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省紀委來礦防腐調研匯報材料
內部市場化改革是企業從源頭上防腐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我們是如何從源頭防腐的……
迎接省紀委研究室來礦調研內部市場化是企業源頭防腐的一把金鑰匙匯報材料
---中共常村煤礦紀律檢查委員會
常村煤礦東倚太行,西屏太岳,地處“上黨盆地”的西北部,是我國首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興建的一座年產400萬噸特大型現代化礦井。近兩年來,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本礦實際,按照“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的要求,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把內部市場化改革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探索出一套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促進了全礦生產經營健康發展,取得了明顯實效。
回顧走過的歷程,我們認識到:這個系統工程,主要體現在“四個三”上。
一、以推進內部市場化為主題,做到“三個先行”。
一是規范先行。堅持從“工資就是螺絲,螺絲就是工資”、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出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既做好了全礦推行內部市場化改革運行方案的總體規劃,又做好了內部價格體系、結算體系、評價體系等分項管理辦法。比如:開拓隊從隊組管理本身出發,構建了10個市場。即:生產市場、安全市場、通風市場、機電市場、技術市場、運輸市場、媒質市場、地測市場、調度市場、監測監控市場,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下合理流動,實現了每一個生產者都是經營者,每一種生產要素都有價格,每一個市場行為都有控制和約束,每一項工作講求投入產出,每一個月都要有技術革新成果。
二是試點先行。結合實際,我們選擇了井下
一、二線隊組,職工發展愿望強烈,隊組干勁積極性高的隊組率先開展試點。全礦共辦試點單位23個,井下
一、二線隊組,地面輔助單位。按照一年規劃試點起步,兩年全面實施推開,三年完善提高的步驟,由點到面,逐步在全礦范圍內引進市場機制,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三是機制先行。按照指標分解崗位化、運作程序方便化、運行方案體系化、監督管理系統化的原則。建立了市場主體。從礦、科隊、班組到員工都是內部市場化主體;建立了內部價格體系。各種材料、配件、產品等實行明碼標價;建立了內部市場規則。諸如管理制度、質量、技術與標準;建立了內部市場化激勵機制。比如,節約材料可以轉換成工資;建立了監督制約機制。比如,責任賠償機制,民主監督機制、內部審計機制。
二、以源頭防腐為切入點,開辟“三條途徑”。
一是用教育推進源頭防腐工作的開展。內部市場化是引入市場機制,在企業內部管理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在內部市場化運行中我們結合實際,以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樂于參加,易人接受為出發點,實施教育創新,豐富教育形式,在全礦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1、增強教育的預防性,幫助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防線。為提高黨風廉政教育的有效性,礦紀委注重及時把握黨員、干部的思想源頭,發現和抓住一些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進行教育,做到“教育在先,引導向先”。20xx年結合先進性教育開展了反腐倡廉“五個專題教育”,20xx年開展了黨風廉政的“五個一”系列活動,20xx年開展“廉潔文化”進機關、進隊組、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五進”活動。諸如“編印一本常村煤礦《管理人員廉潔從業守則》匯編,新時期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調查問卷,在新聞媒體上開辟了“廉潔文化動態地帶”、“廉潔在線”專欄,向廣大干部、員工宣傳黨風廉政建設警示片。通過多種形式,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引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高度關注,起到了預警的作用,每年堅持組織科隊級以上干部,管人、管錢、管物的重要崗位人員,通過案例講解,錄象片的播放,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講座等進行集體輪訓,每年還堅持對新任干部進行廉政談話,特別是去年以來,先后三次對151名新任和調整的科隊級以上干部進行集體宣誓和廉政談話。這些舉措被廣大黨員干部譽為“黨性教育的課堂,黨委愛護關心干部的工程”。
2、增強教育的藝術性,營造頌揚清正廉潔的文化氛圍。為了進一步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創新教育形式,我們連續兩年在全礦范圍內開展廉潔文化書法、格言、警句、話與畫、案例、攝影等活動。舉辦了常村煤礦廉潔文化書法、漫畫、格言、警句作品展,將黨風廉政教育寓于文化藝術之中。全礦共用51個支部的2024名書畫愛好者參與了這一參賽活動,共征集到以廉潔文化內容為題材的參賽作品7629件,從中篩選出100余件書畫、格言、警句作品,舉辦“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分別在集團公司、礦社區和生產區展出。引起了數千名黨員、干部、群眾的駐足,在全礦營造了頌揚廉潔的良好氛圍。
3、增強的教育的廣泛性,為全礦在源頭防腐打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為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內部市場化改革大潮中,既要干事創業,又要干凈廉潔。近兩年來,在新聞媒體開辦了廉潔文化動態地帶,播放《巨貪現行記》、《終極對話》等警示片,每年礦紀委牽頭組織協調工會、市歌舞團等單位,精心編制了廉政文藝節目,將嚴肅的廉政教育寓于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之中。參加集團公司“廉政之聲”專場文藝晚會,使一萬多名黨員、干部家屬普遍受到一次深刻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用制度保證源頭防腐工作的開展。加強內部市場化制度的建立完善,是從源頭上預防和防治腐敗的重要舉措,是源頭防腐的重要保證。這幾年來,我們結合內部市場化改革的實際,把制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特別是對權利運行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更加注重從制度上加大源頭防治腐敗的力度,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做到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推進了內部市場化各項源頭防腐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首先抓了基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對權利制約和監督的制度,各級管人、管物、管錢重要崗位,經營管理人員的從業行為制度,違紀行為的懲處制。
其次抓了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制的落實,并且制定了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細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抓好責任分解,實行工作目標承諾制;二是抓好責任考核,制定科學合理,真正通過考核實實在在地推進工作的目的,增強考核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抓好考核結果運用,實行“三個掛鉤”。考核結果與評先掛鉤,凡是礦級以上的評先爭優活動,經向礦紀委征求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抓的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均不得評先爭優。考核結果與經濟獎懲掛鉤,每月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前3名的單位,給予獎勵,排后3名的支部給予處罰。與干部的提拔使用掛鉤,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得好與不好,作為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項重要依據,增強了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自覺性。
第三抓了中央、省、集團公司各個時期的《規定》、《實施意見》、《規定》的學習、貫徹和落實。諸如《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中共中央紀委關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職工操辦婚喪嫁娶的有關規定》。
三是用監督促進源頭反腐工作的開展。在內部市場化運行體系中監至觀重要,內部市場化改革管理模式是新形式下黨風廉政建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也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客觀需要。近些年來,我們主要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對礦黨政決策和內部市場化工作部署貫徹執行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推動了工作的落實,提升了各界組織的執行力,保證了內部市場化工作部署政令暢通。
二是開展了廉政承諾,自上而下公開廉政承諾,通過公開廉政承諾和職工群眾的監督來促進干部廉潔自律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落實。
三是完善企務、隊務公開制度深化企務公開內容,拓寬公開范圍。通過企務、隊務公開防止了暗箱操作。還了干部一個清白,給了員工一個明白,從源頭上更治腐敗發生。
四是對礦各部門物質采購,各類工程機電配件、原煤儲裝運系統改造,工人村與焦化設備購置安裝重大工程招投標工作進行監察。
五是科隊級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制度得到較好落實。
六是堅持每年選題立項,開展專項效能監察工作。兩年來,共監察完成20xx萬效益指標,諸如:新型錨桿支護,20xx年20xx年效能監察項目回頭看,20xx年20xx年開展的財務管理、工資分配、產品銷售、物資采購、自有資金回效能監察項目進行了回頭看,內部市場化運行情況的效能監察等14個效能監察項目,其中“綜采隊組資源回收率”被省國資委評為優秀項目。
三、以創新與執行力為動力,達到“三個有利于”。
內部市場化改革就是讓隊組達到相對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從而實現隊組和礦優化生產要素配置內部市場化的推行將會使企業各種制度和行為方式發生變革,它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它主要有以下幾個有利于:
1、內部商場化改革,有利于堵塞管理漏洞。
實行內部市場化管理后,各市場主體自覺地把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類費用變為自己的費用進行管理,在價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費用相對不變,超支就要減少收入,節約則增加收入。如材料費用支出減少,工資就會增加;節約的租賃費用和維修費用就歸自己。有了這種制約機制,每個班組、每個職工“成本就是工資,工資就是成本”的意識增強了,人人為成本而算,人人為效益而干,促進了節支降耗。比如:07年開拓隊全年共節約材料等各類費用46萬余元。
2、內部市場化改革,有利于提高了勞動效率。
過去每個班組都說人不夠用,但人越多、扯皮越多、效率越低。內部市場化把各個市場主體之間的經濟往來用價格結算聯接起來,通過價格結算決定收入高低,新的利益分配機制促使各班組、崗位自發地合理安排工序,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杜絕了窩工現象。內部市場化真正調動了全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勞動效率。那開拓隊來說07年全年實際累計完成掘進進尺4717米,超計劃進尺達到443米。在4月份s4—3皮順大斷面全錨支護掘進過程中,單月掘進進尺540米,創集團公司的最高掘進水平。
3、內部市場化改革,有利于加強監督工作。
在市場化機制下,內部市場買賣雙方利益對稱,有效地調節了交易雙方的利益分配,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生產工序的中心地位凸顯出來,利益對稱原則得以體現。生產班組向輔助班組支付報酬,主導工序向輔助工序支付報酬。服務圍繞生產轉,輔助工序圍繞主導工序轉。為誰服務,被誰考核,與誰結算。干什么有什么價,干多少拿多少,員工工資全部檔案化。這樣,避免了分配上的隨意性。收入分配公開透明,杜絕了吃大鍋飯和分配不公的現象。
四、以提高領導能力為切入點,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機關科室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要求機關科室干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尊重職工群眾的自主性和首創精神,主動適應內部市場化運行的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到安全生產、服務職工,找準服務的作用點、作用方向、作用大小上來,領導方式由依靠行政手段為主,向依靠內部市場化手段、民主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轉變。
二是干部能力素質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要求各級干部練好“三個基本功”和“三個善于”。“三個基本功”是:夯實政策、法律、科技等方向的基本功,做職工群眾工作的基本功,創新與執行的基本功。“三個善于”是:善于用內部市場化改革總的思路激勵職工、引導職工、凝聚職工,善于用法律的手段化解職工群眾矛盾,善于用創新的思路和辦法,在安全生產上支、在困難上幫、在利益上讓,最大限度地調動和帶動員工干好工作的積極性,扎扎實實地推進了內部市場化改革的運行。
三是員工身份向經營者(小老板)的轉變。沒有推行內部市場化前,員工關心的是分配任務的多少,現在不同了,由于礦上內部的各個科隊都成為相對獨立的市場主體,個個員工關注的是今天干什么活,掙什么錢,多干活、干標準活、多掙錢。也就是說既講成本又講效果,實現自己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