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又一遍聽著《卡農》,一遍又一遍聽著那哀傷,我是個樂盲,不懂其中的感情,但我卻能聽到,每一個音符中的哀傷與牽掛。第一次接觸它是在《金色琴弦》里,那美妙的旋律令人聽過一遍就難以忘記,一個聲部緊接著另一個聲部,纏綿、悠遠,小提琴那空靈的聲音將它演繹的很完美、很完美。
不知為何,每當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它都觸動了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仿佛在很久以前,我們似曾相識,呵!似曾相識!卡農,只是一種演奏形式,而我卻最喜歡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很多人都說,聽了《卡農》會流淚,我想是的,聽著《卡農》,仿佛看到一對戀人相望卻不能相愛,那在淚水中的掙扎,在掙扎中的痛苦,在痛苦中的相愛,比《羅密歐與朱麗葉》來得更加悲情,比《梁山伯與祝英臺》來得更加催淚,比海鳥與魚的距離來得更加遙遠。相信帕赫貝爾在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一定也懷著對妻子的思念吧。
《卡農》,整首曲子都在不斷重復著、追隨著、提問著、回答著、纏綿著,直至最后一個和弦部分,交纏在一起,永不分離,不再有飛鳥與魚的距離,不再有生于死的距離,不再會分開,因為,已經追上了,就不會再放手……聆聽卡農,讓它為你的心靈帶來慰藉,讓它將你的心靈洗凈,讓它給你世間最純凈的愛。心中的卡農,為了愛,要勇敢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