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我開始寫作。
靈感漫無目的地在我腦海里徜徉,影影綽綽的出現,又模模糊糊的消失,絞盡腦汁,還是一籌莫展。
不是我不能寫作,我只是寫不下去,冥思苦想,還是構思不出應試作文中什么風頭、豬肚、豹尾。還有那一句接一句的排比句,一段連一段的排比段,洋洋灑灑,如行云流水,讀起來瑯瑯上口,使老師讀后解頤而笑。
十分鐘如白駒過隙,冬日的太陽,暖的。驀然一想,應試作文一套是一套的,人云亦云。搞得像個妓院里的女人一般,誰都可以泡,有錢的上,沒錢的拉到,能寫此類文章者能得高分,不能寫者判為風馬牛不相及,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尋老師問之,老師毫無顧忌的答道:應試作文,只有這種寫法,別的老師不欣賞。聽后讓學生忿忿不平,火氣沖天時心里就是“我靠”。
我自己也按照自己的寫法寫過,老師給了我40分;然后我抄了一篇當代也是很不遜的文章,老師給我30分,說文章風花雪月;后來我模仿了一偏正宗的高考佳作,老師給了我55分,還說構思巧妙,我不知道巧在哪里,是排比段?認真寫的你不與評價,仿的你樂滋滋的贊不絕口;當代名人的欣賞不了,學生們的作文說得頭頭是道,那老師你寫寫大作,讓學生們瞧瞧和名人的有什么不同。
十五分鐘又搖搖晃晃的飄過,秒針漫不經心的對同學的作文指指點點,就如應試作文對我們指手畫腳。中國自古就有八股文-------破題、承題、入手、起講、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且亦濫觴于北宋,什么“代圣賢立言”,“八股取士”,痛心疾首的莘莘學子不罵你“八股去死”。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豈能為八股文似得應試作文奴顏婢膝,亦步亦趨的八股文在那時適用,可以考狀元,考官,沒考上的呢?那只能之乎者也,孔乙己、范進等,陷于而不能自拔。現在還使用?豈不貽笑大方,讓魯迅等前輩們死不瞑目啊!
只剩五分鐘了,時刻即到,鐘聲將鳴,老師的催促聲咄咄逼人,好似趕犯人進牢房一樣。未完寫作者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心如那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響。應試作文出了多少大作家?捫心自問,那些削足適履的滿分作文的高能人們,在應試教育的熏陶下怎么樣?泯然眾人矣。到是桀驁的初生牛犢,出了不少作家,沈從文,鄭淵潔等的學歷都沒在小學之上,韓寒高中未畢業,現在是中國最具有實力的作家。他們都沒有被八股似的應試作文的玷污。
思維的禁錮,不敢創新,也不善于創新,能創者也是被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了學業,干脆不創新了,老師怎么說就怎么寫,反正像老師這樣做能得高分,何樂而不為?作文失去了靈魂,猶如星星脫離了軌道,此所謂飲鴆止渴也。
四十五分鐘煙云過眼,鈴聲響起,警鐘鳴而不止,老師強制拽走我未完的作文,大肆的在我的卷子上批寫“作文未滿500字,款式不對,35分”難道字數就是判斷作文分數的高低?
應試作文一日不改,我等怎能有立足于中國、世界的作家!
四十五分鐘,與其相濡以沫,不如嗤之以鼻。
上一篇:精彩的文藝匯演
下一篇:假如有我們有一個神奇的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