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少不了煙花炮竹,少不了年夜飯,少不了壓歲錢,少不了我們臉上洋溢的快樂。而今年的春節,著實讓我感覺到少了些年味。
年味,顧名思義就是過年的感覺。然而,丑牛年的最后一個晚上,寅虎踏著新年的鐘聲即將到來,我同往年一樣,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料想過上一會兒,就會有接連不斷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春晚依舊唱著歌帶動著全球華人對新年的期盼與祝愿。而窗外的炮聲則少之甚少,可以理解,室外正飄著紛飛的瑞雪,也許它削弱了人們對新年的熱情吧。我站在窗戶邊,跟著爺爺放炮,心里倒是激動得很。然而,直到新年的倒計時敲起,才聽得見是別人的炮響輪番響起。這時,我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年前的情景:整個小區里,除了偶爾掠過耳際的鞭炮聲,一邊寂靜。。。。。。直到除夕的上午,貼好對聯的人家才會把“珍藏已久”的鞭炮拿來慶祝。
年味少了,就偷一些吧。偷點年味,讓每個住在城里的文化人都貼近中國的傳統節日,都來感受新年敲響心門的感動;偷點年味,讓寂寞了一年的爸爸媽媽們分享子女的快樂,讓父母們收獲兒女們的孝心;偷點年味,讓全球華人激動的心都團結在一起,一起感受新年的氣氛。多一些年味,充斥我們日漸冷漠的心,多一些年味,讓賣炮的人們傳遞新年的喜悅,多一些年味,讓這個新年,享受這十四億顆火熱的心。
偷點年味,讓新年的喜悅不停息,讓人們無形的隔閡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