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與自然和諧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義是、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的系統工程,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社會文明調查報告范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1
服務美麗鄉村創建、共創幸福美麗家園
調查地點: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
調查時間:2xxx年2月4日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生活周邊的文明情況,引導孩子在家尊敬長輩,在校尊重老師,在外遵守社會公德,做文明禮貌的“美麗學生”
調查方法:
1、詢問周邊附近的人
2、通過相關途徑查詢資料
3、走訪地鋪社區、村、街道、學校周邊等地方尋找周邊的垃圾,并拍下照片做證據。
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中國的小朋友和日本的小朋友一起出去夏令營。在途中,亂丟垃圾的是中國小朋友,遲到早退的是中國小朋友,受不住這種生活,整天哭哭啼啼的還是中國小朋友;相反日本小朋友是比較獨立的,即使自己發著高燒,生著病,也不耽誤行程。
在說說我們的家鄉安吉吧。從20xx年開始安吉創新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到20xx年,安吉被聯合國評為最佳人居獎,這是我們安吉人的驕傲。但是,隨手亂丟垃圾的現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人們已把亂丟垃圾當成了一種習慣了。為了調查與避免這種現象,我們小組全體成員于2xxx年2月4日開展了一次‘‘我身邊的文明’’社會調查。
根據調查的情況與相關資料的整理,我們不難發現:垃圾幾乎是隨處可見,尤其在大街上,人們吃完東西好,就把食品包裝袋隨處亂扔,還有一些塑料袋、果皮、煙頭……而在小區里,這種現象就比較少了,因為小區里常常有相關人員來清理垃圾,所以比較干凈。這些亂丟垃圾的現象人們也早已見怪不怪了。把垃圾往車窗外扔,往家里的窗戶外扔。這些現象,真讓人寒心。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在大街上,我也看到了幾個穿著制服的爺爺奶奶,拿著掃帚,或是鉗子的,在大街上勤勤懇懇的清理著垃圾。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家園才如此美麗,如此整潔。
是的,每個人都知道不能亂丟垃圾,也都不愿意承認自己亂丟垃圾,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又有多少次,為了方便,你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垃圾桶就在不遠處,可你為了便利,把垃圾丟在了地上?又有多少次,那兒明明立這“不準亂丟垃圾”的告示牌,你卻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把垃圾丟在了地上?有多少次呢?
根據調查,許多家長認為,現在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懂不懂文明沒什么關系,只要學習好就行;還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嬌生慣養,盡可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這樣,不僅使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什么文明,根本不知道,還讓孩子越來越霸道、傲慢。這些都是不對的。不懂文明的人,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不懂文明的人,就會慢慢的培養出一個個壞習慣;不懂文明的人,就會被另些人嘲笑,瞧不起!相反,那些懂文明的人,不但可以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培養一個個好習慣,還可以受人稱贊。
從現在開始,從不亂丟垃圾開始,相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文明的人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2
暑假里,老師給我們布置了社會文明調查的作業,我、張清雪、戴夢蝶和虞清嵐一組,我們先進行了分工,先由我設計好調查表和調查內容,經大家討論通過,然后復印了32份,分頭進行調查。我和張清雪是在圖書館對在那里看書的人進行了現場問卷調查,他們中有學生,工人,技術人員,然后四個人再碰頭進行了匯總。結果發現在受調查的32人中:
有(25)人經常看到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8。12%
有(6)人偶爾看到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8。75%
有(1)人沒看到過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13%
有(24)人經常看到亂穿馬路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5%
有(8)人偶爾看到亂穿馬路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25%
有(0)人沒看到過亂穿馬路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0%
有(18)人經常看到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56。25%
有(14)人偶爾看到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43。75%
有(0)人沒看到過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0%
有(10)人經常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1。25%
有(19)人偶爾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59。37%
有(3)人沒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9。38%
有(20)人經常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2。5%
有(11)人偶爾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4。37%
有(1)人沒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13%
有(8)人經常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25%
有(20)人偶爾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2。5%
有(4)人沒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2。5%
有(28)人經常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87。5%
有(4)人偶爾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2。5%
有(0)人沒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0%
有(2)人經常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25%
有(6)人偶爾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8。75%
有(24)人沒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5%
被調查的人中還例舉了一些其它的不文明現象,例如:說臟話、為了一點點小事,吵架甚至動手、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比比皆是……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了我們身邊確實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現象,而且不是個別現象,我們的文明程度有待于提高。2024年奧運會就要在首都北京舉行,我希望我們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不文明現象能夠慢慢杜絕,最終銷聲匿跡,到那時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我們家園更加美麗。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迎接2024年奧運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3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在生活中不文明的現象隨處可見,并日益嚴重。春節去公園逛了一圈,就發現不少游客的行為就足以引人深思。比如一些中年婦女未注意禁止遛狗的牌子,在公共場合遛狗。一些青年情侶坐在湖邊邊聊隨地吐甘蔗皮。還有的游客在湖邊隨地亂扔零食包裝帶,隨意把私家車停放在站臺前或人行道上。垃圾箱滿了,垃圾扔得滿地都是。無人管理。
對于這些情況,我陷入了沉思,使不文明現象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首先是市民沒有良好的素質,不遵守一些警告標志。其次是一些市民的環保意識不夠高,沒有慮及是否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其他市民沒有勸阻那些市民的不文明行為,使得這些不文明的市民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不文明的行為,下一次還會這樣做。另外管理部門沒有管理使更多的人做了不文明是行為。
針對這些原因,我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我覺得新聞媒體除了報道不文明行為以外,還要大力宣揚那些主動維護環境的行為。
(二)采取獎罰措施。對于主動維護環境的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做出不文明行為的人進行懲罰。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公共場所增設一些垃圾箱,增貼一些提示性標語等等,在優美的環境中,讓不講文明的人改掉壞習慣。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發現不文明的'現象,如果不消除這些不文明行為,肯定會有損錦州市的形象,還會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這些不良現象能漸漸消失,遠離我們,遠離我們的生活環境。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4
一、活動主題及宣傳口號:
“關愛生命、文明出行”
“文明交通,綠色出行”
“文明出行每一步,關愛生命每一天”
二、實踐活動的目的
為了改善城市環境、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提高公眾綠色出行保障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意識。全面推進“文明交通,綠色出行”建設,增強首都市民現代交通意識和文明交通觀念,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我社會實踐小組決定,深入地組織開展“文明交通,綠色出行”主題宣傳實踐活動。根據社會實際要求,結合社會實際,號召廣大市民、學生積極參與,身體力行地為營造哈爾濱良好的交通環境和文明秩序做出貢獻。
三、社會實踐的意義:
1、倡導學生采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方式出行,即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顧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車、步行、騎自行車、文明出行等,提高學生對“綠色出行”生活理念的認識,從小開始實踐并影響其家人,從而將“綠色出行,節能減排”的概念根植于孩子心中,從小培養其節約能源的好習慣。
2、號召人們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規則,養成良好習慣注意個人安全。
3、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會上網調查查找資料,設計調查問卷和調查的方法,能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總結,并寫出調查報告。
4、體驗研究學習過程中與同學們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培養社會實踐的能力,增強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并總結出課題研究的成果。
四、活動內容及流程:
(一)校內:
1、發出一份倡議:在校園內發出一份“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倡議書。
2、開展安全知識宣傳:
通過展板進行安全知識宣傳,重點進行“遵守交通信號”、“拒絕乘坐安全隱患車輛”等安全常識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患意識。
3、開展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規則的宣傳活動。
(二)校外:
1、印發倡議書向大家介紹文明交通綠色出行:
給每一位家長發放“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的倡議書,集中進行詳細解讀,確保人人知曉交通安全常規要求,并在倡議書上簽名。
2、在公交站點進行宣傳:
在公交站點對乘車市民以及過往行人進行文敏交通的介紹以及宣講,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交通標志、紅綠燈、交通信號、斑馬線、汽車上的注意事項等知識。并倡導文明在腳下: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堅持走斑馬線或過街通道;不亂停車;駕車穿越非機動車道時不超速、橫行;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不擁擠、爭搶座位,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婦及懷抱嬰兒者讓座;觀看文體表演、參加公共活動不遲到早退。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維護良好的公共秩序
3、發放交通安全宣傳資料:組織學生走進小區,走向街頭,向小區居民和路人發放文明交通傳單及宣傳圖片、資料。
4、開展一次問卷調查:
向居民、路人、學生家長發放交通調查問卷,通過問卷了解當地居民交通安全的情況和交通安全的意識,提醒家長文明行車、乘車成為孩子文明出行的好榜樣
5、組織宣傳簽名活動:
向市民以及其他行人宣傳本次活動的意義和好處并簽名
五、調查內容
1、市民對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的看法
2、市民對于交通規則的了解情況
3、市民對于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的支持程度
4、市民對于目前現狀的看法五、調查體會
在調查的過程中,也會經常遇到很多人不配合,但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需要我們很耐心的`進行交流,在過程讓他們相信我們,而且讓他們知道,這個活動所帶來的意義。
所以現在還依舊很感謝那些配合我們的人。是他們為我們提供了最有用的資料,讓我們通過調查,得出最真實的結論,也把最好的建議交給有關部門,讓他們最直觀了解到市民對綠色出行以及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并及時有效的做出新的變化。在過程中,我們也一定程度提升了自己語言的交流能力。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的人選擇文明綠色的出行方式,為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公眾綠色出行意識貢獻綿薄之力,并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與了解。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5
暑假里,老師給我們布置了社會文明調查的作業,我、張清雪、戴夢蝶和虞清嵐一組,我們先進行了分工,先由我設計好調查表和調查內容,經大家討論通過,然后復印了32份,分頭進行調查。
我和張清雪是在圖書館對在那里看書的人進行了現場問卷調查,他們中有學生,工人,技術人員,然后四個人再碰頭進行了匯總。
結果發現在受調查的32人中:有(25)人經常看到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8。
12%有(6)人偶爾看到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8。
75%有(1)人沒看到過隨地吐痰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
13%有(24)人經常看到亂穿馬路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5%有(8)人偶爾看到亂穿馬路的現象,
占被調查人數的25%有(0)人沒看到過亂穿馬路的現象,
占被調查人數的0%有(18)人經常看到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56。
25%有(14)人偶爾看到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43。
75%有(0)人沒看到過亂停車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0%有(10)人經常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1。
25%有(19)人偶爾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59。
37%有(3)人沒看到污染河道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9。
38%有(20)人經常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2。
5%有(11)人偶爾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4。
37%有(1)人沒看到亂倒垃圾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3。
13%有(8)人經常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25%有(20)人偶爾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2。
5%有(4)人沒看到損壞綠化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2。
5%有(28)人經常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87。
5%有(4)人偶爾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2。
5%有(0)人沒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吸煙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0%有(2)人經常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6。
25%有(6)人偶爾看到有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18。
75%有(24)人沒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場所衣著不整的現象,占被調查人數的75%被調查的人中還例舉了一些其它的不文明現象,例如:說臟話、為了一點點小事,吵架甚至動手、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比比皆是……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了我們身邊確實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現象,而且不是個別現象,我們的文明程度有待于提高。
我希望我們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不文明現象能夠慢慢杜絕,最終銷聲匿跡,到那時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我們家園更加美麗。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迎接2024年奧運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社會文明調查報告范文精選五篇】相關推薦文章:
最新社會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的(六篇)
社會調查報告怎么做 社會調查報告3000字(4篇)
社會調查報告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十二篇)
社會調查報告的 社會調查報告3000字(十四篇)
最新有關社會調查報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