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在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題記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曾迎著秋風站在屋檐上,望飄落的梧桐葉子,想到自己頭發花白,不再是當年的漢子了,不禁感慨萬千地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
此時,他聽到一陣青年打鬧的笑聲從遠處傳來。
“年輕人不懂得珍惜時間。”他嘆息著,“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時間的可忠。”想著想著,詩興油然而生,他不禁吟道:“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是呀,當你回首往事時,才會知道時間不知什么時候已悄悄從你身邊飛過,飛的那樣急促,那樣無形,以至于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
著名科學家牛頓,是一個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工作的人。為了進行科學研究,他竟然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一次,牛頓約一位朋友吃飯,朋友按時赴約,但牛頓任然在實驗室麗工作,直到飯菜上桌,他也沒有回來,那位朋友左等右等,實在不耐煩了,就自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后,將雞骨頭留在盆里,然后不辭而別了。牛頓做完實驗后,回到飯桌一看,盆里放著雞骨頭,他若有所悟,自言自語地說:“啊,我還以為沒吃飯呢,原來我已經吃過了。”
一個簡單的笑話,卻告訴了我們名人之所以成名的關鍵,珍惜真的很簡單,只有用力呵護它,保護它,才不會忽視它的存在,就像那句話:“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