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生活在青山綠水縈繞的大塘口。對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情感,但讓我最難以忘懷的還是那青翠欲滴的葡萄架。
我的老家是一座兩樓一底的小洋房。門前有一片較大的空地,在空地的石桌、石椅旁,長長的竹竿上爬滿了那充滿勃勃生機的葡萄藤。上面的葉子嚴嚴實實,一片連接著另一片,像一個個綠色的小帳篷,溫暖的陽光從縫隙中鉆了出來,使她顯得格外的美。小時候,我和哥哥姐姐常在下面玩“過家家”的游戲,偶爾也會擺弄一下自己用零花錢買來的零碎玩具。有時,我還會開起我的遙控小汽車,和大家玩起“捉迷藏”。或者裝成一個司機粗聲粗氣的叫道:“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這小小的葡萄架下盛滿了我們三個天真孩童兒時的歡樂。
初秋時,葡萄架上掛滿了一串串黃豆般大小的葡萄。我們三個便垂涎三尺了。于是,姐姐高高的把我托起,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勉強強的摘到一串,誰知姐姐早已成了強弩之末,手一滑,我便摔倒在花壇的土堆上。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我們三個開始享用“戰利品”了。“真酸、真酸……吐、吐。”我們異口同聲地抱怨到。罷了,便笑著一團,笑聲蕩漾在葡萄架里,傳得很遠,很遠……等到大人采下成熟的葡萄給我們吃時,我們三個便狼吞虎咽,什么味也沒有吃出來,一會兒便吃了個干干凈凈,算是對以前吃的苦頭的補償吧!
盡管我離開故鄉已經幾年了,可是我每年都要回去,看看那葡萄架,即使再過多少年,我也忘不了它,因為故鄉的葡萄架充滿了我對兒時的美好回憶,我永遠也忘不了你呀,那故鄉的葡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