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七年級生物工作計劃上冊篇一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于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里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范、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并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五、將德育工作滲透于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后,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臺,填寫好實驗記錄。
七年級生物工作計劃上冊篇二
本學期我任教七年級1—4班和10班5個班的生物,根據學校新學期工作計劃和生物學科的特點,制定以下新學期生物學科教學工作計劃: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下努力實現教學創新,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學校的內涵性發展。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習方式。
一、主要措施和方法
1、深入鉆研新課程標準,教材,認真備課,熟悉教材章節重點,難點及考點,化難為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在課堂上完成。
2、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篩選,分析,總結,把相關信息穿插于新課講授及練習題中。注重復習,特別是課前課后考試前的復習,認真落實。
3、利用課件、掛圖、板圖等多種形式和方法輔助教學;及時認真完成學生分組實驗,耐心指導,積極應考,加強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4、教會學生學習初中生物課的方法。學習生物學知識重在理解,勤于思考;要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要重視觀察和實驗,勤動手,多提問。
5、開展教材重點,難點內容的專題講座與復習。
二、加強理論學習和研究
1、深入學習課改理論,積極實施課改實踐。
2、以初中新教材為“切入點”,強化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認真學習生物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樹立質量意識。
3、在新學期中積極進行教改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培養寫作能力。
三、常規教學
1、加強集體備課,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討疑難問題,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2、教研組活動要有計劃、有措施、有內容,在實效上下功夫,要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積極參加聽評課活動。
四、教學內容與時間安排:
按區教研室下發的教學進度進行
七年級生物工作計劃上冊篇三
一、指導思想:
生物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教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養成動腦思考的習慣,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深化創新教育,優化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實驗教學目的:
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三、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1、課程方面:
初中生物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其中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能有目的地觀察,辯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及其變化條件,能了解實驗目的,會正確使用儀器,會作必要的記錄,會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
2、學生方面:
學生是實驗探究教學的主體,要想有效地實施實驗探究教學,就必須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何況為此,教師首先要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要提供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機會,如變演示實驗為學生課堂實驗,并把一些驗證性的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等,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探究。
3、實驗條件方面:
我校也高度重視生物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4、其他相關情況:
保證實驗課的時間
四、實驗教學計劃: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實驗名稱
周次
分組實驗
演示實驗
實驗名稱
周次
分組實驗
演示實驗
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第1周
必做
測算某種食物的能量
第3周
√
練習使用顯微鏡
第4周
必做
比較不同蔬菜或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
第3周
√
觀察植物的細胞
第4周
必做
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第3周
必做
觀察動物細胞
第5周
必做
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
第4周
選做
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
第8周
必做
測量胸圍差
第6周
選做
觀察草履蟲
第8周
選做
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第6周
選做
觀察種子結構
第10周
必做
模擬膈肌的運動
第6周
√
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第11周
√
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
第7周
必做
觀察葉片結構
第14周
必做
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
第7周
必做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第14周
√
膝跳反射
第15周
√
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第15周
√
測定反應速度
第15周
√
種子萌發時釋放出二氧化碳
第15周
√
有機物徹底分解需要氧氣
第15周
√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第15周
√
七年級生物工作計劃上冊篇四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嚴抓教學常規管理,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力求本期生物教學工作再創佳績。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講授新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學內容介紹人的生殖、人體的營養、人的呼吸等。人類的活動更影響和改變著生物圈。這個單元的學習,既要了解人體內的物質運輸,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還要關注人體的自我調節及人在生物圈的義務。
三、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期末自查考試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力爭進入全學區前列。
6、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課堂教學面貌,加強后進生的學習指導,全面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每一位后進生考試成績不低于30分(總分50分)的教學要求。
四、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已有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學案、導案、寫好教學反思。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5、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6、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7、管好課堂的紀律和秩序,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8、課堂中設法調動學生學習、討論的積極性。實驗課中,除強調操作的規范外,更需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啟發學生自行探究問題。在課余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
9、加強師德修養,增強敬業精神,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課前認真備好課。認真做好教學的各個環節,有一周的儲備課,備課要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既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接受。
七年級生物工作計劃上冊篇五
一、指導思想:
本著“以人為本,文化關懷”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極其在社會中的廣泛應用。以學生終身發展為追求,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也為將來的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
2.首先分析學生,由于是新組建的班級,有很多的外學校學生,開學之初進行必要的學習方法說明和相關的要求,以及一些相應的制度的學習。
3.在基礎年級加大實驗力度,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養,以學定教,以學促教,在教學中逐漸的運用洋思的經驗,結合研究體驗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4.以活動隊和教學想配合,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用活動激勵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在教學中融入科普知識。
5.在教學中要考慮八年的結業,以及的調整進度。
三、教學進度
七年級教學進度大體是: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生物的特征
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1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生物圈1
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2
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2
第四節生態系統1
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1
第二節觀察植物細胞1
第三節觀察動物細胞1
第二章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1
第二節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1
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1
第三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動物體的結構層次1
第二節植物體的結構層次1
第三節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1
第四章沒有細胞結構的微生物----病毒1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1
第二節種子植物1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種子的萌發2
第二節植株的生長1
第三節開花和結果1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一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
第二節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1
第三節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1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第一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1
第二節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1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1
本學期總課時為32課時,其中授課30課時,機動2課時,每周2課時
本學期共有三個單元,十二章內容,探究實驗6個,實驗8個,演示實驗4個,調查3個,設計1個。模擬制作1個課外實踐5個。
學生要求:三個一:在桌面上只有一支筆,一個本,一本書。
在書上繼續施行課任簽字方式。把平時的課堂表現以加減分數的形式加入到月考成績之中。
課堂筆記改革:
要求學生寫生物作文。題目自擬,運用比喻,擬人的方式,或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在一節課之后把知識點穿插其中寫生物作文。
活動計劃:
1在生物學科上,繼續組建七年級生物活動隊每班級4人
2組織參加9月22日的黑龍江省小實驗家生物學科復賽
3組織參加11月份的第四屆“崇文杯”科普知識競賽文章
上一篇:最新銷售部門年度工作計劃最新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