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有武術、京劇、書畫、詩詞。。。
。。。
各種國粹多得數不清。記得那次學象棋的經過,至今我還歷歷在目。那天,我正在房間里看書。
“吃炮——將軍”從客廳傳來了一種奇怪的叫喊。“吵死人啦!”我生氣地向客廳走去,“還讓不讓人看書啦?”原來爸爸在和朋友下象棋呢!我走近一看,“呵——這是什么棋呀?居然還有‘將、帥’?”愛好中國歷史的我不由發問。“這是中國象棋,”爸爸延長聲音答到。
我記得曾經下過斗獸棋、飛行棋、軍棋,卻從未下過這象棋。看了很久也弄不明白,但覺得挺有意思的。“能不能教我一下?”“好啊!”爸爸應聲回答。
爸爸的朋友走后,他就先教我擺棋布陣,“先看這兩顆‘兵’和‘卒’,他們在象棋中是兩個可憐的小鬼,只能前進,卻不能后退……”聽了爸爸的細細講解,我終于茅塞頓開。“馬走日、象走田,小卒子,沖在前,大車橫沖又直闖,火炮隔子來將軍。”這是我根據象棋規則總結出來的一個規律。
“棋面上有‘車’、‘象’、‘馬’、‘炮’,為什么單叫象棋?”我又好奇地發問,爸爸還告訴我,象棋是漢朝名將韓信發明的,它象征著當時的楚漢戰爭,所以取其名為“象棋”。
后來,經過我不斷地練習和總結,現在我已經能和爸爸在“戰場”上較量了。通過對象棋的認識和學習,讓我頗有一些感慨和體會。如今,象棋雖給人們的休閑生活帶來很多趣味和歡樂,但卻反映了中國兩千多年前各諸侯間戰爭的殘酷與悲痛,讓我們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時光吧!讓人類的戰爭永遠成為一種回憶,永遠停留在我們的棋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