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覺得自己很是幸福,初中三年來一直走讀,每天還能夠回到家里,能看到母親微笑的面龐,有那些雖然不是特別可口卻依舊溫馨的飯菜,還有噓寒問暖的關懷。
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不管是否繼續高校深造還是選擇一條自己看來很正確的道路,總之,離開初中以后,回家的機會就會少之又少了。面對著即將到來的未來還有迷茫的徘徊,站在這條分支路口,忽然覺的心酸,就要離開家了,離開這個我一直生長了十幾年的故鄉了,有了那么些不舍和依戀。
母親還會在家,只是將要守的是一間越來越空的屋子,滿屋子的落寞空氣還有那顆等待我們回來的心。
每一次出門上學或是玩耍,母親都會叮嚀,不是嘮叨,而是已經成為了習慣,她是把一份牽掛深深烙印在兒子的心頭。回到家里又會問很多其實很無關緊要,卻依舊要問的話,關心,不只是語言的表達。記得每一句的叮嚀,記得每一個小小的掛念,還有母親那深深的眼神和牽掛的表情。
父親雖然很少在家,但每次回家都會帶很多東西,不只是滿足我那小小的欲望,重要的是為他少少的關懷彌補缺憾。其實我們都能懂父親,為生活奔波的大半輩子的父親,很辛苦了。離開時,父親總是會鄭重其實的告誡我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任何人包括自己。只是我一直做的很失敗。
父親和母親用他們對我們的愛,撐起了一個家,雖然有時候會很嚴厲,但那只是在教我們成長,教我們懂得生活中必須要遇到的風風雨雨。有他們溫馨的關懷,還有他們那份對我們深深的牽掛,我們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我只是想說:“爸爸,媽媽,有你們在,有咱們的這個家在,兒不怕,因為,你們的愛就是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