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因為我特別喜歡吃餃子,所以決定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包餃子。周末的早上我我們全家總動員,爸爸負責買韭菜和肉餡,媽媽負責和面,我在一邊等待準備包餃子。
不一會兒,面和餡都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節白面粗手粗腳的干起來,但不知咋的,餃子皮一會兒像鵝蛋一樣圓,一會兒像小雞一樣張開翅膀,一會兒又像蛤蟆身上的疙瘩凹凹凸凸咋么也檊不圓。三心二意的我放下搟面杖去學包餃子,我拿上皮,放上陷,可是捏住這邊,那邊冒出來,捏住那邊,可哪知這邊又冒出來陷,兩手同時捏,餃子陷到沒冒出來,可是他的的“肚皮”卻破了,我趕緊拿了一張皮吧臺補上,這時我的餃子活像一個“傷兵”。看看這難看的餃子,所有的激情都沒有了,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在那里。
媽媽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說: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廢呀!聽了媽媽的話我的犟勁又上來了,心想連一個餃子也包不好我還能干什么呢?學著媽媽的樣子慢慢捏直到封口,雖然餃子長了一些但是,經過我的努力學習,認真練習我終于成功了。不一會兒我就熟練多了,伸手抓過一張皮,用竹簽抹上肉餡,刮再皮上,然后用纖纖細手指靈巧地合在一起,用力一攥,往桌上一扔,便出現了一個圓鼓鼓的像貓耳朵似的餃子,翹著兩個尖尖的翅兒。
這就是中國人在每年春節都會做的一道菜餃子,包餃子雖然不容易,但是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