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我市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
市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時段的主汛期,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地為山區鄉鎮,主要類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礦山開采和公路鐵路施工形成的廢渣廢料、高邊坡等。
二、進一步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
搶險救災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災搶險救災的義務。為加強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組織搶險救災,市政府已于年成立了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根據人事變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負責人員。現將各成員單位的具體職責進一步明確如下:
市國土資源局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主要任務是收集分析氣象、雨情、險情、災情、地質等變化情況,綜合各方面信息,及時提出防治搶險意見,供領導決策參考;負責地質災害防治日常工作;協調各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工作,督促有關單位落實防治工作。
市水利局、氣象局:主要任務是及時掌握天氣、雨情、水情,分析其發展態勢,并及時向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匯報,為應急處理提供準確的依據。
市經濟局、民政局、財政局:主要任務是組織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負責調度和供應救災、搶險物資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以及災后深入災區,做好后期的有關工作。
市交通局:主要任務是確保搶險救災的道路交通暢通,負責落實搶修救災運輸車輛,做好搶險救災的運輸調度工作。
市供電公司:主要任務是保障地質災害發生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供應;并負責組建一支救災前線供電搶險隊伍,保證及時排除供電故障。
市公安局:主要任務是維護災區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設立警戒,負責組織人員疏散。
市衛生局:主要任務是發生災情后,迅速組織醫療人員搶救傷病員;建立前沿醫療救護點、急救中心,強化醫療保障措施,確保所需的醫療藥物器械及時到位;組織做好災區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災情出現后發生流行性疾病。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主要任務是負責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確定和災后生產的安全管理,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各鄉鎮辦要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機構,由行政一把手親自掛帥,相關單位參加,抓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要對本轄區內可能存在隱患的地質進行認真排查,發現隱患點要及時上報,并加強監測。重點是要認真檢查開山炸石、采礦形成的高邊坡的穩定狀態,對失穩邊坡要及時采取削坡減載措施;要規范礦山廢渣廢料堆積地點,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要責令業主限期整改;加強人為活動管理,嚴禁在有可能造成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區挖砂、取土、炸石、采礦。
各地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危險點、隱患點,要進一步完善預防措施,制定周密的防災方案,加強防治工作。對地質災害隱患點,要派專人負責監測,作好監測記錄,發現險情及時上報,切實做到早發現、早治理、早避讓。要開展群測群防,發動廣大群眾參與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和搶險救災工作。對已發生或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要設立警示標志,落實責任人,加強監測和防治;將防災明白卡發送到受威脅的群眾手中,讓受威脅的群眾知道災害發生時的撤離路線。同時要組建搶險救災隊伍,隨時準備搶險救災。
三、嚴格落實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制度
各鄉鎮辦和國土資源部門要認真落實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汛期,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并確保地質災害防治有關人員的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組織技術力量,抓好當地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地段的巡查工作,密切掌握區域內地質災害的動態情況,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后迅速向上報告,切實抓好應急處置工作,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避災抗災。
四、認真開展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遇到險情,市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迅速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方案,最短時間內通知有關單位組織搶險隊伍,準備搶險物資和工具,隨時準備搶險救災。所在地政府要盡快確定人員和財產轉移線路,公布災害搶險的報警、疏散方法和搶險、轉移路線,以保證有秩序地快速疏散轉移人員和財產。
五、明確搶險救災的原則和程序
一搶險救災原則
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后,要立即組織搶險救災。要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使遇險者盡快脫離危險,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第二是搶救個人和社會財產,盡量減少災害所造成的財產損失。
二搶險救災程序
1首先搶救被掩埋的人員和正處在危險場地的遇險者。搶救方式包括自救和他救,要對傷員進行及時救治。
2緊急疏散位于危險地帶和危險建筑物內的各類人員,安排好災民的吃、住等生活問題。
3做好宣傳和安全保衛工作,及時妥善處理各類事件,搞好防疫消毒,控制繼發性和衍生性災害的發生和蔓延。
4對可能造成災害的危險因素和險情密切監測、加強控制。
5搶修通訊、供水、供電、交通等生命線工程,及時向上級有關單位報告災情,請求支援。
6恢復生活和生產秩序,組織自救和恢復生產。
上一篇:2024個人農機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