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這句話是19世紀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說過的一句話。
海倫·凱勒是一個失聰、失聲、失明的女孩,她因為一場病被奪取視覺、聽覺,一生只感受過19個月的光明與聲音。她是多么不幸啊!但同時她也是幸運的,因為她的人生中出現了一個不尋常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莎莉文老師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海倫的身上。在她的耐心呵護下和細心教導下,性格倔強,脾氣怪異的海倫變得安靜,平易近人,溫和起來。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認識的第一個字后,便開始了對知識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海倫在常人難以感受,想象的單調與枯燥中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種語言,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峻,跌倒了不氣餒,繼續向上爬,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峰。
我們也要學習海倫,懷著友善、朝氣、渴望、勇氣去生活,一定會十分幸福,十分充實!你會有更多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