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通常是個很難聽的詞,與之聯系的是“壞蛋”、“賊”,所謂“竊鉤者誅”。可是古往今來,有那么一些會偷時間的“魔術師”,“偷”出了智慧和成功,“偷”使他們名揚四海。
我國古代就有從馬上、廁上、枕上偷得點滴時間,匯成涓涓細流做成大學問的“三上”學者,一時傳為美談。
魯迅先生也是一個偷時間的高手。他的秘訣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于是他執筆為劍,刺破黑夜,成了別人眼中的天才。
愛因斯坦更是一個偷時間的大師。他曾經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里等待自己的朋友,當朋友姍姍來遲,向他道歉時,他卻開心地揮動紙片,感謝朋友說:“謝謝你,讓我在這段等候時間里將相對論又提升了一步!”朋友失約來遲,多么掃興的事!但愛因斯坦卻從中偷到了時間,實現了科學研究的跨越。
也許有人認為,人生長著呢,幾分鐘的時間又算得了什么呢?這樣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彌足珍貴:從火車檢票窗口關閉前一分鐘,到救治急診病人時的分秒必爭,從足球賽傷停補時的比分逆轉到戰場上戰機轉瞬即逝導致的勝負易手,時間,極短的時間,常常具有極大的價值,甚至不可思議地改變著命運。
準確地說,偷時間并不是真正的“偷”,而是對時間的統籌規劃,把時間立體利用起來。善于這樣利用時間的人常常會得到上天的眷顧。八十天環游地球的福克先生從西向東展開自己的冒險之旅,不經意間竟偷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從似乎輸定的賭局中絕處逢生,大概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學著偷點時間吧。哪怕是每天偷一分鐘,累計起來也會成為一筆可觀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