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悄悄的,我翻開《三國演義》,再次回味令我疑惑聲望“神秘老人”的風采。忽然,燈滅了,四周漆黑一片。一股涼風撲面而過,不一會,桌子上多了一根點燃的蠟燭。在搖曳的燭光中,我發現我的對面坐著一個人。
他手執羽扇,頭裹素巾,坐在一張木制雕花椅上,猶如神仙一般。我立即明白過來,便走上前去。“前輩”,我開口了,“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決定輔助劉備呢?”,他一點也不遲疑,甚至用一種愉悅的口氣回答道:“先帝乃一守信講義之人,心胸寬廣,有王者風范。他能夠放下身段來請教我,已是很難得了。而我受他三顧之恩,又豈有不助他一臂之力的道理呢?”。“那,你既然為其效力,在華容道時,你應該派其他將領埋伏于此,將敗將曹操一舉殲滅才對呀。”我說,他聽了,笑一下,接著說道;“我若在此時將曹操殲滅,那曹操的后方一定大亂,使百姓又遭受戰亂之苦。而關將軍在此前,曾受恩于曹操,故我送關將軍一個順水人情,借他之手放了曹操。于敵于我,都是有利的”。
我沉思了一刻,又問他“那你有沒有料到,日后的蜀國會被滅掉呢?”,聽了這個問題,他的臉上不再充滿愉悅之情,取而代之的是數不完的惋惜。他嘆了一個氣,說道:“天意弄人。先主創下的基業就這樣毀于一旦,我也很痛心呀!唉,罷了,不要再提了”。我點了點頭,明白他的意思。
原來,歷史永遠是向前發展的,他不會因人的主觀意愿而改變的。他見我沉思,便有補充了幾句:“其實,歷史的車輪不停地轉動,沒有誰能夠阻擋歷史車輪的前進或是改變它的運動方向。這個世界上,歷史是唯一不能改變的”。又是一陣涼風吹過,蠟燭滅了。他,走了。昨天過去了,是不能改變的。那么明天呢,是否會改變?靜靜地,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