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有一定的區別,但又有所聯系。那么二者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呢?今天小編整理了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區別和聯系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互相聯系,共同反映教學內容。
1、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而教學大綱則是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
2、教學計劃主要是學科的計劃,或只是學科表。教學大綱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
3、教學計劃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應有相應的教學大綱。而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科內容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編寫的教學指導文件。
教學計劃的含義
教學計劃(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教學大綱的基本原則
高等學校專業教學計劃的結構,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和學年編制、課程設置及其主要教學形式和學時(學分)分配、各種教學活動、總學時(學分)數與每學期學時(學分)數以及周學時數等等。
一、符合教學計劃的要求
教學大綱的制訂首先應當考慮本門課程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任務,在培養專門人才的目標上,本門課程的作用以及通過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和目標要求。教學大綱是專門人才培養規格在課程中的具體體現,因而選擇的教學內容必須保證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然而教學大綱又是以學科的科學體系為基礎的,因而也必須保持科學體系自身的基本邏輯系統和完整性。選擇教學內容時,過分強調學科的系統性而影響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和教學法的要求,或者片面強調專業需要而任意割裂或舍棄學科的有機組成部分的作法都是錯誤的。教學大綱的制訂還應當遵循教學計劃整體優化的原則。教學計劃中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互相聯系的,對各門課程的內容;既要注意相互銜接,又要避免重復或遺漏。由于課程的教學內容有其嚴謹的科學體系,同一專業的各門課程,所牽涉的知識范圍又往往相互交叉。為了保證科學體系的完整性,不可能絕對地避免重復。因此,在編制教學大綱時,要從教學計劃的全局出發,明確課程內容的分工,處理好先修課與后續課的銜接與配合,并盡可能依據教學法要求,對于重復部分進行認真的技術處理,如從不同角度來闡述問題,或在課程與課程之間協調安排,某些課程作為重點,其他課程僅為一般地提到為止,不展開論述。
二、體現科學性與思想性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教學大綱的編制應當從學科內部處理好科學性與思想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關系。教學大綱首先要體現科學性和思想性結合的要求,所列出的論點,都應當是科學已經檢驗過的,符合客觀規律的的知識;在方法論上,應當是符合唯物辨證法的。對于各種非唯物主義的學術觀點,應當以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和批判。對于科學上尚不成熟的假設,應當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輕易做出定論。教學大綱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結合,還表現在歷史與邏輯的統一:教學大綱所提出的綱、要要便于教材的敘述,要反映出所研究的各種現象、事實和規律的認識發展過程。同時,教學大綱也要及時反映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當然,這應當是具有比較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或典型性的新的研究成果。
教學大綱的編制還應當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一致;觀點與材料統一。在重視理論傳授時,不能忽視實踐的訓練,應使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等教學形式在相應的學科教學大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結合科學體系和教學法特點,建立嚴謹的學科體系
教學大綱的編制應當建立在該門學科嚴謹的科學體系基礎上,符合科學體系的內在邏輯結構,使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學科結構體系;但是,另一方面,作為教學大綱的學科體系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學體系,在選擇教學內容及組織教學過程時,它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遵循教學原則,考慮教學法的要求。在處理教學內容時,還要照顧到學科結構的整體優化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相互聯系的優化組合;處理好學科內部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理論與實踐關系問題;以及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系統性、統一性和靈活性,以建立優化的學科結構。教學大綱選擇教學內容時,一方面要有重點地加大縱向跨度,以便使教學節奏適當加快,以解決學科發展迅速、信息量激增與教學時數有限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要有選擇地加強橫向聯系,促進學科多方位地展開,以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并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要有相對的穩定性,又要不斷更新
教學大綱要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才能保證穩定的教學質量。但教學大綱也要及時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和當代科技發展的最新水平。保證教學大綱的“先進性”,實現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因此教學大綱的編制要不斷更新內容。但是不論更新教學內容,或補充新的內容,都應當從教學的目的和目標、任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切忌盲目、片面地求新求多,加重學生的負擔,導致降低教學質量。所以編制教學大綱、選擇教材內容,包括更新和補充知識,都應當貫徹少而精、量力性原則,分量要適當合理,既要讓學生現有的水平出發,又要起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作用。教學內容太易或太難,過于繁鎖或分量偏少都不利于學生的智能發展。
上一篇:財務會計的新一年的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