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端午節,我是在家鄉過的。奶奶說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和湯圓。
這不,一大早奶奶就把我從床上叫了起來,挑起泡好的糯米往磨坊趕去。本來以為我們能排在前面,誰知當我們趕到磨坊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了。這個做八斤,那個做十斤,就連去年做得最少的五婆也做了六斤。問她為什么做這么多,她說:“孩子們都覺得家鄉的湯圓比城里的好吃。”
聽了她的話,大家都議論起來,都在說自己做得湯圓貨真價實,皮薄餡厚當然好吃……快到十一點的時候,我們磨好了粉。回到家后,奶奶用布把粉包起來把水濾干。接著,爺爺把剁好的豬肉、韭菜和花生一起炒成香噴噴的餡。下午兩點湯圓終于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雪白的皮,香香的餡,可真好吃。
我一口氣吃了十個。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的心早已飛到了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