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非主動性意在指我的不求上進,半死不活。我想要世上所有的人給我當奴隸,可我做不到。于是自己便成了自己的奴隸。于是我不想動,我這受自己束縛的奴隸是不想再動的。
再者,別人的積極主動是為了獲得一些他們所追求的東西或是只愿在自己所處的某個環境中保留這種認同,于是他,他們能動了。我絕不是那種對自己失望,而不愿再動的人,只是我覺得我沒必要去求得別人的認同,或說我所要求認同的并非是如此。比如我看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時候,我覺得我看懂并認同那個作者的時候也正是他認同我的時候,我對他的理解必然換來他對我無須努力而得到的認同。
于是我并不主動,既然我無所追求,且只認同自己,且只希望的是自己的堅持使自己進步,于是我無所顧慮,又何必努力。或者人應當只努力營造他個人的微小世界,眾人只在交流中,這個小世界才有所碰撞,否者個人從事實上看都是在獨處的。雖然這大的世界都是一樣的,但畢竟這小的世界有太多的不同。很多人可能被它束縛住了,但又在矛盾的一邊是,人可能也是只有在自己這個微小的世界中,人才有真正自己的時間來審問真實的自己。我常問自己,自己是否真實,究竟我的什么行為才能證明我在這個世界的存在。在別人面前和自己內心中是否有所不同。我要選擇的是獨我的,自知的生活,還是非獨我的,被他人知的生活。所以世人知的我并非真正的我,我也非真正了解自己。
于是我不想動,我只想是旁觀者的姿態,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制動,這樣我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看清自己,我才能有足夠的視野去站在一個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