長,向全世界詮釋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這就是新時代青年該有的樣子!
抗疫先進個人先進事跡篇七
黃禧,女,20歲,共青團員,川北醫學院在讀大學生。先后前往龔家衛生院、牌樓街道廟兒山社區以及市中區高速路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信息登記。截止目前,服務時長120小時,體溫檢測車輛3000余臺,檢測7200余人。
她說:“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有一分熱,就應該發一分光,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應有的貢獻。”
申明月,女,19歲,共青團員,看到共青團內江市市中區團委“鄰里守望、共同戰役”的倡議書后,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在牌樓街道環城路協助社區封閉式管理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問及為什么要成為疫情防控志愿者,她說,“因為這次疫情,學校也推遲了開學,想在這段時間盡己所能助力防疫工作,所以就報名加入了志愿者隊伍。”今天是她堅守防控崗位的第8天,在人潮攢動的卡口點,她稚嫩的臉龐難免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她仍盡心盡責守崗位,穩中有序做好各項防疫工作。面對家人與朋友的不解,她說:“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該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為防疫工作貢獻一份青春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用勇敢傳遞了正能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擔當,她是當之無愧的青年榜樣。
黃雪,女,21歲,共青團員,成都醫學院畢業學生,在市中區團委疫情防控的倡議下,成為了市中區疫情防控志愿者,在市中區高速路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信息登記,服務時長120小時,檢測車輛7100臺,檢測人員9100人。
她說:“放假在家,看著一天天通報的新冠疫情確診病例數字,心里很著急。自己是醫學院的大學生,希望能夠為此次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雷亞軍,男,33歲,市中區一位普通的農民工,在共青團內江市市中區委的倡議下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先后在牌樓街道廟兒山社區、黃河湖高速路口、市中區高速路出口開展體溫檢測、車輛信息登記。截止目前,累計檢測車輛4000余臺,檢測人員9200余人。
踏實質樸的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勇敢者中的一份子,為市中區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最新情商最高的暖心早安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