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創新和企業文化
2004-08-16 10:57:39 中國人力資源網
簡而言之,企業競爭是企業短期成功的關鍵,而不斷地創新,則是企業長期成功的關鍵。對于那些期望在未來的全球化經濟中不斷取得成功的企業來說,他們必須通過生產比競爭對手更加創新的產品,或者提供在質量上、形象上或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以達到打敗競爭對手的目的。
競爭是一項異常實驗性和指導性的工具。但是在沒有增加盈利潛力的情況下,競爭增加了參與者的數量。由于參與分享利潤的公司增加了,每個競爭者所得到的利潤就相應的少了。不過,積極的競爭,能夠導致企業的創新,而被動的競爭則不但不能產生領先的地位,反而使得企業落后于他人。
我們以企業對于機會的所作出的不同反應來區分創新者和競爭者的。創新者創造和開發機會, 然而競爭者卻使出現在面前的機會資本化。創新者將不斷地占據最佳的位置來利用機會,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講,他們總在不停地創造機會。
從好的方面來講,競爭者為了爭取時間、節省開支、盡可能地學習更多的知識,會非常強勢地上市自己的新產品,以不斷地為未來投資。但是,從壞的方面來講,當市場出現領先者時,他們只能成為隨從。無論從那種角度來講,他們將處于危險的安全境地。危險是因為除非競爭者有一個長期的戰略規劃,最終成為創新者,不然他們將慢慢地控制不了自己的命運。從短期來講,他們是安全的,因為他們并沒有為將來投資。
創新者和競爭者可以通過兩個定義企業標準的元素來進行進一步的區分:企業文化和創造性。文化是一種在人力資本,以及人力資源之間相互作用上的有形投資。創造性是一種在人力資本發展上的智力投資。
一個企業的文化始于招聘、并延伸至培訓、留用員工,以及團隊建設。它也包含其他的影響因素:公平的機會、內部分化、福利、工作環境、公司建筑、內部裝潢、辦公室政治、衣著規范、社會規范等。
企業的創造性開始于徹底地檢驗現有的思維能力模型,并且延伸至如何實施這些模型。很多公司是被外界驅使去創新,而并不是出于他們發展初始階段的需要。因此,這些公司通常并沒有意識到創新的模式是需要不斷發展和改進的,因為他們的初始階段是非常無序的。在初始階段,通常還沒有弄明白事情是如何發生,事情為何發生,事情就已經發生了,所以,模型并沒有被有意識地去使用。
接下來,當企業文化建立起來后,并且企業在所有部門同步作用下正常地運作,任何試圖引進創新的因素到企業文化的想法,就會被抑制住。這種抑制往往來源于害怕變化,害怕變化是負面的而不是正面的,從而影響整個公司的運作。不幸的是,以上提到的這種模式變成了很多企業抗拒創新的借口。一個建議箱解決不了問題,一種促進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解決辦法。
要實施從競爭者到創新者的真正轉變,企業必須培育一種創新性的企業文化,以使得他們具有使新涌現出的機會資本化的能力,并且開始創造和利用全球市場的機會。總而言之,新的想法是一種通用的語言。為了幫助這種目標的實施,有一系列增進績效的措施,它們可以評估和表達特殊的需求以保持持續地改進:
信息管理
生產率/效率
產品質量/壽命
研發/新產品開發
市場營銷
公眾認知度
要想建立一種能激發員工創新精神的創新的企業文化,最基本的突破是從文化各組成元素中分離出那些與創新直接相關的因素,這些因素一旦得到改進,會直接改進公司的財務業績。第二步,就是得到管理層一致支持,在這些因素上進行更多的投資,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上一篇:企業文化“怕”字情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