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大家應該都會唱。這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那一天可以吃的粽子,粽子有很多種,有白米的、紅豆的、肉的、蜜棗的??????品種可真多。
端午節那天,媽媽給我用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彩線系在我手上,表示長壽、避邪,很漂亮。爸爸在門上插艾草,為了除魔、避邪用的,聞一聞艾草,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奶奶用那種我叫不出名字的酒,灑在廚房里,我好奇地問:“奶奶,那種酒是什么酒呀?能干什么呀?”“那種酒叫雄黃酒,可以驅蟲。”奶奶摸摸我的頭,笑著說。
端午節要吃“五黃”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端午節的來歷很多,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東漢時期有個叫曹娥的少女,父親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見尸首。曹娥一連17日,沿江號哭尋找,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首。最后她跳入江中,經過五日,江上浮起抱著父親的曹娥,她終于以生命為代價找到了父親。講到這里,你會不會更了解端午節呢?如果你想再更深的了解端午節,那你就上網查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哦!好了,我要去吃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