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題目,一定認為姥姥家在農(nóng)村。錯了,我這個熱愛生活的姥姥是在住宅小區(qū)里、兩座高樓的中間整了一塊韭菜“地”。
這塊“地”可是姥姥費盡心思才弄來的!這不,用裝新鮮魚、蝦的塑料泡沫盒子盛上從遠處山上運來的泥土,就成了種韭菜的“地”了。小韭菜苗只有三五根,個個綠油油的,細細的,可愛極了!姥姥對她的韭菜地可仔細了,澆水、施肥,一道工序都不會少。
有時韭菜旁會長出一些不起眼的小草,姥姥生怕它們會吸收了給韭菜的養(yǎng)分,小心地一根根的把它們都拔掉。如果剛下完雨,韭菜地里還時不時會有幾只小蝸牛呢!它們在那里一點點的爬動,好像有了依靠,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姥姥一天一天看著這些韭菜長高,像看一群孩子。小韭菜終于長大了,可聽說剛長出的頭茬韭菜不能吃,姥姥只好小心翼翼的把這些韭菜割下來扔掉。她嘴里嘮叨著:“這么新鮮的韭菜怎么不能吃呢?扔掉真可惜啊。”眼里充滿著心疼和不舍,好像離別了自己的親人好友一樣。收割的時候是最令人喜悅的,當初那些稀稀疏疏的、像小草一樣的韭菜苗,長成了密密的“森林”。姥姥一邊手把手地教我收割的技巧,一邊不停地叮囑著“慢點,慢點”,笑容綻放在姥姥長滿皺紋的臉上,顯得她格外容光煥發(fā)。姥姥過了大半輩子苦日子,對現(xiàn)在能過上這樣穩(wěn)定安逸的生活特別知足。
這就是姥姥的韭菜“地”的故事。那些姥姥親手種的、沒有任何污染的韭菜現(xiàn)在經(jīng)常是擺在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每當我們品嘗它們,都會感受到姥姥這位60多歲的老人對生活的一份滿足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