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
每年的農歷初五,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我出生在蘇州,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蘇州人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吧。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買回箬葉、糯米等物,浸泡后包粽子,并且用它來祭祖。人們把粽子有的包成秤錘形,有的包成三角形、還有的包成枕頭形等等,因此人們就叫它們秤錘粽、三角粽或小腳粽、枕頭粽;人們還常在里面包肉、豆等物,于是就有了鮮肉粽、綠豆粽、豆瓣粽、棗粽、豆沙粽等,純糯米的叫“白水粽”。端午這天,人們還會把艾草扎成”人”形掛在門框上,媽媽還會用艾草煮出來的水,給小孩子洗頭洗臉洗澡,還會用雄黃在額頭上寫“王”字,戴虎頭帽、穿五毒衣、腳穿虎頭鞋。聽媽媽講:“每年的五月是蛇、壁虎、蟾蜍、蜈蚣、經常出來的日子,所以在額頭上寫“王”字,戴虎頭帽、穿五毒衣、腳穿虎頭鞋都有避邪,希望小孩長壽的意思。”在庭院四周燒蒼術、白芷等中藥,也是避邪的意思;另外媽媽還會買來魚、肉、時令菜,做一桌好吃的,一家人邊吃邊喝雄黃灑。
有時還會到說書場,聽一回白素珍誤喝雄黃灑現蛇形的故事;這就是蘇州人的端午,不知道你們的端午是怎么過的,你們也來說說吧。
上一篇:我最喜歡的經典文學作品
下一篇:我心中的皓月——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