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壯歌留青史——讓我感動的《田橫五百士》我讀過《說岳全傳》,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讓我欽佩不已;我讀過《屈原行吟沉江》的故事,屈原憂國憂民的情懷令人慨嘆。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歷史故事《田橫五百士》,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悲壯之情油然而生!讓我感動的是田橫的“士可殺,不可辱”。楚漢之爭以后,漢王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去攻打齊國,齊王田橫勢力單薄,寡不敵眾,被打得落花流水。他帶上500多名殘兵敗將逃到東海邊的一個海島上,可劉邦派人送信,召回他,如回,可封王;如不回,則馬上派兵攻打。
田橫不忍心這些隨從再遭無辜?xì)⒑Γ蛶蟽擅S從去洛陽求見劉邦。路上,他思緒萬千,氣憤難平,認(rèn)為他與劉邦平起平坐,如今他去投降是件奇恥大辱,便拔劍自殺。人生自古誰無死,但田橫的死告訴我們,死沒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茍且偷生,活得沒有骨氣。讓我感動的是五百士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500多名士兵得知齊王死了,個個抱頭痛哭。他們來到洛陽,立即到齊王墓前,用最隆重的齊國儀式祭奠國王田橫,全體士兵唱起凄涼悲愴的哀歌。他們誰也不愿意做亡國奴,誰也不愿意為漢朝效勞,一個個拔出寶劍自殺,以死來表達(dá)對齊國和國王的無限忠義之情。中國人歷來注重氣節(jié)。《田橫五百士》的故事,以它悲壯的一幕昭示世人,有氣節(jié)的人,必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