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團百年主題篇一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回顧100年共青團的光輝歷程中,是共青團為黨的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青年干部,是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心系民族命運,心系國家發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壯麗篇章。
在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的歷史時刻,讓我們一起繼續在青春奮斗中綻放光芒。作為21世紀新時代追夢少年,我們應當在了解中國的歷史,堅定理想信念的基礎上,勤奮學習,勇于創新,艱苦創業,展現21世紀中國青年的時代風采,實現中華民族在二十一世紀偉大復興的愿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萬眾矚目之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迎來了100周年大會的盛典,慶祝這100周年到來的偉大時刻,向新時代交出滿意的答卷,意義非凡。建團百年大會上,氣氛甚是盛大莊嚴、氣勢恢宏、禮序乾坤、樂和天地,充分體現了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且展現出了中國專屬的風格、氣派以及風采,格外的振奮人心與鼓舞士氣。
建團100周年大會,感悟當下,處于新時代的我們是非常幸福的,因而要懂得珍惜這美好的時代,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堅定理想與信念積極前進,展現新世紀中國青年的時代風采。面對這場偉大的100周年盛會,著實讓人感慨萬千。作為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的當代青年,我們要立鴻鵠之志,堅定心中的信念,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譜寫青春活力新篇章,筑夢中國新征程,繼續一路向前行。
觀看建團100周年大會,令人深刻感受到共青團作為共產黨的后備生力軍,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作為一名優秀的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要堅持與時俱進,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并且要努力提高個人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把握當下,爭做時代驕子!
建團百年主題篇二
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國人逆行而上。八十四歲的鐘老,雖年及懸車,仍披掛上陣;
韓紅傾其所有,支援武漢。不僅她們,更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千里迢迢來到武漢,幫助武漢人民一起度過這難關!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卻轉身離開,有人在戰斗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有人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獻出了生命,有人獻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亦是英雄。一個字,一盞燈,一份心,一種情。
這次疫情,更讓我熱淚盈眶的一種精神,是“家國”。
不要播我的名字,媽媽看了會擔心,短短的幾個字是一種胸懷,這是出自24歲女孩的一段話語,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漢時,他沒有猶豫,去了離家的遠方,唯一不放心的是在家擔心自己的母親,國是千萬家,正是這些為家人著想的陌生人,彰顯了我們心中的家國情懷。你我作為一名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學生的我,也該在此時志愿加入道路卡點工作中,國家栽培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展現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使命擔當。
建團百年主題篇三
寧夏北部俗稱川區,得黃河水之利,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湖泊眾多,宛如江南;中部荒漠戈壁,干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貧瘠;南部丘陵溝壑林立,陰濕高寒,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
擺脫貧困,是寧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區千百年來難以解決的一道難題。
20多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四赴寧夏。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間,他牽頭負責閩寧協作對口幫扶,第一次走進寧夏。西海固的見聞讓他深感震撼:
“我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沒有桌椅板凳,也沒有鋪蓋。家里唯一的‘財產’是掛在房梁上的一撮發菜,就靠賣這么一點發菜來買油鹽醬醋。”
隨后,20__年、20__年,他兩次來到寧夏,重點都是扶貧。
這次去,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他牽掛著那些還沒有脫貧的困難群眾,惦念著那些剛剛脫貧、日子還不富足的鄉親們。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調研。3天時間,吳忠、銀川兩地,進農村,察黃河,訪社區,走田間,看灘區,烈日炎炎,風塵仆仆。
一切在改變。20多年來,寧夏城鄉面貌翻天覆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
唯一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如一,堅如磐石。
黃河新村看變遷
1997年,來寧夏扶貧的習近平,推動實施了一項重大工程“吊莊移民”: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眾,搬遷到賀蘭山腳下的黃河灌區。他為移民村莊命名為“閩寧村”:“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寒來暑往,時光如梭。20多年來,寧夏有近百萬群眾從南部山區搬了出來,光閩寧村就陸續接收了4萬多名移民。昔日“天上不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砂礫滿地跑”的干沙漠脫胎換骨,閩寧村也升級為閩寧鎮。這次來,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了閩寧鎮的近況。
此行,習近平總書記調研了另外一個生態移民村,黃河岸邊的新村——弘德村。
村子坐落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地處寧夏中部。原本這里也是一片荒漠,刮起風來“一碗飯半碗沙”。上世紀90年代起,靠一級級泵站,把黃河水揚高數百米,滋養出一片綠洲。
回族群眾劉克瑞一家原來住在西海固的“山窩窩”里,8年前移民搬遷安置到了這里。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家做客。劉克瑞陪著總書記屋里屋外看了一遍。門口的牛棚,整潔的小院,敞亮的臥室,還有干凈的廚房。在廚房,總書記掀鍋蓋、開冰箱、擰水龍頭,看得十分仔細。
在客廳里,劉克瑞一家圍坐總書記身邊。老兩口、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六口之家其樂融融。習近平總書記詢問他們還有什么困難。老劉興奮地報告總書記:“前兩年就脫貧了!”他掰著指頭一項項算:
自己負責看護村口蓄水池,老伴就近打零工,一年下來少說也有兩三萬;兒子兒媳在附近的紡織廠打工,年收入五六萬;家里養了三頭牛,一年凈賺一萬多;還有土地流轉費、合作社入股費……全家年入十多萬元。
劉克瑞臉上是滿滿的獲得感。收入多了,花銷還少了。就近就業,省去了外出打工的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糧食是自家種的,看病有新農合,孩子上學有義務教育。他告訴總書記:“什么難事共產黨都幫著鄉親們解困,鄉親們打心底里感謝黨的好政策,真正體會到‘共產黨親,黃河水甜’!”
他拿出一張老照片。那是搬離西海固老家時拍的。
那里山大溝深、破屋爛衫,只能靠天吃飯,“種下一袋子,收上一帽子”。習近平總書記接過照片仔細端詳,不由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
在村里,習近平總書記特地考察了扶貧車間:“不是搬過來蓋幾間漂亮房子就行了。鄉親們搬出來后,要穩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
活,每天為紙箱穿把手,月收入千元左右。
車間負責人挨個向總書記介紹。介紹到村民老宋時,總書記問他多大年紀,老宋告訴總書記他今年63歲,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說:“你還是我老弟呢!”村民老鄭,今年67歲,總書記說:“咱倆同歲!”
沒想到總書記這么平易近人,老鄭笑得合不攏嘴。去年扶貧車間招工啟事貼出來,他第一個進了廠。他跟總書記說:“日子早就不難了,來這兒做工既能賺點錢補貼家用,又能跟大伙說話嘮嗑,好著呢!”
車間墻上,一行標語十分醒目:“我和家人一起奔小康”。
總書記對車間負責人說,興辦扶貧車間,目的就是為了扶貧。要堅持扶貧性質,多招收困難鄉親就業。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先富帶后富,很有意義。
建團百年主題篇四
這個春節,誰都沒有預見是這樣過的。“不聚餐是為了以后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后還有親人”“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疫情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白衣天使請愿“上戰場”,廣大黨員干部為了切斷傳染途徑,日夜堅守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時代是出卷人,疫情阻擊戰就是一場大考。要確保一線干部心無旁騖答好卷,打贏疫情防控戰,“后勤保障”要跟上。對此,四川省委組織部出臺《關于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人才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當作為的十條措施》,緊扣組織部門有效發揮作用履職路徑,采取政治激勵、工作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干貨”措施,著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四川落地落實;河南省委組織部出臺《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一步發揮職能作用的若干舉措》,從6個方面明確了23條針對性、操作性、實效性強的具體措施,推動各級組織部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多省組織部門出臺激勵關愛“硬核”舉措,必將激發一線干部戰“疫”激情。
在戰“疫”中培養選拔優秀干部,讓一線干部敢為有為。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危險無處不在。非常時期非常對待,對為守護群眾健康而篤定逆行者、對把群眾生命放在第一位者,對防控工作做得出色者,疫情結束后,就是要大張旗鼓表彰、獎勵,該培養的培養,該提拔的提拔,既讓干部堅守一線,又激勵更多干部沖鋒一線,充實一線防控力量。
摒棄形式主義,讓防控工作落在實處。疫情阻擊戰,防控是最大的任務,也是最難的任務。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當前,填表式防控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人待在家里時間長了,就出現了“14天之癢”,“睡得腰酸背痛”了,看電視玩手機“眼睛都近視了”,“把自己喂胖了”,“發呆”“無聊”,所以管不住腿了,抱著“哪有那么危險”的僥幸心理,總是要冒著傳染的風險,瀟灑走一回。如果僅依靠一張進出小區登記表把防控工作做好,就容易出現形式主義。少一些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一線干部更能嚴格把關,“哪怕十防九空”。
當好“娘家人”,解決好一線干部的后顧之憂。為了防控疫情,一線干部在前方戰斗,但他們也有妻兒老小,組織就是他們的“娘家人”,通過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多了解他們的體溫、家庭菜單、生活必需品清單,和不定時的其他生活需求等,也是一種溫暖。讓一線干部集中精力做好防控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充分激發一線干部戰斗激情,讓他們心無旁騖答好“戰疫卷”,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堅信,疫情阻擊戰,上下同欲者,勝!
相關文章:
1.20__《榜樣4》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
2.20__榜樣4觀后感學習張富清心得體會范文5篇
建團百年主題篇五
今年10月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的第70個年頭,回顧歷史,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的果實來之不易,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今年這個重要時刻,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意義重大。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根本動力,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意義。
從建立中國共產黨之日起,我們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近年來我們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都是在不斷強化黨的理論學習教育工作,現在我們站在新時代,黨也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理論要創新,理論武裝也要跟進。
實事求是的說當前有部分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上與中央要求的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通過開展本次主題教育,也是要推動黨員干部全面的、系統的學習,要聯系實際的去學,要不斷的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真正做到“兩個維護”。黨的_以來,我們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而且是永遠在路上,永不停息,開展主題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代的總要求,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決予以整治,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的斗爭。
我們黨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緊密團結,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明確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維護、實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開展本次主題教育,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能夠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不斷加強人民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今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有特別意義的,我們共產黨員無論走的多遠,都不能忘記我們來時的路,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我們的初心。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弘揚長征精神,發揚奮斗精神,要敢于斗爭,不怕困難,接受風險挑戰,奮力奪取新勝利。
建團百年主題篇六
新年伊始,冬奧會如火如荼地進行,冬奧賽場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我們為奧運健兒們的英姿喝彩,同時,本屆奧運會“綠色辦奧”的理念也是一大亮點。
2月19日下午我們認真學習了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李____教授以“冬奧中的‘綠科技’”為題的講座,她詳細講述我國如何將“綠色辦奧”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冬奧設施建設,讓我們了解到了我國是如何充滿“智慧”地為賽事提供綠色保障,在白色的冰雪世界里覆蓋上綠色的美麗環保畫卷。老師全方位地向我們介紹了本屆冬奧會的可持續發展愿景、生態賽區的建設、低碳管理的實現。本次冬奧會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了實現全部場館百分之百綠電供應,處處彰顯著在生態建設中的大國擔當。
本次冬奧會讓全世界看到了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關系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貢獻,在這冰雪盛宴中沸騰起了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
通過此次“冰雪上的思政課”,我切身體會到了本次冬奧會將綠色辦奧從理念到行動、由愿景變為現實。無論是水循環系統還是低碳的交通體系以及低碳的場館建筑,處處都體現著我國如今全方面的發展水平。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協調好發展與保護,我們中國用實際行動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充分展現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冰雪上的思政課”學習心得體會四
今天在國家體育場進行閉幕式準備工作之余,線上收聽了李____教授所帶來的“冬奧中的黑科技”主題講座,再結合從1月24日以來所見所感受到的冬奧會中的一切,感觸頗深;眾所周知,“綠色冬奧”是北京冬奧會的辦奧理念之一,可謂是冬奧會的底色。作為冬奧會最矚目的名片,場館建設便充分利用20__年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從源頭上減少了排放。在冬奧開幕之前,我便看過一個宣傳片,其中就闡明了“水立方”僅僅用幾天時間便可轉換成為“冰立方”,在游泳與冰壺和輪椅冰壺之間切換自如,一場多用;而且這次三大賽區26個場館,均全部采用清潔能源供電,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同樣在交通系統編織成的綠色大網中,我在日常交通通勤中所切實看到的就有大量的新能源車輛,并且了解到這些電動車電池為新型的全天候電池,不懼嚴寒;這些在這一段時間的志愿服務工作當中的所見所聞,結合李老師所講授的內容,使我更加切實的感受到冬奧的魅力不僅僅是運動員帶來的精彩,這些綠色科技也是不能讓人忽視的一抹風光。
建團百年主題篇七
千百年來,中國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的險阻,但都一一挺過來了。現今,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悄然打響,國人正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同面對。
新興冠狀病毒現已蔓延到全國,但國內恐慌并未增多,都是源于我國甚至世界上人們密切關注此事,都在為這次疫情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像鐘南山院士,年逾80歲,在參加03年非典以后又一次奮不顧身第一時間奔赴戰場,擋在我們身前。經過他一夜未眠的奮斗,終于確定了肺炎人傳人的特性。各級部門立即進入一級戒線,才得以控制病情,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與此同時,來自天南海北的醫生毅然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他們都是這場戰爭的逆行者,都值得我們贊揚。
說起這病毒的起因sars病毒,來源于蝙蝠。蝙蝠攜帶了100多種病毒,它只是生活在它的地方,幻想可以和永遠井水不犯河水。可是,人類貪婪的欲望,在吃了幾千幾百年雞鴨牛羊后,有些人已經吃夠了,想找些新鮮刺激的,于是開始肆意虐殺食用野生動物。難道他們不會疼嗎?難道就因為我們處于食物鏈的頂端就向它們張開血盆大口嗎?要知道,破壞生態環境終會得到大自然的報復。所以,管住我們的嘴,禁絕野味市場,已迫在眉睫!
曾在網上看到無數這樣的消息:廠家為了自身利益,把水一直往豬胃里灌,看到這則消息,配上豬被水灌得痛苦不堪甚至在渾身顫抖的樣子的照片,我真的想問他們:動物不是生命嗎?非得讓他們死也不能痛苦安詳的死去嗎?20__年的這場災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大自然的報復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但是,世上還是好人多。全國現在上下一條心,共同面對新年的第一場戰爭。醫生,這個職業無疑承載無數榮光,這些榮光的背后,無不是一次次“浴血奮戰”而來的。但如今醫生這一職業也有了生命危險。去年年底,當看到一獲無數榮譽的女醫生,卻被病人家屬無情殘忍殺害時,我深深對這個職業產生了懷疑。醫者仁心,如果他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誰還愿意當醫生,誰又能醫治我們呢?醫生放棄了所有安逸去奔赴“戰場”,他們才是最令人敬佩的,是真正的英雄。
愿此處疫情能給人們提個醒,處理好與大自然的關系至關重要,也愿報華夏,縱然前方荊棘叢生,縱然前方路途漫漫,也愿提起手中筆,握緊心中刀,這無法阻擋我的醫生夢。未來,我希望中國永遠是我的歸宿
上一篇:最新最頑強的生命力 最頑強的生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