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起始之年,也是實施《象山縣“十五”文化發展規劃》的收關之年,更是我縣創建省、全國文化先進縣的沖刺之年。為此確定2005年我縣文化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在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文化、體育工作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兩為”方向、“雙百”方針以及“三貼近”、“三創新”原則,搶抓機遇,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以建設文化大縣為己任,以創成省、全國文化先進縣為要務,全面盤點文化發展規劃落實情況,查漏補缺,鞏固成績,在繼續強化文體隊伍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抓好群眾文化和專業文化、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文體市場和文體產業的管理與發展,積極服務于現代化生態型濱海旅游城市建設。
同時,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即文體工作與小康文化、小康體育建設相結合,與縣委、縣政府各個時期、各個階段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全國性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相結合。 根據以上指導思想與總體目標,聯系我縣文體事業發展現狀,確定2005年文化體育工作以創成全國文化先進縣為第一目標,以實施“五項”工程(計劃)為統領,即實施“一站一點一品”工程、“特色文化年”計劃、體育“三邊”工程(建身邊場地、抓身邊組織、辦身邊活動)、競技體育“苗子輸送”工程和文體產業培育工程,全面推進我縣各個層面文化體育工作上臺階。
具體目標任務及措施辦法如下:
一、重心下移,著力繁榮農村群眾文化
1、除積極組隊參與上級有關文藝賽事活動外,要充分利用國家法定節假日、傳統節日和各種紀念日等,深入開展廣場、社區、校園、企業、鄉村、家庭文化活動,計劃組織縣級以上大型文化活動10次,人民廣場文化活動每月一次以上。
2、要繼續開展“文化春風遍象山”行動,重點放在在偏僻鄉村、海島漁村,全年計劃下鄉下基層活動60次。
3、要不折不扣地出色完成開漁節組委會交辦的各項文體活動指令性任務,同時以開漁節為契機,創作生產一批體現象山特色、緊跟時代步伐的優秀文藝作品。
4、建設、健全、扶植鄉鎮、村級群眾業余文藝團體,經營性和非經營性業余團體計劃達到30支以上。
5、對調查掌握的全縣150余支民間文藝團隊進行滲透和輔導,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為豐富、活躍我縣群眾業余文化生活作貢獻。
6、繼續開展“東海明珠工程”和村落文化(社區文化)示范點建設,在建設村落文化示范點的基礎上,評選一批小康文化村,以“樣板”為示范,推動農村小康文化健康。
7、啟動“一站一點一品”工程,意即一個鄉鎮(街道)文化站要管好一個示范點(陣地)、一個品牌,并以此為主要內容,加強對文化站的考核和管理。
8、實施“特色文化年”計劃,主要開展三項工作:一是挖掘、整理、保護以地方民俗文化和漁文化為主要內涵的象山特色文化;二是申請市級保護名錄;三是開展一次全縣性的特色文化活動展示。
9、加大對社區、鄉鎮(街道)文化站的業務輔導力度,加強與社區干部尤其是社區文化干部的聯系、交流。
二、深化改革,整體推進專業文化建設
10、在上級的指導下,積極穩妥且有步驟地開展文化體制改革。年內完成象山劇院、縣新華書店等下屬企事業單位的轉制前期工作,為下步轉制作好充分準備。
1
1、加快標志性專業文化設施建設??h博物館工程要積極創造條件完成土地征用,并力爭開工建設。
縣新華書店象山港路書城要確?;ò踩┕さ那疤嵯录涌旖ㄔO進程,年批重點(一批重點文化產業、一批重點產業區塊、一批重點文化企業、一批重點文化設施)能夠朝著高效、健康方向發展。
六、夯實基礎,構建事業發展保障體系
2
6、強化“以人為本”的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局黨委中心學習組、局黨政班子聯席會議和機關干部學習例會為重點,制訂計劃,落實措施,抓好機關干部職工的思想*和理論業務教育,不斷提高*素養和業務水平。
2
7、引進緊缺人才,充實專業隊伍。在用足用好現有文體專業人才、發揮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通過“招”、“引”、“培”等途徑,彌補文體隊伍存在的“結構不合理、梯次未形成”等問題,特別是要加強縣體育中心、文化館、文物辦等單位的專業隊伍建設。
2
8、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雙服務”工作。加強教育預防,執行“四條”*,規范從政行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繼續在局屬單位中施行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承諾制,充實、擴大行風監督員隊伍,深化政務公開,加強便民中心文體窗口建設,減少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2
9、建章立制,從源頭上規范機關運行秩序。進一步加強機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的修訂完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操作規范的管理制度,促進和維護機關各項工作的有序運轉。
上一篇:2007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設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